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引阳气

针引阴阳之气有狭义。广义之说。而首先要明白阴阳是甚么。在生理病理的作用。
若是以字论治。无非就是谈经论典。没有什么意义了
 
中医来说。振奋阳气有着多种方法。而每个脏腑的阳气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从“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是和楼主的“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金贵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相吻合的。
又可和“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351条》同看同参的。
 
针引阳气。个人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整体与局部治法。
狭义者。在循经或局部某穴使用某种手法产生针下热之类的针法。使肌肤或局部得到阳气温煦。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广义者。参看病人整体素质。从而选择整体疗法。使用一条振奋阳气的针灸处方。达到不治而治效果。也就是有诸外必有诸内。病在外治其内的方法。

如血痹为例。关元。太冲。中脘。足三里。点刺阿是。以补为主手法
温通血脉。补阴血而散寒。又有双补气血之功。此方重在治疗整体阳气。而轻局部。
 
经典的经文解释犹如一个球形。没有正面。侧面。阴侧。阳侧之分。
只要符合中医理论。在临床使用有效。就是好的解释。
 
感谢2296老师的细心解答,辨证论治还是核心啊,记住了
 
针引阳气。个人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整体与局部治法。
狭义者。在循经或局部某穴使用某种手法产生

[诸贤达之论俱高俱美。本条所给出的是一特定之人群,仲师何舍湯方而不语,唯言以针引阳气呢,诚如楼主所问,怎么引,如何引。窃以为针引阳气系一法则耳,至于如何引则是为医者所施之术也,若此条本是`一本虚而微中外邪之人,何舍湯药止言用针,仲师示后人以多法也。至于怎么用针引阳气,籴以为这里的引字可做行字解,可做散字解,可做助字解。用针者或穴位处方,或施行手法要求达到行气以运血,散邪以祛病,助阳以增行散之力,即可病除而体复。至于怎么操作则穴位处方本身之功能可解一部分,施术者手法亦可解一部分,合而施之,则病除矣。故而我则偏重于一面培本一面祛邪。或可同时而为,或可分层而走。总在视患者情况而定。若说到手法我以为跳出格格,若到随心所欲之境,不求格而自在格之中矣。但须学识经验老到则实在无格也,若永远在格之內,则永不能至化境。此语i说着易做着难,修为不到不沾边。草木之人说狂言,诸贤一笑i心即安。遂心之语无章法,敬请高贤斧正他。
 
[诸贤达之论俱高俱美。本条所给出的是一特定之人群,仲师何舍湯方而不语,唯言以针引阳气呢,诚如楼主所问

百兄这番高论。弟惶恐了。不得不努力学习才能追得上啊
 
针引阳气。个人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整体与局部治法。
狭义者。在循经或局部某穴使用某种手法产生

学习了。
 
[诸贤达之论俱高俱美。本条所给出的是一特定之人群,仲师何舍湯方而不语,唯言以针引阳气呢,诚如楼主所问

分析的很有道理,学习了。
 
引则出也,出则泄也;阳气乃阳经之意,故针引阳气,即泄阳经之意。本病是因为脾肾阳虚痰湿过盛复感风邪

我同意您的观点,我理解针引阳气应该是一种针法.比如说在阳经的井穴扎针,就是引导阳气下降或上升.但是具体是泻还是补就不一定了. 还有可以逆阳经刺,先刺深,然后顺经脉方向逐步向外退针.就象把水逐步往一个方向引的动作一样.烧山火是后人的创造.是不是内经的原意不好说.
在六经标本里讲"虚则引而起之".我认为也是特指一类方法,我想了很久,从说文的角度来讲,引就象拉弓一样的,所以类似的治疗方法如拔罐,走罐,揪法,还有放血是不是也算,用风药治功能减退性的病是不是也算.
 
另外从我目前看灵枢理解的程度,我认为内经时代医者认为人体的阳气的位置和四季有关,所以根据四季阳气位置来取穴治病.比如"春取络脉分肉,夏取盛经分腠,秋取经俞,冬取井荥."这些地方当是各季节阳气所在的位置.
比如说现在是冬天,"巨阳伏藏", 但是我们可以"取井穴以下阴逆,取荥穴以实阳气".所以这时要"针引阳气"大概是要扎荥穴或阳经的井穴放血.
 
曾看多个版本《金贵要略》此条的解释。几乎都是持在体表使用一种针法说法。而楼主敏锐察觉。但也是对此困惑。
仲师未明言。我们可按中医治法来推测和使用。
完全可以认为也是一种广义的治法。没有必要设一些框框。可看以下引言。

“见证推源。外证内求。有诸内必形诸外。治外必求诸内。肢体病变虽是外在病变一种表现。又是内在病变的一个症”

所以针引阳气。又可整体治疗针灸相应脏腑阳气不足。而治法也可分内治外治。和针引阳气不相违背的
 
曾看多个版本《金贵要略》此条的解释。几乎都是持在体表使用一种针法说法。而楼主敏锐察觉。但也是对此困惑

此论真高,佩服。学习了。针引阳气。既可用于整体,也可用于局部。可用于外,可用于内。人身无非一阳气在周流之而己。些微之风寒伤体,使阳气郁闭而流通不畅,故以针引而伸之,既取其效速又取其易愈。临床中每每遇此情形,针而用之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中医就是要慢慢悟
 
黄帝内经 -> 灵枢经 -> 寿夭刚柔
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黄帝内经 -> 素问 -> 调经论
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柰何。歧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黄帝内经 -> 灵枢经 -> 小针解
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
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馀,故躁。

阳气就是卫气,
阴气也是卫气。
出血才是营血。
没有补写手法。

留针阳经,阳经卫气增加,
留针阴经,阴经卫气增加。

从哪增加的,表里经啊,所以叫引。
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