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疑难杂症,大汗怕风怕冷三年了药越吃越严重。求高人指点。

  出汗异常是症状,不是本病。
  当然患者常常会根据自己的主要痛苦症状来寻医问药,但这也正是造成择医失宜(西医说的走错科室)的原因之一。
  
  走错科室、择医失宜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也是导致误诊误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
  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哮喘去看呼吸科;
  胆结石发作引起的心绞痛去看心内科;
  不典型心绞痛产生的牙痛去看口腔科。
  
  更年期综合征也常见潮热出汗的症状,从西医的角度来解释,根本原因是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阵发性舒张。
  楼主以前经过中西药治疗后检查激素六项正常了,但不代表现在的激素水平是正常的,因为激素水平变化很快。
  去年症状缓解了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又发作了,不能排除激素又不正常了的情况。
  十三刀老师前面说不如直接治本病,这个思路有道理,可以斟酌考量。
  
  阵发性的潮热汗出畏寒,象风一样飘忽不定的症状。
  而诸风掉眩(楼主前面说偶有站起头晕)皆属于肝。

  
  若肝郁不疏、肾虚不补,风气诸证或难根除,个见。
  
 
我亲身体会,我自汗非常严重,我一天吃30~40克浮小麦熬汤,身上就可以干爽。
 
我亲身体会,我自汗非常严重,我一天吃30~40克浮小麦熬汤,身上就可以干爽。
  
浮小麦性味甘凉,是通过发散体热来止汗的药,不是酸收固涩的敛汗之药。
同时它有益气养正的作用,所以适合气虚有热的汗多之症。
《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
【药名】浮小麦
【分类】收涩药>>止汗药
【特性】甘,凉,心
【功效】止汗,益气,除热
【主治】1、用于自汗,盗汗; 2、用于骨蒸劳热。
【始载药典】《本草蒙筌》
 
我亲身体会,我自汗非常严重,我一天吃30~40克浮小麦熬汤,身上就可以干爽。
简单地说,腠是肉眼不可见的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

《灵枢·论痛》指出,人体“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腠理的疏密与三焦元气和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有密切的关系。《灵枢·本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肾阳衰减,腠理也变得稀疏。《灵枢·天年》:“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医宗金鉴》注解为:“腠者,一身空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藏府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佛家说人体是个臭皮囊,可是活人是个充气的皮囊。充斥在体表甚至散发到体外的气,中医叫做“卫气”,是保卫、护持的意思。卫气的来源一是人体元精所化,通过三焦散布到腠理,二是水谷经过消化,加上呼吸的清气,通过肺的宣发,散布在体表。
 
最后编辑:
  
浮小麦性味甘凉,是通过发散体热来止汗的药,不是酸收固涩的敛汗之药。
同时它有益气养正的作用,所以适合气虚有热的汗多之症。
《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
【药名】浮小麦
【分类】收涩药>>止汗药
【特性】甘,凉,心
【功效】止汗,益气,除热
【主治】1、用于自汗,盗汗; 2、用于骨蒸劳热。
【始载药典】《本草蒙筌》
用这个药感觉适合肾阴虚或者心有虚热的人,阳虚禁忌
 
最后编辑:
用这个药感觉适合肾阴虚或者心有虚热的人,阳虚禁忌
那阴阳两虚的人咋办?为什么适合阴虚而不适合阳虚?因为浮小麦是散热药吗?
 
老师这个大局观真好,让人佩服。
他如果敢把这个建议送给那些专家教授,中医院,或者他自己过去,那才是真的让人佩服。当然,如果那些专家教授接受这个建议,那就会少很多这种被专家治成坏病的人,中医黑也少了许多。要知道,中医的名声大部分都是这样被搞臭的——治不好就算了,但请别给患者落下一身毛病(花了钱活受罪)。
 
他如果敢把这个建议送给那些专家教授,中医院,或者他自己过去,那才是真的让人佩服。当然,如果那些专家教授接受这个建议,那就会少很多这种被专家治成坏病的人,中医黑也少了许多。要知道,中医的名声大部分都是这样被搞臭的——治不好就算了,但请别给患者落下一身毛病(花了钱活受罪)。
我个人认为,中医现在主要问题是,开大方,大药量,为了多卖药。多种药配伍在一起,药效互相抵消。再一个问题是看病不用心。
 
浮小麦药势升浮,内益气阴,外散郁热,效力平和,可谓饮食版的[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
 
人心早已不古了,古代讲医德,那时候有医德的大医给穷人治病不收诊金,甚至还倒贴药费。现代可能吗?不可能,自然就更不可能有专家教授愿意接受这种建议——从他们的立场来说,以他们的名声,根本不缺治病的人,为啥要冒风险图钱?
 
那阴阳两虚的人咋办?为什么适合阴虚而不适合阳虚?因为浮小麦是散热药吗?
  
阳气虚的人不宜吃小麦?
那生活在北方就惨了!

《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本草再新》:“养心,益肾,和血,健脾。”

治疗肠胃不固慢性泄泻:
1、《饮膳正要》炒面粉:小麦面炒令焦黄,温水调服,每日2次,每次一汤匙。
2、《随息居饮食谱》飞罗面炒熟,每晨以白砂糖或炒盐调食,用于大便久泻。
 
我个人认为,中医现在主要问题是,开大方,大药量,为了多卖药。多种药配伍在一起,药效互相抵消。再一个问题是看病不用心。
第一个说的对,相当一部分人通过卖药赚钱,毕竟中医本身没有太多检测费,不像西医各种检查费用贵的要死。但也有不少有良心的不这样,不图钱,比如退休返聘的,或者保持初心甘愿清贫的医生。第二个问题,看病不用心,大多在所谓的专家名医身上,人家就是靠人头数或者挂号费来赚钱,人越多越好,但上班时间一定,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少了。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说: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这说的就是那些医生,三分钟两分钟就想要诊断对,怎么可能(实为难以)。
 
他如果敢把这个建议送给那些专家教授,中医院,或者他自己过去,那才是真的让人佩服。当然,如果那些专家教授接受这个建议,那就会少很多这种被专家治成坏病的人,中医黑也少了许多。要知道,中医的名声大部分都是这样被搞臭的——治不好就算了,但请别给患者落下一身毛病(花了钱活受罪)。
可不是麽,现在医院的专家教授,个个都是匆匆忙忙能看出什么花儿来呢。接受这样的建议也是不现实的了现在医患关系的大局就是这样的。很多人治坏了人家医院也是不会承认的,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啊没准人家说你自己有没有乱吃别的啥了,或者人家会说你药吃没吃都不一定呢,借口有的事,没有办法的。但是不幸中招了 也只能这样了?给我开那个方子的医生 都被曝光好几次了,医托很多,人家有钱有势呀,医疗事故中患者永远是受害者
 
可不是麽,现在医院的专家教授,个个都是匆匆忙忙能看出什么花儿来呢。接受这样的建议也是不现实的了现在医患关系的大局就是这样的。很多人治坏了人家医院也是不会承认的,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啊没准人家说你自己有没有乱吃别的啥了,或者人家会说你药吃没吃都不一定呢,借口有的事,没有办法的。但是不幸中招了 也只能这样了?给我开那个方子的医生 都被曝光好几次了,医托很多,人家有钱有势呀,医疗事故中患者永远是受害者
当时也是太年轻 不懂去正规医院或许不会下那么重的药,去什么经方研究所,那个医生网上的资料都是花钱做的,?
 
r
可不是麽,现在医院的专家教授,个个都是匆匆忙忙能看出什么花儿来呢。接受这样的建议也是不现实的了现在医患关系的大局就是这样的。很多人治坏了人家医院也是不会承认的,也没有直接的证据啊没准人家说你自己有没有乱吃别的啥了,或者人家会说你药吃没吃都不一定呢,借口有的事,没有办法的。但是不幸中招了 也只能这样了?给我开那个方子的医生 都被曝光好几次了,医托很多,人家有钱有势呀,医疗事故中患者永远是受害者
查中医的医疗事故很难取证,除非他给人开单味毒药,例如砒霜。药物副反应,病人只能自认倒霉。
 
  
有些病总是治不好,既不是资金的问题,也不是技术的问题。
  
能用资金解决的问题,不过是小问题;
需要一定技术解决的问题,属于一般问题;
必须依靠智慧和毅力解决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我建议楼主,还是先把大汗止住。大汗太伤气、伤阴。
还有一个方子给你,山萸肉30~60克,我自己亲试到40克,止汗效果也不错,这个方子说是,汗止住了就要停药。不过,我感觉汗止住停药,也顶不了几天。
 
我建议楼主,还是先把大汗止住。大汗太伤气、伤阴。
还有一个方子给你,山萸肉30~60克,我自己亲试到40克,止汗效果也不错,这个方子说是,汗止住了就要停药。不过,我感觉汗止住停药,也顶不了几天。
嗯谢谢 山萸肉单味药也吃过了 就是一点没止住,浮小麦也是一样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