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瘀血

李大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1120
获得点赞
4
声望
38
年龄
39
作者:李明富
(一)瘀血的含义
何谓瘀血?在中医学里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如:①《说文》谓“瘀,积血也”;②《证治准绳》、《皇汉医学》等认为:污秽之血为瘀血;③《血证论》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由此可知,瘀血主要是指瘀积不行,污秽不洁和已离经脉(而停积于体内)的血液。可以认为,瘀血是中医病因病机的一个概念,它既是其他病因(如六淫、情志、饮食等)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又是进一步引起某些疾病(如胸痹、中风等)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主要由血液停滞、瘀结不散而形成的病证,称为瘀血证或血瘀证;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瘀血往往和其他的病因(如痰浊、湿邪、寒邪、热邪、正虚等)一起,影响不同的脏腑、经络,因而导致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
中医著作里,和瘀血同类的名称尚有滞血、留血、闭血、蓄血、干血、老血、死血、败血、恶血、贼血等。名目虽多,其目的在于想从不同的角度(如轻重、新久、危害等)描绘出瘀血的实质。其中,滞血、留血、闭血等名称的意义与瘀血相近,是指血液瘀积不行,滞碍留闭;蓄血除和瘀血同义外,一般多指起病较急,病位在下焦的瘀血证;干血、老血、死血是指瘀积已久,难于在短时间内祛散的瘀血;败血是言其血已败坏而失却正常的生理功能;恶血、贼血则是形容瘀血对人体的危害如恶如贼。所以,上述名称总的可以用“瘀血”一名加以概括。共同的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其中血郁、血瘀、血结分别作为瘀血轻重、新久的三种不同程度的名称。与此相对应的是活血行血、化瘀通络、破血散结。
 
(二)形成瘀血的原因
1?外伤:各种外伤是形成瘀血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原因。在《内经》即有“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的记载。《杂病源流犀烛·跌扑闪挫源流》说:“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各种外伤之后,无论有无出血现象可见,凡有肿痛之症,均应考虑内有瘀血的可能。
2?出血:出血引起瘀血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之血,即是瘀血;二是治疗血证之时,不究根源,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血行不畅而易瘀滞。
3?情志:情志过极则令气病,影响气血的周流畅行,进而形成血瘀。如《医学入门·腹痛》说:“瘀血痛有常处,或忧思逆郁而得。”《医彻·蓄血》说:“其人或劳倦,或跌扑,或闪挫,或郁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瘀。”
4?外邪:各种外邪均可导致血瘀,其中以寒邪、热邪较为重要。血遇寒则凝,感受寒邪会引起或加重血脉瘀阻的病变。如《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温热病邪熏灼血液,血受熏灼则易于凝结瘀滞;伤耗津液,津亏则不能载血运行,均会导致血瘀。如《临证指南医案·疫》说:“吸入疫疠,三焦皆受,久则血分渐瘀,愈结愈热,当以寒苦之制。”何秀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
5?正虚:气为血帅,正气亏虚,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而致血瘀。如《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说:“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景岳全书·胁痛》说:“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归纳言之,上述原因主要是通过损伤血行的经道,改变血液的性质,影响津、气、血之间的正常关系等机理而形成瘀血,并进而变生多种疾病。这一观点被写进《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为后继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从唯象向实验转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将现代医学及现代科技理论和血瘀学、流体力学、心脏血流动力学、微循环理论等应用于中医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它也直接成为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由此而极大地推动了瘀血学说的学术发展。
 
(三)瘀血的症状及体征
1?疼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者,气血不通之意”。瘀血疼痛的特点是:痛处固定;久痛不愈,反复发作;多为刺痛;痛而拒按或兼形肿;用其他治法的药物不效等。
2?发热:瘀血发热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可以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因瘀积部位、病程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有多种发热类型。瘀血发热的特点之一是脉证不尽一致,如《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说:“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
3?咳喘: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则会壅而为咳为喘。严重时,由于瘀闭肺脉,令水溢痰生而致咳逆喘息不得卧。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4?心悸怔忡:瘀阻血脉,使心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
5?发黄:包括一般的肤色发黄及黄疸之黄,前者为肌肤失养而黄,后者为血液败坏而黄。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瘀血候》说:“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临证指南医案·诸痛》说:“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周学海认为“黄之为色,血与水和杂而然也”,故对黄疸也主张用活血化瘀药,“必须兼用化血之品一二味,如桃仁、红花、茜草、丹参之类,为其已坏之血不能复还原质,必须化之,而后无碍新血之流行也”(《读医随笔·卷四》),这个观点值得参考。
6?神经精神症状:如健忘、癫狂、瘫痪、昏迷等。如《血证论·健忘》说:“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周学海认为“瘀血凝痰阻塞心气,使心的神机停滞而发癫(《读医随笔·卷三》)。中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瘫痪,血脉瘀阻是重要的病机,故周学海认为需重佐活血以“拨其机”,“通其道”(《读医随笔·卷四》)。瘀血引起的神昏谵语在温热病热入营血时较为多见。
7?痈肿:痈肿的病因虽与湿热火毒有关,但从病机分析,无论内外痈症,总由血瘀肉腐而成。所以在治疗上,尤其是脓肿未成之时,需配合活血化瘀,以求痈消肿散。
8?症积包块:症积包块的形成总与血瘀密切相关。如《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9?青紫红肿、赤丝缕纹:外伤后局部的青紫肿痛;肢体疼痛时兼见的红斑结节;眼病时的目珠血丝紫赤;心阳不足,气滞血瘀时的鼻头色青、面唇青紫;瘀积既久,精血不能濡养肌肤而现的肌肤粗糙甚至甲错等,均可视为瘀血的体征。
10?月经疾病:瘀血内停可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由瘀血所致月经疾病的特点是:多见少腹胀满刺痛,拒按,经血色黑有块,经行不畅,块下痛减等。
11?二便:大便或结或易,便下色黑,小便自利,是下焦血瘀的两个表现。
12?舌脉:瘀血的舌象为舌质有瘀点、瘀斑,舌质青紫,甚至唇萎舌青。瘀血的脉象常见沉、弦、涩。
 
(四)瘀血的诊断
由于瘀血既是一种病理改变,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可单独致病,更多情况下是综合致病,而且,多种疾病的全过程或某些阶段与瘀血关系密切。所以,判断患者是否有瘀血(或血瘀)存在,的确是临床工作面临的一个具体问题。

血瘀诊断的要点是:
第一,症状特点:所见病症具有血瘀为患的特点,及可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都应深入考虑是否属血瘀所致。较突出的如:疼痛———痛处固定,刺痛,久痛不愈;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发热———除外正虚、气郁、食积等的内伤发热。
第二,瘀血体征:如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弦或结,症积包块,体表血管异常,肌肤甲错等。
第三,疾病史:与现患病症密切相关的,起病前的外伤、出血、月经胎产等疾病的病史。
第四,治疗史:有时虽然瘀血的征象不太显著,但有屡服他药,变更治法而未效的治疗史。
以上四项中,症状特点和瘀血体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而疾病史及治疗史可作为重要参考。
据文献报导对200例诊断为血瘀证的病人进行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及体征是:固定性疼痛86%,青紫舌70%,舌下静脉曲张62%,面部眼周暗黑49%,肢体麻木40%,少腹硬满压痛38%,人工流产史44%,手术史38%。
通过近20年来的研究,初步了解到血瘀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结缔组织增生变性以及免疫调节失常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故有关的检测数据或征象,均可作为诊断血瘀的参考。但离诊断标准的建立,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因为建立新的诊断标准必须:一是证的规范化,避免多象并列而“但见一症便是”的诊断方法;

二是给微观指标赋予某种辨证意义,需经严格的对比观察,全面验证,避免只重视阳性符合率的片面性;三是微观指标的辨证意义,必须从辨病意义中区别出来,即此种指标必须具有证的特异性;四是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必须以宏观的证———效关联为基础,微观指标为参照。
在确定诊断为血瘀的前提下,还应进一步四诊合参,辨明其寒热虚实:

热证血瘀主要是由热邪、温毒等病因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及内外痛证。除血瘀表现外,伴有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等热证征象。

寒证血瘀主要因感受寒邪所致,多见于血脉及肢体经络的瘀证。除血瘀的表现外,伴有畏寒喜暖、得热证减、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缓或紧等寒证征象。

实证血瘀:一般说来,血瘀均属实证范畴,由气机郁滞、寒邪凝滞及热邪熏蒸所致的血瘀均表现为实证。狭义的实证血瘀则仅指由气机郁滞所致的血瘀。常兼见胸胁满闷疼痛、腹部胀满、嗳气、便秘、苔腻、脉弦等征象。
虚证血瘀:是指由于气虚不行,津亏不运,及阳气衰微所致的血瘀,以及瘀证日久伤正,兼见气、血、阴、阳亏虚的病证,所以血瘀的虚证实际上属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中以气虚血瘀最为常见,阳虚、阴虚、血虚等血瘀次之,临床分别兼见气、阳、阴、血亏虚的征象。
 
(五)活血化瘀疗法
1?活血化瘀药物:活血化瘀药物具有调畅血行,祛除瘀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由血瘀引起的病症。目前比较公认的活血化瘀药有40余种,但其作用的特点及强度各有不同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 破血
温性
当归,鸡血藤,山楂,月季花 川芎,红花,降香,延胡索,姜黄,三七,乳香,泽兰,五灵脂,刘寄奴
莪术
平性
桃仁,牛膝,没药,苏木,红藤,蒲黄,血竭,自然铜,王不留行,水蛭
寒性丹参,地龙
郁金,丹皮,赤芍,紫草,茜草,益母
草,紫葳,虎杖
三棱,虫,穿山甲,虻虫
在活血化瘀的总功效下,活血化瘀药分别具有活血养血、活血定痛、活血通络、活血止血、散瘀凉血、活血消痈、活血疗伤、活血调经、活血逐瘀、破血消症等特点,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应用。
因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活血行气,祛瘀生新,畅通脏腑经络的作用,所以除用于上述情况外,还往往把它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某些症状迁延,病情顽固的慢性疾病,即使在这些疾病中没有典型的瘀血表现,但从病机分析仍可能与瘀血有关。
2?活血化瘀治法的主要配伍:单纯由血瘀所致的病症,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以及虚实夹杂,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则需适当配伍其他治法,才能更有效地治疗多种类型的血瘀证。这里着重讨论几种主要配伍方法的应用:
(1)行气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理气行气药而成,适用于既有血瘀又有气滞,即气滞血瘀的证候。延胡、川芎、郁金、姜黄等药被称为血中之气药,可优先选用。气滞较重者,尚需配伍枳实、枳壳、台乌、茴香、厚朴、佛手、薤白等行气药。代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气滞血瘀的心、脑血管疾患,玻璃体或眼底出血,神经衰弱,急腹症,软组织损伤及骨折,脑外伤后遗症等。
(2)益气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补气益气药而成,适用于气虚不足以运血而发生的血瘀,以及瘀证日久而有气虚证候者。常配伍黄芪、党参、白术、五味子、黄精等药。代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
活血化瘀药物功效分类表功效常用药物适应证候方剂举例养血活血
1当归,丹参,鸡血藤,三七
既有瘀血,又有血虚,祛瘀能促进生新,生新也能促进祛瘀
1?四物汤
2?圣愈汤
活血定痛
2川芎,延胡,郁金,乳香,没药,蒲黄,灵脂,姜黄,丹参,赤芍,当归,降香,莪术
因血瘀引起的头、胸、腰、腹及肢体等部位的疼痛
1?失笑散
2?活络效灵丹
3?没药除痛散(《证治准绳》)
活血通络
3丹参,当归,川芎,姜黄,鸡血藤,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地龙,穿山甲
瘀血阻滞经络而见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甚至瘫痪等症
1?补阳还五汤
2?身痛逐瘀汤
活血止血
4三七,茜草,蒲黄,降香,大黄
出血之后有瘀血留着;因瘀血引起的出血
1?十灰散
2?生蒲黄汤(《眼科六经法要》)
凉血散瘀
5 丹参,丹皮,赤芍,郁金,桃仁,紫草
血热痒疹及温热病内陷营血,瘀热互结所致的发热,神昏,谵语,斑疹显露等症
1?犀角地黄汤
2?犀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活血消痈
6丹皮,赤芍,红藤,泽兰,乳香,没药,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
内、外痈肿初起,发热,肿胀疼痛,活血化瘀可促进痈消肿散
1?仙方活命饮
2?大黄牡丹皮汤
3?消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活血疗伤
7三七,苏木,红花,乳香,没药,延胡,川芎,丹皮,血竭,灵脂,刘寄奴,降香,虎杖,自然铜,虫
各种外伤所致的青紫肿痛,活动障碍以及骨折
1?复元活血汤
2?续骨活血汤(《中医伤科学》)
活血调经
8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月季花,郁金,泽兰,益母草,牛膝,紫葳,虎杖,王不留行
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
1?温经汤(《妇人良方》)
2?艾附归芎饮(《中医妇科治疗学》)
活血逐瘀
9丹参,川芎,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牛膝,大黄,虫
瘀血内着引起的烦躁,口渴,发热,咳喘,腹满胀痛,肌肤甲错等症
1?通窍活血汤2?血府逐瘀汤 3?玉烛散(《丹溪心法》)
破血消瘀
10丹参,三棱,莪术,姜黄,穿山甲,水蛭,虻虫,虫
因瘀血停滞,久而结为症积痞块
1?鳖甲煎丸2?鳖甲煎丸(《杂病源流犀烛》);
3?三棱汤(《慎斋遗书》)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气虚血瘀的心、脑血管疾患,心肌梗塞,肺心病,脑外伤后遗症,以及抗衰老等。
(3)养血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补血养血药而成,适用于血瘀而同时伴有血虚证候者。除首选当归、丹参、鸡血藤等既能活血又能养血的药物外,常配伍熟地黄、阿胶、枸杞子、制首乌等补血药。代表方剂如圣愈汤。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血虚血瘀的冠心病,肝脏病,肾脏病,血证之后,宫外孕等。
(4)滋阴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养阴生津药而成。适用于既有血行瘀滞又有阴虚津亏的多种阴虚血瘀的证候。常配伍生地、麦冬、天冬、玄参、沙参、石斛、女贞子、旱莲草等药。传统的滋阴活血方剂较少,可根据病情的不同,以活血化瘀方药配合增液汤、天王补心丹、沙参麦冬汤、一贯煎、六味地黄丸等方加减化裁。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阴虚血瘀的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肝炎,萎缩性胃炎,糖尿病等。
(5)温阳活血法:由活血化瘀药配伍温补阳气药而成,适用于阳气虚衰,运血无力的阳虚血瘀证。因肾阳为人身之元阳,故主要配伍附子、肉桂、干姜、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鹿茸等温补肾阳的药物。代表方剂如急救回阳汤等。
现代应用举隅:辨证属于阳虚血瘀的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脉管炎,雷诺氏病,慢性肾炎,阿狄森氏病,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综上所述,李氏研究提出的系统而完整的瘀血及活血化瘀理论及治法,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同及接受,为当今活血化瘀研究的蓬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李氏还将瘀血及活血化瘀理论用于急性脑出血、冠心病、糖尿病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病机学和治疗学观点,丰富发展了这几类难治疾病的病机理论和治疗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
如在所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逐瘀化痰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提出了急性脑出血的基本病机为“瘀、痰、虚”,采用活血化瘀祛痰补虚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实验研究显示出在消除脑血肿、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活血祛痰补虚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在临床疗效、减少死亡率等方面均优于现用的常规疗法。
提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瘀血阻滞,气阴两虚”这一符合临床实际的学术观点,对传统“阴虚燥热”这一病机学说进行了补充发展,认为治疗糖尿病时应重视活血化瘀治则的运用。
重点研究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机理,并研制出了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防治其血管并发症的中药制剂,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
二、气血病机
气血是构成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同时,气血又是脏腑功能的产物。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说:“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格致余论·痛风论》说:“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此平人之造化也。得寒则行迟而不及,得热则行速而太过。内伤于七情,外伤于六气,则血气之运或迟或速,而病作矣。”气血不和会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基于脏腑、经络等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气血的正常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所以《本草衍义·衍义总叙》说:“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
 
(一)气病病机
气既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从气病的病机来说,更多的是由于功能之气失调所致。气以“升降出入”为基本运动形式,不断地流行全身,发挥维持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推动血和津液的输布,维持正常体温,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固摄血液、精液,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的排泄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各种病因(如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作用于人体,导致气的生成不足,功能异常或
运行障碍时,就会产生疾病。正如《丹溪心法·破滞气》所说:“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荣卫之所以运转者,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气也者,独非人之根本乎。”由于气病所形成的病症是相当广泛的,《证治汇补·气证》说:“气之为病,生痰动火,升降无穷,燔灼中外,稽留血液,为积为聚,为肿为毒,为疮为疡,为呕为咳,为痞塞,为关格,为胀满,为喘呼,为淋沥,为便秘,为胸胁胀疼,为周身刺痛,久则凝结不散,或如梅核窒碍于咽喉之间,咳咽不下,或如积块攻冲于心腹之内,发则痛绝。”如从广义的范围来看,则更可以说明各种疾病的产生无不与气有关。早在《素问·举痛论》就说“百病生于气也”。《景岳全书·诸气》论述说:“夫百病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只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这里概括论述气的几类常见病机。
 
1?气虚:是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的各种作用,脏腑机能减退所形成的一类病机。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如《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二是由于大病或久病之后,年老体弱,以及烦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这类原因在临床上则为常见。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气对人体具有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重要的作用。正气亏虚,就会因气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幼科准绳·心脏部二》说:“凡气虚之证,初发身热,手足厥冷,乍凉乍热,精神倦怠,肌肉白光白,饮食减少,四肢倦而睡卧安静,便清自调,虚证无疑。”由于气虚不能荣于上则头晕目眩。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形体失养则体倦乏力。肺气不足则声低懒言。脾气不足,失于健运则饮食减少。卫气虚弱,表卫不固则为自汗,以及易受外邪而致感冒。卫气虚弱,以致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医门法律·虚劳脉论》说:“卫虚则恶寒,荣虚则发热耳。当缓调其荣卫,俾不相亢战,则寒热自止。”正气亏虚,鼓动运行之力不足,以致气血不能荣于色,充于脉,则表现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
 
2?气陷:属于气虚病机中的一种,但以气虚下陷为主要特点。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老年体衰,饮食损伤以及烦劳过度所致。尤其是久病泻、痢、妇女生育过多及产后失于调养等更易发生。气陷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脾气受损则升举无力以致气虚下陷。在临床上,除可表现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面白,舌质淡,脉虚无力等气虚的共同症状外,还可见腹部坠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的病症。中气下陷,脾胃运化失常,则表现食少,腹胀肛坠,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应在上,今反在下,即因其衰弱不能升举,以致下陷而飧泄无度也。”
 
3?气脱:亦属于气虚病机之一,并为气虚中的病情严重,情况紧急者。为大汗,大泻,大失血,津液大泄以及中风、厥证等病情严重的一种病理变化。气的功能发挥,有赖于血及津液的正常,当血液或津液大量损耗时,就会发生“气随血脱”或“气随液泄”的病变。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当气虚至脱绝,便见气息低微,眩晕昏仆。气虚则无力推动阳气及津血布达脏腑、经络及躯体,故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弱。气脱固摄无力,津液外泄,故见汗自出,甚至汗出如珠。《景岳全书·厥逆》篇说:“气虚卒倒者,必其形体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非风》篇又说:“凡非风卒倒等证,无非气脱而然。何也?忽为汗出者,营卫之气脱也;或为遗尿者,命门之气脱也;或开口不合者,阳明经气之脱也;或口角流涎者,太阴脏气之脱也;或四肢瘫软者,肝脾之气败也;或昏倦无知,语言不出者,神败于心,精败于肾也,凡此皆冲任气脱形神俱败而然。”
 
4?气郁: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一般多指肝气郁结。主要由于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情志内伤虽为引起气郁的病因,但易患气郁者,常有本身脏气虚弱的内在因素。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说:“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能疏达气机,发泄壅滞。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表现为精神抑郁,胸闷不舒,两胁胀满或串痛。肝木之于脾土,本为制胜之脏,肝气郁结之后,横逆乘脾犯胃,使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则见脘闷,嗳气,吐酸,腹胀,泄泻等症。在气郁的基础上,由于病机的发展变化,常继发血郁、火郁、痰郁、食郁、湿郁等多种病变。正如《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郁日久,影响及血,以致血循环不畅,脉络阻滞,则成血郁。表现胸胁刺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或瘀斑等。气郁日久化火,以致肝火上炎则成为火郁,表现性情急躁,口苦咽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气机郁滞、使津液的运行不畅而结成痰涎,形成痰郁。若痰气交阻于胸膈之上,则表现胸中窒闷,咽中有物作梗,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亦即形成所谓的“梅核气”。忧思气结伤脾,以及肝郁横逆侮脾,都会使脾失健运,不能消磨水谷以及化水湿,饮食停滞则成食郁,表现纳差,腹胀,胸脘痞闷,吞酸嗳气等症;水湿内停阻滞中焦成湿郁,表现食少嗳气,脘腹胀闷,便溏腹泻,苔腻等症。
 
5?气滞: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郁滞的病变。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闪挫劳伤,以及痰饮、瘀血阻滞等多种原因,都会使气机运行不畅而导致气滞。气滞与气郁两者均属气机郁滞、运行不畅的一类病变,此为相同之处。不同之点在于,气郁因情志内伤所致,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而气滞则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病变可分别涉及多个脏腑经络。气在人体的运行连绵不止,环周不休。气机阻滞之后,就会因气血运行障碍,郁滞不通,而在病变脏腑或部位出现胀闷、疼痛。身体各处均有发生气滞的可能,其中以肺、脾胃及经络的气滞较为常见。肺气壅滞,失于宣降,则见胸胁满闷,胸背疼痛,咳嗽,气促,痰多等症。脾胃气滞,中焦壅塞,升降不利,则见腹部胀满,嗳气,吐酸,便秘等症。经络气滞,营卫受阻,表现受阻部位的经络、肌肉、关节胀痛。
 
6?气逆:是由于气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升发太过所致的病变。升降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有升有降,升降相对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具体地体现于各个脏腑功能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如肺既宣发又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心火下降,肾水上腾,水火既济等。其发生病变,在临床上以肺、胃、肝的气逆较为多见。肺气以下行为顺,若因感受外邪,或痰浊壅肺,使肺气不能宣发、肃降,肺气上逆则表现为咳嗽,喘促。胃主降浊,亦以下行为顺,若因感受外邪,或饮食、痰浊积滞,或胃寒积饮等损伤胃腑,均可使失其和降,遂上行而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反胃等症。肝气本疏泄条达,若伤于郁怒,势必升发太过,肝气上逆而见性情急躁,头痛,眩晕甚至昏厥等症。若肝气横逆,乘侮脾胃,使胃失和降,脾失健运,以致脘闷,纳差,嗳气,吐酸,腹胀,腹泻。
 
(二)血病病机
血液的运行由心所主;血液的生成及统摄有赖于脾气的健旺;血的贮藏及调节则有赖于肝。所以血病的病机常和心、脾、肝三脏有密切关系。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的运行除赖气的推动外,尚需津液的运载,津液亏耗亦会引起血液运行不利。如《读医随笔·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而非祟也》说:“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因此,对于血的病变,尚需考虑其与气和津的关系。血的病机,归纳起来主要有血虚、血溢(出血)、血
瘀、血厥及血热等几类。
1?血虚:是由于营血亏虚,使脏腑、经络、组织等失于濡养的病变。常因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水谷精微不充,以致生化之源不足;或因思虑劳伤,损伤过度以及寄生虫证,或因于大出血以后,都是造成血虚的重要原因。由于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头目失于滋养,故见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由于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则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经脉失于濡养则见手足发麻,肌肉?动。血不养肝,肝气郁滞则胁痛。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还可表现为视力
减退。妇人则冲任空虚,以致月经不调甚至或闭经。
2?血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以致血液溢出脉外,是为血溢的病变,亦称为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比较广泛,诸如感受外邪,损伤脉络;嗜食辛辣醇酒厚味,滋生湿热,迫血妄行,或损伤脾气失其统摄之能;劳倦过度,损伤心脾,气伤则无以摄血;阴伤则虚火内生,迫血妄行;情志过极、郁怒伤肝,肝火上逆乘肺,或横逆犯胃;以及跌堕坠,脉络损伤等,都是临床最常见的。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吐血》中说:“若夫外因起见,阳多,盖犯是证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一二耳。若夫内因起见,不出乎嗔怒郁勃之激伤肝脏,劳形苦志而耗损心脾,及恣情纵欲以贼肾脏之真阴真阳也。”总之,无论内伤外感,只要损伤脉络,都有造成出血的可能。其所以然者,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者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血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的不同。如感受六淫中之风、热、燥、火等邪,里热亢盛或湿热蕴结,情志怫郁所化生的火热等均属实火。如肺、肝、肾、胃等的阴精不足,致阳气失所养,亢而为热,则属虚火。当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的病机发生在不同的脏腑经络时,就会引起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血证,并有相应的症状表现。一般说来,出血初期多为实火;经过反复出血,由于血液亏损太甚,不足以养阳,阳气浮越,则又呈现虚火。所以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引起出血的病机,往往又是出血导致的病理结果。若气损及阳,不仅正气不足,而且阳气亏虚,气虚阳弱,不能统率固摄血液,以致形成虚寒性的血证,这类病机在部分吐血、便血患者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3?血瘀:是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的病理变化。凡跌扑损伤,各种出血,情志内伤,外邪侵袭,津液亏耗,以及久病正虚等都可以导致血瘀。随瘀积部位和病及脏腑的不同,血瘀在临床上可以发为多种多样的病变和症状。比较常见的是:(1)疼痛。《本草求真·痛》说:“痛者,气血不通之意。”即血行郁滞或瘀阻,因不通而引起疼痛。血瘀疼痛的特点是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久痛不愈,痛而拒按或兼肿胀。(2)发热。血瘀发热属内伤发热的范畴,可以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因瘀积部位,病程及耗伤气血阴阳的不同情况而有多种发热类型。(3)咳喘。瘀血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出入,即令气壅而为咳为喘。严重时由于瘀闭肺脉,令水溢痰生而致咳逆喘息不得卧。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血证论·咳嗽》亦说:“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3)心悸怔忡。瘀血阻滞心脉,血运不畅,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怔忡。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5)健忘。瘀血阻滞,血脉不畅,使心神失养而致健忘。《血证论·健忘》说:“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6)癫狂。瘀血停积,神机阻滞,精神失常而发生癫狂。《医林改错》认为癫狂是由于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所致。《读医随笔》亦认为凝痰瘀血阻塞心气,使神机停滞而为癫。(7)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失常。由于血脉瘀阻,经隧不通,以致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8)黄疸。肝胆血脉瘀滞,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发生黄疸。《张氏医通·黄疸》说:“以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读医随笔·黄疸黑疸》说:“黄之为色,血与水和杂而然也,总须兼用化血之品一二味,为其已坏之血不能复还原质,必须化之,而后无碍于新血之流行也。”(9)痈疮。湿热、火毒等邪侵犯人体,导致败血留滞,血瘀肉腐而形成内、外痈证。如《景岳全书·外科论证》说:“凡疮疡之患,其为病则无非血气壅滞,营卫稽留之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总论歌》概括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10)症积包块。引起症积包块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痰结。王清任尤其强调血瘀在形成症积包块中的重要性。《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11)由于血行瘀滞,还会出现皮肤颜色及血脉异常的症状,如青紫肿痛,赤丝缕纹,皮肤粗糙,甚至肌肤甲错等。(12)血瘀的舌象多为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象多为弦、涩、结。如《读医随笔·瘀血内热》说:“凡瘀血初起,脉多见弦。”《证治准绳·腰痛》说:“瘀血为病,其脉必涩。”《濒湖脉学·结脉生病诗》说:“结脉皆因气血凝。”
4?血厥:是由于血的病变而导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的病证。其病机有血逆而厥及血脱而厥两种。如《景岳全书·厥逆》说:“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逆之厥,因平素肝阳亢旺,加之恼怒气逆,以致血随气升,气血上壅,蒙蔽神明而引起。表现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脉象沉弦,属于实证。亦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及《调经论》所说的“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血脱之厥,因失血过多,如大崩、大吐,或咳血、便血过多,以致气随血脱,脑海失养所引起。表现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肢冷汗出,气息低微,舌淡脉细数等气血脱失,脏腑无以温煦濡养的症状,属于虚证。
5?血热:是由于血分郁热或热邪侵犯血分而引起的病变,在外感热病及部分内伤杂病中均会出现。由于热在血分,熏灼营阴,故身体灼热,入夜尤甚,舌红绛,脉细数。血热炽盛,扰及心神,则心烦不安,甚至躁扰昏狂;热盛动血,血液妄行,则致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或外发斑疹。
 
(三)气血同病病机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故气病易影响及血,而血病也易影响及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盛则血充,气衰则血少,气虚则血失统摄,气病日久必及于血;血虚则气少,血瘀则气滞,血脱则气随血去,血病日久必及于气。所以临床上除单独的气病、血病外,还常见到气血同病。
1?气血两虚: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不能生化血液,以致气血两虚。由于气血亏虚,失于温煦濡养,故见短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脉细弱等症。
2?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遂或闪挫外伤等引起脏腑或经络的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滞不行则血液运行障碍,形成气滞血瘀的病机。由于气血的运行均受到障碍,表现为病变部位胀满、刺痛或有肿块,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症。
3?气虚血瘀:多由于久病正虚或年老体虚,正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以致血行不畅甚至瘀滞。主要表现短气、心悸、乏力、自汗等气虚证的同时兼有病变部位刺痛,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面色紫暗,舌质有瘀点、瘀斑等。
4?气不摄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正气亏虚,气虚则不能统摄血液,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出血。可以表现为鼻衄、齿衄、吐血、便血、尿血等症。同时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短气,动则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其中若见气虚下陷诸症,而又见便血、尿血者,则称为血随气陷。
5?气随血脱: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出血,均会使正气随之暴脱。因气与血相依相成,血为气母,血以养气,血以载气,大量失血之后,则气无所依附,故气亦随之外脱。气脱阳亡,不能固摄肌表,则见冷汗淋漓;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以四肢厥冷;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故见晕厥。气血脱失,不能鼓动及充盈血脉,故脉微细或见芤象。
 
三、津液病机
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是由多个脏腑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脏腑的病变会使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障碍,而津液的病变也会影响到脏腑的功能。临床上最常见的津液的病变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津液亏损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产生。
1?燥热伤津:在六淫之中,燥邪与热邪均易伤耗津液,尤以热邪为甚。因为热邪的性质,善于熏蒸发散,其燔灼之势所及,津液首当其冲,或被迫而外泄,或受灼而枯焦。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燥胜则干”之说。燥邪经由口鼻而入,最易伤耗肺津,使肺失濡润,不能维持其宣发与肃降的功能,临床表现咽干、鼻燥、咳嗽、皮肤干涩等症。其中尚有凉燥与温燥的区分,热象不显者为凉燥,则见苔薄白,脉浮涩。燥而有明显热象者为温燥,则见发热、咳喘、舌质红、苔干黄、脉细数,甚或咳血等症。
2?汗出伤津:汗为津液所化生,所以张景岳在《类经》中解释说:“汗者,津之泄也。”微微汗出,肌肤润泽,是脏腑经络交相贯通,营卫调和的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使汗出过多,则会引起津液亏耗。《灵枢·决气》说“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正是指汗出过多而致津伤的病变。引起汗出过量的常见的病机有:①感受热邪,熏蒸于内,使腠理开泄而致汗大出。《素问·举痛论》说:“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也。”此种汗出伤津,多见于外感热病,尤其是温热病,常表现高热、脉数、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等症,正如《伤寒论·阳明病篇》所说:“阳明病,其
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硬,硬则谵语。”②阴虚生内热,津液外泄引起汗出过多。《素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此种汗出,多表现为盗汗,且常和潮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证候同时出现。③重病久病,心肾阳虚气脱。因汗为心液,肾主五液,心肾阳虚则卫外不固,不能敛阴而汗液大泄。此种汗出,多表现为冷汗出,甚或大汗淋漓,常伴畏寒、短气,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脉微细等症。亦称为绝汗或脱汗,是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笃证候。
3?多尿伤津:津液通过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作用,布散周身,发生滋养濡润的作用后,经肾及膀胱的气化作用,多余的部分即作为尿而排出体外。《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肾及膀胱对津液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又《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引起尿多的主要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阴虚等原因,使津液亏虚、燥热内盛,以致肺失治节,肾失固摄,水液直趋而下,小便频数量多,伤耗津液。这种病变,主要见于消渴病。①阴虚肺燥:肺为水之上源,肺主治节,阴虚肺燥,则肺的治节功能障碍,水液直趋而下,导致尿量增多;尿愈多,津愈伤,肺愈燥,以致引水求救,烦渴多饮。②肾气不固:由于肾阴不足,虚热内生,或疾病日久,肾阳亏虚,均会导致肾气不充,气化失常,不能固摄津液,以致小便频数而伤津耗液。
4?吐泻伤津:津液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由于感受外邪及饮食所伤等原因,损伤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发生呕吐、腹泻,则津液的来源既感不充,而津液的损耗又甚严重,正如《景岳全书·泄泻》说:“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证治汇补·燥证》说:“或大病而攻伐太过,或吐泻而津液顿亡,或饥饿劳倦损伤胃液,皆能动火烁阴而为燥。”吐泻过度以致津液亏耗,常表现口干唇焦,口渴,皮肤干燥,甚至皮肤皱起,两目凹陷等症。这些症状,在重症的吐、泻病人表现得尤为明显。《伤寒论·阳明病篇》说:“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为外感热病吐下之后,热邪内盛而气津两伤的情况。《医宗必读·泄泻》说:“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故筋急也。”即指泻下失水,津液伤耗,以致津血不能濡养筋脉而致转筋挛急。


(二)津液输泄障碍
是通过以下三种原因形成。
1?水湿困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失职,不能转输津液,聚而成湿。湿性重着、粘滞,阻遏气机,致阳气愈伤,而表现食欲不振、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便溏腹泻、面黄肤肿等症。和下述的水液内停及痰饮凝聚相比较,虽三者均属津液运行障碍的病变,但水湿困脾的湿,是呈弥散状态的水液,主要病及脾胃,而水液内停及痰饮凝聚,多半聚集在某些局部,其临床表现各随病及的脏腑而有所不同。
2?水液内停:津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肺气的通调,心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合。当各种原因使津液的运行输布障碍,就会引起水液内停而发为水肿、鼓胀等症。《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肺、脾、肾的功能失调,水液运行
障碍,潴留体内,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若由于肝气郁滞,血脉瘀阻,脾肾亏虚,水湿停聚,主要潴留于腹内,致使腹部胀大,而成为鼓胀者,亦属常见之症。
3?痰饮凝聚:痰和饮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谢障碍,以致津液停聚,凝结在机体的某些部位而成的病理产物。正如《圣济总录·痰饮》所说:“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液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在饮证里,随饮停部位的不同而有痰饮(狭义的痰饮,指饮留胃肠)、悬饮(饮留胸胁)、支饮(饮邪犯肺)、溢饮(饮留四肢)等的区别,各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病及不同的脏腑、经络,而表现为各类不同的临床症状。
 
(三)津、气、血同病病机
有以下几方面。
1?津停气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都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功能,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此可以说气帅津行。如果脏腑的气化功能失常,便将导致津液病变,而津液停聚为患,亦将使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形成津停气阻的病机。例如水饮犯肺,使肺气壅塞,失于宣降,表现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等症;水饮或痰浊阻遏于心,使心之阳气被遏,表现心悸、心痛等症;水饮停滞中焦,脾胃气机受阻,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表现头晕、困倦,脘腹胀满、纳差、恶心呕吐等症;饮停四肢则经络气机受阻,表现肢体沉重、疼痛等症。
2?气随液脱:津液的生成,有赖于脏腑气机的健旺,即所谓气旺津生。反之,气也要依附津液而存在,津液亏耗太过,必然导致气随液脱。这个病机在高热、大汗、吐泻等原因引起的津伤病变中更为多见。在这些情况下,不仅津液亏耗,而且正气也随液外脱,形成津气两伤,气随液脱的严重病机。《伤寒论·阳明病篇》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即指出汗过多,津液外泄,阳气随液而亡的病变。频繁而大量的泄泻和呕吐,不仅会丧失大量的津液,而且正气亦随之伤耗。如《景岳全书·泄泻》说:“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也谈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津枯血燥: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如患热证、烧伤等的病人,因津液大量伤耗,就会导致津枯血燥,表现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少、舌红乏津、脉细数等症。由于津血相生,故失血患者的津液也必然不足,《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还强调“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其所以然者,正是为了固护津液。
4?津亏血瘀:津液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清代医家周学海用船和水来形象地比喻血和津的关系。高热、烧伤、吐泻、大汗出等的病人,因津液大量亏耗,不足以载血运行,而发生津亏血瘀。在原有疾病症状的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苔干黄或有芒刺,神昏谵语,甚或斑疹显露等症。《读医随笔·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而非祟也》说:“夫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色有质,可粉可淖者也。其淖者,津液为之合和也。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医者于此,当知增水行舟之意也。叶天士所谓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阴,即此义也。”这就明确指出了津亏与血瘀的密切关系。
 
四、精神病机
精是构成人体脏腑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充则生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精亏则生命力减弱,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减退。
神指精神意识活动。神能主导和协调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故神旺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生,神去则死。以下分别叙述精的病机、神的病机。
(一)精的病机
有以下几方面。
1?阴精不足:精、血、津液等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物质,都可以概括在阴精的范围内。若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缺乏;劳烦过度,情志过极,伤耗阴精;以及大病久病,脏腑气化功能不足,均会导致阴精不足,以致脏精亏虚,失于濡养而形成疾病。《灵枢·本神》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各个脏腑阴精不足的具体病机及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可见“脏腑病机”条。阴精不足的严重情况,也称为精绝、精脱、精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即指阴精亏损、阳气亢盛而导致昏厥。《灵枢·决气》“精脱者耳聋”及《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则是阴精不足而使视、听功能失常。
2?精气夺失:精气泛指生命的精微物质及其功能,精是气的物质基础,而气又是精的活力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类经·十三卷》对此解释说:“亟,即气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气之谓。”《灵枢·本神》又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可知,精盈则气盛,精亏则气衰。精与气互相滋生,精气充足则神气健旺,人体处于健康状态,精气夺失,就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人体精气的过度耗损,以致阴精亏虚,正气不足,表现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或盗
汗、面色少华、脉细弱或细数等虚证证候。
3?精血亏虚:精与血都是由中焦脾胃所消化摄取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成,故称“精血同源”。精充则血盈,精亏则血虚。《类经·藏象类》“精充则血足而发盛”,以及《诸病源候论·虚劳诸候》“精者,血之所成也”,《血证论·男女异同论》“男子精薄,即为血虚”等,分别谈到了精可以生血及精由血成的精血互相滋生的关系。由于肾藏精,肝藏血,所以精血亏虚常主要表现肝肾亏虚的证候,如眩晕耳鸣、视物昏花、发脱齿摇、筋惕肉?、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等症,需要给予填补精血的治疗。
4?失精:包括遗精、滑精。正如《景岳全书·遗精》说:“遗精、滑精总皆失精之病。”成年未婚之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而一月遗精一二次,属生理现象,故《景岳全书·遗精》说:“有壮年气盛,久节房欲而遗精者,此满而溢者也。”次数频繁的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即属生殖之精的病变。失精的病机主要有精室被扰及精关不固两类。劳神过度,心火亢盛,或湿热之邪蕴结下焦,以致精室被扰,久病体虚,房劳过度,以致肾气不足,精关不固,均会导致遗精、滑精。由各种病机所致的遗精、滑精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由于失精,常表现头昏、失眠、精神萎靡、腰腿酸软等肾精不足,失于濡养的症状。
 
(二)神的病机
神指精神意识活动。
广义的神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盛衰情况的综合反映。神的状况,可以通过观察了解机体的形体动静、意识状态、面部表情、语言气息、临床症状以及脉象等而综合得知。它对于判断正气盛衰、疾病轻重及预后良恶有重要意义。以下论述神衰、神乱、神昏、失神等几种神的病机。
1?神衰:神以精、气、血为其物质基础,故《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气血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张景岳正确地概述了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他在《类经·摄生类》说:“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精、气、血充盛则神旺。在疾病过程中,若患者两眼灵活,明亮有神,鉴识精明,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言语清晰,即是“有神”或“得神”;而脉象和缓有力则为脉“有神”的表现。有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精、气、血不足则神衰,表现神情倦怠、短气乏力、目光少神、语声低弱、反应缓慢、面色淡白或萎黄、脉弱无力,为疾病较重之象。
2?神乱:由于忧思忿怒,情志怫郁,痰浊内生,瘀血阻滞,或心肝火旺等因素,上扰心神,蒙闭心窍,以致神志逆乱。《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神乱的病机最多见于癫狂病,表现神志痴呆、语无伦次、时笑时哭、不知秽洁,或狂乱无知,詈骂叫号,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逾垣上屋等症。感受湿热病邪,热入营血,热扰心神,也会引起神乱而见躁扰不安、谵语、甚或如狂发狂等症。
3?神烦:临床表现为胸中郁烦不安。其证有寒热虚实之别,但以热扰心神,以致神烦不安者为多。如《张氏医通·烦躁》说:“气乱于心则烦”,“盖烦者,胸中烦,为内热也。”《杂病源流犀烛·烦躁健忘源流》说:“烦躁,心经热,火病也。内热心烦曰烦,故烦者,但心中郁烦也。”外感、内伤的多种疾病均会导致神烦。外感之神烦,常与躁同时并见,除胸中郁烦不安外,尚见手足躁扰不宁。内伤杂病则多单见神烦,且多由津血不足或阴虚火旺所致。如《罗氏会约医镜·论怔忡惊悸恐惧健忘》说:“烦躁者,心中扰乱不宁也,或病后劳后,津液干涸,荣血不足;或肾水下竭,心火上炎,故虚热为烦。”
4?神昏: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其病机主要分虚实两类,由于邪热、痰浊、风阳、瘀血等阻蔽清窍,神识被蒙而神昏者属实;由于失血过多,正气亏耗,阴阳衰竭,清窍失养,心神耗散而神昏者属虚。在临床上,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者相当多见。多种外感或内伤疾病,诸如温热病、疫毒痢、瘴疟及中风、厥证、痫证、消渴、癃闭、鼓胀等疾病的严重阶段,都会因邪阻神明或心神耗散而导致神昏。
5?失神:《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失神是各种疾病垂危阶段的病机,可由于正气极度虚衰或邪气极度亢盛所致。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神的状况,充分反映机体的正气盛衰,疾病的正邪消长。故《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夫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神昌盛,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太虚则神气全去,神去则机息矣,可不畏哉。”在疾病过程中,若见目光晦暗、瞳神呆滞、形羸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无知、眼闭口开、撒手遗尿等症,均属失神的具体表现。所以失神是神去欲亡、疾病垂危、预后严重的病机概括。
 
五、痰湿水饮病机
痰和饮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谢障碍,以致水湿津液停积凝聚而成。其中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引起痰饮的原因很多,当各种病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不能正常地生化、输布水谷精微,就会使津液停积凝聚而成痰湿水饮,并进一步形成多种病症。所以痰饮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唐代以前,详于论饮。《内经》所说的水饮(《素问·五常政大论》)、积饮(《六元正纪大论》)等,均属于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首创
痰饮的病名,该篇所论的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均属饮证的范围。《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已将痰证和饮证加以区别,分别列出诸痰候及诸饮候。《诸痰候》说:“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又说:“诸饮者皆由营卫气痞涩,三焦不调,而饮水过多,停积而成痰饮,其为病也,或两胁胀满,或心胸烦闷,或眼暗口干,或呕逆短气,诸候非一,故云诸饮。”但总的来说在唐以前的医学著作,详于饮而略于痰。自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明确区分饮清稀而痰稠浊以后,历代对痰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等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情况如《杂病广要·水饮》说:
“古方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
痰和饮的主要区别为:饮清稀而痰稠浊;饮属寒者多,而痰则有寒有热;饮的停积部位主要在胃肠、胸膈、肺、四肢,而痰则无处不到,可以引起多样复杂的病证。正如《景岳全书·痰饮》所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彻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痰和饮的区别已如前述。由于湿、痰、饮三者均属水湿为患,所以还有必要将湿和痰饮加以区别。湿有外湿内湿之分,故六淫中有湿邪,而内湿主要为脾不健运所产生。痰和饮均为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因各种原因而使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水湿聚集而成,也就成为停聚在身体某些部位的水湿。
 
(一)痰湿病机
凡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生活失宜等影响使脏腑功能失调,水津停聚,痰遂由之而生,正如《证治汇补·痰证》说:“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怒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荣卫不清,气血浊败,熏蒸津液,痰乃生焉。”人身的水谷精微,通过肺之治节,脾之运输,肾之开阖,三焦之气化作用或蒸为气,或变为血,或化为津,以温煦濡养全身。如果各种病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不能生化、输布水谷精微,三焦气化不利,就会使津液聚而为痰。《景岳全书·痰饮》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所谓“化失其正”,即肺、脾、肾、三焦失其正常的功能,而发生病理的变化。
脾失健运:由于外受湿邪,或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倦,使中焦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痰即随之产生。《医宗必读·痰饮》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由于人体阴阳盛衰的不同,痰停日久,可以寒化或热化,而有寒痰与热痰之分。
肺失治节:外感邪气,侵袭肺卫,使之失于宣发及肃降,以致津液阻滞,渐聚成痰,并从所感邪气之不同,而有寒痰、热痰、燥痰之异。更有久病肺虚,治节无权,水湿津液不能宣化,亦因之聚而为痰。或由于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煎熬津液而成痰者。
肾气亏耗:由于久病及肾,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以致肾气亏耗。若肾阳不足,开阖不利,则水湿上泛而为痰;肾阴亏耗,则虚火内炽,煎灼津液而为痰。正如《罗氏会约医镜·论痰饮》所说:“痰之本在肾,肾有阴阳,阳虚则水泛为痰,痰清而稀;阴虚则火动,火结为痰,痰稠而浊。”又如:肝郁气滞,乘侮脾土,脾失健运,则聚湿而生痰,或气郁化火,木火刑金,灼伤津液,则煎熬而成痰。或经络阻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蓄聚而为痰。
痰形成以后,留滞于不同的脏腑、经络,即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病证。正如《丹溪心法·痰》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又说:“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所以《症因脉治·痰证论》概括地说:“痰之为病,变化百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下述八类:
1?痰浊蕴肺:肺气不能宣发肃降而发生咳嗽,喘促、咳痰、胸闷等症。临床所见有风、寒、热、燥、湿之分。①风痰:外感风痰由外感风邪,闭束肺气,肺津停聚而成。表现咳嗽痰多如沫、多泡。②寒痰:由外感风寒,或脾肾阳虚,痰湿上泛而引起,以咳嗽清稀白痰为特征。外感风寒所致者则兼恶寒、微热、喉痒、咳嗽。脾肾阳虚所致者,则兼形寒肢冷,手足不温,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等症。③热痰:多由于感受热邪,或湿痰郁久化热所致。咳嗽较剧,胸闷气促,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④燥痰:由于感受燥邪,或肺肾阴虚,燥热炼津为痰,表现咳嗽喘促,痰少色白,或呈米粒状痰,涩而难出,口干咽燥。⑤湿痰:为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干于肺所致,表现咳嗽、痰多色白,容易咯出,胸痞呕恶,肢体困倦,苔腻。
2?痰阻中焦:由于饮食积滞,损伤脾胃,以致水湿停聚成痰,或因痰浊阻滞中焦,使脾胃失于健运,不能消磨运化水谷,以致出现脘闷腹胀、口嗳食臭、苔腻等症。此种证候亦称为食痰,痰浊阻滞中焦,使脾胃升降失调,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表现为胸脘痞闷、胀满、恶心、呕吐清水或痰涎、心悸、头晕;胃肠传化功能失调,则表现为腹泻时作时止,下如白胶,或是便秘;痰热互结,则成痰热结胸,表现为胃脘部硬满、压痛,苔黄腻,脉滑。
3?痰浊蒙心:因心主神明和血脉,痰浊蒙心,则心失所养,而见心悸、失眠、多梦、易惊;心阳不得宣通,则见胸闷、心痛,发为胸痹;阻遏心神,则见神志失常,烦躁易怒,骂詈号叫,语无伦次,时笑时哭,发为癫、狂,或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口流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苏醒,发为痫证;温热病邪入于营血时,痰热结于心包,使神机闭塞,则见神志模糊,甚或昏迷不醒,舌强语謇,喉中痰鸣等。
4?痰蕴胆腑:胆为“中清之府”,若因痰虚气郁,痰浊内蕴,则痰浊上扰心神,心神不宁而致虚烦不得眠。正如《证治要诀·不寐》说:“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眠。”
5?痰浊上逆于头:蒙蔽清阳,则见眩晕、耳鸣、头重、头痛,或有胸闷脘痞,呕吐痰涎清水等症;痰湿素盛之人,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蒙清窍,则突然昏仆,四肢厥冷,喉有痰声,而发为痰厥。
6?痰阻经络:痰湿浊邪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及经脉失于濡养,以致肌肤不仁,手足麻木,肢体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风阳内动,痰浊内壅,风痰横窜经络,使经络气机阻闭,则致口眼?斜,半身不遂;若更加风痰上蒙心窍,阻闭神明,则致头目昏晕,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若情志抑郁,痰与气结,气滞痰凝,结于咽喉,自觉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而成为梅核气;痰凝气滞,结于颈前,肿大成块,则发为瘿瘤。
7?痰滞肌肉筋骨:痰凝肌腠,则在身体各处结成大小不等的颗粒肿块,如痰核、瘰疬等;湿痰流注关节,则发为流痰,漫肿疼痛,日久破溃,脓液稀薄,难以收口,并常有消瘦、乏力、潮热、盗汗等症。
8?痰滞胞宫:妇人体质肥胖,或恣食肥甘厚味,痰湿滞于胞宫,则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白带量多、稠浊。兼有胸闷、腹泻、泛恶、痰多、苔腻等症。
痰证病机是相当广泛的,临床上凡有形症之可见者,如咳痰、痰核之类,称为有形之痰,反之,则为无形之痰。无论其为有形或无形,都具有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