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內经指南(一:三阴三阳)

《血气形志》
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裏,
陽明與太陰為表裏,
少陽與厥陰為表裏,是為足陰陽也。
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裏,
陽明與太陰為表裏,
少陽與心主為表裏,是為手之陰陽也。
今知手足陰陽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寫有餘,補不足。

夫人之常數,
厥陰(a) 常多血少氣,太陽(A) 常多血少氣,
陽明(B) 常多氣多血,
少陽(C) 常少血多氣,少陰(c) 常少血多氣,
太陰(b) 常多氣少血,
此天之常數。
~~~~~

。。。。。(B) 多气多血。。。。。
少血多气(C) 。。。。(A) 多血少气。
。。。。。。。。。。↑。。。。。
少血多气(c) 。。。。(a) 多血少气。
。。。。。(b) 多气少血。。。。。

很明显,(b) 不可能是多气少血与c及 C相同,而当为少气少血。这是伪六节,等同下图。

。。。。。心,多气多血。。。。。。
。。。。。。。。。。↑。。。。。。
肺,多气少血。。。。肝,少气多血。
。。。。。↓。。。。。。。。。。。
。。。。。肾,少气少血。。。。。。

肝木主血是故多血,肺金主气是故多气。
但由四象进阶到六节,这血气该如何分配呢?

。。。。多气多血。。。。。
?气?血。。。。?气?血。
。。。。。。。。。↑。。。
?气?血。。。。?气?血。
。。。。少气少血。。。。。
 
最后编辑:
溢出可能用的不太对,但我暂时找不到相应的词,词穷,文化水平有限。这么说吧,气血行于脉,正常状态是不能太满的,否则就是病态,就是邪气了。正邪本为一物,即气血,满就成了邪气了。一个一升的容器是不可能装下大于一升体积的水的,一般一个杯子我们也就倒个八九分体积的水,到满就不好拿了,剩下一二成是余地。那么回头再说中医的经脉,气血行于经脉同样如此否则气血运行不能长久,满久必崩。少阳少阴脉就是这一二成的余地。
气血的形态分布是经脉所决定的。就如同水一样,水无常态,由所盛的容器决定形态,气血同理。所以最终起决定的是脉。
那么正常状态气血是正常的,为什么会出现太满呢?当然是脉能行的气血空间减少了,而气血量却不变。原因很多,外邪内因等,外邪比如寒冷,它使体表脉络凝滞不通,气血行进受阻,空间的减少使必使气血压力升高,而压力是会传变的。注意很多人往往认为是寒冷的邪气传里了,大错特误。外邪是改变了经络,经络变化改变了气血压力,压力才是传变的主要手段。
再回头来说三阴三阳,阳明是气血来的起点,集中,太阳扩散,少阳调节,少阳的调节是防止其气血突然暴增时留有的余地。少阳这个余地很重要,包括少阴更重要,但原理一样。比如一个存气罐,会设置一个泄压阀,当压力超过危险值时就会打开释放压力,否则一直升高会炸掉的。
我想这样说应该很多人都听的明白。
最后再说一篇,易,八卦什么之类的与医是不同源的,那怕有些地方会出现易阴阳五行之类的,都是用来给经脉气血做绿叶的,医学最最重要的是以人体经脉为中心,它是老大,任何与之相冲突的,都以它为大,不可本末倒置,更不能以易来推理医学。
 
阴阳离合篇说,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日太冲。南方代表火之地,寓示着阳气来的地方,圣人前面,与后面,已经将人体需要的阳气和多余的阳气分开了。当然说分开可能也不合适,只能说明阳气的充足,不可能人体需要多少阳气你就供给多少,这样很容易会出现不足,就像我们准备的货物总是比预计的要多,万一出现意外呢多来几个人。气血供应也一样。广明代人体需要被阳气照亮的地方,太冲代表阳气的多余部分。而这部分太冲多余就由少阴之地去消化掉。
心脏就比如宇宙中的白洞,阳气源源不断输出,保证全身各处都能被阳气所润,而肾脏就比如黑洞,源源不断的吸入多余的阳气,不管来多少都无法将其填满,心肾的一出一入,实现了人体气血的总平衡。
 
阴阳离合篇说,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日太冲。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陰陽]之離合也。
歧伯曰: 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
少陰之[表]上名,[命]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 ,名曰陰中之[陰]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
太陰之[表]前名,[命]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 ,名曰陰中之[至陰]
厥陰之表,[命]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 ,名曰陰中之[陽]少陽
故三[陰]陽之離合也。
太陽[厥陰]為[關],陽明[太陰]為闔,少陽[少陰]為樞。
~~~~~

这段经文之格式为[某之表,命曰某,名曰阴中之某某] ,很明显是回答三阴而非三阳。
而某阳根起于某某,当为抄于《根结》之注解,而非经文。
据此,它是回答阴阳之离合,而非回答三阴或三阳之离合,审矣。所以下文之三阴离合,必为蛇足无疑。
是故太阳当为阳中之阳,阳明当为阳中之至阳,少阳当为阳中之阴,审矣!
f
此段之关键在于命曰与名曰,与及阴阳表裏之关系。

。。阳明。。。。。。阖。。。
太阳。。少阳。。关。。。枢。
。↑。。。。。。↑。。。。。
厥阴。。少阴。。关。。。枢。
。。太阴。。。。。。阖。。。

则厥阴当为关,太阴当为阖,少阴当为枢也。据此则关阖枢与生盛衰,并非对应之关系。
而三阳乃先太後少,是为阳退(关阖枢) ,三阴乃先少後太,是为阴进(枢阖关) 。
而厥阴与少阴同阶不同趋向,同为1/3之阳气,少阳与太阳同级不同趋向,同为2/3之阳气,而阳明为阳气之满,太阴为阳气之虚,是之谓阴阳离合也。
 
最后编辑:
南方代表火之地,寓示着阳气来的地方,圣人前面,与后面,已经将人体需要的阳气和多余的阳气分开了。
什么是多余的阳气与阴气?
这个多余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而阴阳气之来源安在?
当然说分开可能也不合适,只能说明阳气的充足,不可能人体需要多少阳气你就供给多少,这样很容易会出现不足,就像我们准备的货物总是比预计的要多,万一出现意外呢多来几个人。气血供应也一样。
运动之时及之後,脉搏与呼吸为何会加大与加速的呢?
而当运动停止之後,呼吸与脉搏为何又会慢慢回复到平常状态的呢?
这不就是一种气血供应之调整机制了吗?
 
什么是多余的阳气与阴气?
这个多余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而阴阳气之来源安在?

运动之时及之後,脉搏与呼吸为何会加大与加速的呢?
而当运动停止之後,呼吸与脉搏为何又会慢慢回复到平常状态的呢?
这不就是一种气血供应之调整机制了吗?
对,人体最大的问题是就要处理多余的阳气,也就是所谓的太冲。
阳气常常有余,。阴气容易不足。阳有余可以泄,而阴不足无法补。
运动之时心跳加速,阳气暴增。但人体之所以还能平衡,就是因为人体的阴脉比阳脉大,即便如此阳气还是会满出来。所以人体又有一个功能就是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也,意思是阳气多于阴气人体便会出汗,出汗就是平衡阴阳之间存在的压力差。所谓阳强则不能密也,阴平则阳密。不运动而出汗者,此人必虚。一种是阴气不足,既阴脉闭塞,这样阴脉能回流承接的阳气的能力就变弱了造成阳气相对变多。第二是阳脉闭塞,造成阳气能行进的空间变少,阳气就变多了,比如桂枝症,荣气被伤,所谓荣者,看的见的细脉也,所谓卫,看不见的细脉也。
当一个人经常出虚汗或稍一动就出汗,说明阳气已经满出来,内经中叫气浮,人体那多余的一二成余地已经没了。一个杯子已经倒满了水,满满当当你去拿一下水就酒出来。魄汗未藏阳气乃浮。
 
最后编辑:
当阴气不足时,体表的阴气就会满,体表本为阳位,今阳位被阴气占领所以怕寒。这句话第一个阴气是指阴脉,是指脉,是指内阴。第二个阴气是指气血,气血行于脉。夫气与血异名而同类也,以所行而定阴阳也,行于阳脉者为气,行于阴脉者为血。是不是很绕,对,阳脉少了,阳气就变多。阴脉少了阴气就变多。故,寒侵犯了太阳脉,阳气就变多,所以发热。阳气盛传于内,阴脉伤,阴气就变多,就四厥。
阴气阳气本来有二层意思,一,指气血。二,指脉,是实体是位置。比如伤寒中说,病发于阳,这可是指的是位置而不是你们理解的抽象的阳气。
就因为脏府的阴脉能进行的空间减少了,容不下阴气了,所以就跑到体表的阴脉来了,外面的阴脉过多承载着本因由脏阴承载的阴气。体表寒热感知是由阳气与阴气在脉中的量所决定,当阴脉气血量大于阳脉,就怕泠,反之就热。注意脏阴一旦闭塞,无法自行恢复,也很难用药补回来。当然除了针法。但凡内经中所提及的调节阴,补泄,基本上是调节体表四肢的阴脉中的阴气。
 
最后编辑:
什么是多余的阳气与阴气?
这个多余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说明你并不理解我前面的解释。多余源于阳气的发源地,心脏,心为阳中太阳,前面说了比如宇宙中的白洞,阳气源源不断输出,不会停息。比如当你要将一个水池灌满你所准备的水量一定是大于等于这个水池的容量的。人体各个角落要被阳气所能到必然是阳气供应充足。多余就是这么产生的。但多余又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满溢!所以又出现了如何解决多余的新问题?这样既使阳气供应充足又不多余。故少阳少阴就为此而设。阴阳离合篇开始的话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但它没有明说,而是打了个比喻,然后用这个比喻套在了人体之上。比如前面讲,圣人前面的方位日广明,后面曰太冲。然后,人体是上南下北,上面心腑就是南方火也,中身而上就是广明,直接套上去了。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设备装置要想到达上面所说的要必定是也必须是这两套装备共存,没一种装置能即满足供应充足又刚好给刚刚够的量,因为任何一种装备都是处于动态运动中,需求量也在变化。比如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泵,它要求必须到达一定的压力,而油泵提供的压力必然是大于这个值的,那供给所多出来的油必须有个去路,对,就设置回油管使其回油箱。绝不可能它要多少你油泵就给多少。
学好中医的,明医级别的,一定是理科生,逻辑思维强的人。
 
最后编辑:
什么是“多余”的阳气?

“多余”的阳气,就是没有阴气与之协调、配合、支持的阳气。好比一个人,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譬如拉关系请客送礼,这是阳气。阳气必须有阴气支持配合,这个阴气譬如说拥有多少钱财。拉关系请客送礼的目的是花钱而“生钱”,你现有的本身就是阴气。如果你缺乏本钱,却很积极地拉关系请客送礼,这就是阳气有余。阳气有余会造成的结果不是花钱而生钱,而是花钱而“生乱”。

就是说,阳有余而阴不足,会“生乱”。这种乱,古人称之为“火”气。好比说一个企业负债经营,负债太多就非常容易生乱,而不是生财。所以许多真正很高明的企业家是不大借债经营的,有多大脚穿多大鞋。阴阳平衡才合理。人体也是这样的。
 
“多余”的阳气,就是没有阴气与之协调、配合、支持的阳气。
如果三阳存在,就必得有三阴对应之存在,这该叫平衡吧?不该叫多余或不足吧?
就似相亲配对时,男女不均平,或多男或多女,这才会出现多余吧?这多余之标准不就是一个数量了吗?

我就不明白,阳气怎么就必定会有多余之出现呢?

若三阳由太阳为始,经阳明,到少阳为止,它就只是一个化盛衰之过程,怎么会出现多余之阳气呢?
就是说,阳有余而阴不足,会“生乱”。
在相亲市场,不足有余,经常出现,但不能配成一对,这事该怨谁?
而身体出现毛病,不是不足就是有余,这不就是前提了吗?

说阳常有余而阴不足,其理安在?
 
如果三阳存在,就必得有三阴对应之存在,这该叫平衡吧?不该叫多余或不足吧?
就似相亲配对时,男女不均平,或多男或多女,这才会出现多余吧?这多余之标准不就是一个数量了吗?

我就不明白,阳气怎么就必定会有多余之出现呢?

若三阳由太阳为始,经阳明,到少阳为止,它就只是一个化盛衰之过程,怎么会出现多余之阳气呢?

在相亲市场,不足有余,经常出现,但不能配成一对,这事该怨谁?
而身体出现毛病,不是不足就是有余,这不就是前提了吗?

说阳常有余而阴不足,其理安在?
譬如太阳是阳气相对不足,而不是有余。阳明是阴气绝对不足,是阳有余而阴不足。所谓相对不足,就是病人平常阴阳平衡,细菌病毒入侵后需要增强阳气。所谓绝对不足,是病人的阴气不能满足正常强度阳气的需要。

有的医家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意思是说,遭受邪气入侵后容易得阳明病。其实当今的人遭受细菌病毒入侵后得阳明病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而古人是很多的。

阳气多余,是指没有正常的阴气与之相配。阳明病就是典型。病人正常的阴气不足,而阳气却增强了,多余的阳气就表现为火气。火气令病人烦躁不安,登高而呼,弃衣而走,骂骂咧咧,爬墙满翻屋。这些行为不是正常的生命活动,而是异常的火气推动的,属于乱动。为什么会乱动呢,因为缺乏某些精,即阴不足。导致脑细胞强烈的异常放电。

从病人出现异常的生命活动,认定病人的阴气不足,具体表现为缺乏某些精,也就是某些必需的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缺乏,而阳气是增强的。如果阳气也减弱了,这就是阴阳俱虚弱,不是阳有余而阴不足。病人就会嗜睡,而不是烦躁不安和乱动。
 
三阳证指的是病人的阳气不虚、不太虚,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三阴证是病人的阳气太虚弱了,乃至于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无论是三阴还是三阳(太阳除外,因为太阳病的阴气是足的,或者基本足够的),病人的阴气都是不足的。

我们可以把阳气强弱区分为三个档次。最强的是太阳,最弱的是少阴(不是少阳,也不是太阴,也不是厥阴),其它的处于两者之间。我们可以把阴气强弱区分为三个档次。最强的也是太阳,最弱的也是少阴。其它的处于两者之间。

病人的阴气从最高状态的太阳证,越来越降低,降低到最低时表现为少阴证。随着阴气越来越降低,病人的阳气也是越来越降低的,最低时也是表现为少阴证。如果安全度过少阴证,就会开始阳生阴长,阴阳双双增强而恢复正常水平。

在邪气没有被消灭的情况下,需要增强阳气,而为什么阳气会越来越降低呢,就是因为病人的阴气越来越降低。可以适配而支持的阳气越来越降低。在阴气降低得不是太严重的情况下,表现为阳有余而阴不足的阳明病,邪火乱动。随着阴气进一步降低,阳气和邪火都越来越弱,转变为三阴证。三阴证的标志是病人的“基本”生命活动不足。譬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说“阳有余”,这里的阳不是指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阳气,即不是指“正阳”有余,而是“正阳”+“邪阳”的总和有余。邪阳就是火气。阳气有余,是正阳不足,但是阳气的总和有余,也就是有邪火。不能把阳有余理解为正阳有余。正阳是不足的。正阳不存在有余的问题。

阳和阴都可以区分为正和邪。古人说阳和阴,有时说的是阳气或阴气的总和,有时说的是正阳或正阴。正阳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邪阳(即火气)扰乱正常的生命活动。正阴支持正阳,邪阴支持邪阳。

当细菌病毒入侵人体后,细菌病毒会动员人体的阴气为它们制造结构物质,这就是邪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