•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我的经方之路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8
获得点赞
238
声望
63
作者 安徽省郎溪县 温兴韬


我自八四年进入安徽中医学院,一直酷爱中医,特别于经方由最初的课堂学习到临床实践,再由进修提高反复探求,共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现将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如下,就教于广大同仁。

一初学困惑期

因受家父影响,我一直对经方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的《伤寒论》考试成绩是各门课中最高分。且头两篇习作分别是《关于<伤寒论>第七中“阴阳”的理解》及《表里兼证纵横谈》。.那时除了教材外还阅读《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方运用法》及《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等书.

八九年毕业,初分在乡卫生院,刚去就就遇一重症消化道出血患者,此前在县医院就治无效,后因经济困难放弃住院治疗。此时天气尚热,患者却覆棉被,神疲倦卧,气息奄奄,吐血紫暗,舌淡脉弱。投以黄土汤加味,两剂血止,第三天即起床到户外活动,在当地传为佳话。九一年有一病人发热咳嗽查为肺炎,西医同仁予以输液治疗,但每输液时即大汗淋漓,投麻杏石甘汤一剂热退汗止。随后调中医院工作。九三年一肾病综合征患者,全肾浮肿,阴囊肿如茶壶,使用大计量速尿小便仍很少。无奈之下用麻黄汤合五苓散一剂,全身大汗淋漓,小便通畅浮肿全消。当时于经方偶有治验,但平时大多数还是用时方,经方的使用率与熟练程度均很有限,对很多经方难以领会。那时学习很用功,读的书比较杂,这样一来收获虽大了,而困惑亦随之倍增。除了历代医家某些观点的对立矛盾外,更多的是对中医临床思维的不同产生困惑。

当时我注重专方专病,对一些常见病,花了很大的精力,努力搜寻各种资料,拟定成方,自以为很完备,然用之临床得失参半,或有疗效很不理想。有些病自觉辨证很准,用方很贴切,为何没有疗效?尝见张锡纯先生治消渴拟定玉液汤及滋粹饮,其组方立意可谓尽善尽美,而其后所附医案却不用二方。为此我困惑了很长时间,后来才慢慢领悟过来。再好的专方均有其适应证与局限性,病情是复杂多变的,当随病情变化选方谴药,不可执方疗病。故医圣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及“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等训戒。从此我对专病专方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医家的医案,可以体会到中医临床思维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经方家的临床思维有着某种超然的特性。对疾病的观察,对症状的取舍及选方用药均不同,且疗效卓著。如《名医类案》载:陶节庵治一咯血病人,前医用犀角地黄汤服之反剧,陶切其脉浮紧,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追寻这种具有超然境界的老师。

二、进修转型期

九五年春,我满怀着希望,夹带着困惑,来南京进修。起初跟了好几位老师抄方学习,收获不小,但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诸多困惑有增无减。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的讲座,他对中医时弊的批评,可谓振聋发聩,对经方的全新解释,令人耳目一新。暗自庆幸,我要追寻的老师已遇到。从此每周跟黄老师抄方学习,直到进修结束从未间断。在抄方之初遇到的困难很大,因我以前习惯于根据五行八纲等理论组方选药,所用之方大多为时方,而黄老师所用之方绝大多数为经方,且不用气虚血虚脾虚肾虚之类说词,所讲的只是黄芪体质、柴胡证、干姜舌、附子脉及心下痞、少腹不仁等。选方用药更是难以理解,如治一女崩漏用白虎汤加味,治鼻咽癌用葛根芩连汤。我一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感到无所适从。但凭着自己的信念顽强地坚持下去,值得庆幸的是两个月后我渐渐进入了状态。当时正值黄老师的《中医十大类方》及《仲景五十味药证》相继出版。我每天读这两本书,加上黄老师言传身教,让我对经方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一阶段黄老师教我如何读白文,怎样参考注释,临证时则教我识方证、辨体质、查腹诊,特别是腹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渐渐明白了黄老师是如何区分应用麻黄、桂枝、人参、黄芪等方药。在时方中常有参芪并用,而在经方中却难得一见。曾有一病人就诊,黄老师对我说这种体质的人不宜用黄芪,当时我半信半疑,不料这位病人说:“黄教授你说的太对了,我一吃黄芪就难受。”因患者有一药材公司的朋友,见她身体不好说黄芪可以增强免疫力,嘱她时常煎服黄芪。黄老师提出的体质辨证对认识应用经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掌握了体质辨证后对大部分经方的认识便会更加清晰,临床思维将更简洁明快.。如防己黄芪汤我以前对之不甚了解亦不会用。通过对黄芪体质的掌握,对其方证有了清晰的认识,此后灵活使用本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腰腿痛等病疗效理想。再如葛根芩连汤我以前只用其治疗肠炎,对宋代许宏称本方取用无穷则是难以理解,后掌握了黄老师所说的葛根证、黄连舌等,对其方证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临床应用随之灵活而丰富,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颈椎病、心率失常等,疗效满意。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所付出的最大代价就是放弃自己以前多年积累的“经验”。朱丹溪早年外出求学,其师亦要求“尽去尔旧方”。我偶有“邯郸学步”的顾虑,然而面对老师那卓越的临床疗效,则所有的顾虑立刻消散。经方由于文字简略,难以理解,连孙思邈这样的大医家都感叹“莫测其旨”。历代经方大家或随文衍义以经解经,或用后理论解释经方弄的面目全非。而黄老师的研究则是独辟蹊径,从方证药证入手剖析经方的适应证,用全新的语言诠释经方,很多我以前难以理解的经方,均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有了清晰的认识,逐渐的学会运用。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我不仅对经方的熟练程度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临床思维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真的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自此我被黄老师从经方的门外引进门内,开始了经方之路。此后我分别撰写发表了《黄煌教授临证思维特点探析》、《黄煌教授对白虎汤的认识与运用》、《黄煌教授对葛根芩连汤的认识与运用》、《黄煌教授对人参、黄芪鉴别运用》、《黄煌教授对经方研究的杰出贡献》等文介绍给读者。

三、探索提高期

自九六年春进修结束,离开恩师回来后全身心的投入漫长而艰辛的经方探索,如今已整整十年,饱尝甘苦辛酸,难以言尽。在学习上则是如饥似渴的读历代经方大家的著作,而读的最多的还是白文。从白文中可以直接、真实的体会医圣立法组方、加减变化的意境与微妙。精读的书自然是白文及重要经方家的著作,除此以外其他的则属泛读对象。并将经方与汉唐及后世方书进行比较。深刻体会到经方是一独特体系,不同于其他的方书。其观察疾病的切入点及组方立法与时方全然不同,往往寥寥数味中药即能立起沉疴。在学习方法上对我影响最深的要数清代经方大家徐灵胎,其学识渊博,见解超凡,对历代医家医著的评析入木三分。对经方与其它方书以及对如何学医,如何临证,均有极中肯的论述,堪称博而不杂的大家。其《慎疾刍言》、《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等则为不可不读的中医治学指南。其他重要的经方家要数柯韵伯、胡希恕、范中林、郑钦安、吉益东洞、矢数道明等。

在临床,最大可能的使用经方。一开始应用经方很不熟练,很多经方适应症把握不好,许多类似方难以鉴别取舍。方证不熟,临证时遇到病人,一时判断不出是什么方证。如《金匮要略》中附子粳米汤一条,我曾用红笔划过,可第一例病人腹绞痛,肠鸣音亢进,吐痰涎,正如书中所言“雷鸣切痛”,当时却没有想起此方,后复习《金匮要略》见到此条时才恍然大悟。此后凡遇此证皆用此方而获捷效。从这一案例充分体会到熟练掌握方证及反复学习的重要性。有时虽觉方证判断的准,但未见此先例,用起来亦心有余悸。如曾有一病人脘腹胀痛颇甚,呕清涎,查为急性胰腺炎,观其舌胖苔白腻,脉细。投四逆散合半夏干姜散一剂,矢气频作,腹胀大减,数剂而愈,可当日开方后查遍所藏之书,没有见急性胰腺炎用干姜的。当时虽自觉辨证不误,可因违反常规用药内心不安的心情可想而知。

曾有病人寒战高热达40度,诊其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微,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热退,当时颇有几分得意,不料半月后省里来检查,抽查到这份病历,那位专家说“高烧40度岂能用附子”,遂将此定为丙级病历,对我处罚之重可以想象,可我从未灰心动摇。

通过这十年的艰辛努力,我对经方由生疏渐至熟习,对部分常用经方的掌握较以前大为熟练,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每每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而获效。如用木防己汤治风心、冠心;续命汤治中风;附子泻心汤治疗病态豆房结综合症;泻心汤治珠网膜下腔出血;小陷胸汤治左心衰;猪苓汤治疗肾病综合症;麦门冬汤治肺癌;苓桂术甘汤治肥厚性心肌病及扩张性心肌病;桂枝汤加味治疗全心衰伴胸腔积液等。对部分经方体会较深,如四逆散、苓桂术甘汤等灵活化裁治疗多种疑难疾病,曾写《四逆散方证探讨与临床运用》发表。近年对经方特色的体会日渐加深,经方与时方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方药本身,而在于谴方用药的思路不同。如大黄只有按中医理论应用时才称为中药,否则只能称自然药物。若按时方的思路来认识运用经方则不称为经方。经方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这种内在的规律才能把经方用好、用活,进而按照经方的规律特点来组方。黄老师在《五十味药证》中记载了自己不少经验方,这些都是黄老师按照经方的规则创制的新方,这是对经方的发展。部分经方的组成及功用又难以用后世理论来解释,如木防己汤等。而有些经方的临床疗效更是值得玩味,曾治一糖尿病人,症见头痛时作,喜喷嚏,大便不畅,脉浮。认为是太阳病,予以小剂量麻黄汤,不仅诸症缓解且血糖降至正常。另治一中风患者,CT示脑梗塞,症见右侧半身不遂,心烦不安,心下痞痛,脉浮滑。有小陷胸汤证,本意是先用小陷胸汤治其心烦等症,待症状缓解后,再随症治之。岂料小陷胸汤用后,不仅心烦等症缓解,半身不遂亦迅速改善。以前见到一些医家对经方的赞美,似觉言过其实,如今的临床实践才深刻体会到什仫叫真实不虚。

在我的影响下,几位刚毕业的同事相继对经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将自己的经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很快都能进入角色,按照经方特点诊治疾病。特别是我院一位西医心血管专家,对经方刻苦学习的精神令人难以置信达到痴迷的逞度,他没有中医理论基础,径直从经方入手,从方证入手。仅两年的时间对经方掌握的相当熟练,疗效颇佳。每每有妙手杰作令老中医汗颜,擅用木防己汤、续命汤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这让我反思经方的教育,中医人才培养应如何进行?为何毫无中医临床基础的人易于入门,那些有多年临床经验得人反难以接受经方。

我学习经方最深刻的体会是要有正确的方法,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正确的方法是先要找到一位良师启蒙,不走弯路,免入歧途。然后选择善本潜心钻研,学用结合,细心体会。其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能为了业务,为了提成而开大处方,用些无关的药。此外要有坚定的信念,初用经方肯定有辨证不准,治疗无效的情况,不可因此而灰心失望。而持之以恒的精神尤不可缺,朝三暮四或浅尝辄止是绝难学好经方的。

诚然经方并非万能,仲景在序言中说的很明白。但经方的确是中医最基础的,同时又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不学经方固然可以为医,但境界则全然不同,如佛学中的大乘与小乘之异同。清代经方大家陈修园曾言:儒者不能舍圣贤之书而求道,医者岂能外仲景之书以治疗?

中医是国粹,而经方更是国粹中的精华,如今中医的诊疗水准令人堪忧,而能正确认识熟练应用经方的则更少。本人自随恩师学习经方以来,切身体会到经方的无穷魅力。

虽然我对经方有点滴的体会,但经方实在是太深奥太神奇了。我所能认识的层面仍是很肤浅的,今后还将奋发努力,不负恩师厚望。
 
2010.6月19号点滴
1.张锡纯用玄参的药证是:虚弱羸瘦且有热,脉虚数,如果用玄参热不止,就用生地,张锡纯盛赞其退虚热之功。
2赵某,男。70岁,患上腹胀满一月余,他医以消食理气之法调之,不仅无效且致水食不进,卧床数日不起,家人恐慌,急置寿衣以备不测。无奈中请余试诊,观其面色萎黄,舌淡苔薄,切脉沉细无力。余以当归补血汤治之:黄芪30当归6一剂服之,服后是夜大便泻下数次,约一桶余,而病霍然!盖以前所服药物因气虚未催下也!
按:当归补血汤出自<<兰室秘藏>>有补气生血之功。该方虽仅两药,然功效宏矣!一阴一阳,一气一血,妙在黄芪五倍与当归,实寓阳生阴长之意。世人不知其妙,草草用之,而无剂量变化,殊不知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理!黄芪量小于当归岂有效哉!是谓方不传之秘在量,良有以也!此案乃气虚之痞满,前医不明辨证,妄投克罚之剂,岂能不危?
3.初学脉诊者尤须紧记三句话:浮沉分表里,快慢分寒热,有力无力分虚实。只要在临床中真正掌握好这三句话,阴阳八纲已尽在其中。
4有言道,症假察其脉,脉假取之沉,按到沉部脉有力为邪实,脉无力为正虚。此为要诀。此句话真是脉学不传之秘也!
2010.6.20
1.儿童湿疹用肤乐霜西药关于中药方小偏方,治小儿湿疹,特效,基本就不用肤乐霜了。方子非常简单,抓一把薏米、一把红豆(或称赤小豆),煮开30分钟,让女儿喝汤,能吃豆更好。结果女儿红豆薏米汤对女儿的湿疹是特效,女儿一喝,一两天湿疹就全部消失了。大家要注意,小孩喝完红豆薏米汤,利尿,小孩会30分钟左右尿一泡尿,会尿3-4次。但红豆薏米汤是治标的药物,不能保证小儿湿疹的复发。要治本,只有健脾,因为脾是运化水湿的脏器,小儿脾脏的功能强大了,水湿能够正常代谢谢了,自然就不会出湿疹了。
2.茯苓用于宁心安神时,可用30-100克,利水渗湿可用15-30克,健脾补中可用6-12克为宜
3.张景岳言:实喘易治,虚喘悠悠不易成功。诚乃经验之谈!临证中寒喘以小青龙汤,热喘以麻杏石甘汤治之,皆有药到病除之功。而虚喘病情缠绵,治多棘手。余秉承家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喘常获奇效。因为虚喘大多乃大气下陷所致,用补中自为正治,脾胃充实,大气上升,肺脏得养,水气生焉。水升火降,水火既济而令天地交泰。喘自平矣!
4.经方治疗虚性的咳喘有黄芪桂枝五物汤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金匮肾气汤证等。不过方证和体质是有区别的。但临床上我的经验是补中益气汤证最多,每年冬季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种方证的病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多见于那种面色萎黄或苍白,体形消瘦的人。我觉得在治疗实喘时,应用小柴胡汤,柴朴汤、小陷胸汤,小青龙汤,柴胡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术甘汤、麻杏石甘汤、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汤等机会较多;治疗虚喘用炙甘草汤、生脉汤加山药、山萸肉、肉桂等机会较多。平素可与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等口服改善体质。我与爱好经方谈过是否要将一些治法糅合在一张方中。
5、咳嗽针灸列缺跟照海
2010.7.1点滴
1.乌梅丸应用:顾植山教授经验,本方只要满足:1)寒热错杂,2)四肢冷,3)下半夜症候加重,中的2项,便可使用本方。其临床使用本方很频繁,本方使用比例占其临证病案比例的10%。所治的疾病甚广,不单单是蛔厥、久痢,范围也远远超过消化系统,主要病症有盗汗、咳喘、腹泻、口渴、心悸等。
2.生麻黄6克(先煎,去上沫),生石膏25克(先煎),六一散15克(包煎),桔梗10克,苍术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山栀子12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后下)。
此人传统治法应该清热利湿,活血袪风。
此方为防风通圣散变方,因局部不干燥,大便易稀,去血药和泻下药。临证常用本方治疗顽固性皮肤疾病如荨麻疹、湿疹、异位性皮炎、痤疮等,表现为局部发红、瘙痒难耐者,疗效确切。皮肤病,麻黄类方是常用方,皮肤病症伴有湿,有热。
3.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本病预后大多良好,但与先天缺陷有关的病情难愈。
传统中医认为: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最多见。常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补肺益脾,固涩膀胱;菟丝子散加减温补肾阳,固涩小便;导赤散合交泰丸加减清心滋肾,安神固脬。
4.从经方体质学角度考虑:柴胡体质较警觉,出现尿床者不多。
桂枝体质先天发育不佳而易出现尿床,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麻黄体质患者因反应不灵敏、不易唤醒而易出现尿床,常用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半夏体质患者因好动感觉异常而易出现尿床,常用温胆汤治疗,并有加麻黄的可能。
白术体质体内多余水湿而不得有效排泄、身体困倦而易尿床,常用甘姜苓术汤或五苓散治疗。
附子体质因机能沉衰,排尿不能自控而出现尿床,常用真武汤、金匮肾气丸治疗。
柴胡体质的人汗不多的。
5.对于消化道肿瘤出现腹泻,且面色黄暗,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脉象沉细者常用附子理中汤改善体质。该患者脉不沉,精神食欲佳,故去附子。舌胖润,腹泻,考虑水湿内停,合用五苓散。
我的经方之路2010.7.18
1.睡眠的原因主要在痰的。十世遗风:彻夜难眠,属淤血和痰热的多见,我没看到其它的。大柴胡汤是化痰方,没有几个人知道的。从痰瘀论治,从气机条畅入手是最有效的方法。半夏治疗失眠不容忽视。
2.胆与痰的关系,我以为首先必须了解的
我们常讲肝主疏泄,我以为胆附丽于肝,利胆就是疏肝的
3.葛根汤的脉象,关键在于寸脉浮或弦,指双寸,但主要指左寸
两关脉弦,是柴胡剂的首要条件,柴胡的用量,与舌象有关呀
柴胡的用量,与舌象有关呀,大柴胡就是疏肝利胆去痰吗?
4.苦参,针对脉滑的,有除痰热,安神的作用
5,左脉寸细弦,主心气瘀滞,关脉沉细弦主肝气不舒,尺脉沉细主肾气不足,右脉关弦细主胆气不出夹瘀、寸尺沉细弦,主气机宣发不利
6.王叔和的脉经,对气机的认识,我以为是问题的本质当然,他的观点也来源于素问,灵枢,难经。所以说,把脉就是把气
7.失眠病除了上述证痰跟淤跟气机不利。喜欢重要葛根40-60g葛根有什么作用,改善大脑血液供应。通督脉入脑,葛根可升,可降的
,升清阳降阳明。
8.我以为柴胡的功效也有升有降,主要是降,睡眠的主因,我以为主要是气机不利
10.左寸浮弦细,有心火了,痰蒙清窍,所以取礞石
11,中医心主神明,应该是指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系统吧?
12.实践中发现,改善肾功能的同时,血压确实比以前下降,甚至有可以停药的个例,也有神经质患者服用半夏类方后,情绪改善了,血压也下降了。但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况就不乐观,可以限盐,每天每人只需要0.5g盐,患者每天都少吃盐(比以前少3g盐),降低血压的可能性很大(连续3至6个月),有时可以减少一种降压药。
我的经方之路2010.7.20
1.三九感冒灵主要成分: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薄荷油,是中西药合用制剂。其中,“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一张民间验方,大街上有的凉茶铺里煲的就是这些。
她是肤白唇红汗多,丈母娘是大柴胡湿热体质,总的来说,她们都属于热性体质,那么这就是三九感冒灵“证”了!
如果病人兼见咳嗽,要用麻杏石甘汤,这张方针对两种体质人群:一是火麻黄体质,肤黑无汗咽红咳喘。二是火柴胡体质,肤白汗多咽红咳喘,此处与三九感冒灵证相同,但麻杏石甘汤力量峻猛,其治咳喘、水肿等功效是三九感冒灵所不具备的。
2.桂枝茯苓丸--小便常规潜血三个加号四味健步汤---双下肢水肿
。7月天气淡热,最近感暑、感湿的比较多见,但这种天气感寒的病,确实比较少见,故开始时一度还不敢直接给予麻黄汤,后再核各症候,麻黄汤证无疑,才给予麻黄汤。当时还要患者留电话,以便随时联系。这种证的产生,可能与暑天用空调有关。
4.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或咽喉疼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暴盲、暴哑、喉痹、皮肤瘙痒等属阳虚感寒者。
若证为阳气虚弱而见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肢冷等,宜加人参、黄芪合附子以助阳益气;兼咳喘吐痰者,宜加半夏、杏仁以化痰止咳平喘;兼湿滞经络之肢体酸痛,加苍术、独活祛湿通络止痛。
 
2010.7.24
1仙灵脾300巴戟天150五灵脂75补骨脂150等一些温肾阳的可以相当于其西医的激素作用。
2.大便已多日未解,仅这一点似乎并不能说明合并有阳明证,当时是否有腹诊情况?服药以后大便通畅是否应该归功于巴戟天等温补肾阳和麻桂开提肺气的作用?通便的多种方法
葛根的功效广泛,大剂量的通下可媲美小承气。
3在最近的医疗中连继接待了多例葛根汤或是桂枝加葛根汤证。
1.明敏小姐,说最近几天得了病,眼晴和眼框都很痒,连续滴了多天眼科医生开的眼药水,就是效果不太好,目前还痒,很涩,流眼水,头有点痛,希望能帮她想想办法。我说,颈痛吗?有点。能向左右转吗,在这过程中,颈有痛感吗?整个肩都有点不太畅服。葛根汤原方,三剂愈。
2.连月,头项强痛,肚冷痛,泻,葛根汤加白术防风,三剂愈。
3.书启先生,车间车工,最近项强不畅,汗多,头痛,左肩举起连带关节疼痛,桂枝加葛根汤,五剂即愈。
4.朋友陆生,商人,腰项强直,不能转向,无汗,头痛,关节痛,葛根汤加减,三剂而愈。
夏日炎炎而产生很多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证,主要是因为夏天人体很容易出汗,而现在大家都用风扇或是空调取凉。当出汗时毛孔疏开,风或空调一凉,风寒会经过毛孔进入太阳经,或把排泄出来的汗再度通过毛孔迫回体内,往往会产生葛根汤证或是桂枝加葛根汤。例1中的明敏是办公室的职员,整天在空调环境中工作,很容易让空调产生的寒气进入体内,并与体内的燥风相结合而让眼晴痕痒。例2连月也是寒入体内,中太阳经输及阳明经输,故产生葛根汤证。例3书启在车间当车工,天气炎热,出汗多,而旁边有风扇吹风,出汗当风,很容易得伤风感冒或太阳中风之桂枝加葛根汤证。例4陆生是商人,经常住在宾馆,晚上空调调的温度过低,睡眠时皮肤毛孔洞开,空调寒气极易通过毛孔进入体内,而导致葛根汤证。
《伤寒杂病论》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几几而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故而总结空调病是葛根的汤适应症
我的经方之路2010.7.27-经方点滴
1.如用麻黄的时候,要诊脉,看是否有力。《伤寒论》大青龙汤条文有“脉浮紧”“脉浮缓”,用麻黄6两,提示大剂量用麻黄时要诊脉,如果脉象浮而有力,用麻黄是安全的,当然还有麻黄体质等参考条件。
2.如意识丧失的病人,要迅速触诊颈动脉,判断病人有无心跳骤停。对急性心肌梗塞、醉酒昏迷的病人,触诊桡动脉,判断病人的心脏循环、左心功能情况。还有糖尿病的病人,触诊足背动脉,判断下肢远端的微循环。
3.我最近看一病人,恶风,原有骨节疼痛,最近一月胖了十斤。现恶风、胃胀,全身重,口渴,饮水则欲呕,小便正常,夜间鼻塞则头痛,全身骨节疼痛、肌肉跳动。先治表征,属水逆,五苓散。三剂无寸功,思考良久,投防己茯苓汤,三剂后,肌肉跳动消失,饮水则呕缓解,原方合小半夏汤,正在治疗。
此方证属皮水,防己黄芪汤也是皮水。
我的讨论是。
1.风水有恶风,但我临床取效的越弊汤都无恶风或者不明显。
2.防己黄芪汤虽说是风水,但是实际上是皮水。
3,水有风水,溢饮,皮水,这里面的鉴别。
4.防己茯苓汤说是四肢肿,但是临床全身肿的多。而防己黄芪汤证,千金说它是腰以下水肿。
水不粘流让我大悟,可以解释所有水汽病,临床大有启发。
越弊汤治疗所有与肾有关的疾病,如结石、肾炎、肾盂肾炎。
肺系水汽病,平素习用大青龙汤。
5.中医是否是主流医学重要吗?这似乎无讨论必要,病人会选择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妇科(产科除外)中医占9成的天下。不知这样回复你的疑惑可否。
6.即使药物再增加一味也不超过12味,方简的原则是严守的,加一味桂枝重组的复方所含方义可达20多个,什么复杂病症不能应对,因此经验告诉我们复方在原方基础上重组尽可能不超过十二味药。
7.脉管之纵向紧张力,过强曰弦,过弱曰弱;
脉管的宽度(直径),宽者曰大,窄者曰细,细且无力(虚)曰微;
弦为脉来有张力、有硬度!细为脉体细小!
我的经方之路2010.7.28-经方点滴
1.哮喘其实就是个综合症。这个提法,不仅是我在临床上反复对患者说,而且也有西医这么提。在里是咳喘,在外则是鼻咽部的炎症,再往外就是皮疹或无疹性瘙痒或手足心脱皮。这个临床观察是经得起考验的。
我治哮喘遵循的即如上所述之“由里出表”的原则,由咳喘治到皮疹,疾病即已愈十分之七。这也是我能在哮喘方面能有所突破的原因。
2.当归本来就能止咳,抗过敏辛润祛风。《本经》当归主咳逆上气。
3.当归四逆汤主治外,是桂枝汤之变方,用于桂枝汤证而血分闭塞者。
4.柴胡体质的痛多为阵发的;脉率是缓,还是考虑寒痛!
5.吴茱萸是一味治疗“内有久寒”的专药。也就是说吴茱萸的药证“|主治沉寒固冷”。
与干姜之温而守,附子之温而走,细辛之辛而窜不同。它是味能温、能走、能守、能降的良药。
6.广防己是木防己,粉防己是汉防己
7.抓住主证,胸脘憋闷,喘满气短,就可视为隔间支饮,再加上脉沉紧,就可用本方。面色黧黑只有久病,缺氧重时才出现,不可墨守。"心下痞坚"是否是必见证?-很重要。
我的经方之路2010.7.29-经方点滴
1.葛根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之加味而来,所以仍尊桂枝汤的用法。临床中我用麻黄汤、大青龙发汗也多配合热粥。如果得汗,但体温仍高,况葛根汤不似麻黄、大青龙,是可以继服的。
2安静、精神萎靡,头痛,手脚冰冷,(高热消耗后机体低下状态而矣。)不全是麻附辛证,也可以热深厥亦深。况有舌红咽红等症。不能用热药。当然,此时,从脉象最容易分阴阳。
我的经方之路2010.7.30-经方点滴
1,八味活血汤和桂枝茯苓丸可以对看。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八味是以柴胡为主的,属阴旦,偏凉偏降;桂枝茯苓丸是以桂枝为主,属阳旦,偏温偏升。
2肤白不一定就是桂枝体质,黄芪体质也可见到,即如此例,应该是黄芪与桂枝的复合体,患者主诉是虚汗恶寒怕风已达百日之久,且有疲乏貌而面白,另外其出汗严重时每天竟然需换衣服达二十套之多,可以想见出汗程度之重,汗出如此大量,首先要分析三个方面:一是内热较甚,迫津外泄之石膏证,但当伴见舌燥口大渴而脉洪大有力,此例显然不相符节;或为内热结实以致身濈然汗出之大黄证,但应当伴见痞满燥实等腹证,案中未述,则亦当排除;二是阳、气虚失于固摄以致津液外漏的黄芪、附子证;三是由于产后体虚以后又呈虚性亢奋即所谓营卫不和所致的自汗的桂枝证。
3归芍散的证眼在于“水血互结”,胖瘦皆可用。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经方点滴
1.伤寒金匮治眩晕含白术茯苓方剂有11方,其中有术者六方,有茯苓5方,由此推之眩晕与水饮有密切联系。
2.糖尿病、高血压等不是不可治愈,而原因是多方面的:
a医生要有真实高水平;
b患者高度信任并坚持治疗;
c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一定要改正,减肥等非常重要。
3.临床反复思量许久,认为教科书上说的糖尿病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现代人的体质和大多数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所造成的糖尿病形成病机不同。这个病机对于未经西药治疗的患者还是有意义的,只不过现今的病机夹杂了好多痰湿和瘀血。我发现糖尿病后期的患者有的兼有阴虚的表现,早中期的不太多见,兼夹痰湿或淤血等因素的的确不少。
4.孩子今年4周岁,由于夜晚睡的比较沉总是尿床。您当时开的方子为:生麻黄 5克,生甘草5克,姜半夏10克,生石膏15克您当时让她吃一个星期,吃药的时候晚上不尿床。但现在药吃完了,她又开始尿了。可以隔天服用半月。
5.甲服用大黄配方后有明显的生理反应,而乙、丙生理反应不太明显,体质比较容易耐受。说明,因体质的差异而出现服用相同药之后不同的效果,这一现象确实存在。
6.无痰并非真无痰,初咳常无痰,经治疗后常有痰且易于咳出,这是好现象。有痰之咳常不太剧烈,而剧烈之咳常无痰或痰少粘难以咳出。床中常常见到初期干咳,服药后出现白痰的现象,这是好的转归。我们经常给患者解释的。
7.用菟丝、仙灵脾是徐老师的建议,他说女子月经必肾气充沛才能以时下,恐制首乌一味力量不够故加用。
8.茯苓用大量治疗口臭是一位民间中医的朋友的经验,他最大一次用了200克…
9月经衍期,用葛根汤、桂枝茯苓丸等是有效的,你还可以继续观察。其实用麻黄效果更好
我的经方之路2010.8.2-经方点滴
1. 脚跟痛可针风池”。这种病在基层很多,我试用了几例,一般三、五次就能治愈,当然有时配合用药。也有一次即治愈者。当时并未思考风池穴治足跟痛的原因。近年,读《内经》见有一句“当明十二经之终始”,并想起张锡纯前辈有疔疮发于某经的井穴,针此经的终穴则愈的论述。对于风池治疗足跟痛的机理似有所悟,因阳跷起于跟中,止于风池,故有效。当然,阳跷无交叉,所以左痛则针左,右痛则针右。前年治一妇女足跟痛,因其丈夫患此病让我治愈,故来诊治。针患侧风池,留针半小时,两次足跟基本不痛,而诉转为脚心疼痛,我仍根据这一原理,针患侧俞府,一次即愈。因足心属足少阴肾经,病发于涌泉,故针俞府则愈。
我的经方之路2010.8.3-经方点滴
1.消除腹水确实不能一次太多。。一般3000ml左右,但是抽腹水太多容易引起肝昏迷、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西医在抽腹水这方面有严格规定的。
2.枳术汤临床实践发现此方可用于水饮或食积结于心下而影响脾失健运的胃脘痛和痞满证,对于很多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胃下垂、便秘等病有很好的效果。
方中枳实量大于白术一倍,行气散结除饮,白术量小于枳实一倍,健脾利水,用于因实而致的脾虚。两药一消一补,攻补兼施,互相为用,而消大于补为其特点。从传统气机上讲亦是一升一降,符合脾升胃降的生理特性。我们家传用药的方证是:患者形体壮实,多胸闷、腹胀、嗳气、疼痛,腹诊心下胀满或疼痛,有压痛或有抵触,有明显的腹肌紧张。舌苔多厚而腻,脉右关滑实有力,或左关呈弦象。其合方为:寒合四逆汤。郁合四逆散。食积和热症者先用大柴胡一副消导,大便泻下后再用此方。寒热交杂而偏热者合半夏泻心汤,寒热交杂而偏寒者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
3.黄芪桂枝五物汤,。多用此方用于心脑供血不足之证。根据体质情况黄芪可以适当量大!如60g
4.对高血压的治疗强调体质辩证和病的辩证。对于体格壮实,上腹硬满,伴有恶心便秘着多用大柴胡合泻心汤或黄连解毒汤治疗。余反复实践,效果很好,但要注意方中大黄和白芍量要稍大,必须做到日大便两次为佳。
5肠易激综合症临床以腹泻腹痛出现者为多,往往西医疗法不佳。中医把此病归属于泄泻范畴,按传统脏腑辩证慢性泄泻有脾虚者肾虚者肝郁乘脾者。对于肝郁乘脾型泄泻多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对于证见腹泻腹痛,伴有精神变化者疗效很好。余应用体会,用此方要抓住病人的柴胡体质,病情随情绪波动而加重,脉弦为辩证要点。对于病人出现的喜暖怕冷之证,不要以为是阳虚所致,此多为气滞阳郁。阳虚者脉象多沉弱。刘草窗之痛泻要方似无此方方证明确,照顾全面。
6.口腔溃疡虽为小疾却非常痛苦,余临床体会用清热解毒法见效者少矣。经方甘草泻心汤对于寒热交杂,久治不愈,体质和脾胃虚弱者有良效。然此患者体质强健,虽久治不愈却火热尤甚。故改用泻心汤合四逆汤合方治疗而收效。经方治疗慢性炎症寒热并用是其特色之一。他经常运用此法治疗久治乏效的慢性胃炎和口腔溃疡,此法方证多为久治不愈但体质强健或寒热夹杂的病证。有时并不一定出现寒症表现。四逆汤作为体质增强、振奋阳气是显而易见的,用之方即《辅行诀》中的大泻心汤加附子,方中明言舌上生疮
7.用大量白芍,取其养阴止血。此经验来源于唐荣川《血证论》。
8.治疗慢性咽炎时多用桔梗甘草汤合半夏厚朴汤加栀子连翘。此两方结合对于咽喉类疾病,喉源咳嗽性咳嗽,有迅速消除症状的效果。
9.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多用于那些面色黄黯,或有浮肿貌的体质的病人。临床中多有心悸或腹部胀满,小便少和大便稀薄等症。个人体会用此方一旦方证明确药物剂量要大而猛,若此会收效迅速。如茯苓60桂枝10白术30泽泻30甘草6
10.麻杏石甘汤为之清热平喘方。多以此方合栀子柏皮汤桔梗甘草汤治疗那些体质强壮,鼻流黄色脓涕的鼻窦炎。
11.经验运用黄芪建中汤首先要找准黄芪体质,如面黄,肌肉松软,浮肿等。临床上多用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痛等病。证见疼痛隐隐,饥饿遇冷则加重。余体会方中黄芪剂量不可过大,因脾胃虚弱日久,补药猛然应用常与邪气争斗,而致脘腹胀满,还是小量缓图为妙!腹肌紧张是黄芪建中汤的腹证
12.川芎治疗头痛有特效,因其辛香走窜对表证和体质健壮者要重用,但体弱者要少用,以求稳妥。葛根为治疗颈部疾病的要药,且药性平稳,剂量小则效果不佳
8.治疗过敏性紫癜对于体质较好者多处以《外台秘要》之黄连解毒汤,体弱伴心烦或便血者多用黄连阿胶汤。
9桂枝茯苓丸证,经验此方治疗包快性疾病有特效。如乳腺增生。
10.神经性耳鸣西医治疗多效果不佳,治疗此病常用经方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除烦汤,温胆汤等。经方方证包括体质和疾病,有时按证用药后效果不佳,就要注意从体质或病着手。
11.体会老年人低热用柴胡桂枝汤的机会比较多。方中柴胡为原方剂量,实践对于发热不论高热还是低热,用原方剂量为佳。
12.这种夏季哮喘加重的病人不少,提示多为热性体质。
13治疗此种类型寒湿的慢性盆腔炎,多从太阴和厥阴着手,而偏重阳气,长期疗效还好
 
2010.8.4-现代医学与经方
1.根除HP的治疗需要“胃三联”一周,甚至两周,将那些生长发育的HP杀死,但是必须继续抑酸治疗4—6周,一方面抑酸保护胃,另一方面使得HP休眠体无法死灰复燃,通过消化道排出。但是,尽管如此,若不小心,仍然会传染到。当有HP的人和没有HP的人一起吃饭,前者打嗝,泛酸时会将其胃内的HP排道唾液里,有通过餐具传染的风险。另外,通过大便排出的HP休眠体并不容易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再次污染食物而感染动物及人类。
2.治疗高脂血症时,遇到了他汀类导致的肌肉损害,查有方剂书上讲七厘散治疗外伤,现代人用来治疗心肌炎获得理想的效果,比专科书上看的都更有道理,就是两者都保护肌肉组织,后来就用活血方治疗肌肉受损引起的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还是有效的。
3.糖尿病的诊断也常常很有问题,快速血糖是不可靠的,误差最大的达6mmol/L。有时候患者抽血测一次高了,问他抽血前在做什么,急急赶来,血糖就高了,复测就正常了,还有近期吃甜食太多,血糖也会一过性升高。还有就是确实是糖尿病发病,但是很快患者进入了“糖尿病蜜月期”(一般不超1年),血糖不治也降至正常。
4.到糖尿病的诊断,最新的进展提出糖化血红蛋白列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国医学论坛报上有详解),说明西医也考虑了一些外界因素。
5.服用附子后会出现耐药现象,需要逐渐加量,不可不知。
6.临床上符合小青龙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输液治疗效果常不好,医多认为抗生素寒凉,其实与抗生素有何干系,是寒体的原因,抗生素只杀菌不温阳啊!少阴病的感冒往往被西医误诊。
7.桔梗对于炎症,尤其是化脓性炎症所致刺激性反应,如咽痛、胸痛、腹痛、尿道痛都可以使用。
,蒲黄对与各种刺激性黏膜症状都有效。包括溃疡舌痛、胃炎疼痛、尿道黏膜疼痛,痛经都有缓解作用。
8.糖尿病表现为腹痛,有时其程度可让人误诊为急腹症,有的书中特别提到这一条,我在临床遇到过。糖尿病虽然诊断简单,有时真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我现在是常规筛查。
9.糖尿病经常会有腹泻,更多是便秘。
有时早期糖尿病无其它症状,顽固性腹泻,久治不愈,应考虑此病。
10支原体感染一般发生在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特征性表现有刺激性干咳,咽痒,一般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是无效的,原因为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β内酰胺类无效),红霉素类为特效药。
11.酮替芬为H1组胺受体拮抗剂并有色甘酸钠样作用,可以预防哮喘发作。一般药物说明书上可以1mgbid,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白天嗜睡,常改为1mgqn。
12.孕妇感冒发热的话就不能随便使用抗生素了,也不能随便使用半夏等致畸的药物,我的经验是直接用万能方-荆防败毒散,一般三剂内很有把握解决。也就不需要分清是支原体抑或哪种病毒了。
13对于糖尿病这个杀手引起的器官损害,如糖酵解途径受抑,肝、脑、肾上腺、眼的晶状体等醛糖还原酶可将醛糖还原成相应的多元醇。这些这些多元醇本身并无毒性,但其不易通过细胞膜。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透入晶状体的葡萄糖增加以致生成较多的山梨醇。山梨醇在局部增多可使渗透压升高而引起白内障。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致多元醇旁路代谢谢旺盛,细胞内山梨醇和果糖浓度增高及肌醇浓度降低,多元醇不能被神经细胞利用,产生多元醇损害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神经损害、肾脏损害、水肿等,我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的,效果也很好。目的是改善能量代谢谢,促进活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
14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一般表现为头胀,头痛,或伴头昏,甚者伴视物旋转,恶心等(眩晕)包括脑血管和自主神经症状。一旦脑血管的损害缓解,这些症状就缓解(急诊处理常用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剂,门诊处理常用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天舒胶囊、养血清脑颗粒、银杏叶片等调节自主神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15.学会医学沟通言语反驳 很多病人不知道该吃什么,问这又那的能不能吃,我的回答是“你整天想吃这想吃那,病情怎么控制好?”有病人不知得听哪方人的谣言,说糖尿病人吃什么对病情好,“人家是哪所医学院校毕业,什么级别的行医资质?”
16.现代研究发现,心脏内也存在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分布,即在传统认为的传导系统外,还有自己的神经系统。如同消化道,胆囊,支气管,子宫等后交感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故而对于能够治疗神经系统失调疾病的中药配方,也显示出同样的效用。基础在于,后交感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种类较多,如5-羟色胺、P物质、脑啡肽、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及缩胆囊素等与中枢神经系统是共享的(即信息语言的统一性)。
17.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现在很多,其中大部分与药物有关,在门急诊医生常常什么都不查直接用抗生素,病人自己买抗生素,长期用药而不查肾功能,还有的医生连肾功能的计算都不会,看到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还以为没事。
我的经方之路2010.8.4-现代医学
1.“休克”描述因为某些原因(低灌注、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毒素、缺氧、低温、病毒袭击、细胞因子抑制等)引起组织内环境改变及细胞内部某些生化反应过程障碍,导致组织细胞发生功能障碍,引起整个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治疗上西医用宏观的治疗措施抗休克(强心、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温等,以及抗炎症抗感染)
2.我分析一下感冒的发生过程,一般正常的人不会突然感冒。而是人在劳累、受凉的前提下发生机体的代谢谢功能障碍,产热不足,散热过多,但是人类属于恒温动物,温度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这温度的降低,使得原先数量的免疫细胞功能效价降低,吞噬和清除功能下降了。在原有的组织器官上细菌、支原体、病毒的数量没有太大改变,而自身的白细胞也没来得及急剧改变时,双方原先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古人称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继而微生物进攻突破既已脆弱的免疫防线,发生感染。人体通过各方面的应急反应,如发热支持、中性粒细胞调动(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支援,单核细胞支持,来抵抗外来物入侵。有鉴于此,对发热的患者只要不大渴饮水,且有畏寒耐热,精神软,或咽痛,照用附子肉桂细辛等,效果比较好。我认为附子肉桂可以振奋代谢谢,刺激干扰素产生,增强吞噬活性,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效价。
3.桂枝汤作用于后交感系统,治疗心悸、气喘、眩晕、腹泻便秘等,作用于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治疗盗汗、烘热自汗,作用于网状系统治疗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作用于下丘脑体温中枢治疗发热畏风寒,作用于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脊髓轴治疗遗精。
4.妇女的月经问题,子宫-卵巢-垂体-下丘脑-其余相关神经系统(如情绪神经系统)。中医治疗就是对其中的各个环节的治疗。
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都没有衰退时,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轴,用逍遥散也好,用柴胡疏肝散、除烦汤、解郁汤等等也罢,能调理好都不足为奇。
当出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衰退了(不是功能暂时下降,而是在衰退了),如更年期综合征,那么上述药物可取一时之效,衰退的步伐并不能减慢,会出现温经汤证(所谓冲任虚衰者补冲任),八味丸证(所谓肝肾虚衰、命门火衰),六味丸证(肾阴虚衰)等等。这些治疗会使人重现年轻(抗衰老)。其中神经系统就是最高位的,其余都是受支配的系统。
5.测血压时旁边有手机铃声或通话,或患者说话,血压马上上升5~10mmHg左右。心血管科医生通常要求患者早晨8点左右测血压。
6.高血压药物早上醒过来起床前(大致在六点至七点)就要第一次服药,降脂药一般晚上服
7.历史上唐朝有位名声响当当的医生,便是药王孙思邈。“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得了消渴病,大致就是现在人所谓的糖尿病,到长安找孙思邈看病,并且拜孙思邈为师,孙思邈给卢照邻讲了一大通消渴病的发病原理,自然跟《内经》里那套理论相差无几,可是治疗就是没效果,卢照邻不堪病痛,最后投河自尽了。人们太迷信孙思邈了,以为他什么都能妙手回春,不知道孙思邈一生的学问主要在妇科上,所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开篇就是讲妇科的。
8.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更牛,曹操患有头风病,相当于现代所说的顽固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因可有好多种,可是华佗却说需要做开颅手术才能治疗彻底,曹操一气之下就将他杀了。后世迷信华佗的人不辨是非就替华佗喊冤,可是想一下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良好的无菌环境,没有消毒、止血、缝合的工具,没有良好的麻醉条件和生命监护设备,没有输液及呼吸机支持设备,没有专业有素的脑外科医师,就连疾病的诊断也是主观猜测而没有客观检查资料依据,曹操要是答应这样的开颅术,必死无疑。(回头一看似乎有点)
9.从口腔至胃的粘膜受到探吐物或催吐药物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到达脑部兴奋呕吐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整合,一方面传出神经冲动支配呕吐效应器产生呕吐过程;另一方面,刺激信号通过中枢神经核团网络间的复杂联系产生“轰动效应”,改变了原有其它神经核团的状态,使得原先处于抑制状态的功能区“苏醒”为兴奋状态,或原先过度兴奋的功能区“下调”到正常状态,使得各级水平和各功能区域间的失衡状态得到改善。故而使得意识水平改善、癫痫放电得到抑制、后交感神经系统的支气管、心脏、血管、胃肠道、胆囊、胆管、子宫、输尿管膀胱等功能恢复正常,而支气管痉挛缓解、心悸胸闷缓解、腹痛腹胀缓解、胁胀缓解、小腹痉挛缓解、尿频缓解。
10.吴茱萸为一味辛辣苦味药,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吴茱萸汤通过刺激消化道粘膜敏感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一方面影响了消化道神经系统本身,使得原先的胃肠痉挛、分泌亢奋等状态得到抑制和调控;另一方面,神经冲动也必然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轰动效应”,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的状态,得以实现对神经-血管系统、位觉中枢、呕吐中枢的调节,缓解头痛、眩晕、呕逆、手足逆冷等状态,以及治疗其它神经系统调节失常的病症如昏厥、嗜睡、烦躁、癫痫等。
消化道粘膜受到热刺激时,下丘脑发汗中枢受到刺激,通过交感神经传出,使全身小汗腺分泌汗液,导致温热性发汗。消化道粘膜受到辛辣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头部和颈部发汗,称为味觉性发汗。同时桂枝汤是温阳强壮性药物,可以改善衰弱的体质状态,汗解以后,身体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犹如阳光普照。不同于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只是短暂作用于体温中枢。也不同于花椒、川椒、辣椒等没有强壮作用,发汗不治本,汗出后仍然虚弱,感冒仍继续。
11.儿童在1岁以内使用抗生素,其7岁前哮喘发病风险显着增加。(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成,需要不断的环境物刺激,以使机体对环境物“熟悉”而不陌生,避免免疫系统发育不良,产生过敏。哮喘病有家族遗传史者居多,淡出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就跟家族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有关。目前的哮喘逐年上升,在一些发达国家发病率高达20%~30%,发展中国家相对很低。我们不可能任孩子身上脏兮兮,为建立正常的免疫系统,让孩子接受环境物刺激,我们应该积极研究一种多抗原制剂,让婴幼儿免疫系统充分发育,产生免疫耐受。
我的经方之路2010.8.4-现代医学与中医药肾炎肾病
黄芪是能量代谢谢改善及保护剂。
因能量代谢谢障碍而处于功能萎靡状态的组织细胞,可因黄芪的能量改善作用而获得功能的改善,由此衍生出种种有益作用。列举如下:
黄芪能显着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
黄芪能明显增强细胞免疫,促进PHA、ConA、PWM(美洲商陆)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
黄芪多糖能升高正常大鼠红细胞的比容,增加红细胞数。
可以显着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可增加脾脏蛋白质合成,并使脾脏细胞增生,胞浆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
黄芪可增强精子活力,在体外人的精液中添加黄芪水煎液,可使精子活动率、精子运动速度、精子前向运动速度精子头部摆动的频率等均有显着提高。
黄芪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和抗疲劳的作用。
黄芪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具有强心作用,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
保肝、抗溃疡
黄芪还有抗肿瘤、抗骨质疏松、延缓衰老等作用。
同时黄芪的能量改善作用作用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等起到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炎症损伤,间接改善受损组织的能量代谢谢,起到能量代谢谢保护剂和改善剂作用。
我同患者解释黄芪的补气作用,常常解释为能量代谢谢改善作用。我有一比喻:黄芪没有什么高能量物质,所以不能当新能源利用。气虚证好比加满汽油的轿车里发动机点不着火,汽油的能量就发不出来,黄芪只是帮助燃烧的。患者就很容易明白这些道理了。
我的分析:老年人或是肥胖人,体内有毛细血管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不一定已发病)、脂质代谢谢紊乱、血行不畅等情况,使得组织细胞氧交换、代谢谢物交换不良,细胞缺氧而存在无氧代谢谢,产生中间代谢谢产物过剩,细胞器如线粒体等受损,正常代谢谢途径不能正常运转,只能打折扣,出现神经炎、肌营养不良性肥胖或萎缩,出现了上述临床表现。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改善细胞的代谢谢,进而使细胞组织进入良性循环,逐渐摆脱氧交换及代谢谢物交换萎靡的局面,其中桂枝芍药的作用不可少。所以我组方时三者都要一起用,同时西药一起上。比起西药对代谢谢这一块的无奈,中药就凸现自身优势了。
首先来认识一下汗腺:人体的汗腺分为大汗腺(apocrinegland)和小汗腺(eccrinegland)。大汗腺主要集中于腋窝、乳头和阴部等处,开口于毛根附近。小汗腺广泛分布于全身皮肤,开口于皮肤表面,在掌心和足底最多,头部次之,躯干和四肢最少。汗腺分泌时,汗腺导管内的压力可高达250mmHg以上,因此发汗不是汗液简单地从血浆滤出的过程,而是汗腺的主动分泌过程。汗液的pH为6~8.汗液中的水分约占99%,固体成分不到1%。汗液的组成成分与血浆的组成成分有明显的差别。由汗腺分泌的汗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但当汗液流经汗腺导管时,在醛固酮作用下,其中的NaCl被重吸收,因而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大量出汗时,机体丢失的水比电解质多,使体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高渗性脱水;同时,大量NaCl未被汗腺导管重吸收而随汗液丢失。因此,大量出汗时,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应补充NaCl,否则会导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根据刺激因素的不同,发汗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温热性发汗和精神性发汗。由体内外温热性刺激引起的发汗称为温热性发汗(thermalsweating);由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引起的发汗称为精神性发汗(mentalsweating)。二者可同时出现,不能截然分开。温热性发汗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称为发汗中枢(sweatingcenter)。当体温或皮肤温度升高时,下丘脑发汗中枢受到刺激,通过交感神经传出,使全身小汗腺分泌汗液,导致温热性发汗。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达 30℃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较高,而且衣着较多时,气温25℃时便可发汗;劳动或运动时,气温即使低于20℃,也会出现发汗。温热性发汗的生理意义在于蒸发散热,调节体温。精神性发汗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发汗的主要部位为掌心、足底和腋窝,其意义不清楚。另外,在进食辛辣食物时,口腔内的痛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也可反射性地引起头部和颈部发汗,这种现象称为味觉性发汗(gustatorysweating)。在晕厥、低血糖、窒息等情况下,也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发汗。(《生理学》八年制,人卫版)
这里要提到汗出这个症状。我们平时出汗不?都出汗,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出不显汗,只是量太少都蒸发到空气里去了。汗腺是类似于肾小球的器官,血液经过汗腺的毛细血管后,就会有透过屏障的原汗液产生,类似于肾小球里滤过产生原尿;然后汗液要经过腺管的重吸收,成为汗液。类似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常的情形下汗腺分泌汗液量是发汗中枢通过对汗腺的毛细血管舒缩调节来调节汗腺血流量而实现的,类似于肾血流量调节机制。病理情况下(如久病虚弱、肿瘤化疗、肾炎、肝炎等),由于机体某地方出现了损害,通过各条路经影响到其它各组织细胞的代谢谢活动,类似于MODS,只是这种危害远远小于MODS那样的程度(古人有用黄芪当归来救脱血,黄芪可能就能通过保护代谢谢的顺利进行而预防休克、MODS发生的倾向。当然已经发生了就不能再苛求黄芪取效)。这时汗腺细胞(包括支配汗腺的自主神经在内)的代谢谢出现了障碍,分泌调节失调(不是休克时的失控!)显现了多汗、盗汗、无汗,可能同时有重吸收障碍、舒缩调节障碍,出现或多汗、或无汗、或盗汗等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喜欢先让患者口服黄芪精口服液,由于这些疾病只是处在亚临床状态,机体自身的调节尚能发挥自愈功能,故而服药后一切都平静了。
当气虚无汗,需要发汗治疗而发汗药发不出汗时,可以加黄芪。可参看《医学衷中参西录》
需要说明的是汗水发黄是胆红素升高引起,小便也是黄的,不象黄芪的特异性指征,应当听黄老师的用栀子黄柏等。
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表现为蛋白尿、隐血,肾功能尚未受损时候,在西药控制好血压血糖的基础上用黄芪会有效果的,但不是都很快取得明显效果。上海曙光医院肾病科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3+~4+),镜检大量红细胞的患者(我碰到的太仓患者),用几付中药就能降下来,但是不能降到消除。
我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都有肾小球内皮细胞受损,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谢障碍的情况。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细胞的代谢谢障碍,使得维持静电屏障所需合成的Nephrin裂隙膜蛋白、podocalyxin蛋白及各型胶原蛋白等所需的能量不足,血液中的大量蛋白越过屏障,加大肾小管细胞重吸收的负荷,在原有肾小管细胞代谢谢障碍而能量不足的情形下,蛋白尿形成了。使用黄芪改善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能量代谢谢继而促进各种蛋白合成和细胞损伤修复,`达到维持分子屏障的作用,故能将蛋白尿从(3+~4+)下降至(+-~2+)。不易消除的原因考虑为,一方面尚未坏死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细胞发挥了屏障作用,同时,已经坏死的细胞就形成了漏洞,蛋白通过漏洞流失到原尿,肾小管细胞胞饮不彻而成。这时黄芪的量大些有益,长期维持,可以等待漏洞的瘢痕修复而消除隐血及蛋白尿。
现代的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常服可以提高粘膜的SIgA分泌,提高抵抗力。能促进肝脏白蛋白合成,并可能兼有减轻高脂血,能升白细胞,改善贫血等。也能间接支持代谢谢一说。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常出现下肢浮肿、尿隐血、尿蛋白,西医学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运用ACEI或ARB类试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尿蛋白。并针对脂质紊乱使用贝特类及他汀类。慢性肾炎迁延不愈,尿蛋白不除还会引起肾小管病变萎缩,最终进入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肾炎患者,我推荐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使用中药治疗。不但可以改善体质,还能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各种副作用。
对于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只要肾功能正常,也推荐使用中药治疗。
对于急性期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者,我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用中药治疗。
我的评价:糖皮质激素用于急性发作期肾炎是比较明智的,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对于进入慢性期的肾炎则不能墨守成规地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了,不但效果不理想,还会出现许多副作用,最终会使患者死在糖皮质激素上。
ACEI和ARB类药的消除蛋白尿作用是很弱的,几乎看不见一点疗效。
我所在的医院每月都有上海肾内专家来坐诊一次,每次都有大量患者云集在外,一边等候一边交谈着,常听到抱怨看病看了2年多尿蛋白还是2+,3+,一点也没有减少。有的看了1年半载,也没有见效。
我开始时就接诊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的前提下,运用中药来治疗肾病,后来慢性肾炎的患者也来看了。积累的成功例子越来越多。
蛋白尿者中药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白术山药茯苓为主方,
炙黄芪60g白术30g陈皮5g桂枝10g白芍10g干姜10g红枣10g怀山药30g茯苓30g
隐血多者再加入墨旱莲10g紫草10g茜草10g
梦多汗多抽搐加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茯苓30g
蛋白不易消除者加芡实10g金樱子10g
服药取效的基础是西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并要避免疲劳、感染等。如果放任不管的话,病情会反复。
在此提醒各位爱好中医的人们不要排斥西医学,要各尽其用。
做到以上要求的话,一般情况下尿蛋白一周就有下降,两周就能消除。隐血消除得比较慢,要一月才基本消除,接下来要巩固治疗两月到三个月,以后间断复查。
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以上方法也有效果。
关于黄芪,糖尿病患者尽量用生黄芪,因为炙黄芪很多是蜜炙的,
有的患者服用黄芪会出现服胀,故我一般都加小剂量陈皮,或枳壳,大部分人其实不必加
长期用黄芪有的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加升麻(如补中益气汤),或服用复合维生素B
黄芪的作用还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出现容易出现瘀斑,可是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等都正常,考虑是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更进一步原因是毛细血管的基底胶原蛋白合成不足,可以使用黄芪。
 
2010.8.5-现代医学
1.胰岛素是由胰腺合成(中医概念的脾应包含解剖上的胰与脾),并作用于人体的受体(主要是肝脏),来调控血糖的高低。从控制论的角度看,胰腺、胰岛素、和肝等调控血糖的受体这三者构成了一个控制路径。进一步分析,还可知是一种负向调控,也就是胰岛素含量越高,血糖则越低。
2.“糖尿病的根本问题应在于血糖到人体全身各部的输送、人体对血糖的利用能力或者人体血糖的“传感器”等这些环节出了问题。”
先生的观点和现今的西医基本观点类似。
现代的基础研究发现了很多基因、分子等水平的问题,但是缺乏相应的治疗手段,西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差距越拉越大,简直是不同时代的。
3.关于胰岛素抵抗,一方面是由于血糖血脂等分子太多,消耗不及,浓度过高,与各组织细胞表面及内部的原有分子发生了化合,产生了化学上的“糖化”“酯化”产物,化学性质发生了较大改变(细胞原有酶系无法清除,如糖化血红蛋白),使得原先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胞外及胞内)发生障碍,另一方面细胞中自身的分子缺陷、更新速度减慢等。最终发生血糖升高(或伴血脂升高),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反馈性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得高胰岛素血症,伴发各种内分泌疾病,内皮损害伴炎细胞浸润(血管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能量代谢谢障碍,神经炎,肾损害等等
治疗的时候,我是坚持以下方法的,一方面用西药控制血糖水平,另一方面针对性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白术陈皮为基础方,改善能量代谢谢,增强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系膜细胞等人体“清洁工”的清除异物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
4.为何仲景不用消导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等?为何仲景理气药物只有枳实厚朴陈皮等很少几味?而不用沉香川楝子乌药香附等?
5.湿温病用桂枝。今年湿温高热的多,西医挂十几天水不好的比比皆是,此病属阳明太阴合病。
6.如小柴胡汤可治恶寒发热属太阳,可治往来寒热属少阳,可治热而便秘属阳明,但其有六个问题,一是高热此方效果差,需合方白虎汤,朱莘农一派常合泻心汤,二是有泻下通便作用,但力道不够,便秘呕吐的厉害属少阳和阳明合病,这就需大柴胡汤,三是发热会有阴转,既有发热但恶寒重,并有汗出恶风症,需合方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四是发热病程已长,有阴转,见低热、乏力、恶寒,属柴胡桂枝干姜汤,五是化痰力弱需合小陷胸汤加陈皮,六是利咽喉能力不强,需加桔梗。
7.我的经验高热就可合方白虎汤,而大渴属白虎加人参。又如黄芪建中汤治太阴虚寒之腹痛和胃痛效果如神,但其治溃疡病能止痛却不能愈合溃疡,原因何在呢?我父认为是瘀血不化,需合失笑散,这就对经方做了个补充。也就是经方与时方的统一,让经方更有生命力。一味洛赛克把中医的脾胃病人都转去西医治疗,中医界用不着痛心疾首,对无胃酸的溃疡病,此洛赛克效果不好,而且很易出血,我们大有用武之地,而且此物对胃炎效果肯定不好。
8.观察半夏泻心汤既可治便秘又可治腹泻,但其改善头晕不好,我就加天麻钩藤,效果相当的好;
患者方P,女,42岁。
体质描述:肤白,脸大,腰粗、腿粗,脸上油多;
病史如下:去年下半年始双侧颌下连及颈部长痤疮,个大饱满,略痛,故服用避孕药,痤疮有所改善,但体重飚升,从 58公斤至68公斤,已停服避孕药,痤疮更茂盛,上腹部不适,嘈杂感,嗳气频频,食欲亢进但控制甚,汗多,心烦,睡眠浅,易惊,月经量少,一直便秘,常服排毒养颜胶囊,经前乳胀,舌红苔白,脉滑。
一诊: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柴胡20黄芩10制半夏10制大黄15枳壳30赤白芍各15干姜5红枣15桂枝茯苓丸各157剂
二诊:大便有改善,痤疮略减,睡眠仍差,因患者近日又至美容院减肥,故面色发黄,肤色不滋润,疲乏感。师嘱除了运动停用其它减肥方法,调整处方如下:温胆汤,姜半夏30茯苓30陈皮20生甘草5枳壳30枳实15青皮15竹茹15干姜5红枣20,14剂
三诊:药后睡眠明显好转,食欲下降,心烦消失,大便干,腹胀,痤疮不进不退。守方并调整枳实15克为20克14剂
四诊:药后感觉舒服,睡眠佳,夜盗汗消失,大便仍不理想,时用蜂蜜,腹胀明显减轻,痤疮仍此起彼伏,调整处方为:生麻黄5生石膏20生甘草5制半夏30茯苓20陈皮20枳壳30枳实15青皮15竹茹15干姜5红枣2014剂
五诊:药后痤疮明显消退,体重下降,大便调,睡眠佳,原方14剂
六诊:药停后痤疮偶长,月经正常,睡眠正常,食欲一般,腰围已变小,大便在停药后变干,运动后有改善,调青皮15克为20克,30剂,嘱吃吃停停、调心情、多运动。
案语:1,老师首诊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欲改善患者因乱用性激素而致的一系列紊乱,但收效不大,因为该患是典型的半夏体质,况且要改善紊乱的内分泌不是一件易事。故二诊转为温胆汤入手,改善焦虑状况来改善整体而取效;四诊合用了越婢汤来加强痤疮的治疗,运用小剂量的麻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而且可以动便,另石膏的使用对肤白的人较合适并有效,故四诊的选方已定格。
2,老师运用了芸香科植物枳壳30枳实20青皮20陈皮20共80克来理气通便减肥,并告知患者体质较好者一般都是“紧肛门”,不用太关注大便,加强运动就行了
典型PDST
王YX,男,58岁,中等身材,个头偏高,肤色黄暗。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病、腔梗、眩晕症、颈椎病、慢性结肠炎。因头晕、乏力、睡眠差数月而求诊于国医堂。首诊时患者头晕甚,乏力,时胸闷,睡眠差,恶梦多,胃纳可,大便干稀不调。舌质暗红,苔簿白,脉弦细。
一诊:黄连、黄芩、黄柏、制大黄、肉桂、生甘草。7剂后,患者诉症状改善不明显;
二诊:黄连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14剂后症状改善明显;
三诊:守二诊方改栀子量10克为15克;21剂后患者头晕消失,睡眠可,但诉仍乏力,特别是劳累后,有心慌感,含服西洋参后好转。血压、血糖控制可。舌质暗,苔簿白。脉细弦。
四诊:温胆汤合生脉饮(生嗮参5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加酸枣仁、百合干,30剂。
案语:老师首诊选用清热泻火方加肉桂、甘草调体治疗乏效,二诊毅然转为调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立马取效,并守方继续取效。四诊时黄师在调神的基础上考虑了患者的一系列疾病谱,特别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对心脏的影响故选用了生脉饮来补充患者体能,并加强改善睡眠力度加了酸枣仁、百合干。四诊结束时黄师患者风趣地对患者说:“这下有力了!”
我的经方之路-2010.8.6-脉诊
1.寸脉:
左寸主心、血管、头脑和颈项,左寸浮弦主心火,左寸上竟上弦紧,提示颈项不适,眩晕、头痛、痒疮等。左寸沉弱,示头晕、血虚、大脑供血不足等。
右寸主肺,主气的运行,右寸浮弦主肺热,右寸上竟上,提示鼻腔疾病、鼻塞,鼻甲水肿、鼻涕多,易上火、咽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牙龈肿痛,、咳嗽呛急,喘促、大便秘结等,右寸沉弱,示气虚,胸闷不舒、
关脉:
左关主肝脾,左关弦,示肝脾气滞,提示精神抑郁,腹胀,失眠等,左关弱,示脾气虚,表现为,脘腹隐痛,失眠、梦多、睡眠障碍、情志异常、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
右关主胆胃,右关弦,示胆胃不和,脘腹饱胀,打嗝,消化功能障碍,口苦、口腻,口苦泛酸,灼热嘈杂等
尺脉:尺脉主肾,命门,尺脉弦数,提示水液代谢谢问题,女性为盆腔积液,紧弦主结石,腰痛等。下竟下,提示腰腿痛。
左尺主肾:少腹部,左侧腰腿部,
关联症状:少腹胀、腰痛、腿足痛、男、女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疾病、
右尺络属于肾(命门):
相关部位:少腹部,腰腿部,
我见到的颈椎病很多是左寸沉,右寸弦紧。
2.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介绍到:“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该脉法条分缕析,其实用价值,非同一般,确实值得深入研究。
例子如下:
07年6月的某一天,邻县万安县的一个领导过来看病,他的司机、一个年轻的很壮实的小伙子约二十七、八岁,见我摸脉如算命一样,叫我也试试他的脉,结果一按脉,就感觉他的左寸脉浮细弦而硬且短,在左侧颈部中段扪及一绿豆大的小硬节,问其有无不适,答无任何不适。当即告诉他必须重视,应当尽快去做鼻咽部的检查。约一个月后,小伙子来诊所告诉我,他第二天就去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鞍蝶部发现一个小肿物,确诊为鼻咽癌早期。小伙子非常感激,告诉我已做了放疗治疗,云那个检查的医生非常惊讶,说这么小的病变摸脉都能发现,简直是太玄了。
08年8月份的某个下午,一个结识不久的姓黄的朋友,来诊所请我吃饭,见诊所无人,叫我把脉,下指三关,我心中大惊,其人左寸脉浮弦硬过寸,右寸及双关弦滑,而尺脉沉弱近无,又在其左侧颈窝摸到一个黄豆大的肿物。我怀疑他颈部或鼻咽部有肿瘤,当即告诉他今晚别喝酒了,作好明天一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的准备,但第二天检查影象及生化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第四天,又去了省城某肿瘤医院结果仍无任何异常。那朋友对我比较信任,一个半月后由我介绍赴上海445医院做PTCT,结果是恶性淋巴瘤,肿瘤病灶已广泛转移。当即住院行伽马刀及化疗,恨无力回天,于春节后四天而殁。
我的经方之路-2010.8.6-经方应用
1.麻黄10川穹10生甘草10水煎服,每服250ML,一日二次。治疗范围:产后乳腺炎,未化脓的。屡用屡效、
2.温胆汤是传统的壮胆安神药,适用于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震灾以后,许多人经历了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往往出现失眠、噩梦、胸闷、心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精神抑郁等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心虚胆怯”。这种情况,最适宜使用的方是温胆汤。我常用的剂量为:制半夏20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生甘草6克、枳壳20克、竹茹10克、干姜6克。红枣20克。水煎,日分二至三次服用。服用此方以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改善或消失。
3临床上若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加舌象(有好多裂痕,笔者简概)=一贯煎
4.逍遥脉”可见虚弦脉或弦细脉在逍遥散证中出现的机率是比较大的对于逍遥散证的判定有较大的提示意。
5.容易积食+容易感冒+经常胃痛=柴胡桂枝汤
我见到的柴胡桂枝汤病人还敏感,多疑,小心眼,缠着医生反复问来问去-典型的柴胡性格/
我用柴胡剂的经验是发热性的疾病用小柴胡汤,腹证较为明显者且见舌苔黄厚者用大柴胡汤,兼见浮肿者用逍遥散,腹胁疼痛而下证不明显者用四逆散,见有明显伤阴症状而又兼有肝郁证者即选用一贯煎了。一贯煎记忆口诀: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铃。
6柴胡桂枝汤:本条全文中出现了二个"微"字,微恶寒,微呕,说明其邪气不盛,用小柴胡与桂枝各半合方也说明正虚邪微,僵持不下所致.如四肢关节疼痛的厉害,用柴桂各半汤恐怕难以四两拨千斤.基于上述,把"烦疼"理解为"酸疼"更接近原文精神与临床.酸疼是肢体酸胀微疼,反复换位放置,不得舒适.曾多次见到"感染后低烧"的病人头痛微呕,微恶寒,四肢无力酸疼,用柴胡桂枝汤原方收功。
7.箫笛上面的六个音孔,不也是相距密迩吗?为什么吹一口气,六个指头按动,便演化出1234567各种音色和曲谱呢?血液在血管里面流循,在经过桡骨动脉时,固然也和吹一口气在箫笛的官腔里一样的看似简单,然而问题究竟是不能仅从表面来把物理轻率简化的。
我不会吹笛子,但我不否认世界上有很多会吹笛子的专家。
同样,我不会把脉,但我相信世界上有很多会把脉的专家。
8.刀是用来切菜的,它能够切菜,它也可以用来杀人。难道说刀有杀人的功能,才能够杀人?这里面牵扯到功与用的问题。
麻黄可以升高血压,但会用的人用得是炉火纯青,也可以用麻黄来治疗高血压病,但他从来不说麻黄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9.心下赌赌的闷闷的就是痞,好像有个东西堵着贴着常见于慢性胃炎。
10.别人的美食未必适合自己,搞中医不能都唱同一首歌,都吹同一个调,学术需要宽容的氛围。
人的认知不是在同一个层面,阅历深者应该包容新秀,每个人都是逐渐走向成熟的。
当不认同异见时,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欣赏,或许会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11.大概在2004年排行中中国医生收入水平排在全世界倒数第五。这意味着非洲、南美(有无锡志愿者去过)要比我们这里更优厚、更受人尊重。
12.所谓感受风寒,不可理解为气候降温就会感受风寒,我认为凡是不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的机体异常反应,就可以认为是感受风寒,凡出现寒证,那是阴寒体质;出现热证,那是阳热体质;也就是说初始的环境变化的因素结合体质因素将发生化寒化热的变化。气温等外界变化的因素是次要的,而体质是首要的。
13、流清涕是否为寒?有寒也有热。关键看发热与否,咽喉充血与否,汗出与否,烦躁与否。如果咽红、烦热、多汗而鼻流清涕者,那当然应属热,小柴胡汤加连翘、石膏、山栀等均是对证之方。
我的经方之路2010.8.7-经方
1.现在有人说中医出现危机,要我看啊,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不要去理会。中医就是看病,你能看的就看,不能看的就转院!
2.很多精神疾病使用西药后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和复杂,纯用经方则疗效不佳。
3.使用败酱草治疗结扎后的肠粘连与先天性肠粘连的经验,并指出以黄花败酱草效果佳。
4.神医”华佗在亳州种植药材,因此亳州得名“药都”。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是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广州清平也是。
5.不要怕中医变样,只要不变种。”
6.本例“胃炎”表现为“痞而疼”,提示我们对中医的病证诊断应当与时俱进,不可拘泥以往“痞证无疼”的定论,否则,中医只能永远跟在仲景后面亦步亦趋。
7.乙肝反复发作将有20%以上发生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5%左右发生肝细胞癌,此即所谓的“乙肝三步曲”。
8.用白术意在“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小量白术止泻大量则导泻。
9.人体有一种反馈能力,大剂泻药而不大泻说明此人耐受此种药,换言之是大黄体质,如属虚寒体质必然适得其反。
10.近期治验一则,女,21,手脚冰冷,冬日尤甚,体形中等不瘦,面色暗红,精神可,二便调,月事正常,舌淡红,脉滑数。
处方:荆芥连翘汤,常规剂量。五剂后,手冷明显减轻,原方继进五剂,手足转暖,握之亦无冰凉之感。
两年前病案一则:女,24,手足冻疮,手脚冰冷,脉滑数,余无异常,黄师处方:八味除烦汤。七剂后,手足已暖。
按:之所以对于手足逆冷的患者没有使用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即是冻疮的高效方,也是一张我近期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处方)完全取决于患者的脉象,而手足冷用清热药的知识储备,则来自黄师两年前的一则病案。
事实上《伤寒论》中记载白虎汤就有“肢冷而脉滑”的用法,但白虎汤的热厥证,已是病情危重,对于一般疾病的肢冷,一般以温通为主,黄师则喜用四逆散类方,但在临床上见到一些患者从外观来看,既没有明显的阳虚之象,也没有明显的火热之象,唯独脉象滑数流利,这种情形常提示郁火在里,黄师常用除烦汤、荆芥连翘汤,史欣德老师常用小柴胡加连翘、栀子、枳壳等药,谓之:“小柴胡加半张凉膈散。”
当归四逆汤类方和四逆散类方是治疗四肢逆冷的常用处方思路,除烦汤、荆芥连翘汤也是备选的重要处方,以脉象为辨。以清热药治逆冷,两年前已知,但近期方有所感,是记之。
阳郁是大学生中非常常见的类型,多表现为四肢冰冷,有的还可见手心多汗,但头面部“上火”的症状,如舌边尖红,唇红,面浮红,心烦寐差,不能吃热性食物,面部容易长痤疮等。我一般用四逆散治疗,四药等量,开水冲服,每服5g左右,一般抓住四逆、内火、和柴胡体质(瘦长型,筋骨质)三个要点,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上学期针推系一男生服后很快见效,就学会了四逆散这张方,推荐很多同学到国医堂点名要“打一些四逆散”,治疗手脚冰冷。
我平时对脉没有深切的体会,结合杨兄的贴及张子和的医案,脉象滑数有力也可以作为方证判定的重要指征。另外,热像明显的时候,可以径用清热药,如除烦汤、凉膈散、小柴胡汤治疗。(杨兄那个病例用了荆芥连翘汤,我是觉得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2010.8.8-经方
1.经验方止痉散(半夏、全蝎等),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满意。我也曾用该方治疗一亲戚的帕金森氏病,震颤得到明显控制,近期疗效惊人。可以说这张经验方确实是治疗以抽动、震颤为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专方。
2对于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多表现为上盛下虚的虚热,我一般用大剂量的生地黄,以清热补精。
3.望神最难。这种能力,是一种直觉思维,是在瞬间给你的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的出现,不仅需要医生多年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为基础,还需要安静和谐的就诊环境,更需要医生良好的即时身心状态。
4.对那些急需补钙的老人说,阳光是最好的补钙药。在我的药方里,阳光也是一味药。阳光,是兴奋剂,是生命不可缺乏的动力和能量。
5.消渴包括糖尿病、甲亢、尿崩症等多种疾病,而糖尿病中仅有部分具有口渴多饮等消渴症状,两者内涵外延均不同,虽然消渴中大多数是糖尿病,可不全是,而糖尿病人群中消渴症状不典型者则更多。由于临床所见的糖尿病人很大一部分不具备消渴的特征,故治疗时必须跳出“三消”的思维模式,更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
6.各方适应证:
(1)金匮肾气汤:证见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乏力,畏寒或伴耳鸣,目下如卧蚕,少腹不仁,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无力等,证属阴阳两虚。
(2)验方(以参脉饮加味):以神疲乏力为主,面色无华,消瘦或伴心悸、失眠、口渴,纳欠佳,舌淡红少苔,脉软无力,证属气阴两虚。
(3)玉女煎:此方与白虎加人参汤功用相近,常合方而用,证见烦热口干多饮,消谷善饥或伴头痛、牙痛、牙龈出血等舌稍干红,证属阴虚内热。
(4)温胆汤:证见胸闷脘痞、失眠、苔腻等证,常因过食滋腻食物所致,有化热趋势者加黄连等,证属痰湿内蕴。
(5)血府逐瘀汤:证见口渴而兼心烦易怒、失眠、胸胁疼痛舌质黯红有瘀点,脉沉涩等,证属气滞血瘀。
(6)防己黄芪汤:证见形体黄胖,身重乏力,汗出恶风,多黄汗,或兼小便不利,浮肿,舌淡红,苔白,脉浮弱者,证属气虚夹湿。
(7)小陷胸汤:证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互结。
(8)葛根芩连汤:证见胸闷、脘痞、烦热、肠鸣便溏粘滞臭秽或兼项强不舒,口干,喘而汗出,苔黄脉数等,证为湿郁化热。
(9)真武汤:证见头昏重目眩,心悸或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或伴腹痛、肢肿、脉沉,证属阳虚水泛。
(10)黄芪桂枝五物汤:证见疲劳乏力,肌肤麻木不仁,畏恶风寒,脉微涩等,证属气虚血痹。
以上仅仅是本人近年来治疗糖尿病使用频率较高的十首方剂。
7.张仲景治眩晕之法
A。脾阳虚,水气上冲-苓桂术甘汤
脾胃阳虚,运化失司,水气上逆则心下逆满;脾虚不能制水,水气上冲则气上冲胸。水气上蒙清窍则头晕,起则清阳之气更难达头部,则头晕目眩加重。脉沉主水,脉紧为寒,水寒为病,故脉沉紧。
B.肾阳虚,水泛于上-真武汤
“……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水气不行,水气上凌于心上逆,蒙蔽清阳则头晕目眩。“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肉为水气浸渍,加之阳虚失于温养则时跳动,身体振颤,站立不稳,而欲倒仆于地。发热乃虚阳浮越于外所致。
C.饮停下焦-五苓散
饮停下焦,水气凌心,水饮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吐涎沫;上蒙清阳,清阳不升故眩晕。D.饮停心下-泽泻汤,2饮停隔间-小半夏加茯苓汤。
8.站立式腹诊时,用力比较猛和大,按压得比较深。可能这样诊察的结果跟平卧腹诊就比较相似了(位的改变导致膈肌位置的变化对腹内压的影响,比如以胸胁苦满和胁下痞满为例,站立式由于膈肌下降,和心肺由于重力压迫的情况下,腹内压增高,此时站立式体位很容易触及胁下痞满和胸胁苦满,但是平卧位时,由于膈肌上抬后,腹内压变低,胸胁苦满和胁下痞满的体征则消失)
9.,柴胡体质容易出现瘀血病症,故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经常与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合用。
10.神经跳属于“肉膶筋惕”,而“肉膶筋惕”则是茯苓的重要用药指针--东洞指出肉膶筋惕属于心下悸的范围。
 
-2010.8.8-经方
1.经验方止痉散(半夏、全蝎等),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满意。我也曾用该方治疗一亲戚的帕金森氏病,震颤得到明显控制,近期疗效惊人。可以说这张经验方确实是治疗以抽动、震颤为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专方。
2对于长期应用激素的患者,多表现为上盛下虚的虚热,我一般用大剂量的生地黄,以清热补精。
3.望神最难。这种能力,是一种直觉思维,是在瞬间给你的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的出现,不仅需要医生多年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为基础,还需要安静和谐的就诊环境,更需要医生良好的即时身心状态。
4.对那些急需补钙的老人说,阳光是最好的补钙药。在我的药方里,阳光也是一味药。阳光,是兴奋剂,是生命不可缺乏的动力和能量。
5.消渴包括糖尿病、甲亢、尿崩症等多种疾病,而糖尿病中仅有部分具有口渴多饮等消渴症状,两者内涵外延均不同,虽然消渴中大多数是糖尿病,可不全是,而糖尿病人群中消渴症状不典型者则更多。由于临床所见的糖尿病人很大一部分不具备消渴的特征,故治疗时必须跳出“三消”的思维模式,更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
6.各方适应证:
(1)金匮肾气汤:证见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乏力,畏寒或伴耳鸣,目下如卧蚕,少腹不仁,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无力等,证属阴阳两虚。
(2)验方(以参脉饮加味):以神疲乏力为主,面色无华,消瘦或伴心悸、失眠、口渴,纳欠佳,舌淡红少苔,脉软无力,证属气阴两虚。
(3)玉女煎:此方与白虎加人参汤功用相近,常合方而用,证见烦热口干多饮,消谷善饥或伴头痛、牙痛、牙龈出血等舌稍干红,证属阴虚内热。
(4)温胆汤:证见胸闷脘痞、失眠、苔腻等证,常因过食滋腻食物所致,有化热趋势者加黄连等,证属痰湿内蕴。
(5)血府逐瘀汤:证见口渴而兼心烦易怒、失眠、胸胁疼痛舌质黯红有瘀点,脉沉涩等,证属气滞血瘀。
(6)防己黄芪汤:证见形体黄胖,身重乏力,汗出恶风,多黄汗,或兼小便不利,浮肿,舌淡红,苔白,脉浮弱者,证属气虚夹湿。
(7)小陷胸汤:证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热互结。
(8)葛根芩连汤:证见胸闷、脘痞、烦热、肠鸣便溏粘滞臭秽或兼项强不舒,口干,喘而汗出,苔黄脉数等,证为湿郁化热。
(9)真武汤:证见头昏重目眩,心悸或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或伴腹痛、肢肿、脉沉,证属阳虚水泛。
(10)黄芪桂枝五物汤:证见疲劳乏力,肌肤麻木不仁,畏恶风寒,脉微涩等,证属气虚血痹。
以上仅仅是本人近年来治疗糖尿病使用频率较高的十首方剂。
7.张仲景治眩晕之法
A。脾阳虚,水气上冲-苓桂术甘汤
脾胃阳虚,运化失司,水气上逆则心下逆满;脾虚不能制水,水气上冲则气上冲胸。水气上蒙清窍则头晕,起则清阳之气更难达头部,则头晕目眩加重。脉沉主水,脉紧为寒,水寒为病,故脉沉紧。
B.肾阳虚,水泛于上-真武汤
“……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水气不行,水气上凌于心上逆,蒙蔽清阳则头晕目眩。“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肉为水气浸渍,加之阳虚失于温养则时跳动,身体振颤,站立不稳,而欲倒仆于地。发热乃虚阳浮越于外所致。
C.饮停下焦-五苓散
饮停下焦,水气凌心,水饮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吐涎沫;上蒙清阳,清阳不升故眩晕。D.饮停心下-泽泻汤,2饮停隔间-小半夏加茯苓汤。
8.站立式腹诊时,用力比较猛和大,按压得比较深。可能这样诊察的结果跟平卧腹诊就比较相似了(位的改变导致膈肌位置的变化对腹内压的影响,比如以胸胁苦满和胁下痞满为例,站立式由于膈肌下降,和心肺由于重力压迫的情况下,腹内压增高,此时站立式体位很容易触及胁下痞满和胸胁苦满,但是平卧位时,由于膈肌上抬后,腹内压变低,胸胁苦满和胁下痞满的体征则消失)
9.,柴胡体质容易出现瘀血病症,故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经常与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合用。
10.神经跳属于“肉膶筋惕”,而“肉膶筋惕”则是茯苓的重要用药指针--东洞指出肉膶筋惕属于心下悸的范围。
 
我的经方之路-2010.8.9-经方
1.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是我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张仲景本用大柴胡汤治疗“按之心下满痛”的宿食病,也治疗“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以及“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栀子厚朴汤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按之心下满痛”,是指医生用手按压上腹部以及两肋下有明显的抵抗感,患者常有胀满感及疼痛感。这一指证不仅在胆囊胰腺以及上消化道疾病中可见,而且,呼吸道疾病也常见,特别是肺部感染以及支气管哮喘。此外,两肋下硬满,按之有明显的抵抗感。“郁郁微烦”“心烦”“卧起不安”是精神症状,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多有烦躁、谵妄、意识模糊等。“往来寒热”是发热持续。据此,大柴胡汤和栀子厚朴汤用于肺部感染也有经典的依据。
临床发现,许多肺部感染患者,大多伴有胃反流,特别是老年人和昏迷患者,反流常常导致吸入性肺炎,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反复难愈。而大柴胡汤是传统的反流抑制剂,所谓的通里攻下,就是这个意思。据我经验,大柴胡汤对反流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便秘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对老年人来说,控制上消化道的反流,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当然,也不能将大柴胡汤的抑制反流视为治疗肺部感染的机理。大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有良好的退热抗炎作用,也不能忽略。栀子除烦,特别对胸中窒闷者最有效果。配合大黄、黄芩,可以清解胸膈中的郁热,是我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常用合方。为何加连翘?连翘也是清热除烦的要药,温病家擅用,治疗热在胸膈,烦热有汗者。据我经验,连翘用于肺部感染发热,量要大,大量连翘与大量柴胡配伍,退热迅速,但大多伴有发汗。
如:柴胡 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厚朴15克、栀子15克、连翘60克、干姜3克、红枣15克。嘱取两剂,每剂煎取600毫升,一天内分3-4次服用。
2.桂枝茯苓丸善于消解少腹腰腿瘀血。女人痛经、漏下、闭经、不孕者,男人便秘、腰痛、前列腺增生、下肢浮肿、脚痛等,都可用此方。加大黄、怀牛膝更佳。大黄、桂枝、桃仁,为活血化瘀的经典组合,犹如桃园三结义,能通调血脉,清除淤积。牛膝利腰膝,能通经活血,并治少腹痛。前人所牛膝能引药下行,是否能如此不好说,但牛膝的作用部位在下肢,倒是明显的。而且,牛膝能治大肚子。先前治疗一中年男子,腹大如怀八月胎儿,外号大肚子。用大量牛膝后明显松快缩小。
桂枝茯苓丸加大黄、牛膝,我常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X老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可能,如不加治疗,瘀血冲胸,也会酿成大祸。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0-经方
1.论活血化淤的功效,活血药与非活血药的分别是高低之差,而不是有无之分。例如虫类活血作用最强,桃仁、牡丹等次之,桂枝、芍药等再次之,也就是非活血药也有活血功效。药理研究也证实大部分药草都有抗血拴等作用。
2.荆芥连翘汤是四逆散与温清饮的合方再加疏散风热药(荆芥、防风、连翘、薄荷、桔梗、白芷),常用于柴胡体质而出现郁热似火之证。日本人用荆芥连翘汤把“皮肤浅黑”作为方证指征。从临床上总结出,皮肤浅黑多为湿热、瘀血、水饮三种情况的征象。湿热者多为面有油光而润,而瘀血者多是皮肤干燥而枯……”运用荆芥连翘汤时除了皮肤浅黑或皮肤暗黄的火柴胡者外,还有肤色不黑甚至皮肤白晰,唇/咽暗/红的热性体质者,疗效甚佳!也有颜面皮肤淡黄的湿热病症者。
关于皮肤浅黑
皮肤浅黑者,临证所见与湿热相关者最多,多为年轻人,其人或为痤疮、或为口腔溃疡、或为过敏性皮肤疾病、或为育龄期妇科炎症等,此为皮肤浅黑而有光泽,临证常使用清热利湿方(如荆芥连翘汤、猪苓汤合栀子柏皮汤加味等)后,可有黑气退却,脸色转白者。
皮肤浅黑,特别是有两目暗黑,皮肤粗糙,毛孔比较粗大者,多见于瘀血体质患者中,如桂枝茯苓丸、八味活血汤、大黄蛰虫丸等体质多见。
皮肤浅黑与水饮有关的经验从刘渡舟先生而来,他在用小青龙汤时有经验说:小青龙证,为水寒射肺,或寒饮内伏。寒饮为阴邪,必羁縻阳气,而使心胸之阳不温,如是则荣卫之行涩,而不能上华于面,故患者面部呈现黧黑之色,我们管它叫做“水色”;或两目周围呈现黑圈,互相对称,我们管它叫做“水环”;或者,在患者的额头、鼻柱、两颊、颏下的皮里肉外显现黑斑(如同妇女妊娠蝶斑),我们管它叫“水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刘渡舟论伤寒》
关于荆芥连翘汤的体质描述:形体中等或偏瘦,或浅黑色,或白里透红,有油光。目睛易充血或多眵,唇红,咽喉红,入冬手足易冷,怕热,易口腔溃疡或鼻衄,皮肤易过敏,易发痤疮,疮体多色红而有脓。腹肌较紧。女性多月经粘稠而有血块,易有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糜烂、输卵管不通等妇科疾病。易烦躁、焦虑或抑郁。以年轻人多见。
其病机定为血热,血燥,血瘀。而荆芥连翘汤则是在温清饮的基础上加减用于皮肤粘膜疾病的专方,痤疮带脓头也是本方证的特点。
4.对病用方药是有效、对体质用方药是安全的。针对具体的人来说,体质是复合的,不是单一。
5.麻黄体质者毛多,头发浓密,长胸毛,腿毛厚,如韩国影星张东健。从传统中医角度解释,麻黄体质是寒湿之体质,而寒湿不正是森林土壤吗?体格壮实,但头发稀少的一类人,民间常说是聪明透顶,所以把头发顶掉了。传统中医的理论解释大概就是燥热不生血,而发为血之余。
6.临床经常碰得到热天怕热而冷天又特别怕冷对温度较敏感的脆弱者,女性偏多些。
总结的柴胡体质和桂枝体质的人就可表现这样。
7.治忧郁证可用柴胡加龙牡汤,温胆汤,八味活血汤,八味解郁汤,血府逐瘀汤,逍遥丸,栀子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真武汤,两仙汤等。我用黄师法不加减是为了试它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还有缺点。个人认为此病初起多属少阳阳明(多见于焦虑证)与少阳太阴病(忧郁症多见),传变为少阳少阴病。柴胡加龙牡汤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方,它的优点为早期或轻的忧郁证效果明显,如二案,但它的缺点是温化太阴和化痰力道不够,又没有温肾和益肾的作用,所以一案是有效的,但还不够力道,所以临床得合方,如合方温胆汤、两仙汤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8.求诊的目的或主诉是“剧烈恶心、呕吐”,此时不当拘泥于体质,而应着重于对病、对证、甚至是对症。所用60克连翘亦是止呕之设!
9.返酸、嗳气、肠鸣皆为上冲;
经验:对病久、体瘦、热像不明显者常加桂使得疗效提速、提高!
10.体质有生理体质、有病理体质;体质是一种个性生命状态,是一种偏离理想生命状态模式的状态,而这一状态可以是健康态!
“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
比较简单的办法,有一句话,白面书生者就是。所谓面如冠玉,即面白而有油光,一般长脸比较多。全身皮肤也比较白,比较瘦,没有厚肚皮,这种白是很健康的白绝不是苍白。
比如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明星,陈冠希,何润东,都是桂枝体质。
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
小柴胡体质也是瘦者多,比较简单的方法,也有一句话,面黄肌瘦,瘦而黄黑者多是,皮肤有灰尘一样比较干燥,但脸型一般略方,而有尖下颏,
比如我们走路,一抬头,看见一个人,瘦瘦的,脸上皮肤黄黑色的,那就是柴胡体质
桂枝体质和小柴胡同存一体比较多见,一个瘦人,脸上皮肤黄白色就是桂枝小柴胡的复合体。
11.整体壮实,肤色较白而鼻翼2边毛孔粗大者,说的这个肤白,毛孔粗大,可能是葛根汤证,肤白的葛根汤证不属于麻黄体质的,属于桂枝麻黄的结合体。
12半夏体质比较直观的观察方法:圆脸。
四逆散合大柴胡脸还是比较容易区分,都是国字脸,瘦的就是四逆散脸,胖壮的就是大柴胡脸
小柴胡脸面黄肌瘦,一般尖下颏者多,皮肤黄黑无光泽者多
总之,脸瘦长,脖子细长,整体细长是柴胡龙骨牡蛎脸
四方脸也就是瘦国字脸四逆散脸
胖国字脸,脖子短,整体粗短大柴胡脸
面黄肌瘦无光泽小柴胡脸
柴胡龙骨牡蛎体质人一般消瘦,无论吃什么也不胖,终不需要节食减肥
而大柴胡体质属于喝水也胖的类型,食欲超级好,大柴胡汤体质调体减肥,既安全又快捷,且不易反弹!
13.临床发现,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复合体质相当多,都是比较壮实的,减肥我一直用大柴胡和葛根汤合用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1-经方
1.苦参是一味甚苦、甚寒之品,它的清热燥湿利湿作用很强,但应以湿热实证为主要适应症。临床遇到正虚久病、脾胃虚弱的患者必须慎用。另外,苦参味苦气浊,与黄连虽大同而小异,前人所谓“补中”,实则取其“苦以燥脾”、“小苦以健脾”之意。所谓“补肾”实质乃“泻火存阴”之意,如同黄柏、黄芩之“坚阴”,本身无补益之性。治疗湿热带下,特别是湿热导致的带下色黄腥臭或下阴瘙痒。这一点既符合苦参药性,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相吻合。即苦参有很好的抗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抗滴虫作用。
2.治疗各种皮肤病。自古以来,苦参就是治疗湿热所致皮肤病的常用药。研究表明,苦参确有肯定的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因其清热燥湿之力甚强,故可用于湿疹、皮炎、阴部湿疮、外阴瘙痒、手足癣、荨麻疹、银屑病等,既能内服,又可外用。即此药因苦而治病,也可因苦而致病。临床用量过大,可出现恶心、呕吐、胃部灼热感及疼痛、腹泻腹胀、鼻干、手指发麻等副作用和不适感,故常需配伍一些健脾养胃护胃之品,且内服剂量不宜过大,一般3g~10g,亦不可久服。
3.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方主之。。气血阴阳俱不足,其人必脾胃气弱,故重用大枣、蜂蜜、山药,补脾胃,益肺肾,气阴双补,务使脾胃气充、纳运得以复常,则邪无虚空停留之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益气健脾,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四物合麦冬、阿胶养血滋阴,干姜温暖胃气,桂枝通阳解表,柴胡、防风,舒散升发,以助脾气升,大豆黄卷、神曲、健胃导滞,以促胃气降。桔梗、杏仁、白蔹宣利肺气以治肺逆而咳。此证因久病正气虚弱,复感邪亦轻,虚多实少,故宜缓图,制以丸剂,以酒送服,缓中有速,促进运化,而以百丸为剂,开慢性病期以疗程之先例。
4.葛根汤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炎、镇痛、抗流感、抗血栓和抗过敏等几个方面。
5.2度以内烧烫伤用生蒲黄粉青油外涂,效果很好。清凉舒爽、退红消肿。
以前我治疗口腔溃疡热证及湿热型常加用生蒲黄。蒲黄出产于水中,个人体验有滑利渗水消肿\活血凉血止痛\收敛生长修复等作用!
6.治疗风湿病的中草药:海桐皮偏于利湿,利水,我治疗肝硬化腹水加此药;络石藤是偏凉的常用于有热像或者化热倾向的痹痛:伸筋草(一般30克到60克)是性偏温的多用于偏寒湿的。
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刚开始我主要应用于感冒后的腹胀不适呕恶食欲不振,在随后的实践中此方对服用西药或服用消食导滞类中药出现的腹胀不适也有很好的效果,中寒者合用理中汤。这是一个攻补兼施的好方子!
8.五苓散的经验:以消化(24例)及内分泌和代谢谢(21例)系统为主。出现次数>20次者:腹泻或大便不成形(35次)、水肿(34次)、口干渴(27次)。多汗(18次)、疲乏(14次)。舌象特点归纳为:舌淡或紫黯,苔多白腻或水滑,舌体常胖大。
归纳五苓散方证如下:腹泻或大便不成形,水肿,口渴,舌淡或紫黯,苔多白腻或水滑,舌体常胖大。
五苓散主治的口渴,是一种患者自觉的口渴感,常烦渴不欲饮,或不能多饮,多饮水则腹胀难耐,也有喜热饮者;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增多或仅质地略稀溏,一般是水泻,量较多,相反也有便秘者;小便不利,包括小便的次数、排尿量的改变,通常小便量少、次数少,也有次数增加甚至尿崩者;水肿,包括轻度的水肿,如晨起下睑肿胀、午后下肢的肿胀,以及明显的肢体水肿或体腔积液,如胸水、腹水、脑积水、关节腔积液、青光眼、膜迷路积水等。
发现急性胃肠炎五苓散证挺多的,脉多浮软,有的偏数,但唇舌无热象。脉来浮软谓之濡,主湿
9.耳鸣:如柴胡加龙骨牡汤,大柴胡汤,温胆汤,八位活血汤,黄芪桂枝五物等。守方是关键!还有葛根汤、荆芥连翘汤、栀子厚朴汤、酸枣仁汤等,方证颇多,也比较难治。
10.治疗肠激惹综合征心法: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都可以治疗此病,可谓专病专方。此病以上游神经系统失调为病因,致下游消化系统失常,我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大黄用制大黄10克,不论是否拉稀,常加肉桂6克治疗,即柴胡10黄芩10制半夏10党参10炙甘草5桂枝10肉桂6茯苓30煅龙骨30煅牡蛎30制大黄10红枣10.腹痛痉挛加白芍30郁金1011.柴苓汤方证或体质,初步总结为:病人情绪低落或焦虑,食欲不振或呕吐,口渴,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舌暗淡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
12.细辛搀假的很多,同道要注意!另外临床上要用细辛根,不要用全草。全草疗效甚微。
 
-2010.8.16-经方
1.左边为血,右边为气。右尺主阳,左尺主阴,
我一般是左尺细弱用生地,右尺细弱用附子,
右尺肾气丸,左尺细六味丸?
我是左尺肾气,右尺真武汤?
2.仲圣明言,脉极虚为劳,脉大亦为劳。李东垣先生以右寸大于左寸为补中益气汤的脉证?
3.化疗药最伤正气,对脉象的影响确实很大
4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乌梅。初步体会,当归四逆汤不用黄酒则疗效大打折扣,但如有红肿,黄酒不宜的此处用乌梅,肝脉弦和细都能用
一是因为方中辛温药比例过大,起监制的作用,这种思路是受《辅行诀》的影响,这样相反相承,比清一色的辛温药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二是因为本经中,乌梅有主下气,肢体疼痛的记载。
5.我不喜欢用熟地,一是因仲景时没有;二是现在的熟地别说久蒸久晒了,连一蒸都不够,是将生地加入一种原料,能蒸气熏出来的
若果说生地凉,加点姜桂不就得了。
6.这种适合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的血管性头痛,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临床输液的确效果差,用强效镇痛剂也乏效,但用上二方却是立杆见影。这又是经方不争的优势。
7此因左尺欲绝,在原方的基础上而重用生地,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我有几位火神的朋友,他们用仲景方,多按一两 15克折算,附子多60克起步,并逐渐增加。我们私下交流,据他们说,这么用,初见效很快,后来则进入僵持阶段,多不能根治。我的这种辛温为主反佐酸苦(乌梅、生地)的用法,对他们或许有些启发。
8.我的思路是主方从病从人,加减从脉,病人症状典型的多从药征加减。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7-经方
1.半年前治疗一例银屑病,后颈部有一片直径约5公分的牛皮癣,色黑,肌肤甲错,痒,给于内服桂枝茯苓丸,外用治疗烧伤的京万红软膏,效果出奇的好,一周一个样子,局部皮肤渐渐变得平滑,颜色变淡,大约治疗一个多月,除局部皮肤颜色稍深外,和正常皮肤基本一样。京万红软膏: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地榆,地黄,罂粟,当归,桃仁,黄连,木鳖子,血余炭,棕榈,半边莲,土鳖虫,穿山甲,白蔹,黄柏,紫草,金银花,红花,大黄,苦参,五倍子,槐米,木瓜,苍术,白芷,赤芍,黄芩,胡黄连,川芎,栀子,乌梅,冰片,血竭,乳香,没药。功能主治:消肿活血,解毒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临床主要用于Ⅰ度、浅Ⅱ度烧伤。除烧伤之外,京万红软膏外用还可治疗多种疾病:毛囊炎,痤疮,肛裂,蚊虫叮咬,脚癣,婴儿尿布皮炎,带状疱疹,冻疮溃烂,慢性体表溃疡,褥疮等。
2.刘某,女,45岁。河北省河间市行别乡黑佛头村人。2006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左眼生翳,刺痛,视物模糊七个月。北京同仁医院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曾以抗病毒和激素类眼药滴眼,并服清热解毒类中药三十余副,因无好转故求余诊治。刻下:眼睛刺痛,视力0.3,口苦心烦,腹满喜暖,素日易感冒,舌质淡,苔微黄。脉弦涩。余辨为少阳郁热,太阴脾寒,络脉阻滞。处方: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15干姜10桂枝10牡蛎20当归15白芍20桃仁10红花10炙甘草10七副水煎
药后,刺痛大减,口苦无。视力0.4再方:
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15干姜10桂枝10牡蛎20当归15白芍20丹参20炙甘草10七副水煎
三诊,疼痛无,自觉眼睛明亮,视力0.6,效不更方,原方再进十剂。
药后检查,视力恢复0.8,已如病前一样。
按:该病人平素体虚,感受外邪后,经大量激素和清热凉药的攻罚,以至病入少阳,并及太阴,从而络脉不畅,缠绵不愈。可见病毒性角膜眼也决非清热解毒为专治,诊病治病切不可随意套方,当以辨证为准,方证合拍,才会有的放矢。收效迅速。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8-经方
1,腰腿疼痛,下肢不能屈伸,不能行走,对这一特征称“芍药脚。
2.免疫系统疾患者易内分泌失调。崩漏的西医学称为功能失调性出血中的无排卵性出血,病机是卵巢功能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不能排出卵子,故不能产生足够量的孕激素,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没有孕激素的保护,内膜增厚,产生不规则脱落,子宫螺旋动脉断裂出血,而不能正常的自凝机制。真能提高卵巢机能应帮助卵巢排卵不会产生功血。
温经汤呢,不是言它是子宫发育促进剂,又是卵巢功能衰弱的振奋剂吗?温经汤可作用于下丘脑,具有调节性激素、改善子宫及周围组织的生理效应、促进新陈代谢谢。
3.小青龙汤时关注了后背,忘却了苔要滑;在用止嗽散时又错加了黄芪,(咳嗽章节里扶正一般不用黄芪,只用党参),舌苔水滑是小青龙汤证,然临床应用也未必皆须如此。否则恐大大扼杀青龙之效。
4.1.栝楼和瓜蒌是一味药的两种写法。属于胡芦科。包括瓜蒌皮,瓜蒌仁,合用称全瓜蒌。
2.瓜蒌皮主要是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主用于痰热咳嗽或是胸痹。
3.瓜蒌仁主要功效是散结消痈,润肠通便。主用于肺痈,肠痈,乳痈和肠燥便秘。
4.栝楼根和天花粉是一味药。是栝楼干燥的根。主要功效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主要用于热病口渴,消渴,肺热咳嗽,燥咳,痈肿疮疡等。
5.大黄牡丹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使用区别还在于“虚实”的区别,强调正虚不可妄用苦寒药攻下,并无进一步深意。至于有人谓:“脓已成,不可攻下,以防脓毒溃散”暂时未发现根据。不过,“脓成与未成”还是没有在现代医学上找到依据,如果东汉的“脓”等于现代的“脓”的话,急慢性阑尾炎都有脓的表现,只是急性阑尾炎是轻度成脓,慢性阑尾炎脓的程度可增加,也许此时患者已出现正虚了吧!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薏苡仁、败酱草不足为奇,我个人认为其性质与冬瓜子无异,大黄牡丹汤也常加味这两味药,关键是附子的使用,使其与大黄牡丹汤区别开来,区别大黄牡丹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关键不在脓成与未成,我一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了,而是正虚与否。我认为,古人由于条件所限,“脓”的概念不准确,更多的是推测和假想,为了形象地说明问题,“人为地”将前后区别开来。看来,此处脓成与未成并不是关键,正虚与否是关键!
6,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做学问的人尤其是做医生的,绝不能自视清高,以自己的学识水平去评价自己所不熟悉的东西,只能是天井里的青蛙。所谓火神派,其实也是经典伤寒学术研究的一个分支,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故弄玄虚!
7.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是表证之一种,而且是适合应用麻黄的表证。符合该症候群的,并不要求也符合麻黄体质,如皮肤白者,只要符合麻黄表证也可应用,如葛根汤、葛根加石膏汤。
但也并非"麻黄体质"对此种应用完全没有束缚,"非麻黄体质者"符合麻黄证而用麻黄,中病即止,不能久服麻黄。如肤色白者,过服可导致心慌、汗多等副作用。此外,在麻黄的应用剂量上也较"麻黄体质者"量小,而真正的麻黄体质者能耐受大剂量、长时间的服用麻黄。而麻黄配伍桂枝、石膏等药物,能扩大"非麻黄体质者"应用麻黄的范围。
麻黄体质的女性患者一般都月经延期?
 
我的经方之路-2010.8.19-经方
1,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脾胃虚寒的人通常怕冷,也怕风吹,所谓"脾胃好,营卫调"。?
2.制造阳气是靠先天的肾阳和后天的脾胃。布散阳气靠心肝和肺。一个人的一生所得的疾病的性质通常取决于体质的因素。即机体制造阳气的大小,功率小,易发寒病;功率大,易发热病。先说阳气制造方面吧。
3.饮邪聚喉,用射干麻黄汤;饮邪聚肺,用厚朴麻黄汤;饮邪聚胃,用小青龙汤。在临床上:射干麻黄汤证,都是轻染风寒,喉咙发炎,甚至发出水鸡声,邪在喉咙,汤药中用的是生姜;厚朴麻黄汤证,有胸部闷胀感,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来,邪在胸部,饮邪渐重,汤药中用的是味姜辛,用了干姜,另外还用了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小青龙证,有恶寒,呕吐状,明显心下有水,卧睡不安,饮邪最重,味姜辛中,干姜分量最重。所以,我在实际中,都是按照这个分析结果,来分别使用的,也很得心应手,治愈率较高。
4.一个虹膜炎的病人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我投小柴胡加黄柏白芍七付今日复诊大效,眼睛不再模糊,也无痒感,头已不晕,视力有所提高。一个乳腺增生的病人用补中益气治疗15天肿块已经消失,两个咳嗽月余的患者基本痊愈。
一个低热三个月的高中男生,处补中益气汤,一个痤疮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汤,两个便秘的分别运用的八位活血和枳术汤,一个偏头痛用散偏汤,一个神经性头痛用柴胡龙骨牡蛎汤。一个抑郁症的曾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无效,改投温胆汤。一个痤疮复发的守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5.两种病麻烦,一是发热,一是腹痛。因为诊断不易,两者皆涉及一大类疾病。尤其是急腹症,对于医生,首先要考虑的是诊断,而非考虑用什么方。
6.1、右上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胆道疾病(感染、结石、肿瘤等)、肝脏疾病(急/慢性肝炎、脓肿、肿瘤、肝脏代谢谢性疾病等)、胰腺疾病(肿瘤等)、肠道疾病(十二指肠溃疡、小肠肿瘤、结肠肝曲肿瘤)等。
(2)邻近器官疾病:右肾及右侧输尿管结石,右侧肺炎,右下胸膜炎,膈下脓肿。
(3)全身性疾病:带状疱疹等。
2、中上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碱性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肿瘤、胃扭转、急性胃扩张等),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胆道疾病(感染、结石、蛔虫症等),急性阑尾炎等。
(2)邻近器官疾病:食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贲门食管肿瘤等),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腹主动脉瘤等),肺及胸膜病变(肺炎及胸膜炎),腰源性腹痛(骨折或骨疾病引起的腹痛、脊神经病变等)
(3)全身性疾病:代谢谢性疾病(糖尿病酸中毒等),内分泌性疾病(急性肾上腺功能障碍、甲亢等),神经系统疾病(腹型癫痫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各种病毒感染等)。
3、左上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胰腺疾病(胰腺炎),脾脏疾病(慢性肝炎所致脾肿大、脾肿瘤、脾脓肿、急/慢性白血病等),结肠疾病(结肠肿瘤等)。
(2)邻近器官疾病:左肾及输尿管病变(结石、结核等),夹层动脉瘤,心肌梗死,自发性气胸,左侧肺炎,胸膜炎,甲亢危象等。
(3)全身性疾病:带状疱疹等。
4、右下腹痛
(1)腹部脏器疾病:阑尾炎、小肠穿孔、阿米巴痢疾、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肠结核,回盲部肿瘤,肠套叠、尿路结石、盆腔炎等。
(2)腹部以外疾病:绞窄性腹外疝。
(3)全身性疾病:铅中毒、风湿热等。
5、耻骨上区腹痛
该处腹痛多来自泌尿、生殖器官,如女性的宫外孕破裂、子宫内膜炎、子宫的肿瘤、卵巢或子宫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盆腔炎(结核)等。在男性多见于膀胱炎、尿路结石、膀胱肿瘤、精索炎、前列腺炎等。
6、左下腹痛
该部位病变较少,常见疾病为:直、乙状结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直、乙状结肠癌、疝气、女性患者的盆腔炎等。极少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出现左下腹痛。
7、脐周疼痛
小肠疾病容易出现脐周痛,如小肠结核,肠道寄生虫病,缺血性小肠炎,铅中毒。
8、全腹痛
多见于腹部炎症或肿瘤的播散(涉及腹膜),空腔脏器的穿孔,以及全身性病变引起的腹痛,如重金属中毒、酸中毒、尿毒症、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缺血性肠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伴随症状在腹痛诊断中的提示
(一)急性腹痛
1、伴腹泻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中毒、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盆腔炎。
2、伴呕吐、腹胀者常提示肠梗阻或胃流出道梗阻。
3、伴血便者常见于肠套叠、绞窄性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缺血性肠炎、腹腔血管栓塞、炎症性肠病等。
4、伴高热者多见于化脓性胆管炎、腹腔脓肿、肺炎等。
5、伴休克者可见于腹腔内出血、化脓性胆管炎、坏死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穿孔、急性心肌梗死。
6、伴血尿者见于泌尿系疾病。
(二)慢性腹痛
1、伴发热可见于腹腔炎症(普通或特殊感染)、肿瘤。
2、伴呕吐者可见于幽门梗阻、胃肿瘤或溃疡、肠梗阻等。
3、伴腹泻者多见于肠道炎症、慢性肝病、肠结核、慢性胰腺炎等。
4、伴血便者多见于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
5、伴腹部包块者可见于腹腔炎症(包裹)、脓肿、肠套叠、脏器扭转等。
6、伴神经精神症状者见于腹型癫痫、风湿病、功能性胃肠疾病。
7、伴非特异性全身性表现者可见于慢性中毒、尿毒症、电解质紊乱、过敏性紫癜、结缔组织病等
8.心动过缓属于十分难治愈的疾病,200余剂能治好,已经不简单的了。我在门诊曾治疗一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西医都说治不好,但病人有信心,我给他就是益气养阴活血,
9.桂枝汤是太阳病开首第一方,但该方更像是归属太阴经。以桂枝汤解表,温里之力足够,但解表稍显不足,所以需要借助热稀粥的发汗力量,既能益中补充能量,同时也能稍稍发汗,以助桂枝汤药力,而达到解表功效。
麻黄汤后注“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因麻黄是一味强悍的发汗药,所以无需热稀粥之力。
桂枝加葛根汤“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该方当以解肌为主,如果“啜热稀粥 一升余”促汗出,相反有伤津液之嫌。不利于“项背强几几”的恢复。这也是桂枝汤与桂枝加葛根汤的人体证型差异。
栝蒌桂枝汤“取微汗。汗不出,食倾,啜热粥发之”,可见,啜热粥的目的即助汗解表。
其它如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桂枝新加汤就无须“啜热粥”了。
13.从现代医学解剖来说,我们作咽喉诊时只能看到咽部。而看不到喉部。所以说咽喉诊有些笼统。
14.另外一些虚寒性的病人会表现为低血压,那么这时使用人参、黄芪就有很好的升压作用,像桂枝人参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这些方子经常治疗低血压属于气血不足者。
15.一谈到高血压,中医大夫就会联想到肝阳上亢,诚然,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围,临床上属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确实不少,但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高血压病都不假思索地去使用平肝潜阳的药物,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高血压病也会有不同的病机存在,有肝阳亢、肝火盛,也有肾阳虚、脾阳虚,决不能想当然的去对号入座,一定要据人辨证论治。
16.因煎煮附子时间较长,药锅中的水容易被耗干,有些人就中途加冷水。这样做寒如果中途发现水快煎干,应该先关火,待药冷却后再加入适量冷水,然后重新开始煎煮、计时。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开水。热相激,反而增加附子的毒性,属于大忌。所以,煎附子前应充分估计好水量,一次加够。
 
我的经方之路-2010.8.20-经方
1.身体强壮之人,打完篮球后浑身大汗的喝了好多凉水,本来就是个肝旺的人,凉凉的一壶水浇到热东西上,硬是把肝火激起来了!"故其双眼通红肿胀,故用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也类似)的运用,望体质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一副壮实的身板站在你面前的一刻,就决定了你对是方的选择!
2.呕吐的时候不单是少阳证,如葛根汤加半夏等
白头翁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及黄芩汤证,均属热利证,皆有下利及不同程度的里急后重,腹痛、肛门灼热等证。但白头翁证是肝热下迫,肠络受损,气滞血瘀,故以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为主要特点。葛根芩连汤证为阳热下迫,表里俱热,泻下以恶臭水样便为主,伴见喘而汗出。黄芩汤证是胆火下迫,下利为黏液便,兼见口苦、咽干、目眩”。
3.葛根汤与小柴胡汤在幼儿中的应用如何识别”
首先从病程上看,葛根汤证为新起初病,小柴胡汤证多为稍后;
第二从六经分,葛根汤证当为病在太阳,小柴胡汤证已兼少阳;
第三幼儿如果临床初诊是很难判定体质倾向的,但幼儿外感发热可以暂时抛开体质而先对病治疗,例如黄煌教授的退热经验方(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如汗出热退即停服。)就是对病不对人而设;
第四葛根汤证的咽部症状远没有达到“咽痛”的程度,常表现为轻度的咽部不适;
受凉后诱发鼻窦炎初期常服验方温鼻饮(葛根汤合玉屏风散加蝉蜕、辛夷、苍耳子)3-5天可缓解。
4.腹诊方面,基本是每个病人都做。一般是让病人站起(也有坐着的),然后一手扶背部,一手用四指进行按压式触诊,基本是用指尖或指腹向里按压,力量较大。按的速度较快,从上腹开始,至脐周,下腹完成
我的经方之路-2010.8.20-经方
1.小柴胡治疗慢性病长期服用柴芩夏剂量要小,柴芩夏一般用6克(<<经放的魅力>>)。2小柴胡汤保肝作用确切用于慢性肝病不拘于乙肝3养生保健因人而异不要因为某项生化指标而在生活有绝对的禁忌少而不绝就好,血脂略高不要紧现在很多老年人思想上有个小误区就是忌口太过结果不少人都出现了营养不良其实血脂稍稍高点没事不要太高就行有时候血脂稍高的人反而健康长寿因为营养状况好。
2.“麻黄体质者,不宜居住潮湿,日常生活不要淋雨着凉,要适度运动,经常出点小汗,饮食上可喝点米酒养生……”
“芍药体质者,要学会放松自己,经常听一听舒缓的音乐颐养心神,遇事要沉稳,不要过度紧张,可练习瑜伽……”
3.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强壮性温阳镇痛剂,其主治并不拘泥于有汗无汗,而是针对一种体质状态,只要是麻黄体质患者伴有严重的恶寒感和极度的疲倦感时,就可使用。
4.一般说来,发热、呕吐是运用小柴胡汤之重要着眼点,所以《伤寒论》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之明文。但“呕而发热”可见于多种证候,并不具有特异性,与诸多证候鉴别之要点在于“口苦”与否。盖“口苦”乃胆热上燕之象,才需要用苦泄之品。
他治疗湿温病照用小柴胡汤。当湿热弥漫三焦,出现寒热起伏,胸胁苦满,心烦,呕逆,纳减,口苦,搜黄等见症时,他会特别注意望舌,如果舌苔白腻罩黄,他就会成竹在胸,果断地运用此方。我体会到,他注意看舌苔,是得益于《伤寒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之条文。他说,这样的舌苔说明湿浊童遏,需要“宜”。如果舌上无苔,或仅有一层薄薄的苔,即使具备其它的适应症,他也会认为小柴胡汤“用不进去”。一个“宜”字,非常质朴,却把小柴胡汤疏达腆理、开泄三焦、调畅气机、分消湿浊的机理形象地表达出来。此时他常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姜、枣,加人桔梗、积壳、
其舌,光红无苔,此证为小柴胡汤所不也。
5扁鹊三豆饮”:黑豆、红豆、绿豆,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能够有效地消除面部色素沉着。像现在这种夏天,外头日光灼人,有些女性脸上的黄褐斑越发会明显,你用“扁鹊三豆饮”做夏天的饮料,吃了又能解暑热,又能去色斑。
用法:量不可太大,要考虑肾脏的负担,肾结石及肾炎的病人勿服,尿酸高的病人慎服,上腹易饱胀的少服。磨成豆浆当然行,不过要煮熟。
黑大豆在市场上买不到,可用薏苡仁代替。薏苡仁性味甘谈、微寒,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伤胃,益脾不腻人,药性缓和,是一种清补利湿的夏令良药。
三豆汤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将以上各味(每味10克为宜)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左右,冷却后,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
6.西瓜确实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但它还有个作用就是利尿,利尿的你吃得太多了,利尿就要伤阴,伤阴他就干燥。伤阴就虚火上炎,上腭反而干了,
7.四逆散常用加减配方:柴胡、黄芩、陈皮、赤白芍、枳壳、甘草、还有生、熟山楂
其方子开头就拿这个方子开道,所有的慢性病的病人都有心情不愉快的问题,都有食欲不振的问题,你吃完这个方子,心里很痛快,食欲一增加,他就对你建立了一种信任的感觉,以后他就靠着你来看病,等他对你完全有信任感的时候,你再给他发挥治他本身的病,那你吃十付、二十付、三十付、四十付他心里头也能接受。
分析;小柴胡汤两个主要药,四逆散的三个主要药,再加上陈皮,和生、熟山楂,这就像二陈汤,二陈汤用到陈皮么,那不是疏肝、调胃清胆、畅气、导滞的吗。对这种慢性病的病人,精神不爽,食欲不振,用完他之后,精神爽快,心中痛快,那是,病就好了一半,
8.以猪苓汤经常用于治疗慢性泌尿系统的感染,如果是脓球多的,我们就加清热解毒药,像蒲公英,像紫花地丁等等。
9.金匮肾气丸里是由地黄丸加上附子、肉桂所组成的,地黄丸里三补三泻,那些助肾阳的药还没发挥作用,那个泽泻,那个茯苓,先发挥了利尿作用,所以他当天就起来4次。因此我们今后治疗肾阳虚,阳不摄阴的这种夜尿频繁的时候,你不要让他晚上吃药,早晨吃,中午吃就可以了。因为补肾阳的药发挥作用很慢,而利尿的药几乎是立竿见影。
10.龙胆泻肝汤(丸)里头用的都是关木通,关木通是马兜铃科的植物,结果长期做保健品来吃的话,导致了肾功能的衰竭,这叫马兜铃酸性肾病。
11.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再结合温胆汤,再结合孙思邈的定志小丸。治疗工作后出现工作也做不下去,思维迟钝、动作迟缓--既精神抑郁证。
12.门诊经常见到一些老年妇女全身窜痛,一生气,这个疼就满身乱窜。这个方子最好的就是柴胡桂枝汤,因为已经有了疼痛了,就涉及到血脉不和的问题,不光是在气分,不光是气郁,所以你光疏气,效果并不好,你应当加一些活络脉的药,那就是柴胡桂枝汤,很好。用柴胡桂枝汤以后,这些肝气窜的老太太们都觉得吃这个方子很好,然后然后疼痛就减轻很多的。后来我看刘老师也经常用这个方子治疗肝气郁结,又伴有周身窜痛的证候。
13.很关键的就是有腹膜刺激征的人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的,这是大陷胸汤证,这是结胸证。这实际上是一个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张仲景的描述非常形象,”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实证是拒按的,这种病人特别害怕别人碰他的肚子,”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4.治腹泻的药(思密达,必奇,妈咪爱,口服补液盐等等)。
15古今诸医家治疗脱证多选用人参,而张锡钝认为“人参之性补而兼升,以治上脱,转有气高不返之虞”,故张氏救脱,喜用山萸肉,认为“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
一”。临症中常以山萸肉单用或配伍龙骨、牡蛎或人参、代赭石等治疗各种脱证和汗出久不愈者,故山萸肉治疗夏天疲劳、出汗过多的疲惫。
16.运用小陷胸的一个重要指征:右寸(关)脉滑。这让我改变了过去将此方证重点放在舌红苔黄、心下痛等表现的思维习惯。
17.薏苡附子败酱散这张方,介绍了他运用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若见慢性盆腔炎加舌有瘀象,就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若见慢性盆腔炎加舌苔厚腻,就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据王先生言,他临床常依此二法稍做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屡用效佳
 
桂枝汤跟麻黄汤现代解析
一、桂枝汤浅解
桂枝汤之病理。其病理,内则血运不畅兼胃肠虚寒,外则皮肤毛孔因受寒血运不畅,毛孔括约肌痉挛而处于半开合状态,故俗称此为胃肠型感冒。人之胃肠与皮肤之间之连接枢纽为三焦(即唐容川所言之人身上下贯连之油膜也),当人饮食入胃肠之后,其营养津液、水液即被吸入三焦,输注到全身各处,其近于皮肤处之三焦部份为腠理,通过腠理将水道中之代谢谢产物送至皮肤毛孔排出体外而成为汗液,当人体血运不畅、胃肠虚寒时,其送至皮肤及各处之津液营养及温度均低,皮肤及各处营养不足,故其人常感畏风、畏寒(其剧者甚或夏日而以头巾包头也),此即俗谓之表虚,是以胃肠寒者多表虚,故其人热食热饮后因血运水运加速而见大汗淋漓也,此时不可误认为胃热汗出而减生姜之量也;人体血运不畅、胃肠虚寒则三焦之津液因之而冷,冷则运行不畅而生水浊,机能奋起抵抗将其排出体外而为清涕出也,其从气管、食道溢出者则为稀痰(即水气),循经上冲于肺则咳嗽也,故其人常鼻流清涕兼见咳嗽也,《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篇条文云:“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囔。”即言中寒家(脏器功能低下,整体呈虚寒者,谓之中寒家)因血运不畅而易感风寒而见中风之证也;人体血运不畅则易致胃肠虚寒而见下利也,是以腹满寒疝篇又云:“中寒家,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囔不能,此人肚中寒也。”人体胃肠血运不畅,故其人又可见胃痛、腹痛之症;人受风寒所袭,人身之司温功能奋起抵抗欲解表之寒,血运增速则发热;水运增速则汗出(发热汗出之桂枝汤证有二:一、其人血运不济、胃肠虚寒、三焦水冷且毛孔受风寒所袭而处于半开合状态,故可见发热而时有凉汗出也,其发热汗出不剧,其轻者仅见皮肤湿润而已,此发热汗出现象之一;二、肌表血运不畅,午后至早夜,胃功能增强或平卧时血运加速,故人体奋起抵抗,使血运加速欲解其表也,故可见发热汗大出也,其甚者可自觉身烘热而汗大出湿透衣衫也,此《伤寒论》中所谓“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也,此发热汗出现象之二);人体受寒之后,血运奋起抵抗则头部充血而运行不畅,运行不畅则压迫头部神经,故可见头痛也;人体胃肠虚寒则蠕动无力,故其人又可见大便不畅,大便其始并不燥硬,积久则可为燥屎,此病外见太阳证,内见阳明证也,依法本当先解表后攻里,然临证每见表解之后,其里常不药而自通也,故治病逢表速里张之证,若其便闭未越三日,可暂置通里而不问,待其表解后自通也,《伤寒论》麻黄汤证条中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及阳明病无汗而喘皆用麻黄汤治之亦此理也。
桂枝汤之药理。概而言之,桂枝汤能促血运、温胃肠也。其中,桂枝能活动脉之血运,芍药能活静脉之血运,动脉之血由心脏发射以外达于毛细血管,其地位由小而大,桂枝内含挥发油,能发散以助之,故曰桂枝发散为阳,(故桂枝为血证禁药,当其有出血倾向时,用桂枝则出血更多也,且血之发射由于心脏,桂枝能助之,故曰桂枝通心阳也)。静脉之血由毛细管收回,以内归于心脏,其范围由大而小,芍药内含安息酸,能收敛之,故曰芍药收敛为阴(是以药论常谓芍药能散恶血,能去静脉中之瘀血及血液滞留,能解除身体各处肌肉之痉挛),《伤寒论》中谓胸满去芍药者也此理也;是以桂芍之分工,实乃合作也,人身之毛细血管周布全身,与肌肉神经、汗腺等杂沓而居,故动静脉之血运加速之后,势必发热,且较前之发热尤甚,动静脉血加速,其血盈而运行速,皮肤毛孔之括约肌受温养而开合自如,热激三焦,汗出而有节,此与剧烈运动之后,心脏鼓动加速,因而汗出,其理相同,此桂芍促血运以治血运不济之理也,若欲血趋表多,则当多加桂枝,若欲血归里则当多加芍药,其甚者则当加附子、白芍(此观四逆汤及其加减可知,然其常但用附子而少用芍药,盖其欲血趋表也)。汤中之生姜,功能温胃止呕,若胃寒重、呕多则当多加生姜之量,此温胃肠以去胃肠虚寒之法也,此所以人感冒服姜汤发汗可愈之理也(其轻者可用生姜,其重者则当用干姜、半夏,其更重者则当用吴茱萸也);汤中之大枣,其功能保胃津(故曰大枣恋湿),恐汗出过多将伤胃液也,故欲其多汗出使药力归表则当少用大枣,欲其少汗出使药力归里则宜多用大枣,若其人痰湿素盛,则大枣宜少用,若其人胃津素少,可多加大枣;汤中之甘草者,以肠居胃下,胃失和则肠有受传之虞,甘草能安肠补液,保其在里之津(人体内有粘膜之处,皆需津最多之处,而甘草皆能补之,且能修复其处之溃疡,故甘草每用于津缺及溃疡之症,如后文之甘草汤、桔梗汤、甘草泻心汤、黄连粉等),此三者合用,同为温和肠胃之圣药。盖胃肠性喜微温,温则能和,胃肠受三药扶护而和,血液循环又被桂芍激励而急,表里两和,故桂枝汤外能愈太阳中风之证,内能愈血运不畅而致之胃痛、腹痛及胃肠虚寒泄泻之证桂枝汤外能愈太阳中风之证,内能愈血运不畅而致之胃痛、腹痛及胃肠虚寒泄泻之证(当欲其药力归表时,服汤后当啜热粥或加入表药如黄芪、防风、薄荷之属以加速三焦之体液运行以发汗解除表寒,若欲其药力归里,则不宜也,若表无风寒之束,又加表药量不足以发汗,则汗郁于肌腠之间而可见周身瘙痒也,又用时可加山药、牛子、黄芪、杏仁、桔梗之属助其稀痰出以治其咳嗽,其甚者可加麻黄、细辛、五味子、半夏、干姜而为小青龙汤,服药后多见呕出大量稀痰而口渴,此里温寒去之象也,是以桂枝又有味芳香、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排痰镇咳之效一说,其实乃桂枝能活其动脉血运,增强气管之蠕动能力,易于痰咳出也,又桂枝作用于肠有芳香逐秽一说,亦其能促进肠之血运,增强肠之蠕动能力,使肠滞易于排出也)。用桂枝汤后,肠胃功能正常,故曰补脾,脾补又能化谷食为精微,血乃渐滋,故桂枝汤又能治头晕、心悸、经事不调等贫血症,冬季畏寒及手足不温等症,又人之血行既畅,神经得以滋养,则可杜烦躁之渐,故曰疏肝,亦曰平肝,故有谓桂枝汤能疏肝补脾者,以桂枝汤能活血运,故又能愈因血运不畅而产生之冻疮以及脑疽等症(盖人之血液,温则流畅,寒则凝滞,肌体受寒,血液不行,郁阻则成冻疮、脑疽等症),又能治后脑因供血不足而疼痛之证,盖脑部供血不足则晕重疼痛,且多打哈欠。
明桂枝汤之病理、药理,临床即可应用自如也。
二、麻黄汤浅解
麻黄汤之病理。其病理概而言之,为寒邪外犯皮毛,内侵肺脏。肺主皮毛,主呼吸,而人之皮肤布满毛孔,当毛孔开合正常时,其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协助肺脏呼吸,由皮肤直接吸入氧气供人体所需;二是通过毛孔排汗散温以调节人体自身之温度,使之保持恒温状态。当人体受寒气侵袭后,皮肤之毛孔自然关闭以减少散温以维持体温,若受寒轻,寒气散后自然恢复正常开合状态,若受风寒稍重,毛孔处于半开合状态则为桂枝汤证,若受寒严重,毛孔括约肌痉挛而使毛孔继续处于关闭状态,则将产生如下之病理状态(即为麻黄汤证):一是毛孔关闭无法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体氧气供应量不足,肺不得不加大其呼吸力度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故表现为鼻扇而喘,其呼出之二氧化碳不足则可见气上冲而呕;二是毛孔关闭,若肺吸入之氧气量不足人体所需时,人体氧气供应量不足,人体机能自我保护,脑部自然减少自身及其它组织之活动量以减少氧气的消耗,故表现为嗜睡;三是毛孔关闭,散温不足而人体因对抗寒气而奋起反应,则生温不息。生温不止而放温不及势必发热甚或高热;四是皮肤受寒不仅使毛孔关闭,还使皮肤之血液因受寒而凝滞,血凝则全身皆痛也,特别是人体离心脏最远之四肢更为严重,故可见手足厥冷之证(嗜睡之人更为明显),此其外犯皮毛者之见证也;其内侵肺脏者,盖人静脉血归右心房之后,其血进入肺脏进行氧气交换,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此为肺循环也,是以肺因之常充满血液,当人受风寒所袭时,肺脏功能不振即肺寒时,其血郁于肺中则肺泡因之闭塞为肺寒闭,反之,当郁血过久,肺因充血而发热或本肺功能过亢进,肺充血而发热,充血过多亦使肺泡闭而为肺热闭,肺泡闭则难于进行氧气交换,人体因之起咳喘而使肺泡开启也,此肺闭而咳喘之理也。又人受寒而血郁于肺中,则血运不畅,水运亦因之不畅而失其常,是以其人或见小便不利,或见小便数,是以古人有肺主肃降,主水道及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说。
麻黄汤之药理。麻黄功能收缩血管并使血运加速,故内则能开肺闭,外则能开毛孔之闭,故曰其能开肺气,即恢复肺之正常功能(麻黄一药,章次公谓其功用有四:一、内含麻黄素,能驰缓支气管之痉挛、制止粘液痰之分泌,故能止喘,小儿痉咳不止如顿咳(百日咳、虾蟆咳)皆可用之,临床见咳嗽剧者,用之其效颇佳;其二、能亢进血压活肺循环之郁血,故能改善呼吸而止气急鼻扇之症;其三、有强心作用,为慢性支管炎续发症如咯痰白沫、多气泡、呼吸困难等,俗谓之痰喘,麻黄用之有效,其四、有利小便作用,能通利小便而止因周身浮肿引起之呼吸困难也,盖肿消则不压迫肺而呼吸困难自然消除也)。桂枝功能活动脉之血而促血运,麻黄助以桂枝,则血运更速,血运速则肺郁血之状态得解、肌表得温而寒解汗出(若其人内怯更甚,则可更桂枝为强心之力更强之附子而成为麻附甘草汤,若其人寒甚或内有寒饮,更增细辛则成麻附细辛汤,是以麻黄汤与此二汤皆可治嗜睡之症,然轻重有别也),杏仁止喘之功与麻黄近而更有润肺通肠之功(临床凡恐麻黄发散力大者,每用杏仁代之,前人谓其为善开上焦、宣通肺气,为开肺要药,以肺主血之小循环,血不利则为水,故临床治湿者,常加杏仁,谓之开肺之法也;章次公则谓其内含氢氰酸,有麻醉咳嗽神经中枢之作用,故能止咳止喘,减少病人苦闷,用时宜重用之,临床依其法用之,其效颇佳;又以其所含氢氰酸有止痛作用,且其含有油脂能润肠胃驰痉挛,故又能治胃痛,以氢氰有毒,可由胃肠吸收而引起吐泻、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故临床以不超过 30克为度,且宜配当归、桃仁用之,其行滞化瘀止痛之效更佳),甘草安肠以保津。四者合用则一汗而解也。又血液加速,其经肾之血亦多则小便亦多,是以服麻黄汤后多觉脉搏加速,体温增高,汗出而小便多也,又若其人胃气素弱或病久而胃功能不振,又当加生姜、大枣甚则加干姜、半夏、麦冬之属以补胃阳和胃阴也(故前人有谓麻黄汤加法夏者,其用有四: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气,痰厥及头疼,非此莫能治,临床见风寒夹湿者如头痛脸肿之属,即用此方)。因麻黄能开肺利小便,故小便不利者也多用之,古人谓之揭壶盖也,以其能发汗利小便,故又可治三焦水道不利之水肿证也;又麻黄汤能活血,是以跌扑瘀血及眼部瘀血致目见病变如歧视者皆能治之;又麻黄汤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及皮肤血液循环,故古人谓之开毛窍宣肺气,故又可治因受寒致痰滞清道而见寒闭失音者,即古人所谓之金实不鸣也;又麻黄汤能改善皮肤之血运,故又可用于皮肤因血运不畅所致之种种皮肤病变也(如前文中之口烂食断,即为其明证也)。其与其它活血之汤比较如下:当动脉血运不畅时,宜用桂枝甘草汤,宜用麻黄汤,更甚者用桂附汤、麻附汤、阳和汤或四逆汤(阳和汤:麻黄10克,肉桂3克(寒重者加附子),炮姜10克,鹿角胶10克,熟地30克,曹颖甫谓其为人体外证属寒即血络凝于寒湿者,如发背脑疽、膝盖忽然酸痛(鹤膝风初步)、骨槽风等等之神方,临证见脑疽者,当察其属阴性者方可用阳和汤,即见皮色不变而结块,脉微细者,若见皮色鲜红、化脓甚速者,则为湿热蕴蒸,非寒也,不可用之,它证皆类之);静脉血运不畅时,宜用芍药甘草汤,更甚者用芍药附子汤;当整体血运不畅时,宜用桂枝汤,更甚者用麻黄汤加芍药,更甚者用四逆汤加芍药。
关于麻黄汤之加减,张锡纯每于本方加知母以助发表而清热;若其人见阳虚则加黄芪以补阳充汗出也。
至于衄及衄乃解者,盖汗血同源也,其在内则为血,在外则为汗,当人体发热,血液加速时,本当由汗出而解,今因毛孔闭塞而汗不得出,故血则从人体血管最薄及人体最表之处溢出,故为之衄,血出之后,其体内之热也相对消散,其轻者经人体自我调节后毛孔得开则可愈,重者则热虽得暂时消散而毛孔仍闭,则不久又将发热也,故仍宜用麻黄汤解表发
 
我的经方之路-2010.8.22-经方
1.去桂枝难道是小便不利?看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肾气丸、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都有小便不利。
所以我认为去桂枝不是跟小便不利有关。174条提示小便不利,还有大便坚,认为是桂枝伤津液,所以要去。问题是茯苓难道不伤津液,或者说伤的轻一点。
搞懂这一点的目的不是治发热等。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2.,对本条有了新的认识,即本方中含有一极为重要的方根-苓、术、芍。这亦是真武汤、附子汤的主要部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3.小孩子有热,不好用桂枝,似乎是连翘山枝竹叶的用方,比如大便干的凉隔散加减,气阴不足夹有实热者竹叶石膏汤加减,往来寒热的小柴胡汤加减,食积化热者,保和丸加清热药,湿蕴化热者,甘露消毒丹加减。。
4.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期我用的是田隽老中医的小柴胡汤去姜枣加龙胆草制川乌连翘;后期用的是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9克生甘草6克白芍20克桂枝9克茯苓20克猪苓10克泽泻20克白术1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即柴苓汤加减),思路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五苓散(日本治带状疱疹的思路),效果确切,都是一剂见效的。
5.雄黄治疗带状疱疹,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配合胆矾,名“二味拔毒散”。初发:单味雄黄粉茶调外敷患处,直至疱疹完全消退。
6.顿服绿豆,头煎生甘草汁。---可以解乌头碱毒/
7.2、龙骨脉:作为客观指征的脉芤动,为脉浮大而中空,轻按即得,重按则无。一些大出血、大汗出或大惊大恐后,可见此脉象,一些体形羸瘦的患者也可见此脉象。
8.常用麻黄剂如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加减治疗面部痤疮,但并非凡痤疮者皆用,还需要进一步辨体质状态。他认为,体质状态是方证辨证的趋向性概括。他归纳出适用麻黄剂的患者体质特点:外观上一般体形略胖,肌肉不坚紧,肤色黄或灰黑色,皮肤较粗糙。身体比较壮实。一般容易出现身体沉重感,面部有浮肿貌等,这时使用麻黄剂是安全的,有效的;如果体形消瘦、肌肉坚紧、面红赤、血压高则要谨慎使用,
9黄连解毒汤加大黄,即黄连解毒汤合三黄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后遗症等。在日本,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应用范围很广,常用于出血性疾病,如吐血、衄血、下血;精神神经疾患,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病、神经症、不眠症、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如干癣、荨麻疹、湿疹、酒糟鼻等(多伴有精神不安等症);高血压病;胃肠疾患,如胃溃疡、胃炎等;老年性痴呆、脑卒中后遗症等等。正如他指出的,如果单从降压角度而论,本方作用可能比不上一些西药的降压片,但从改善精神的焦虑和减轻脑充血以及预防脑卒中等方面综合来看,本方又是一些降压药所望尘莫及的,尤其是预防脑卒中,更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适用本方的患者也有一定的体质特点,如大多营养状况良好,面色潮红,脉搏实而有力,上腹部膨满或痞闷、按压有不适感,还伴有烦躁不安或失眠、精神亢奋,皮肤易出现瘙痒、湿疹等疾患,有出血史或出血倾向
10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皂甙的抗炎强度与强的松龙相似。小柴胡汤能显着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子的分泌,刺激垂体,或抑制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而促进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可以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与现代医学是不谋而合的。
汪某,女,64岁。体形偏瘦。初诊日期2004年1月29日。主诉:左眼红肿疼痛两月余。患者曾四处就医,未能治愈。某医院诊断为“巩膜炎”,患者放弃激素治疗。近一月来自觉有胸闷感。平时不能吹空调、用暖气,不能用任何化装品,服用西洋参易上火。年轻时常患身痒,且每于开春发作,颇为担心。有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胆囊炎病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患者属过敏性体质,予小柴胡汤加味:柴胡20g,生甘草6g,黄芩20g,黄柏10g,连翘20g,党参10g,姜半夏6g,
11.一例抑郁症患者,证见失眠、烦燥、腹胀、纳差、手足凉、性功能减退,多处服中药不效,对中医极其失望。我处于八味解郁汤合栀子厚朴汤,鼓励他试服一次。不料五剂后,患者喜出望外,其实我比他更欣喜。一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头昏,手足麻,乏力,失眠,纳差便秘,他医予益气生津,滋补肝肾、养心安神、醒脾开胃等法施治枉然,我用桂枝茯苓丸加四味健步汤、黄连阿胶汤取效。一例女性患者苦头晕,掉发多,他医以肾虚论治,未效。我用当归芍药散加桂枝茯苓丸,五剂头晕即除。
12.我坚信我自己扎扎实实做一遍是大有好处的,不断强化张仲景经方精粹医学体系对大脑的刺激,让其完完全全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身体里的“WindowsXP”。
 
临床汗证的治疗经验
对于这个病,我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是阴虚火旺以当归六黄汤加减,临床不太多见
第二的湿热型以龙胆泻甘汤加减,有一部分这类病人,
第三是阴阳失调型临床多见我常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
我常用方是桂枝10白芍10龙骨30牡蛎30杏仁15麻黄根10桑叶30黄芪30山芋肉60
这个方子关键点的杏仁,因为出汗的原因和肺有关,如果肺的通条水到正常,汗证就不会出现。
2.黄连大小剂量影响胃口我倒真的从来没遇到过,本人曾患牙周脓肿,牙医稍作切开并建议用青霉素,自己用大剂量黄连解毒汤加连翘,非但效果明显而且胃口大增。
我观察 10克黄连和30克黄连口感估计差不多,患者并未有明显不同的感觉。
3.某女,20岁。哺乳期。
09-9-20
发热1天,流涕,干咳,T38.6℃,咽充血,右扁桃体2度肿大。
柴胡40黄芩15甘草10连翘50
1剂
4.身体蜷缩后稍有缓解是为虚,手足凉;舌淡苔薄白,脉缓是为寒。癌症是阴实
5.痛则不通,也有不荣,不论其不通还是不荣都离不开气血。归芪建中汤既能助其通亦可邦其荣,所谓作用的靶点是在帮助胃汤道血液循环的通畅
6.此人口干口苦而大便烂属上热下寒?
初诊时考虑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因患者“口干”、“双侧肋缘下有支撑感”、“大便偏烂”,与“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相似,但考虑牡蛎所主之“胁下痞硬”,按诊当有所触及,且据“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证。故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葛根主下利,白芍主腹痛。
7.徐苏
只要有口干苦就可以用柴胡剂。
8.轻微活动后便会出现心跳加快,伴有胸闷,休息后可缓解,一日少则发作2-3次,多则10余次,舌淡红苔根薄腻,脉缓--桂枝20g炙甘草15g生龙骨15g包,生牡蛎15g包。
9.颈右侧皮肤有直径约10cm的一个圆圈形疹块,暗红、干燥、粗糙,时痒难忍。双侧腋下、右侧腘窝处疹块也呈暗红、干燥、粗糙,时痒难忍。但无明显疼痛感。----桂枝18g茯苓18g赤白芍各20g丹皮15g桃仁10g丹参30g根据疹块特点,用了桂枝茯苓丸。
10.颈椎病的神经症状、血管压迫症状很常见的
11.很多高血压、心血管病变的原因都由颈椎病引起,非常常见的误诊
包括许多所谓心血管专家也常常忽视这个原因的天天降压,病人可怜呀!所以说西医有时显得可恶和无知。
12.颈椎病很复杂,不是一类桂枝汤或二类柴胡剂能治好的,而且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多,随证治之。葛根汤是颈椎病变的特效方,只是对症稍加合方药味就可以了。如果本身供血不足,再用大柴,气血向里向下,是本当外解而反下之。
13.大柴胡汤、葛根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合用我只用了一次就没敢再用了,会大便很多次的。
14.经方中常用可以治疗汗证药物有:生石膏、连翘、黄芪、牡蛎、知母、桂枝、山萸肉等;常用处方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八味除烦汤、玉屏风散、黄芪白芍桂枝苦酒汤、五苓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六味地黄丸等。

经方
1.中药升压,除了补中益气,温肾阳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桂枝甘草茯苓变化之方,其所主之病总离不开心血管疾病。,五味子主冒晕,安神的作用
五味子有类激素的作用。
3.弦应该是纵深的紧,紧是横向的弦
4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2干姜10肉桂10白芍12葛根20麻黄10我认为是麻黄体质的太少两感证。怕冷“身上起鸡疙瘩”伴鼻塞咽痒干咳,咳嗽则恶心,纳眠可。舌苔薄白,脉浮弦,患者体矮胖,皮肤较粗,毛较多。
5.此类心脏病与心肌缺血有关,胃肠积滞影响了心脏供血。
6.五香丸方出《良朋汇集》主积聚。龙骨牡蛎主脐上动悸,是东洞先生的经验。
7.上盛下虚动则气喘,无明显水肿者用苏子降气汤
8.成药;复方鲜竹沥化痰不错的,青黛就是抗生素蛤粉化痰效果不错
9.旋覆花蛤粉化痰效果不错。猴枣散古代称之为治热痰之圣药
10.柴胡加龙牧必须是弦紧脉吗--弦紧脉用柴胡加龙牡的机率是很高的,也是高效的
11.四逆是因为胸胁疼痛在柴胡带。
12.1久患胸痛,又得之于外伤;2有前列腺增生;3面暗红,下肢皮肤干燥。--桂枝茯苓丸。
13,用寒要一定要看皮肤是否光滑是否为油性,此病人面暗红没有油性。
14.此病人乃寒热夹杂,血虚水盛之象,因其舌淡右脉沉,病程绵延,久用寒凉,阳气已经不足。病已入少阳和厥阴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当归芍散。
杨某某,男,18岁,河间市二中学生。2009,8,10日初诊。患痤疮一年余,以面部和背部为多,成片状,大如豆粒,小如米粒,有少量带有白色浓头。痒而痛,面暗红,舌淡苔黄,左脉弦数,右脉沉。
15.腹诊两腹直肌拘挛用建中合适。若补中益气汤腹诊应腹软,而肾气丸的腹诊为少腹不仁。
16.定时发热有太阳证、少阳证,此病人十年不愈,用柴胡剂桂枝剂不愈,可见不在此两经。定时发热还有一种是瘀血发热,经常被忽视,此例可能就是,手术后高热多见此证。
15.大便稀溏我一般不考虑用杏仁。仁含氢氰酸吧,对胃肠道有刺激。
16,。紫菀止咳效优,射干利咽良能
17.王晓军:我总是根据腹诊来判断是否能用补剂或是泻剂如从外表看是虚体,可腹诊按之有抵抗,我就先不考虑用补或用纯补。
18.如晓军言,有肿瘤患者贫血貌,然腹部有抵抗而脉数者,黄师常恒用小柴胡汤加味起效。有连翘,还有合麦门冬汤的。
19.我曾经治疗很多痤疮患者,脸色发黄,但是有油光,使用荆芥连翘汤后脸色反而转白
20.脸色黄,也有是内热的
黄师门诊很多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女性脸黄,清湿热后脸色转白了
21.脸色有油光说明体质不虚。
22.脸黄有湿重伴有热者,有脸黄暗是长期抑郁不太运动性格内向者因出汗少而致。当然,脸色黄暗而没有光泽那是虚证了。
 
经方
1.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热宜散而不宜清。葛根汤是温阳发汗方,首诊似温病,用小柴胡较合适。
2.小柴胡加防风是秦伯未先生的经验,是针对摇头风,一为头颤,一为手颤
全身痛故加元胡,瓜蒌红花甘草汤
3.口腔溃疡:甘草泻心汤也有加味的如柴胡、加生地、加白芍、加大黄等。。甘草泻心汤多舌红,即黄师所言黄连舌甘草泻心汤的舌还是偏红的应用效果为好,但舌质淡的则应用疗效不好。
4.庆大外涂,治疗痱子特效,耳朵流脓也有特别好的效果
5.柴胡12黄芩10天花粉20肉桂10牡蛎20干姜10附子6甘草
口腔溃疡两个月,久治乏效。刻下:舌体及下唇内侧有多个溃疡,大如豆粒,小如米粒,呈烧灼样疼痛。口干,眠差,纳呆,便干。舌质淡。苔黄。左脉弦数,右沉弱。

经方
1.畏寒怕冷,思虑过度,寒则血凝,思则气结,气血不畅,故发脂肪瘤。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顾而取效。常法从痰而治,效差。
2.夜间喘急时,可以等份的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丸,一片姜,少许核桃肉一起吃下,可缓解症状。
3.针对慢性病、肿瘤患者的调理气、血、水的合方: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当归芍药散、半夏厚朴汤、四逆散
4.陶御风教授对经方合方有了启发,介绍了失眠的经方运用。失眠的常用方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血府逐瘀汤、温胆汤、指出这些方剂可以合方以后再精简,化复杂为简单,抓主症。
如:(1)失眠,伴焦虑,可大剂量使用半夏30g或者40g;伴烦躁,可加黄连,栀子;老年人的失眠伴虚证,可加六味地黄丸,主要大剂量用其中的熟地、茯苓。失眠类的方剂强调服用时间,最好是午餐后1小时,晚餐后1小时服用。
(2)外感退热:可用小柴胡汤合荆芥连翘散,银翘散,竹叶石膏汤,羌兰汤,精简后为:柴胡、黄芩、荆芥、防风、银花、连翘、竹叶、石膏、羌活、板蓝根。羌活一般用6g,石膏一般用30g,其余都为常规剂量。此方用于传染性外感高热,效果明显,且退热后体温不会反弹。
5.厚朴七物汤的运用经验,指出此方对心脏病,伴腹胀,气上冲胸有很好的疗效;对心脏病伴胸闷喘促不得卧,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6.人只有在清醒的时候,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事,所以,人们都希望有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人只有在睡着的时候,才感觉不到任何的忧虑和痛苦,所以,人们也想尽可能地多睡觉,甚至想得到超过生理需要的睡眠。这是一种“一睡万事休”的逃避态度。人们有了这种心理,就很容易为睡不着觉而痛苦。让患者觉悟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你如果有睡眠方面的问题,可以试一下本章的招数。躺下以后,不要担心如何能睡着,而担心如何能不睡着。我说得没错,如果尽量不睡着,脑子就不担心如何能睡着了。
不要睡着,但也不要起来。
7.主诉头昏健忘曾一时性失去知觉。当地医院诊为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现睡眠尚可易说梦话、易醒、易生口疮。脉细弦,肋下硬。开方为:
柴胡12克黄芩6克姜半夏12克生晒参6克茯苓12克肉桂6克桂枝6克制大黄6克龙牡12克干姜6克红枣20克桃红12克水煎隔日一剂,15剂
现服用了12剂,效果很好。头已经没那么昏了,自己觉得头脑比以前清楚多了,易瞌睡/易说梦话/总打哈欠比以前改善了很多,过后每周服用2剂即可。

经方
1.病人患肾结石2年。近3天来出现阵发性腹痛,肠鸣欲便,临厕难解,小便艰涩而短黄,形寒肢冷。患者还患有胆石症、血管神经性头痛、腰腿痛等病。温州大医院诊断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结石。当时的病情是:患者壮实,面色黯黄,右胸胁下牵连腰部阵发性疼痛,疼痛发作时恶寒、手足冰冷,坐立不安;脉象弦紧而不虚;舌暗淡红,苔白腻;腹诊:全腹胀满,按之拘紧,右胁下延及右脐旁痞硬不适,重按而痛。右腰部叩之疼痛强烈,病人在叩诊时呼痛不已。
现代医学明确诊断这个病案是肾积水、肾绞痛、输尿管结石,这个病名的诊断对最后方证的确定是关键性的第一步。这就是日本汉方医学高度重视研究‘病名-方证谱’的原因,因为他们经过几百年的临床摸索已经掌握了每一个疾病最常见的几个或十来个方证。如泌尿系统结石疼痛期最常见的方证有:桃仁承气汤证、大建中汤证、大黄附子汤证、芍药甘草汤证、芍甘黄辛附汤证等五个方证。
其中芍甘黄辛附汤证具有腹肌拘紧、胸胁下牵连腰部阵发性疼痛、恶寒、手足冰冷、脉象弦紧等特征,是桃仁承气汤、大建中汤证所没有的,也是大黄附子汤证和芍药甘草汤证各自单独使用时使不完备的。
病人的腰痛与腹痛都在右侧,你为什么都在左侧小腿的委中穴、阳陵泉处扎针呢?”
答:“这是根据《内经》的经络理论和缪刺针法,对于痛症它的疗效比同侧循经针刺好得多。”
在背部命门穴的压痛点刺血、点火、拔罐是根据华陀的‘阿是穴’原理,大家都会理解,在右肾区叩痛难忍的京门穴刺血、点火、拔罐,其根据是什么?”
答:“这也是根据‘阿是穴’原理啊,‘阿是穴’不仅仅限于压痛,也包括疾病所在部位的叩痛、肿痛肿大、感觉异常、皮肤变色,甚至皮表的溃烂、痤疮等等。”
患者壮实、面色黯黄、恶寒、脉象弦紧而不虚是一个典型的‘寒滞质’体质。这种‘寒滞质’体质常见的方证有麻黄汤证、芍甘黄辛附汤证、大黄附子汤证、五积散证等。所以选用芍甘黄辛附汤在体质方面也是十分合适。二是从疾病的组合来判断方证也很重要,这就是‘方证-疾病谱’的研究,日本汉方家认为大黄附子汤证和芍甘黄辛附汤证在下列的疾病出现最频繁-胆石症、血管神经性头痛、泌尿系统结石、坐骨神经痛、胰腺炎、肋间神经痛、椎间盘脱出等。对照这一个病人的疾病谱,和上述的大黄附子汤证和芍甘黄辛附汤证颇为符合。但是两方相比,大黄附子汤证的腹直肌拘紧痉挛程度没有芍甘黄辛附汤证明显和强烈。因此最后认定这个病案是芍甘黄辛附汤证。
2.现在的中医对葛根汤治疗高血压往往百思不得其解,主要犯了两个方面的错误,第一是对高血压的机理不明,第二是用中药的机理诠释单味方药。如葛根汤之麻黄,西医说它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所以敬而远之,一般不敢轻易使用,但是有医家言“没有麻黄则降压作用差”,其实麻黄在葛根汤中是“开腠理”的作用,就是打开肌肉组织的通道,让血液更快更有效的从动脉回流到全身组织中,达到迅速降压的目的。
西医在输液降压的时候,用654-2静脉点滴,短期效果不错,就是因为654-2可以通过解除平滑肌的痉挛,使局部血液灌注增加,血容量减少。与葛根汤降压机理如出一辙。更加印证了高血压就是全身肌肉组织里的血液流入动脉血管里导致血容量增加引起的正确性。
多病人项背强几几,肩部酸痛,颈项仰俯不利,就是局部肌肉缺血缺氧之表象,这种病人大多伴随有高血压象,就是肌肉的血液流入动脉中的缘故,西医谓之颈动脉狭窄导致,通过扩张颈动脉效果往往不佳,或许能暂时缓解,但是不是根治之计。此时运用治疗刚痉之主方-葛根汤就可解决。
不过高血压的不全是“按之紧如弦,直上直下。”有许多是沉细或沉缓或涩。
 
经方公开版
1.女性,36岁,体中略胖,肤浅黑,素来体壮少疾,前天因脱衣淋雨后而罹薄感,刻下恶寒鼻塞流涕,清浊兼有,周身酸痛,声音沙哑不能发声,询其咽中微痛,口渴欲饮,察其舌淡胖而咽部并无红肿,大便偏干
处方:生大黄9克制附片 6克细辛6克姜半夏10克生甘草10克生麻黄6克嘱用葱白四茎入水同煎
我的思路是开其外闭通其内塞,此方堪为上选,其实也可以说是半夏散。
传统上有金破不鸣与金实不鸣之分别,前者属虚病程多长后者属实病程则暂。
桔梗甘草浙贝僵蚕,陈瑞春老常这样用。
2.当归四逆汤合葛根汤合桂枝茯苓丸好方!就是散寒逐瘀的全面方。
3.岁女性,初诊体中偏胖,面红油光,自述气喘吁吁,动则尤甚,夜间不能平卧,心下痞闷,按之压痛明显。大便数日一行而干结不通,全不思纳,舌苔黄厚,口臭明显,另诉右膝关节疼痛,屈伸不便,且亦于晚间加重。
先消除其喘、胀,再扫外围治腿
胡老认为夜间加重就是淤血--咳喘?有喘兼满,并见肢痛而于晚间加重,老年人气血不利,气滞者血欲而不可得也--顾可以用半夏厚朴汤。
4.柴胡桂枝干姜汤,一般用此方要看右脉,偏弦或数或紧,而尺脉虚者要少加附子,否则不容易收效,若左脉虚者要加党参。
5.三九感冒灵颗粒治一般的风热感冒还行,但热象重的就不行了。热象重的可以用清热解毒胶囊、清开灵胶囊、抗病毒片。
6.该同学幼年发扁桃体炎。如果出现发热恶寒、或鼻塞打喷嚏等症状,西医认为得的是感冒,会采用一些消除鼻粘膜充血和消炎的药物。这种方法,害处很多。鼻粘膜和扁桃体充血,本来是说明细菌被挡在鼻粘膜上,白血球正在积极歼灭细菌,而消除鼻粘膜和扁桃体充血的药物却是要撤回白血球。鼻塞虽说暂时缓解,确实能够使人体的得到片刻舒服。但却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不过,问题在于有许多时候,即使医疗方法错误也不要紧,人体自身仍然能继续进行调整,使疾病得以痊愈。这就是许多医师不因治疗出错而能安然过关的根本原因。现在许多人去治病,医师乱开贵重药,病人只能乱吃药,出问题的不明显,也是这个原因。但是,病人不知道,却以为医生治病取得了效果。这是一种不幸。
7.记得在郝万山讲座中,他特别提到他的父亲为贫苦人治感冒,就是用竹签刺鼻出血的办法。
8.面瘫的病因分为受凉、情志和病毒(耳后疼痛)原因,其中,病毒造成的容易有后遗症。
面瘫歪的越厉害,越好治;
急性发作期,不宜用针,否则,容易有后遗症;
急性发作期(头7天)的用药:麻黄9,白砂糖100,葡萄干80,核桃仁7个,茶叶10,丹参15;
如果时间很长还有症状,使用其它的方剂无效的,可以用以下方剂:川乌、白芷、细辛、大葱,按照1:2:2:2的比例炒干,磨粉,每日2次,每次3g,黄酒送服,有特效
 
经方
1.座疮瘀热,早期用荆芥连翘汤,中期用银翘散加减,后期用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加减。体会:荆芥连翘汤对控制病情进展较好,银翘散可消除皮肤色素沉着,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能防止座疮再发,特别对脓包形成有效。
2.葛根在现代有两类,一为干葛,一为粉葛,用途相混,距张仲景时代真伪难分,但我只用干葛,粉葛堪当食用佳品。
我推测葛根汤的药效不仅仅是对症治疗,并且极可能有电解质的营养作用,以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媲美输液,或某个阶段可替代输液的。
3.在《伤寒论》,张仲景借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之名称谓的“病”,实际上已经包涵了病发时间、病发过程、病发程度、甚至多脏器病变等内容,是相类证与相类病结合的症候群综合征,故将六经病统称为六经病综合征,如太阳病综合征、阳明病综合征、少阳病综合征、太阴病综合征、少阴病综合征、厥阴病综合征,如此来理解或许更为允当。
4.一个小柴胡汤可以驰聘天下,一个葛根汤同样可以占据半壁江山。
5.葛根汤证对应的脉:
《脉经》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寸部脉为人迎,心所主;右寸部脉为寸口,肺所主。
心主血,肺主气,血宜升,气宜降,血为气主,气为血帅,二者互为因果,但有多少与偏颇。
气机变化左升右降,乃生理之常,若升降失宜,乃是病理之变。血脉不畅的病证,多见左寸脉浮。气机不利的病证,多见右寸脉浮。脉变机理我认为主要在于是否病在气,或是否病在血,而有多少与偏颇的差异。如头痛等与心、血管相关的病变必见左寸脉异常,咳嗽、鼻塞等与肺系呼吸相关的病证必见右寸脉异常之类。
王叔和认定太阳病的脉象特征即“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是以虚实分辨,实证则左寸脉的浮实与右寸的浮弱比较,有一倍之差,虚证则正相反,左寸脉浮弱,右寸浮实,也有一倍之差。
《脉经》记载:“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
此处王叔和从“寸口脉浮”推理出桂枝汤、葛根汤的主证中必有“中风,发热,头痛”,为太阳病篇中桂枝汤与葛根汤及其类方的主治异同作了极明确的注脚。寸口脉浮实者即“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取葛根汤;寸口脉浮弱者即“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就是桂枝汤了,简便易施。
王叔和认定的阳明病的脉象特征即“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亦以虚实辨,即实证,左寸部脉的浮大比较右寸部的浮大有三倍之差,虚证反之亦然。此脉象的浮大,张仲景谓之“阳明脉大”,即是寸部见大脉,是阳盛实热之象。
王叔和《脉经》记载:“寸口脉实,即生热,在脾肺,呕逆气塞;虚,即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有热,即宜服竹叶汤、葛根汤;有寒,即宜服茱萸汤,生姜汤。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疾。”
故阳明病取法葛根汤,必须具备“寸口脉实”这一特征,故寸口脉的虚实强弱也是鉴别阳明病虚实的重要方法。
脉象形态有绝对性与相对性,所谓绝对性,指脉象的固定形态不变;所谓相对性,指固定的脉象有强弱之分,与病人的体质相关,肥胖、瘦弱之人的固定脉象的强弱仅是相对而言。如葛根汤证的主脉,只在于寸部脉的浮或弦或实,相对于关尺的沉或细或弱,而显得突出就可认定。
6.至于“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对这一条文的理解,我以为尚必须结合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分析。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均可治下利,葛根汤用于表里合病,偏重于寒湿困脾引致的腹泻下利,即寒泻;葛根黄芩黄连汤也用于表里合病,而偏重于湿热泄泻,即热利,病位于太阳病,证见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效在升清降浊,泻热除湿,条畅气机,治喘也治痢。而葛根汤主治下利,效在表里同调,和胃化湿,机理似于后世的藿香正气散,对暑湿尤为适宜。
7,葛根汤是由桂枝汤加味而来,统属阳旦。阳旦者升阳之方,此方以督脉为体,以任脉为用。自汉代之后,医家多重用而轻体,如吉益东洞言桂枝主降冲,即是从用考虑的。其体升,其用降。言用后人容易接受,言体就难免为人垢病。我们应当知道,从体入手更直接、更简单、更不可思议。所以葛根汤不仅可当作颈椎病、高血压的特效方,也可以用于脑出血、脑肿瘤、脊髓病变。全在阳旦者升阳一句可概括。相反柴胡剂即名阴旦,自当以任为体,以督为用。本以言柴胡:“主治心腹,去肠中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明明是腹部胃肠之药,正与阴旦之名相符。阴旦主降,后人偏偏说他升提,不是不对,是只知用不知体之过。虽然柴胡剂其体在任,但其用在督,其体降,其用升。所以也能治颈椎、腰椎的病变。从体还是从用,不在于药物本身,全在用药的人。
8.在脉象的鉴别中,我确实是把弦象当做是一个基本词(或称基本单位)来应用,而实践中也发现,凡气机不利相关所引致的不通则痛、水不归源之饮积痰凝等等众多的病证,皆呈弦象,只是有轻重缓急不同的程度表现而已。
而葛根的药证,就是升降气机。所以,凡葛根汤及其类方的应用例案,必见弦象,且此弦必在寸部,就可确认

经方
1.以药的部位来讲,菊花,在植株的最顶端,所以清头目,枸杞生在植株中间,所以补人体中部之肾脏,牛膝生在植株最下面,所以补腰膝。
2.,比如说有个病人一年前发热一次,治疗后“低热”一年余,通过做各种检查,(包括头颅CT和磁共振)都没异常,体温在37.2℃,西医没有办法,中医更是云里雾里,至于发病起因,考虑患者本来就心情抑郁,正好发烧引起脑内温度感觉系统的调节障碍,西药可以用黛力新
中药可以更有个体化的优势,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附子,当归。
3,简单总结就病人的体质是黄,胖,软。
而黄芪的观感及手感也是黄,胖,软。
4针灸治疗呃逆效果不错的,我们医院针灸科接到的会诊呃逆病例。大都是经西医用胃复安及氯丙嗪等西药不效的,针双侧内关及足三里,快则一次愈,慢则两三次无不愈。
5.王淸任有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记载,也尝见用八味活血汤治疗肤黑体壮的顽固性呃逆者,我近期也有用血府逐瘀汤治愈顽固性呃逆的。
6.痔疮治疗的经验:治疗需要拓宽视角,比如用麻杏甘石汤、麻杏薏甘汤、乙字汤、甲字汤治疗的。桂枝茯苓丸重用黄芪,如果夹杂有湿热,合用大柴胡。
9.桃核承气汤治愈皮肤病--中等身材,营养良好,声音多为宏亮,左天枢穴区压痛

经方
1.肿瘤无疑,就像日本侵略军已绝占领了大部分国土,形势危急,还剩下残留的游击队在奋力抵抗,此时如果施药得法,则可以调动机体的再生部队前去支持,战事或有转机的可能;如果此时再化疗或者放疗,犹如被放了原子弹,则全军覆灭,同归于尽,身体和肿瘤一起消亡,甚至是肿瘤还在,人已西去。。
2.新生儿即是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的时期。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病理性黄疸需干预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u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umol/L。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即核黄素四联症:1、手足撮动:经常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3、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4、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此外,也可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