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M 麻黄

shengjinqiang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01
帖子
458
获得点赞
2
声望
18
full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内蒙等地。原植物喜凉爽干燥气候,耐严寒,多生于沙质土壤中。味辛、微苦,性温。主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用名有麻黄、炙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绒。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微温,无毒。主治五藏邪气缓急,风肋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束伤寒头痛,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药性论》:君,味甘,平。能治身上毒风痹,皮肉不仁,主壮热,解肌发表,温疟,治瘟疫。根节能止汗。方曰:并故竹扇杵末扑之,又牡蛎粉,粟粉并根等分末,生绢袋,盗汗出即扑手摩之。
《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逐风,破症癖积聚,逐五藏邪气,退热,御山岚瘴气。
《开宝本草》:味苦,温、微温,无毒。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馀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疼,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虚。
2
仲景治伤寒,有麻黄汤,葛根汤,大小青龙,皆用麻黄。治肺痿上气,有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皆大方也。
《本草衍义》: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匕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病疮疱倒黑者,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以此知此药入表也。
《珍珠囊》:去荣中寒。
《药类法象》:若去节,发太阳、少阴经汗。去节,煮三二沸,掠去上沫,不然,令人心烦闷。不去节,止太阳、少阳经汗。
《药性赋》:味苦、甘,性温,无毒,升也,阴中阳也。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发表;其节中实,止盗汗而固虚。
《汤液本草》:《心》云:阴明经药,去表上寒邪。甘热去节,解少阴寒,散表寒,发浮热也。
《液》云:入足太阳、手少阴,能泄卫实发汗,及伤寒无汗,咳嗽。根、节能止汗。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以其在太阳地分,故曰太阳也。本病者即荣卫,肺主卫,心主荣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风、伤寒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本草衍义补遗》:苦甘,阴中之阳。泄卫中热,去荣中寒,发太阳少阳之汗,入手太阴经。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又云: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
洁古云:麻黄,发太阳、少阴经汗,入手太阴。《主治秘诀》云:性温,味甘、辛。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阳也。其用有四:去寒邪一也,肺经本二也,发散风寒三也,去皮肤寒湿及风四也。泄卫中实,去荣中寒。又云:麻黄苦为在地之阴,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太阴也。
《本草纲目》:麻黄乃治肺经之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余思之,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恶寒发热而憎寒。夫风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是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故其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愤郁。故用麻、甘同桂,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以利气。汗后无大热而喘者,加以石膏。《活人书》夏至后加石膏、知母,皆为泄肺火之药。是则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自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佐以芍药,泄木而固脾,使以姜枣,行脾之津液而和
3
营卫也。下后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利肺气。汗后脉沉迟,加人参以益肺气。朱肱加黄芩为阳旦汤,以泄肺热也。皆是脾胃之药。是则桂枝虽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此千古未发之秘旨。又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附辛汤、麻附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乃赵嗣真所谓熟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
《本草经疏》:麻黄禀天地清阳刚烈之气,故《本经》味苦,其气温而无毒。详其主治,应是大辛之药,《药性论》加甘,亦应有之。气味俱薄,轻清而浮,阳也,升也。手太阴之药,入足太阳经,兼走手少阴、阳明、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成象,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六急也。风胁痛者,风邪客于胁下也。斯皆卫实之病也。卫中风寒之邪既散,则上来诸证自除矣。其曰消赤黑斑毒者,若在春夏,非所宜也。破癥坚积聚,亦非发表所能。洁古云:去荣中寒邪,泄卫中风热,乃确论也。多服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故也。麻黄轻扬发散,故专治风寒之邪在表,为入肺之要药。然其味大辛,气大热,性轻扬善散,亦阳草也,故发表最速。若夫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疱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汗多亡阳,能损人寿,戒之!戒之!自春深夏月,以致初秋,法所同禁。
《本草蒙筌》:恶细辛石韦,宜陈久年深。凡欲用之,须依法制去根节;单煮数沸,倾上沫用火焙干。任合丸散煎汤,方不令人烦闷。以厚朴为使,入手足四经。手太阴经本经之药,阳明经荣卫之药,而又入足太阳经、手少阴经也。发汗解表,治冬月正伤寒如神;驱风散邪,理春初真温疫果胜。泄卫实消黑斑赤疹,去荣寒除身热头疼。春末温疟勿加,夏秋寒疫切禁。因时已变,温热难抵,剂之轻扬,仍破积聚癥坚,更劫咳逆痿痹。山岚瘴气,亦可御之。若蜜炒煎汤,主小儿疮疱。患者多服,恐致亡阳。止汗固虚,根节是妙。
谟按:东垣云:麻黄治卫实,桂枝治卫虚。虽俱治太阳之经,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心主荣。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冬月伤寒、伤风咳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然麻黄又为在地之阴,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云: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麻黄属阴,气味俱薄,薄则阴中有阳可知矣,安得不为轻扬之剂升上而发汗乎?但入手太阴经,终亦不能离少阴之本体也。
《本草乘雅》:麻黄表黄里赤,中虚象离,生不受雪,合辅心王,宣扬火令者也。主治寒风湿疟,标见头痛之标经,侵淫部署之首,形层之皮,致毛孔满实,逆开反阖者,宣火政令,扬液为汁而张大之,八万四千毛孔,莫不从令,而去邪热气矣。但热非病反其本,得标之病,即寒风暴虐之气,使人毛孔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劲切之性,仍未反乎本气之寒也。咳逆上气者,毛孔满闭,则不能布气从开,故上逆而咳。症坚积聚者,假气成形,则不能转阖从开,故积坚而症。盖不独本性不迁,即本气犹未变易,故仍可转入为出,易冬为春,否则妄汗亡液,败乱心王矣。
《药性解》:麻黄专主发散,宜入肺部;出汗开气,宜入心与大肠、膀胱。此骁悍之剂也。可治冬月春间伤寒瘟疫,夏秋不可轻用,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可用。或无寒邪、或寒邪在里、或里之人,或阴虚发热、或伤风有汗、或伤食等症,虽发热恶寒,其不头疼身疼而拘急,六脉不浮紧者,皆不可用。虽可汗之症,不宜多服,盖汗乃心
4
之液,若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矣,或至亡阳,或至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丹溪以麻黄、人参同用,亦攻补之法也。医者宜知之。
《药鉴》:气温,味苦甘,气味俱薄,无毒,升也,阳也。手太阴之剂,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阳明经药也。去根节者发汗,留根节者敛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无真寒邪,或寒邪在里,或表虚之人,或阴虚发热,或伤风有汗,或伤食等症,虽有发热恶寒,其不头疼身痛而拘急,六脉不浮紧甚者,皆不可汗。虽有可汗之症,亦不可过。盖汗乃心之液也,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之,则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为之动矣,或致亡阳,或致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也。戒之!君羌活,能散风邪。佐独活,能消脚气。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臣甘菊,能清肺热,更明眼目。身能发汗,根主敛汗。风家用之多验者,何哉?盖风至柔也而善藏,麻黄性至轻也而善驱,内用气血药以托之,外用浮剂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得以善藏终矣。阴虚发汗者,鹿角四物汤加根节敛汗。汗多亡阴者,附子四君饮入根节回阳。痈疽方起者,行凉药中兼用之,即散无疑。寒邪战栗者,疏风药中兼用之,立止不谬。痘家初发热,及痘红紫稠密,皮厚不快者,多用于行凉解毒药中,则内托外散,正气谓开门放贼,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滞之气。表虚则忌。
《景岳全书》: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古之独得也。此外如手太阴之风寒咳嗽,手少阴之风热斑疹,足少阴之风水水肿,足厥阴之风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为最。然柴胡、麻黄俱为散邪要药,但阳邪宜柴胡,阴邪宜麻黄,不可不察也。
《本草备要》:辛温微苦。僧继洪云:中牟产麻黄地,冬不积雪。性热,故过服泄真气。入足太阳,膀胱,兼走手少阴、阳明,心、大肠,而为肺家专药。能发汗解肌,去营中塞邪,卫中风热,调血脉,通九窍,开毛孔。治中风伤寒,中犹伤也。头痛温疟,咳逆上气,风寒郁于肺经。经曰:诸气贲郁,皆属于肺。痰哮气喘,哮证宜泻肺气,虽用麻黄而不出汗,本草未载。赤黑斑毒,用热一曰斑证,表虚不得再汗,非便闭亦不可下,只宜清解其热。毒风疹痹,皮肉不仁,目赤肿痛,水肿风肿。过剂则汗多亡阳,夏月禁用。汁者心之液,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摇,乃骁悍之剂。丹溪以人参、麻黄同用,亦攻补法也。东垣曰:《十剂》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邪客皮毛,腠理闭拒,营卫不行,故谓之实。二药轻清,故可去之。时珍曰:麻黄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二药皆轻扬发散,而所入不同。王好古曰:麻黄治卫实,桂枝治卫虚,虽皆太阳经药,其实营卫药也。心主营为血,肺主卫为气。故麻黄为手太阴肺之剂,桂枝为手少阴心之剂。时珍曰:忠景之上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未有究其精微者。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恶寒;风伤卫,卫气外滞,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肺之合也。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故用麻黄、甘草、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泻肺而和气,汗后无大热而喘者加石膏。《活人书》夏至后加石膏、知母,皆泻肺火之药,是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散肺经火郁之药。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使以姜枣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下后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利肺气也。汗后脉沉迟者,加人参以益肺气也。《活人书》加黄芩为阳旦汤,以泻肺热也。是桂枝汤虽为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诸家皆以麻黄、桂枝为肺经药,谓伤寒传足不传手
5
者,误也。桂能平肝。发汗用茎去节,煮十余沸,掠去浮沫,或用醋汤略,晒干备用,亦有用蜜炒者,庶免太发。止汗用根节,无时出汗为自汗,属阳虚;梦中出汗为盗汗,属阴虚。用麻黄根、蛤粉、粟米等分为末,袋盛扑之佳。时珍曰:麻黄发汗驶不能御,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物理不可测如此。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等证,皆可加用。盖其性能行同身肌表,引诸药至卫分而固腠理。
 
由版主最后编辑:
《本经逢原》:麻黄微苦而温,中空而浮,阳也,升也。入足太阳,其经循背下行,本属寒水,而又受外寒,故宜发汗去皮毛气分寒邪,以泄寒实。若过发则汗多亡阳。或饮食劳倦,及杂病自汗,表虚之证用之,则脱人元气,祸患莫测。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二药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营卫药也。心主营血,肺主卫气,故麻黄为手太阴肺经之剂,桂枝为手少阴心经之剂。伤寒伤风而咳嗽,用麻黄汤、桂枝汤,即汤液之源也。麻黄乃肺经之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汤,有汁用桂枝汤。夫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即为血,在卫即为汗。寒伤营,宫血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故无汗发热而恶寒;风伤卫,卫气不能内护于营,营气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是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邪气。盖皮毛外闭,邪热内攻,肺气怫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于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是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邪郁之药也。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自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佐以芍药泄水而固脾,皆是脾肺之药。是则桂枝虽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本经》治中风,是主缓风瘫痪而言。云温疟系湿疟,乃传写之误。破癥坚积聚者,表里兼治,非神而明之,难效其法也。
《本草崇原》:植麻黄之地,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至阴者,盛水也,阳气者,太阳也。太阳之气,本膀胱寒水,而气上行于头,周遍于通体之毛窍。主治中风伤寒头痛者,谓风寒之邪,病太阳高表之气,而麻黄能治之也。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者,谓温疟病藏于肾,麻黄能起水气而周遍于皮毛,故主发表出汗,而去温疟邪热之气也。治咳逆上气者,谓风寒之邪,闭塞毛窍,则里气不疏而咳逆上气。麻黄空细如毛,开发毛窍,散其风寒,则里气外出于皮毛,而不咳逆上气矣。除寒热,破癥坚积聚者,谓在外之寒热不除,致中土之气不能外达,而为症坚积聚。麻黄除身外之寒热,则太阳之气出入于中土,而癥坚积聚自破矣。
《本草求真》:麻黄专入膀胱,兼入肺。辛温微苦,中空而浮,入足太阳膀胱,足太阳为六经外藩,总经络而统营卫,其经之脉起目眦,上脑下项,循肩挟脊抵腰,行于身后。故凡寒入是经,其症必见头痛,发热恶寒,腰脊卒强,无汗,脉则尺雨俱紧,是为伤风。兼入手太阴肺。麻黄空虚似肺,故亦兼入肺经。仲景用此以治寒入太阳无汗,其意甚深,盖缘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固密,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恶寒。方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是麻黄虽太阳发汗重剂,实散肺经火郁之邪。其在十剂,有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弘景曰:麻黄疗伤汗解肌第一药。又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赵嗣真所谓熟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是以风寒郁肺而见咳逆上气,痰哮气喘,则并载其能治。但用此之法,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人参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营药以助液,当归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附子可除寒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黄芩、石膏、知母可解炎热之瘟邪,及夏月不宜用者,盖用过用则汗多亡阳,自汗表虚则耗人元气。张仲景曰:阳盛阴虚者,不可发汗;尺脉迟者,不可发汗;咽燥喉干者,不可发汗;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不痢虽有表症,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衄血、亡血家不可发汗;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少阴病脉沉细数,不可发汗;少阴病但厥无汗,不可发汗;脉动数微弱,不可发汗;脉沉迟不可发汗;
6
汗家不可发汗。腹中上下左右有动气,不可发汗。夏月阳气外泄,不宜再发以夺元气耳。然果春夏值有深寒内入,则又何不可用之有。至于手少阴心之风热斑疹,足厥阴之风痛目痛,审其腠理坚闭,病应用散,亦当审实以投。功与桂枝、柴胡、葛根、芍药同为一类,但桂枝则解太阳风邪伤卫;王好古曰:心主营为血,肺主卫为气,故麻黄为手太阴肺之药,桂枝为手少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阳明经药,兼入脾经。柴胡则发少阳阳邪寒热往来,此则能发太阳阴邪伤营,不可不细辨也。发汗用茎。止汗须用根节。并蛤粉、粟米等分为末,袋盛扑之。时珍曰:麻黄发汗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物理之妙,不可测度如此。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至诸症,皆可随症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
《得配本草》:余当审证施治。如妄用误汗,为害不浅。得肉桂,治风痹冷痛。佐半夏,治心下悸病;寒气泄也。佐射干,治肺痿上气;寒气外包,火气不通达故痿。使石膏,出至阴之邪火。为石膏之使。
铁甲痘极硬不灌浆者,酒煮炒黑煎服,痘即烂,便有生机。
发汗用茎,折去根节,先煎十余沸,以竹片掠去浮沫。沫能令人烦,根节能止汗,故去之。或蜜拌炒用亦可。惟冬月在表,真有寒邪者宜之。凡服麻黄药,须避风一日,不尔,病复作难疗。
用麻黄汗不止,冷水浸头发,用牡蛎、糯米粉扑之。
寒邪在里,脉不弛紧有力,伤风有汗,素有血证,真阴内虚,卫气不足,春时瘟疫,发热恶寒,无头疼身痛拘急等症,皆禁用。时症亦有头疼身痛拘急者,宜细察之。
《本草经解》:麻黄气温,秉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阴心经。气味轻升,阳也。心主汗,肝主疏泄,入肝入心,故为发汗之上药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者,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之伤寒也,麻黄温以散之,当汗出而解也。温疟,但热不寒之疟也,温疟而头痛,则阳邪在上,必发表出汗,乃可去温疟邪热之气,所以亦可主以麻黄也。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则肺伤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麻黄温以散皮毛之寒,则咳逆上气自平。寒邪郁于身表,身表者,太阳经行之地,则太阳亦病,而发热恶寒矣,麻黄温以散寒,寒去而寒热除矣。症坚积聚者,寒气凝血而成之积也,寒为阴,阴性坚,麻黄苦入心,心主血,温散寒,寒散血活,积聚自散矣。
《神农本草经读》:麻黄气温,秉春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心主汗,肝主疏泄,故为发汗之上药,其所主皆系无汗之症。中风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宜麻黄以发汗。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热甚无汗头痛,亦宜麻黄以发汗。咳逆上气,为手太阴之寒症;发热恶寒,为足太阳之表症,亦宜麻黄以发汗。即症坚积聚为内病,亦系阴寒之气,凝聚于阴分之中,日积月累而渐成,得麻黄之发汗,从阴出阳,则症坚积聚自散,凡此皆发汗之功也。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能止汗,旧解多误。《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凡风寒之在表者,无所不治,以能驱其邪,使皆从汗出也。止咳逆上气,轻扬能散肺邪。除寒热,散营卫之外邪。破症坚积聚。散脏腑之内结
 
麻黄,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之最清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盖出入于空虚之地,则有形之气血,不得而御之也。
《本经疏证》: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肺。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肺,所以分布心阳,外至骨节肌肉皮毛,使其间留滞,无不倾囊出也。故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夫与天之寒,声相应气相求者,于地为水,于人身为精血津液,故天寒则地中之水皆凝为冰而不流。人身亦然,精被寒凝,则阳气沸腾,鼓荡于外,为伤寒温疟。邪热在表而无汗,津液被寒,则其质凝聚为水,而其中之气,奔迸上迫,为咳逆上气,血被寒则脉络不通,为癥坚积聚。麻黄气味轻清,能彻上彻下,彻内彻外,故在里则使精血津液流通,在表则使骨节肌肉毛窍不闭,在上则咳逆头痛皆除,在下则癥坚积聚悉破也。
昔人泥于伤寒脉法篇脉浮而紧一节,遂谓寒必伤营,风仅中卫,附以伤寒无汗中风汗出二语,以为麻黄桂枝二汤方柄,至大小青龙二汤,则既不可隶之寒伤营,又不容录之风伤卫.遂别立风寒两伤营卫一门,以为鼎峙,殊不知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仲景之言也。风寒两伤营卫,非仲景之言也。夫寒非风何以能及人之身,风非寒何以能中人之卫,是风与寒寒与风,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柯韵伯曰: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阳明中风,脉弦浮大,不得汗,合而观之,不得以无汗为非中风矣。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而未尝言无汗。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不冠以伤寒,亦不言恶寒。又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合而观之,不得以有汗为非伤寒矣。今人但据桂枝证之自汗,不究伤寒亦有自汗者,但以麻黄证之无汗,不究中风最多无汗者,谓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不知伤寒亦有浮缓,中风亦有浮紧者,仲景之论,变动不居,后人偏为分疆书界,致使执滞难通,伤寒中风之说拘,则麻黄桂枝之用混,何如无汗不得用桂枝,有汗不得用麻黄,直捷了当也。善夫刘潜江之论麻黄桂枝二汤也。曰麻黄既以主气名,然寒伤营者用之,营则属血也;桂枝既以主血名,然风伤卫者用之,卫则属气也。营在脉中,伤之则邪入深,是岂止营病,且并卫病矣。故麻黄汤驱营中之邪,使这发越自卫而出,卫在脉外,伤之则邪入犹浅,然风邪干阳,阳气不固,必由卫不与营和,斯汗出耳。故桂枝汤散表外之邪,引卫气与营气谐和,虽然,麻黄何以能由营通卫,本经谓麻黄苦温。夫苦为在地之阴,是发于阴出于阳矣。犹助以杏仁之疏卫,乃能遂其由阴达阳之用,桂枝何以能由卫和营,本经谓桂辛热。夫辛为在天之阳,是发于阳入于阴矣。且助以白芍之通营,乃能遂其由阳和阴之用。盖风寒既伤于外,营卫本皆乖戾,特伤之重者无汗,无汗则以麻黄从阴中达阳,营气乃通,伤之轻者有汗,有汗则以桂枝从阳中召阴,卫气乃和,谓桂枝不入营麻黄不由卫可乎?夫寒著人则水气郁,水气郁则由卫及营,其害有不仅至营而止者,非如麻黄之气味轻扬,出入无间,能使在地之水不凝,出地之阳亦不壅者,何以使血脉利营气通耶?是营卫之义,不可不明,麻黄桂枝之用,断不必泥于在营在卫,脉法篇所谓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者,不为虚设矣。
或谓麻黄治外寒固矣,然必谓外寒与身中水气相应为病,则不用佐使用寒药者乎?曰:凡用麻黄以寒药为佐使者,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婢汤、古今录验续命汤、文蛤汤,皆用石膏;麻黄升麻汤,用知母石膏黄芩;桂枝芍药知母汤,用知母;千金三黄汤,用黄芩。然大青龙汤、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治风寒;越婢汤,治风水;文蛤汤,治水气;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风湿,仍系外寒水气交关为害。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8
麻黄升麻汤,外寒未尽,里已化热,绝不与水气相干。但一则曰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一则曰大下后,手足厥冷,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则皆已服他药。夫已服他药,何以知其发病时,不系外寒与身中水气为病耶?且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冠以不可更行桂枝汤;麻黄升麻汤,冠以伤寒,则其始为外寒无疑矣。而服药后既已变证,仍不离乎伤寒中风,此最当著眼者也。
有汗不得用麻黄,斯言信矣。然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婢汤二证,皆有汗出,汗出更用麻黄,独不畏其亡阳耶?虽然,汗多亡阳,为佐使用温药者言耳。夫寒邪外著,热气腾沸,原因身中阴气痹阻,不与阳交,故麻黄青龙等汤义,在使阴交于阳,阳气既和,遂和于外著之阴寒为汗,设服之过剂,则阳才外泄,阴即内争,此汗多亡阳之谓矣。兹二证者,既已有汗,阳犹甚盛,不与阴和,故或逼阴于外为汗,或遂阴于上为喘,或阳郁不宣为风水,或阻气于上为肺胀,故曰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曰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曰千金用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可见皆阴与阳争,不能胜阳,阳结聚而阴散漫,阳上薄而阴不下输,如是而不用麻黄发其阳,阳终不能布,不用石膏泄阳通阴,阴终不能归,故两方者,非特用麻黄,且多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且倍用焉。(越婢汤)然终以阴阳不能相交,刻刻虑其阴胜阳负,故越婢汤下云:恶风者,加附子一枚,其中仍有生姜三两,可见虽发其阳,泄其阳,仍不忘夫亡阳矣。
然则大青龙汤用石膏倍麻黄,义莫比于此否?曰大青龙汤与越婢汤对待,固可以知表气疏密;与小青龙汤对待,尤可以知里气虚实。夫麻黄由表实而用,用麻黄弥实,用麻黄至六两已矣。乃大青龙之不汗出,与越婢之续自汗出,固可同日而语与,地皮毛者肺之合,肺主卫,卫者一身极外之捍卫也。故表气实者,不聚于营卫皮毛,即聚于肺,心者覆于肺下,表邪既聚于肺,心气无从发舒,故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主之。如盛寒之邪,聚于皮毛营卫,虽至一身悉肿,在内之心气,犹可发舒,故无大热,续自汗出者,越婢汤主之,聚于上则欲其通于营卫,为汗外泄耳。若在营卫皮毛为肿,则不必桂枝之通,毋庸杏仁之降,此大青龙越婢之殊也。若小青龙寒水之化聚于中,与大青龙之聚于上,又适相对照。盖聚于上,能束缚胸中之阳为内热,聚于中,则侵损胸中之阳为内寒,内热则烦躁,内寒则喘咳呕哕,烦躁故佐以石膏,内寒故佐以细辛干姜。然热比于实,寒比于虚,实者治宜急,急者倍麻黄,不急恐石膏增寒于内,虚者治宜缓缓者半麻黄,不缓恐麻黄细辛亡阳于外,此又小青龙大青龙所攸分也。
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此之谓风寒两伤营卫,主持是说者非一人。柯韵伯尤在泾非之,今之说又与柯氏尤氏所说者异,不合大青龙两条,比类而疏通之,则是说终为无据矣。大青龙扼要为寒水之化聚于上,寒水之化有风甚于寒者,有寒甚于风者,风性急疾,故脉紧急绞转,寒性凝重,故脉宛转不畅。风甚者内侵亦甚,则不汗出而烦躁,寒甚者障蔽亦甚,则身不疼而但重。充其类,风甚者能内为实热,寒甚者能外为肿胀,其源同,则其治亦同,而其趋向少有不同,则其变必不能同,故急治之,急治之故用麻黄至六两也。柯氏之说善矣。然于下条,必增人发热恶寒无汗烦躁句,其理始可通,尤氏之说亦甚当,然但疏加石膏,不及倍麻黄,于大青龙意义,终未为熨贴,今之说又遗却无少阴证句,亦未为全璧也。夫少阴证非他,烦躁是也。类躁非少阴证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是烦躁为太阳证矣。夫曰烦躁为传,烦躁乃多见于少阴篇,是以知烦躁者,实太阳少阴两经接界证也。是上下两条者,皆针锋相对,无少渗漏,上条冠以太阳中
9
风,乃脉浮紧,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则与太阳中风应服桂枝汤者异,下条冠以伤寒,乃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且乍有轻时,又与太阳伤寒应用麻黄汤者异,惟其病属麻黄,证见桂枝,病属桂枝,证见麻黄,斯合两方为一方矣。中风证不应烦躁,而烦躁,是风性善生热,亟亟乎将入少阴,故不得不以石膏从阴通阳,从阳引阴,截于中道,使从太阳解,然不倍麻黄,则散发无力,恐阴既通阳,阳随阴化,热证未已,寒证复起,是适以害之也。伤寒证应烦躁,而不烦躁,是寒性善凝聚,故身重而将入太阴,不得不倍麻黄以发其凝聚,然不加石膏,则阴无所守,恐阳邪散,阴亦随之以竭,是适以杀之矣。观乎金匮要略之论饮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不汗出身体于重,谓之溢饮。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亦可思身重之所以矣。
麻黄非特治表也。凡里病可使从表分消者,皆用之,如小续命汤葛根之治风;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之治寒;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之治湿;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醇酒汤之治黄;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痹一汤、牡蛎汤之治寒热;则犹有表证。有表证者用麻黄,本经所谓发汗去邪热除寒热也。若乌头汤之治风,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之治咳,甘草麻黄汤文蛤汤之治水,则无表证矣。无表证而用麻黄,则本经所谓止咳逆上气破微坚积聚者。然所谓从表分消者谓何?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曰咳而脉浮,是病聚于肺。肺者皮毛之合,从皮毛而泄之,所以分消肺病也。曰里水,曰吐从渴欲得水,脉紧头痛,是病仍在上及皮毛,与风寒不殊矣。惟心下悸一证,绝不见可用麻黄踪迹,主以半夏麻黄丸,其义最为难释。盖悸者水饮侵心,心气馁缩,固应半夏之治饮,然用麻黄通心,不用桂枝者,则以桂枝仅能通血脉,不能发舒心阳,然究病轻药峻,不宜急治,故止服如小豆者三丸,日三服以渐去之,于此见用麻黄仍欲使之和缓有如此者。
凡用麻黄发汗治咳逆,皆可知其治肺矣。治心者除半夏麻黄丸外,犹有可证者乎?然伤寒金匮除此却无明文,而在千金外台者,可考也。千金治心热满烦闷惊恐安心散,调心泄热,治心脉厥大寸口小肠热齿龋嗌痛麻黄汤,(十三卷)外台删繁疗心劳实热,好笑无度,自喜,四肢烦热,止烦下气麻黄汤,删繁疗脉极热伤风损脉为心风心风状多汗无滋润消虚热极止汗麻黄汤(十六卷)范汪疗心腹积聚寒中痛又心胸满肋下急绕脐痛通命丸,(十二卷)皆以麻黄为君,则麻黄之通心阳,散烦满,可见矣。然则在肾独无用麻黄者乎,是亦有之。金匮曰:病厉节不得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千金有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粉方,亦有治精极五脏六腑俱损伤虚热,偏身烦疼骨中痛烦闷方,(十九卷)外台有删繁疗劳热四肢肿急少腹满痛颜色黑黄关格不通鳖甲汤(十六卷)皆有麻黄。则麻黄之于肾,盖治气闭精凝虚热内作之证矣。且过者功之对也。用麻黄而过,在肺则有厥逆,筋惕肉?,在心则有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在肾则有脐下悸。循其过而稽其功,则前所谓麻黄下能通肾气,而上能发心液为汗,及除肺家咳逆上气者,为不虚矣。
本经谓麻黄除寒热,仲景亦有用麻黄治寒热之方,而治寒热主剂,实为柴胡,是则柴胡所治寒热,与麻黄所治寒热,当必有别矣。伤寒论曰: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而恶寒,面有热色,身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曰服桂枝汤后,形如疟,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夫柴胡所主之寒热曰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则与麻黄所主之寒热一日二三度发,日再发者,有别矣。且此则曰恶寒,小柴胡证则曰外有微热,可见寒热彼此皆有休时,惟柴胡证则不恶寒,但有微热,麻黄证则无热而但恶寒,知此则两证之异昭昭然无可疑矣。
 
《本草新编》:麻黄,味甘、辛,气寒,轻清而浮,升也,阳也,无毒。入手足太阳经、手太阴本经、阳明经。荣卫之药,而又入足太阳经、手少阴经也。发汗解表,祛风散邪,理春间温病,消黑斑赤痛,祛荣寒,除心热头痛,治夏秋寒疫。虽可为君,然未可多用。盖麻黄易于发汗,多用恐致亡阳也。
或问麻黄既是太阳经散荣表肌圣药,凡太阳经有荣邪未散,而表症未解者,似宜多用之矣,而子何戒人多用也?夫君药原不论多寡也。太阳荣邪,能用麻黄,即为君主,用之则邪自外泄,而不必多用之者,盖麻黄少用,邪转易散;多用则不散邪,而反散正矣。
或问麻黄易于发汗,用何药制之,使但散邪,又不发汗耶?曰:麻黄之所尤畏者,人参也。用麻黄而少用人参,则邪既外泄,而正又不伤,何致有过汗之虞。倘疑邪盛之时不宜用参,则惑矣。夫邪轻者,反忌人参;而邪重者,尤宜人参也。用人参于麻黄汤中,防其过汗亡阳,此必重大之邪也,又何足顾忌哉。
或问麻黄误汗,以致亡阳,用何药以救之乎?曰:舍人参无他药也。夫人参止汗之药,何以能救麻黄之过汗。盖汗生于血,而血生于气也,汗出于外,而血消于内,非用人参以急固其气,则内无津液之以养心,少则烦燥,重则发狂矣。此时而欲用补之药,则血不易生;此时而欲用止汗之药,则汗又难止。惟有人参补气,生气于无何有之乡,庶几气生血,而血生汗,可以救性命于垂绝,否则,汗出不已,阳亡而阴亦亡矣。
或问麻黄善用之则散邪,不善用之则散正,何不示人以一定之法,无使衰用也。夫用麻黄,实用一定之法,而世人未知也。麻黄散营中之邪也。见营中之邪,即用麻黄,又何误哉。惟其不能明辨营中之邪,所以动手即错。而营中之邪,又尤易辨也。凡伤寒头疼除,而身热未退,即邪入营矣,便用麻黄,邪随解散,又宁有发汗亡阳之虑哉。夫亡阳之症,乃邪未入于营,而先用麻黄以开营之门,而方中又不入桂枝,以解卫中之邪,复不入石膏以杜胃中之火,此所以邪两无所忌,汗肆然而大出也。倘合用桂枝、石膏、麻黄三味同入,必不至有阳亡之祸矣。
或疑麻黄一味乱用,已致出汗亡阳,何以合桂枝、石膏同用,反无死亡之祸,此仆所未明也。不知药单用则功专,同用则功薄。麻黄单用,则无所顾忌,专于发汗矣。苟有桂枝同用,则麻黄寒,而桂枝热,两相牵掣,而有以夺其权;苟有石膏同用,则石膏重,而麻黄轻,两相别而得以争其效,虽汗出而不致亡阳,又何有暴亡之惨哉。
或疑慎用麻黄,宜少而不宜多,乃何以亦有少用而亡阳者乎?此盖用之不当,虽少,阳亦亡也。故医贵辨症分明,不在用药谨饬也。
或疑麻黄有初病伤寒而即用,亦有久病伤寒而仍用者,又是何故?盖在营之风邪未散也。而在营之风邪未散,何从而辨?身热而畏寒者是也。凡见伤寒之症,虽时日甚久,而身热未退,又畏风寒,非前邪未退,即后邪之重入,宜仍用麻黄散之,但戒勿多用耳。盖初盛之邪其势盛,再感之邪其势衰。邪盛者,少用而邪难出;邪衰者,多用而邪易变也。
或疑麻黄善变,何法以安变乎?不知麻黄未尝变也,人使之变耳。如宜汗不汗,不用麻黄汗之,又用麻黄始汗大出,甚则出而不已,邪亦□□□□不死者幸也。可见,防变之道,不在麻黄之不汗,而在麻黄之过汗也。宜麻黄之发汗,汗之而变不生;不宜麻黄之发汗,汗之而变必甚。然则防过汗可也,何必防麻黄,而求安变之法哉。
11
或问麻黄性寒,而善治风邪,殊不可解矣。伤寒初入于卫,原是寒邪。因入于卫,得卫气之热,而寒变为热矣。邪即变为热,倘仍用桂枝汤,欲以热散热,安得而不变为更热乎。故仲景夫子不用桂枝之热,改用麻黄之寒,祛邪从营中出也。从来治风之药,未尝不寒者,以寒药散寒邪,似乎可疑,今以寒散热,又何疑乎。
或问麻黄气温,而吾子曰气寒,缪仲醇又曰味大辛,气大热,何者为是乎?曰:麻黄气寒,而曰微温犹可,曰热则非也。盖麻黄轻扬发散,虽是阳药,其实气寒。若是大热,与桂枝之性相同,用桂枝散太阳寒邪,不必又用麻黄散太阳热邪矣。惟其与桂枝寒热之不同,虽同入太阳之中,而善散热邪,与桂枝善散寒邪迥别。故桂枝祛卫中之寒,而麻黄解营中之热。不可因桂枝之热,以散太阳之邪,而亦信麻黄为大热也。
或疑麻黄性温,而吾子辨是性寒,得毋与仲景公伤寒之书异乎?夫仲景夫子何曾言麻黄是温也。观其用麻黄汤,俱是治太阳邪气入营之病。邪在卫为寒邪,入营中为热,此仲景夫子训也,铎敢背乎。此所以深信麻黄是寒,而断非热也。
或问麻黄发汗,而麻黄根节止汗,何也?此一种而分两治者,亦犯地骨皮泻肾中之火,而枸杞子补精而助阳也,原无足异。惟是麻黄性善行肌表,引诸药至卫分,入腠理,则彼此同之,故一用麻黄之便,发汗甚速,一用麻黄之根节,而止汗亦神也。
或问麻黄世有用之数两以示奇者,宜乎?不宜乎?此杀人之医也。麻黄易于发汗,多用未有不亡阳者,安能去病而得生哉。然而世人敢于多用者,必郁结之症,有可解之状,多用麻黄,以泄其汗,则汗出而郁亦解,犹可。倘见身热无汗,绝非郁症,而多用麻黄,未有不汗出如雨,气喘而立亡者,可不慎哉!或问人不善用麻黄,以致发汗亡阳,将何药同麻黄共用,以救其失乎?夫麻黄,发汗之药也,制之太过,则不能发汗矣。宜汗而制之使不汗,本欲制麻黄以救人,反制麻黄以杀人乎。无已则有一法,遇不可不汗之症,而又防其大汗,少用麻黄,多用人参,同时煎服,既得汗之益,而后无大汗之虞,则庶乎其可也。
或问王好古论麻黄治营实,桂枝治卫虚,是以二物为营卫之药也。又曰心主营为血,肺主卫为气,故以麻黄为手太阴肺之剂,桂枝为手少阴心之剂,即李时珍亦以麻黄为肺分之药,而不以为太阳经之药。其论可为训乎?曰:不可也。盖桂枝入卫,而麻黄入营,虽邪从皮毛而入,必从皮毛而出,但邪由皮毛既入于卫,必由卫而非于营矣。是邪在太阳,而不在肺也。传经伤寒,无由营卫而入心者。若入于心,且立死矣,桂枝亦何能救乎?若二人之论,皆似是而实非,子不得不辨之以告世也。
 
《本草思辨录》: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肺。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肺,所以分布心阳,外至阴节肌肉皮毛,使其间留滞无不倾囊出也。故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此论麻黄性用,致为精审,远胜诸家。按《灵枢•本藏》云:“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先其应。麻黄虽入肾而中空轻扬,故为太阳伤寒泄表汗之要药。肺之合皮毛,入太阳即入肺,入肺入心即入荣卫。麻黄茎并不白,邹氏谓其入肺而有意装饰之,未免蛇足。又叶天士、陈修园咸谓肝主疏泄,以麻黄发汗为疏泄、为入肝,不知肝能下泄,不能外泄,其亦武断之至矣。
12
与麻黄相助为理之物,其最要者有六:曰杏仁,曰桂枝,曰芍药,曰石膏,曰葛根,曰细辛。得其故而后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矣。今具论如下:杏仁者,所以为麻黄之臂助也。麻黄开肌腠,杏仁通肺络;麻黄性刚,杏仁性柔;麻黄外扩,杏仁内抑;二者合而邪气尽除。如麻黄汤治风寒,麻杏苡甘汤治风湿之类皆是。
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泄荣卫之邪,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桂枝,即能节汗。二者合而正不受伤。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盖有视证候之重轻,暨他药之离合以为权衡者矣。
芍药者,一方之枢纽也。一征之小青龙汤,外寒与内饮相搏,干呕、发热而咳,是证之必然非或然。麻桂散外寒,辛夏蠲内饮,姜味止咳逆,甘草合诸药以和之。寒则以汗解,饮则随便去,惟麻黄入太阳而上行,膀胱之气亦因之而不下行,小便不利少腹满,固意中事。加芍药者,所以驯麻黄之性而使水饮下走也。若小便本不利,则麻黄直去之矣。全方蠲饮重于散寒,故名之曰小青龙汤。再征之乌头汤,麻黄气轻,祛风寒在肌肤者多;乌头气重,祛风寒在脏腑者多。麻黄除湿,是湿随风寒而去;乌头除湿,是风寒外散而湿则内消。麻黄伸阳而不补。乌头补阳而即伸。此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二者所以必并用之故。虽然二物皆出汗而少内心,关节之病,非可一汗而愈者,故又以芍药从而敛之,使宛转于肢节而尽去其疾。黄芪疏荣卫之气,则为芍药之前驱。甘草则培中土以和之者也。以其有芍药能使乌麻下达,故亦治脚气。举此二方,而他之用芍药可推矣。
《伤寒》太阳病将入阳明,则石膏为必用之药。大青龙汤中风二字,是与小青龙汤伤寒二字为互举之文。麻黄汤治伤寒,曰脉浮紧无汗。大青龙别一条曰伤寒脉浮缓,浮缓有伤寒,浮紧岂反无伤寒?况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此之烦躁,自因表实而邪不得泄,传入阳明所致。沈尧封以烦躁为内伏之?热,不知阳明非腑实不至烦躁,安有内已腑实而外尚发热恶寒之理。以石膏治烦躁,谓之治太阳传入阳明之烦躁,与仲景诸说无不吻合,复有何疑?且烦躁在心肾而治则在阳明者,非无谓也。太阳本寒标热,上与心下与肾为缘,太阳热闭,则心肾皆为之扰。太阳不治,则阳明亦所必传。是烦躁非心肾之自病,而阳明乃去路之宜肃。泄其热于表,清其热于里,则烦躁不治而自治。抑石膏者,泄肺即所以泄太阳也,太阳卫外之气,从皮毛而合肺,而石膏亦轻亦重,泄肺清胃,两擅其长,故独用治汗出之热,佐麻黄又治不汗出之热。若离太阳入阳明而成腑实之证,而石膏非所克任矣。
太阳将入阳明,葛根亦为必用之药。仲圣文义,多有参观互勘而后明者。葛根汤之证,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病云太阳,而方则以葛根标名。葛根者,太阳阳明交嬗药也。何以言之?阳明病身热多汗,而葛根治大热不治多汗,且更解肌出汗。虽出汗而非散太阳初入之寒,所以为治太阳将入阳明之药。太阳寒邪化热,热烁其液,则项背为强,葛根起阴气以滑泽之,则变强为柔,与麻黄治无汗恶风,可称伯仲。然则是证二物足了之矣,复以桂枝汤何为?盖汗出表必虚,以和阳化阴之药继其后,则即攻即补,元气不过伤而易复,此用药操纵之法,仲圣方类如是也。
细辛与杏仁,皆所以为麻黄之臂助,而有大不侔者在。杏仁佐麻黄而横扩,是为一柔一刚;细辛佐麻黄而直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或云赤黑,或云深紫,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考仲圣方佐细辛以治上者不一:如小青龙汤治水饮,厚朴麻黄汤治咳逆,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治气分,皆所易晓。独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用细辛,则此义尘封久矣。试详言之:少阴与太阳相表里,脏若中寒,必始得之,即吐利厥逆,不至发热。今有
13
但欲寐之少阴证而反发热,是无少阴之里证而有外连太阳之表证,自应以麻黄发汗。脉沉者急温之,自应以附子温经。至细辛一味,柯韵伯谓散浮阳。邹氏谓无细辛为微发汗,则有细辛为大发汗。唐容川更以脉沉为阳陷,用细辛以升之。实于细辛性用,与仲圣因证制方之意,未经窥见。夫细辛与麻黄,同能彻上彻下,第麻黄中空轻扬,用以下行,非藉他药之力不可。细辛无发表出汗之能(《本经》麻黄发表出汗,细辛无之),而于风寒之在上在下附于骨节九窍者,则专力以去之,绝不旁骛。故防己黄芪汤,曰下有陈寒者加细辛,可见细辛散少阴经气之寒,厥有专长,非麻黄可及。然则麻黄附子甘草汤无细辛,彼无里证而此何尝有里证?仲圣用麻黄必曰取微汗,此岂堪取大汗,则当于始得之与得之二三日,及麻黄煎法之不同,详究其义矣。《经》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沉则脉无不沉,即仲圣反云脉微细、但欲寐之脉,亦未始非沉,此单言沉者,以其沉之甚耳。脉沉自系少阴病本象,兹不云少阴病脉沉反发热,而云反发热脉沉,盖少阴病不应发热而反发热,发热则当由太阳而外达矣,乃发热而兼脉沉,岂能无二三日而无里证之虞。于是以附子专温其经,细辛佐麻黄,锐师直入以散在经之邪;麻黄先煮减二升者,欲其气之下注;不加甘草者,恐其环三物而中停;此发热脉沉始得时之治法。若至二三日而无里证,则不至或有里证,不当以细辛先开其隙;故以麻黄附子治发热脉沉,而以甘草易细辛,且先煮麻黄之一二沸,以节其入里之势,而和其散邪之气,此正合得之二三之分际。彼不言无里证,此不言发热脉沉者,互举之文也。仲圣之斟酌病机,可谓精矣。
更以仲圣用麻黄、杏仁、石膏而治法迥异者言之,大青龙汤三物并用,为发汗之峻剂,麻杏石甘汤亦三物并用,偏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何也?此节文义,是将汗出二字倒装在不可更行桂枝汤下。惟其汗出,疑可行桂枝不可行麻黄。不知汗出而喘无大热,非桂枝证之汗出而为发汗后表已解之汗出。表已解故无大热,喘则尚有余邪,桂枝汤不可行,而大青龙不变其法亦不可行。夫是故变峻为和,以麻黄四两石膏倍之,俾麻黄之技不复逞,而余邪适因之而尽。且石膏倍用,不特制麻黄之悍,泄汗出之热,即杏仁亦必抑其外达之势,以下气而止喘。止喘非麻黄事耶,而汗出无大热之喘,则其喘为气逆多而表郁少,故麻黄减之而杏仁增之,信乎药物多寡之所关,非细故也。
 
【现代药理研究】
1.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以麻黄碱作用最强;麻黄碱能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产生镇痛作用。
2.麻黄挥发油及松油醇有降温解热作用。
3.麻黄碱是拟肾上腺素药,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缓和持久。麻黄水提物具有镇咳作用。
4.麻黄碱能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血压上升特点为缓慢、温和、持久,收缩压较舒张压明显。但麻黄根具有降压成分。麻黄碱还能扩张冠脉、脑和肌肉血管,使血流量增加;但使内脏和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
5.麻黄水提物有抗血栓作用;使血清尿素氮在8小时后减少29%;奥昔麻黄碱使动物血液粘度、红细胞比容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率升高。
6.麻黄有利尿作用。
7.麻黄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8.麻黄能松弛肠道平滑肌,兴奋子宫,兴奋动物输精管平滑肌,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大。
9.体外实验中,麻黄对多种致病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对亚洲甲型流感型病毒有抑制作用。
10.麻黄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利胆作用,以及降血糖作用。
 
1.jpg
[GALLERY=media, 18080]麻黄 由 白术 发布 2016-04-05 ,09:18[/GALLERY]

full


[来源] 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 Mey.、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 的干燥草质茎。

[植物形态] 草麻黄为小灌木、常呈草本状,茎高20~40cm,分枝较少,木质茎短小,匍匐状;小枝圆,对生或轮生,节间长2.5~6cm,直径约2mm。叶膜质鞘状,上部二裂(稀3),裂片锐三角形,反曲。雌雄异株;雄球花有多数密集的雄花,苞片通常4对,雄花7~8枚雄蕊。雌球花单生枝顶,有苞片4~5对,上面一对苞片内有雌花2朵,雌球花成熟时苞片红色肉质;种子通常2粒。花期5月;种子成熟期7月。
木贼麻黄 为直立灌木,高达1m,茎分枝较多,黄绿色,节间短而纤细,长1.5~3cm。叶膜质鞘状,上部仅1/4分离,裂片2,呈三角形,不反曲。雌花序常着生于节上成对,苞片内有雌花1朵,种子通常1粒。
中麻黄直立灌木,高达成1m以上。茎分枝多,节间长2~6cm。叶膜质鞘状,上部1/3分裂,裂片3(稀2),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球花常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雌球花2~3生于节上,仅先端一轮苞片生有2~3雌花。种子通常3粒(稀2)。

[药材性状] 1.草麻黄:茎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2mm。有的带有棕色或黄棕色木质茎。表面黄绿色至淡绿色,有细纵脊,节明显,触之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或棕褐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触之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采集地] 购于成都市荷花池市场。

[功能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治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及木贼麻黄或其它含麻黄碱的同属植物的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临床应用】1. 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 用于咳嗽、气喘。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 用于风水水肿等症。
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处方用名】生麻黄、净麻黄(生用,辛散作用较强)
水炙麻黄(炒时加清水,辛散作用缓和)
蜜炙麻黄(用蜂蜜拌炒,辛散作用减弱,且有润肺之功)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三钱,煎服。
【按语】1. 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自从汉代《伤寒论》中收载麻黄汤一方后,后世医家都认为麻黄是一味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药。
2. 本品的作用以发散与宣肺为主,如配桂枝则发汗解表,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干姜则宣肺散寒,配石膏则宣肺泄热,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配附子则温经发表,在阳和汤中配肉桂则温散寒邪、宣通气血。
3. 综上所述,麻黄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取它宣、散两个方面的功效。
【方剂举例】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头痛,身疼等表实者。
三拗汤(《和局方剂》):麻黄、杏仁、甘草
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用于里热壅闭,症见身热烦渴、喘咳气粗、鼻翼煽张者。
【文献摘录】《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别录》:「温经通脉,止烦出汗。」
《本经疏证》:「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气、补中,为桂枝六大功效。」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发汗散寒;2.宣肺平喘;3.行水消肿;4.散阴疽,消癥结。由于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己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
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侯(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遏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 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①水从汗解而消肿;②小便增多而消肿,③大便水泻而消肿;④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肾炎病的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麻黄配熟地、白芥子、当归等可以散阴疽,消癥结。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神农本草经》有“破癥坚积聚”的记载。《外科全生集》的阳和汤(麻黄、熟地、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黄(五分)、熟地(一两)同用,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的最好例子。通过实践摸出了“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熟地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的经验。
根据这些经验,我曾用麻黄、熟地、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过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仅供参考。
麻黄的用量一般是2~9克之间。治疗水肿时常比一般用量较大,可由10克渐加至15克,个别的还有时用到20~25克,这时要配用生石育25~45克左右(生石膏与麻黄之比约为3:1),以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
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麻黄。
 
黄煌药证讲义:

麻黄是多年生灌木植物,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陕西、甘肃、新疆等地。麻黄耐严寒和干旱,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多沙地带、沙漠等均可生长。麻黄的草质茎入药,色淡绿或黄绿,内芯红棕,味苦涩。处方名用生麻黄、炙麻黄、麻黄绒等。由于沙尘暴的频发,我国2000年发布了严格控制麻黄、甘草等护沙植物采集的有关通告。
麻黄是传统的发汗药、平喘药及利水消肿药。美国引种麻黄早已成功,并于1985年和1986年批准麻黄碱、伪麻黄碱为非处方药物。后来由于发现麻黄的上述成分具有类似苯丙胺的兴奋剂作用,服用后尿检呈阳性,现已经严格控制其使用。在美国有14个州限制麻黄制剂的销售,不容许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994年美国得州网球锦标赛中一妇女死亡,认为因服用含麻黄的“处方1号”有关,为此有关生产厂家受到美国FDA的通报,WHO拟订的全球通用草药手册范本,亦将其从目录名单中取消。(引自第二届全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资料《国际草药科研生产与市场的最新报告》)
1 药证
麻黄主治无汗而肿,首先是肿。如甘草麻黄汤主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第十四),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无论有汗无汗,只要见浮肿,均可用麻黄。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仅虚浮身重者,也有面色黄暗,肌肉松浮,有浮肿倾向者。
其次为无汗。麻黄有发汗作用,尤其是大剂量使用麻黄时,其发汗的作用更为明显。《伤寒论》甘草麻黄汤条下“不汗再服”的解释,可见患者本应有“无汗”,而服药效果的标准就是出汗。麻黄甘草汤加附子,为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谓能“微发汗”(302条),也有发汗的作用。麻黄汤主治“脉浮,无汗而喘者”(235条),根据原文有“大汗则愈”的说法,则其中无汗尤为关键。大青龙汤中麻黄量最大,6两,主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由于该方的发汗作用强烈,所以,张仲景特意说明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认为如果误诊,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清•许仲元《三异笔谈》记载:有金姓者,工诗善医。其视药尤严,味味拣之。谓某一生谨慎,然几误人姓名者已屡。一位某家5岁儿病肺风,初用麻黄三分不应,益以五分,又不应,第三剂益至七分,而额汗如珠,脉亦欲脱矣。急以人参、五味、牡蛎、龙骨止之始痊。访之,则前所用皆伪者,七分则真麻黄,不觉已过重矣。可见麻黄有发汗作用。急性传染病初期发热,常常无汗,不可误为麻黄证。清代陆定圃的《冷庐医话》中记载:吴郡某医,得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奉为秘本,见其屡用麻黄汤。适治一女子热病无汗,投以麻黄服之,汗出不止而殒。其道理何在?这是因为,麻黄所治疗的无汗,不仅仅指患者就诊时没有明显的发汗,而是指患者不容易出汗,或恶寒无汗,或精神倦怠而皮肤干燥。换句话说,无汗而肿,不仅仅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且还包括了体质因素在内。
麻黄发汗作用的强弱,可用石膏来调节。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汗出而肿,故用石膏,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量大于麻黄,则麻黄就没有发汗作用,而仅取其退肿的效果。大青龙汤主治“不汗出而烦躁”,烦躁需用石膏,但又需要用麻黄发汗,如何配比?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4(原书石膏无剂量,仅记载为“鸡子大”字样,鸡蛋大小的生石膏重量约为50g左右。据柯雪帆考证,《伤寒论》一两等于15.625g,则鸡子大的石膏折合为4两左右),麻黄大于石膏,则其发汗作用依然十分强烈。可见石膏有制约麻黄发汗的效果。在需要发汗的时候,配伍石膏的量不宜超过麻黄。
麻黄兼治咳喘、骨节痛、发黄。
咳喘:麻黄汤主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条)。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者。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石膏、杏仁、半夏、干姜、细辛、小麦、五味子、小麦)主治“咳而脉浮者”,均是治疗咳喘。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喘者加麻黄半两”,因防己黄芪汤证为“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第二),则提示对于汗出浮肿而喘者,麻黄可与黄芪、白术、防己等同用。
骨节痛:麻黄汤主治“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麻黄配伍桂枝甘草;乌头汤主治“病历节不可曲伸,疼痛”(五 14),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是麻黄配伍附子、芍药、甘草,或配伍乌头、芍药、甘草。后世《世医得效方》麻黄散(麻黄、黄芪、羌活、细辛)也重用麻黄治疗历节疼痛。
发黄:《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千金要方》也用麻黄醇酒汤治疗伤寒发黄。
2 应用
--以水肿为主诉的疾病,如肾病、黏液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或配伍石膏、白术、甘草,或配黄芪、防己等,方如越婢汤、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越婢汤所治疗的水肿,以急性肾病水肿为多。水肿常首先出现于面部,并迅速发展至全身,亦可一开始即为全身分布的水肿,严重者可伴有胸水、腹水。除使用越婢汤原方外,常加连翘、金银花。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所治疗的水肿,以中老年的下肢浮肿为多。如甲减、慢性肾病等。特征为非凹陷性水肿,面部及下肢较为明显,水肿部位不受体位影响,水肿部位皮肤增厚、粗糙、苍白、温度降低。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所治疗的水肿,以血管神经性水肿为多,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无痛、硬而有弹性的局限性水肿,多见于面、舌、唇部,属变态反应性水肿。如日光性皮炎。可用麻黄5g,连翘30g,赤小豆30g,生甘草10g,蝉衣12g。
水肿服用含有麻黄的汤药后,可能出现出汗,随后小便增多,水肿开始逐渐消退。但营养不良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忌用或慎用。
--以无汗为特征的疾病,如风寒感冒、疮毒初起、皮肤病等,常配伍甘草、桂枝等。方如麻黄甘草汤、大青龙汤等。
麻黄甘草汤又名走马通圣汤,其使用方法为:麻黄、甘草,炒微黄,研为细末,每服3钱,用水盅半,锅内滚一大沸。温服后盖被,不使透风,汗出为度。可治疗:①诸风寒感冒头痛;疗疮初起,如急性乳腺炎;③风痹不仁,手足麻木;④皮肤癣。有报道:麻黄15g,清水1小碗,武火煎沸后再煮5分钟,温服,每日1剂,治疗顽癣42例,一般连服10剂左右有效(中医杂志,1992,(4):5)。外洗可治疗脂溢性皮炎、斑秃等。
大青龙汤具有较强烈的发汗作用,常用于病毒性感冒出现的恶寒发热。1957年7月,毛泽东在青岛开会期间,感冒发热,咳嗽,多方治疗不见好转,经当时山东省委书记舒同推荐,刘惠民老中医前去诊治,仅服用大青龙汤加减二剂,即热退病除。毛泽东说,我30多年没有吃中药了,这次感冒总是不好,刘大夫的两剂中药解决了问题。中医中药好,刘大夫的医术也好啊(中国中医药报,1999年11月19日第四版)。
民间用麻黄治疗多种皮肤病有效。江苏省名中医邹锡听介绍,常州已故名老中医张效良先生有一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疹的经验方,名三净汤:净麻黄10g,净黄连9g,净蝉衣15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紫背浮萍20g。效果很好。民间治疗老年性皮肤干燥症,用麻黄15g,猪皮100g,同煎,去渣后调入白糖10g,1日内分3次服(北京中医1984,(1):64)。
对于一些体质壮实,大便秘结的荨麻疹,麻黄可与大黄、栀子等服用,方如防风通圣散。服药后患者往往汗出而大便通畅,皮肤的痒疹也随之消散。
--以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为特征的疾病,如心动过缓、嗜睡、阳痿、脱肛、子宫脱垂、不射精等,常配伍附子、细辛等,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无汗而肿的病人,不仅有浮肿的倾向,而目精神萎靡,畏寒,心跳较慢,反应迟钝,所以,心动过缓、嗜睡、阳痿、脱肛、子宫脱垂、不射精、遗尿等也可使用麻黄及麻黄剂。如小儿遗尿,有报道按年龄取生麻黄(5~7岁3g,8~15岁5g,16岁以上10g),水煎睡前顿服,连服1个月。曾观察50例,结果42例痊愈,一般有效病例服药l~3次即可见效。再如老人便秘,报道用麻黄25g,白术20g,杏仁1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邓全四经验,中医杂志1992,4:9)。
麻黄汤历来都被认为是发汗峻剂,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其实未必如此。清代名医舒驰远治疗1例难产,发动6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俱无效。后视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认为是太阳寒伤营,用麻黄汤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舒驰远《女科要诀》)。陈沫金介绍一3度子宫脱垂的中年妇女,回感冒服用麻黄汤后,子宫脱垂亦愈。后对所有子宫脱垂以及遗尿患者,单用麻黄汤或加党参、黄芪、当归、熟地,均有效。共治疗子宫脱垂80例,显效66例,有效14例,但劳累后容易复发,但用上方依然有效(中医杂志1992,4:8)。麻黄所含有的麻黄碱有兴奋膀胱内括约肌的作用,可能盆腔内器官及其肌肉均有兴奋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痿、嗜睡、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较好的兴奋作用。日本用本方治疗感冒以后的疲倦感和思睡。麻黄附子细辛汤有较明显的提高心律的作用。麻黄在10g左右可使每分钟心律提高5~10次。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曾于80年代开展该方面的研究,用本方加红参、仙灵脾等有效。本人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性功能低下。曾治疗一阳痿患者,久治无效,因感冒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3剂后感冒解,阳痿也好转,后用补肾养阴药,反无效,再用前服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果又见效。可以认为,麻黄阴子细辛汤即为中医的“伟哥”。
--以咳喘为主诉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常配伍杏仁、甘草、厚朴、半夏、细辛等。方如三拗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杏仁、甘草是张仲景处方中的经典配伍,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中以此为核心,后世将此名为三拗汤,成为治疗咳喘的基本方。主治咳嗽气喘,如身热有汗,加石膏、连翘、黄芩;如为痉挛性咳嗽,可加全蝎5g,钩藤15g。
单用麻黄也可治疗咳喘。民间有用麻黄冰糖蒸梨的经验,即用麻黄l-3g,冰糖15g,莱阳梨1只,先将梨核取出,纳入麻黄及冰糖,隔水蒸烂,喝汤。也有用麻黄5g,豆腐60g,冰糖15g,加水煎煮,食豆腐并喝汤,对支气管哮喘有效。
--以鼻塞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常配伍防风、黄芪、甘草、细辛等。方如玉屏风散加味、小青龙汤等。
《金匮要略》中记载:“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提示喘与鼻塞同现。临床常用麻黄治疗慢性鼻炎。本人常用的一方为玉屏风散加麻黄:麻黄3g,黄芪20g,防风10g,白术10g,甘草3g。一为小青龙汤。前者用于面黄而浮肿貌者,而后者则用于咳喘而鼻塞,见水样鼻涕以及水样痰,并多泡沫者。
--以关节疼痛为主诉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汤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痛最有效果。但以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为适宜,本人常加芍药30g以上。
3 参考
麻黄体质--“湿家”: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目较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临床使用麻黄或麻黄剂,应注意麻黄体质是否存在。若肌肉坚紧,平素恶热多汗者,虽有喘咳、身痛、黄疸等,也不可轻易使用麻黄剂。否则会导致心悸动、汗出过多等不良反应。
麻黄的用量很难统一,有人认为成人不能超过15g,但有人则用量大大超过15g。如范文虎先生退黄,用麻黄六钱(18g)。甚至小孩麻疹肺炎,麻黄也用四钱(12g)。与配伍、煎服法、体质、季节等均有关系。
麻黄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但久煎可减轻不良反应。脉软者、血压高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摘自《杏林集叶》:

1、麻黄:《本经》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兼能利尿、消散阴疽、透达毛窍。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平喘,利尿。
【临证应用】
一:【发汗解表】
麻黄气味辛温,轻清透达,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人就用作治疗风寒外感的主药。《神农本草经》说:“主中风伤寒头疼,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在汉代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中,使用本品治疗外感疾患的处方就达二十多个。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主治太阳伤寒,因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正邪相争,经气不利而出现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外感风寒表实之证。方中主用麻黄,一则发汗以散寒,一则宣肺以平喘,辅以桂枝,解肌发汗,温经通阳,既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缓解肢体疼痛。佐以杏仁,宣泄肺气,使以甘草,调合诸药,共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此方为辛温发汗代表方剂,辩证确属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体状不虚,需汗出而散者投之即有桴鼓之效。
同时,本品也并非只用于体壮不虚之人,通过适当配伍,体虚之人同样能收速效,如同书的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治素体阳虚,复感寒邪,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无汗,四肢不温,神疲欲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即伤寒论所谓少阴与太阳二感之证。外感表实应宜发汗,但素体阳虚,发汗又易导致阳随汗泄而更虚其里。且阳虚者,单纯发汗也往往因阳气不足而无力鼓邪外出。故该方既用麻黄发汗散寒以治表邪,又用附子温经助阳,更用细辛通彻表里,既助附子内温少阴之寒,又助麻黄外解太阳之表寒。三药合用,可使发汗而不损阳,扶阳又有助于解表,实为表里兼顾之法。除此而外,历代医家应用麻黄治疗外感的方剂也很多,除证治有不同,配伍有异外,而取其解表散寒,发汗解肌之功则一也,故不一一例举。
此外,也常用于皮肤科疾患中,而尤以现代诊断的荨麻疹等疾患中较多应用,且效果显箸,如《伤寒论》的麻桂各半汤(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外科名隐方集》的痒疡立效丹(麻黄24克、蜈公2条、干姜15克、胆南星9克、肉桂6克、蟾酥0.9克)研未,装胶囊,每服0.3-0.9克,日二次。功能散风止痒,用治风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证。《验方集》的浮萍麻黄汤(浮萍、麻黄、白蒺藜、蝉蜕、僵蚕、地夫子、苦参、生薏仁、甘草)功能疏风清热,散风消疹,用于治疗急慢性荨麻疹。《赵炳南经验集》麻黄方(麻黄、姜皮、浮萍、杏仁、陈皮、丹皮、僵蚕、丹参、白藓皮)功能开腠理,和血止痒,用治慢性荨麻疹有良效。又山西医学院用麻黄、僵蚕、荆芥、薄荷、防风、甘草各6克,苍术、桃仁、红花、归尾、赤芍各9克。取其祛风活血,利湿止痒。治瘙痒性皮炎,久治不愈,伴有微寒,属血瘀而兼风者。这些都是采用了麻黄的轻清透邪作用
二:【宣肺平喘】:
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以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邪己解,但仍喘咳者,也仍可以继续用之,这时可改用炙麻黄或加用其它药配伍,因生麻黄的发汗力大,炙麻黄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常用方如: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治热郁于肺,发热口渴,咳逆气喘,甚则鼻翼扇动,苔黄,脉滑数等,此方用麻黄配石膏杏仁,重在辛凉宣泄,清肺热而平喘。
此方与麻黄汤的麻黄配桂枝治风寒咳喘,虽药仅一味之差,但有表里寒热之不同,不可混用。本方对于表邪化热。壅遏于肺之肺热喘咳,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根据临床经验,无汗而喘者,为热闭于肺,石膏可三倍于麻黄;若汗出而喘者,为热壅于肺,宜重用石膏,石膏可五倍于麻黄,也可随证稍事加减,疗效颇隹。此方对肺炎高热伴咳喘,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医称疹毒内陷)燥疫白喉初起,都有很好的疗效。历代名家治验医案甚多,此处不能一一例举。
又如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半夏、细辛、五味子、干姜)治外感风寒,内有痰饮 。以致恶寒发热,胸痞干呕咳喘者,固颇适合。即使外无表邪,纯属寒饮咳喘者用之取效也隹。同时里热甚者可加石膏(小青龙加石膏汤)体虚甚者可加参、芪、龙、牡,用之对证自然奏功,无愧乎金丹之名者也。(张锡纯曾赞小青龙汤治外感痰喘直胜金丹)
又如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紫苑、冬花、生姜、细辛、五味子、半夏、大枣)治内有停饮,表有风寒,咳逆上气,喉中如水鸡声(痰鸣音)胸痞满闷,不能平卧,舌苔白滑,脉象浮紧或弦滑等证。按:此方与上方虽同治外寒内饮咳喘之证,唯解表之功较上方为弱,而降逆止咳作用较前方为优。
除此而外,比较箸名的方剂还有: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声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疼目眩,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等证。蒲辅周老中医很倡用此方,认为本方有很好的宣肺作用。按:此方主要作用为宣肺止咳喘,以见证较单纯的为宜,证情复杂者当加入复方中应用。如我就经常把它加入金水六君煎中用以治疗支气官哮喘收效甚隹。
白果定喘汤(白果、麻黄、冬花、半夏、桑白皮、苏子、杏仁、黄芩、甘草)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痰多气急,咳嗽哮喘,或兼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滑数者。本方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为临床所常用,唯白果杏仁有小毒,有时不宜过量。
苏陈九宝汤(苏叶、陈皮、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乌梅、薄荷、大腹皮、桑白皮)功能宣肺散寒,豁痰平喘,主治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哮喘等证,为外感风寒入肺喘嗽的通用剂,效果很好,我于临床经常应用。以上例举虽证治不尽相同,然则都取麻黄宣肺平喘之功。
三:【行水利尿,利湿退黄】:
麻黄用于治水湿之证,在仲景书中也屡见不鲜,如《金匮要略》中的麻黄加术汤(麻黄汤加白术)服后温复,以微微汗出为度,治寒湿伤于肌表,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烦。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等。
蒲辅周治急性肾炎初期,脉浮,舌质正常苔白,无汗,宜宣肺解表驱风除湿,于此方中加前胡、桔梗共为粗未,每用15克水煎服。服后温复得微汗。我曾效仿用此法治一急性肾炎,取得了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
越婢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小便不利,口渴脉浮,苔薄白或微黄等风水挟热之证。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加白术)主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肿,脉沉,小便不利。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生姜、甘草、大枣、杏仁、梓根白皮)治湿热内蕴,发热恶寒,体痛无汗,身目俱黄,肤痒,小便不利,苔薄黄腻,脉浮数等湿热黄疸之症。
又如《通俗伤寒论》的麻附五皮饮(麻黄、附子、细辛、茯苓皮、五加皮、大腹皮、陈皮、生姜皮)功能温阳化气,利水消肿。
麻术相伍以治水湿之证,始自《金匮》,己如上述,然而古代医书中多用白术而不用苍术,因古时只有术名而无赤白之分,苍、白之名始于《名医别录》虽然二者功用大体相同,但在燥湿方面则苍术优于白术。故近世医家治湿多用苍术。
麻黄苍术相配伍,治湿效果甚为理想,以此二味为主,选加对证之药,可收得心应手之效。北京许公岩老医生尤善用之,他通过长期观察与应用,发现二药用量,随剂量不同而作用有异。如二药等量应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则有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增多,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够自化。我曾简括之如下:治湿药、唯苍术、配麻黄、效更箸、欲发汗、等量用、欲小汗、倍苍术、三倍术、能利尿、四倍术、湿自除。
焦树德说:用麻黄治疗水肿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水湿从汗解而消肿。②小便增多而消肿。③大便增多而消肿。④身有微汗出而小便明显增多而消肿。这些都与肺主皮毛,肺主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
四:【消散阴疽症结】
《神农本草经》载麻黄…破症坚结聚。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麻黄,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日华子诸家本草》也认为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
自此说倡行以后,本品用作佐使药配用于治疗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无论内服或外用都有很大发展。如《外科证治全生集》的阳和汤(熟地、麻黄、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肉桂、甘草)治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证,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
《疡科心得集》的麻黄膏(麻黄、川连、黄芩、黄柏各3克、生地9克、斑蝥7克、猪板油300克,将上药熬枯,去渣,入黄蜡30克,白蜡15克,烊化,再入蓖麻子肉、大风子肉各6克,捣烂如泥,调匀,离火。少凉,再入雄黄、樟冰、白矾9克,五倍子6克,官粉3克、铜青9克、东丹6克、调匀,磁瓶收贮)不时频擦,治牛皮血癣,营枯血燥,遍体发癞发痒者。
此外治疗跌扑损伤,瘀血肿疼的九分散,跌打丸,方中也都配用了麻黄。凡此等等,均取麻黄“透达毛窍,消散症结,调血脉”之功。
五:【关于麻黄的配伍】
麻黄的主要功能己如上述,临床上为扬长避短,常通过不同的配伍来发挥它的特长,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或适应比较复杂的病情,《本草思辨录》总结说:与麻黄相助为理之物,其最要者有六:曰杏仁,曰桂枝,曰芍药,曰石膏,曰葛根,曰细辛。得其故而后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矣。
常用者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麻黄配杏仁:麻杏同用,宣肺平喘,其效更箸。《本草思辩录》说:“杏仁者,所以为麻黄之臂助也,麻黄开肌腠,杏仁通肺络;麻黄性刚,杏仁性柔,麻黄外扩,杏仁内抑,二者合而邪乃尽除”。如麻黄汤治风寒,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风湿之类皆是。
②:麻黄与桂枝:麻桂同用,发汗力强,古人有麻黄无桂枝不热的说法,常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须用辛温发散者。《本草思辩录》说:“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泄营卫之邪,桂枝调营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桂枝,即能节汗,二者合而正不受伤,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盖有视证候之重轻,及它药之离合以为权衡者矣。”常用方如麻黄汤。
③麻黄与芍药:芍药者,一方之枢纽也。一征之小青龙汤,外寒与内饮相搏,干呕发热而咳,是证之必然非或然。麻桂散外寒,辛夏蠲内饮,姜味止咳逆,甘草合诸药以和之。寒则以汗解,饮则随便去,惟麻黄入太阳而上行,膀胱之气亦因之而不下行,小便不利少腹满,固意中事。加芍药者,所以驯麻黄之性而使水饮得下走也。若小便本不利,则麻黄直去之矣。全方蠲饮重于散寒,故名之曰小青龙汤。再征之乌头汤,麻黄气轻,驱风寒在肌肤者多,乌头气重,驱风寒在脏腑者多。麻黄除湿,是湿随风寒而去,乌头除湿,是风寒内散而湿则内消。麻黄伸阳而不补,乌头补阳而即伸。此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二物所以必并用之故。虽然……,关节之病,非可一汗而愈者,故又以芍药从而敛之,使宛转于肢节而尽去其疾。黄芪疏营卫之气,则为芍药之前驱。甘草则培中土以和之者也。以其有芍药能使麻乌下达,故亦治脚气。举此二方,而他之用芍药者可推矣。
④麻黄与石膏:伤寒太阳病将入阳明,则石膏为必用之药。大青龙汤中风二字,是与小青龙汤伤寒二字互举之文。麻黄汤治伤寒,曰脉浮紧无汗。大青龙别一条曰伤寒脉浮缓,浮缓有伤寒,浮紧岂反无伤寒?况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此之烦躁,自因表实而邪不得泄,传入阳明所致。………。杏林集叶按:麻黄相伍石膏,主用于清宣肺热,一般石膏的用量都是麻黄的三--五倍以上。此时麻黄的发汗作用减小或消失而功专于平喘,宣透。常用方如麻杏石甘汤。
⑤麻黄与葛根:太阳将入阳明,葛根亦为必用之药。仲圣文义,多有参观互勘而后明者,葛根汤之证,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病云太阳,而方则以葛根标名。葛根者,太阳阳明交嬗药也。何以言之?阳明病身热多汗,而葛根治大热不治多汗,且更解肌出汗。虽出汗而非散太阳初入之寒,所以为治太阳将入阳明之药。太阳寒邪化热,热烁其液,则项背为强,葛根起阴气以滑泽之,则变强为柔,与麻黄治无汗恶风,可称伯仲。然则是证二物足了之矣,复以桂枝汤何为?盖汗出表必虚,以和阳化阴之药继其后,则即攻即补,元气不过使而易复,此用药操纵之法,仲圣方类如是也。
⑥麻黄与细辛:细辛与杏仁,皆所以为麻黄之臂助,而有大不侔者在。杏仁佐麻黄而横扩,是为一柔一刚,细辛佐麻黄而直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考仲圣方佐细辛以治上者不一,如小青龙汤治水饮,厚朴麻黄汤治咳逆,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治气分,皆所易晓。独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用细辛,则此义尘封久矣。试详言之: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脏若中寒,必始得之即吐利厥逆,不至发热。今有但欲寐之少阴证而反发热,是无少阴之里证而有外连太阳之表证,自应以麻黄发汗。脉沉者急温之,自应以附子温经,至细辛一味,柯韵伯谓散浮阳,邹氏谓无细辛为微发汗,则有细辛为大发汗。唐容川更以脉沉为阳陷,用细辛以升之。实于细辛性用,与仲圣因证制方之意,未经窥见。夫细辛与麻黄,同能彻上彻下,第麻黄中空轻扬,用以下行,非借他药之力不可。细辛无发表出汗之能(本经麻黄发表出汗,细辛无之)而于风寒之在上在下附于骨节九窍者,则专力以去之,绝不旁鹜。故防己黄芪汤,曰下有陈寒者加细辛,可见细辛散少阴经气之寒,厥有专长,非麻黄可及。然则麻黄附子甘草汤无细辛,而此何以有细辛?彼无里证而此何尝有里证?仲圣用麻黄必曰取微汗,此岂堪取大汗?则当于始得之与得之二三日,及麻黄煎法之不同,详究其意矣。经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沉则脉无不沉,即仲圣所云脉微细,但欲寐之脉,亦未始不沉,此单言沉者,以其沉之甚耳。脉沉自系少阴病本象,兹不云少阴病脉沉反发热,而云反发热脉沉,盖少阴病不应发热而反发热,发热则当由太阳而外达矣,乃发热而兼脉沉,岂能无二三日变为里证之虞?于是以附子专温其经,细辛佐麻黄,锐师直入以散在经之邪,麻黄先煮减二升者,欲其气之下注,不加甘草者,恐其缓三物而中停,此发热脉沉始得时之治法。若至二三日而无里证,则不至或有里证,不当以细辛先开其隙。故以麻黄附子治发热脉沉,而以甘草易细辛,且先煮麻黄只一二沸,以节其入里之势,而和其散邪之气,此正合得之二三日之分际。彼不言无里证,此不言发热脉沉者,互举之文也,仲圣斟酌病机, 可谓精矣。
更以仲圣用麻黄、杏仁、石膏而治法迥异缯言之,大青龙汤三物并用,为发汗之峻剂,麻杏甘膏汤亦三物并用,偏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何也?此节文义,是将汗出二字倒装在不可更行桂枝汤下。惟其汗出,疑可行桂枝不可行麻黄,不知汗出而喘无大热,非桂枝证之汗出,而为发汗后表已解之汗出,表已解故无大热,喘则尚有余邪。桂枝汤不可行,而大青龙不变其法亦不可行。夫是故变峻为和,以麻黄四两石膏倍之,俾麻黄之技不得逞,而余邪适因之而尽。且石膏倍用,不特制麻黄之悍,泄汗出之热,即杏仁亦必抑其外达之势,以下气而止喘。止喘非麻黄事耶?而汗出无大热之喘,则其喘为气逆多而表郁少,故麻黄鲒之而杏仁增之,信乎药物多寡之所关,非细故也。
此外:
麻黄与苍白术:麻术相伍以治湿证,前面已经详论,除此而外,麻术相伍也能治外感寒湿,内伤生冷之证,箸名方剂如五积散。我曾用此方治疗一例月经期膝关节疼,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麻黄与附子:古人有麻黄配附子,发中有补,附子配麻黄,补中有发的说法,一般常用于阳虚外感的患者,常用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等。
麻黄与熟地:麻地相伍,主用于消散阴疽,此时主要取麻黄“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之中”的功用。前人曾总结说:麻黄得熟地而不表,熟地得麻黄而不腻。麻地相伍,古人用量的比例甚大,有时可达十倍以上。如阳和汤中熟地用30克而麻黄仅用1-3克。除此之外,后世医家也用麻地相伍的处方治疗哮喘性支气官炎,我也曾用景岳六安煎合三拗汤加味治疗哮喘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六:【关于麻黄的用量】
我国地广幅大,南北气候也相差很大,关于麻黄的用量,南北医家也颇多争议。麻黄的用量一般是2-10克左右,治疗水肿时比一般用量偏大,可用15克左右,个别的可达20克左右,这时一般都须要配用三倍以上的石膏,以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使之专于宣肺利尿。
总之,治病以胜病为主,应具体而论却不能予定用量;正如陆九芝说:麻黄用数分即能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也。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者,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
七:【关于麻黄的发汗作用】
中医一般都是把麻黄看作发汗峻药的,如《本草通玄》说:“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唯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但事实上,麻黄的发汗作用并不强烈,而且通过不同的配伍,还可以控制或增强它的发汗作用。故《本草正义》说:“以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又说:不知麻黄发汗必热服温复,乃始得汗,不加温复,并不作汗,此则治验以来凿凿可据者。”
现代对麻黄研究也证实“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硷对人不能诱发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环境中,此时用麻黄硷50-60mg,1.5-2小时后,汗液分泌要比末用麻黄硷者更快更多,这就与本草正义之说正相符合。再有就是如前面所说,麻黄的发汗也与人的个体差异有关,曾有一患者用五积散,我嘱其每天用15克煎服,他嫌量小,自己加倍连续数天服之。竟至汗出不止,差点出了危险。所以要具体对待才对。
八:【关于麻黄去节去上沫说】
古人应用麻黄入煎剂时,提出去节去上沫,如陶弘景说:“麻黄用之折去节,节止汗故也。先煮一二沸,去上沫,沫令人烦。”但现在己很少有人如此应用,现代研究证明。麻黄节间因不含麻黄硷,故不起发汗作用,但因为它的比重很小,一般并不影响疗效,所以后世医家多不提倡去节之说。关于去上沫,因为不去也并末发现“令人烦”的现象,故也不嘱其去上沫。
九:【关于禁忌】
本品发散作用较强,用量不宜过大,如平时体虚多汗,肺虚咳喘,皆非所宜。另据近代研究,本品能收缩血官,使血压上升,故对高血压患者也应慎重。 除此之外,我尚见一老中医(名字我忘记了)在谈临床经验时曾谈到,麻黄久用能引起咳血,故临床应加注意。
十:【付作用的处理】
《本草纲目》说:“服麻黄自汗不止,以冷水浸头发,仍用扑法即止。(按:古人多用牡蛎,糯米之类的药物研粉扑之),也可用麻黄根煎水服。凡服麻黄药须避风一日,不尔,病复作也。凡用须佐以黄芩,则无赤眼之患。”根据伤寒论的记载,服麻黄剂出现筋惕肉闰者,可服真武汤。现代医学用催吐,洗胃,镇静剂(苯巴比妥之类)对抗之 。
十一:【炮炙】
麻黄生用者,处方只写麻黄,取麻黄捣或碾成纤维状,筛去粉,叫麻黄绒,取麻黄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置锅内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叫蜜炙麻黄(每一百斤麻黄用炼蜜10-15斤,有润肺作用。
十二:【与麻黄作用相类似的药】
①木贼:古人认为木贼与麻黄同形同性故也能发汗解肌(见本草纲目)《本草衍义补遗》也说:去节烘过,发汗至易。但后世医家己不用此作为发汗剂,木贼之功,首主目疾,次主痔疾而无宣肺利湿之效,是与麻黄主要区别处。
②浮萍:功能解肌发汗,透表利湿。 临床多用于荨麻疹,肾炎水肿等,而无宣肺平喘止咳之效。
综上所述,麻黄具有辛散轻扬的特性,历代以来,主用作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要药,用治风寒外感,常配桂枝以增强发汗散寒的作用。治咳嗽气喘,常伍杏仁以增宣肺平喘之力,若证属寒湿痰饮,又常与姜辛五味半夏等同用。肺热痰郁者,每与石膏黄芩桑皮蒌贝等相伍;若水湿之证,病位偏上偏表或兼有表邪,须“开鬼门,洁净府”者,亦可与祛湿利水药同用,取“导水于高源”之效。与清里通下药同用,有表里双解之功(如防风通圣散).与温里燥湿药相配,有解表温里之妙(如五积散)。自有清以来,更常用于消散阴疽,以及跌扑瘀肿,皮肤瘾疹等疾患。
近年来,麻黄之用更见广泛,多与有关补益,凉血,散风,止咳平喘等等方药组合应用。现代医学更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硷应用于临床。
针对中药服药量大的缺点,有人用麻黄片,阿司匹林片,甘草片三药同服,用以代替麻黄汤,据说也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正如《本草正义》说: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得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观乎此,则麻黄之用思过半矣。
 
摘自《绍奇谈医》: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性味:辛苦,温。归经:肺经、膀胱经。功用:发汗、平喘、利水。

1 外感第一药

陶弘景说麻黄是“伤寒解肌第一药”, 后世本草著作,亦称麻黄是“发表第一药”,“治感第一要药”。名之为“第一药”者,则其他药不可替代之谓也。犹记20世纪80年代一个冬天,我在山东沂水探亲,有几天气温在零下十多度,农村居住条件又差,室内室外一样冷,来找我看感冒的乡亲很多,患者恒多畏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数,投以麻黄汤,多能应手而效。但有李姓老人,七十多岁,亦感冒风寒,因有高血压病史,所以用不用麻黄,颇费踌躇。后来决定要审慎一点,用麻黄汤,去麻黄,权以荆芥、防风、羌活、苏叶四味代之。喝了二次,不得汗,仍发热,恶寒,头痛如裂,干呕。次日凌晨,病情仍无变化,乃书麻黄汤一服:麻黄10g,桂枝12g,杏仁10g,甘草4g,加生姜5片。服后温覆避风,片时即得畅汗,霍然而起。

1975年农忙季节,我所在的医疗队曾广信医生4岁的女儿高烧,用西药解热药、中药银翘散,打针、输液,高热不退或退而复炽,已经3天,想送县城,又逢连日倾盆大雨,焦急万分之际,乃转求当地夏耀光老中医,夏老说无汗而热,乃伤寒表实证,即投以麻黄汤,一服即汗出热退。其时我因事返城,回到医疗队后,毕业于江西医学院的曾医生向我道及此事,感慨地说:“没想到中医治急症疗效也这么好!”如今,这位小姑娘已经是绵阳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了。

这件事正好与近代名医恽铁樵的一段往事相映成趣:恽的第二、三两个儿子都因伤寒热病而死,当时他还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作编辑,痛定思痛,乃苦攻《伤寒论》者有年。这时,他的四儿子又病伤寒,发热无汗而喘,遍请诸医家,疏方不过栀子、豆豉、豆卷、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象贝之类,服药后,热不退,喘益甚。恽先生着急了。“终夜不寝,绕室踌躇”,一直到天亮,才拿定主意:“此非《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之病而何?”乃援笔书: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草五分。持方与夫人云:“吾二儿、三儿皆死于是,今四儿病,医家又谢谢不敏,与其坐而待毙,曷若含药而亡。”夫人默然。乃配药煎服,药后,喘较平,肌肤有润意,乃更进之,竟得汗出喘平而愈。以上为何公度文,姜佐景节录于《经方实验录》中者。

麻黄用于风寒表证,并不受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说的约束,曹颖甫先生曾治一人,患感证无力延医,延至一月之久。曹氏诊之,麻黄汤证仍在,乃用麻黄汤一剂而愈。我在廿多年前读研究生时,病房有一人始为麻黄汤证,因循而未用,二十多天发热不退。乃请赵锡武先生会诊。赵老见其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无汗,不呕,清便自可,面红,身痒,投以桂麻各半汤,亦一剂而愈。

前不久见到一位老前辈对他的学生的谈话,说“麻黄不可以用于外感热病,屡用屡败。”反复思之,竟同梦呓,不知其依据何在。

外感风寒当用麻黄,温病初起可不可以用麻黄呢?这在清代温热学家是视为禁例的。但风温初起,往往挟风寒,证见发热而渴,恶风寒,无汗,头痛身痛,虽初起就可能有里热,但同时有风寒束表的表证。吴鞠通也承认有这种情况,他的解释是“春初余寒未消”,但他惑于喻嘉言“微发于不发”之议,而捏造了一段仲景原文,用桂枝汤,颇遭物议,今日视之,也确实欠妥。而银翘散方,虽然用了荆芥,但对风寒外束之表证,就嫌发散之力不足,王孟英主张用葱豉汤,何廉臣、孙纯一就认为不妨加麻黄数分,使病在表者仍从表而解。至于春温、冬温,初起既见表卫为风寒所束而又见里热,俗称“寒包火”者,麻杏石甘汤就更是的当之方了。

因此,说麻黄是“外感第一药”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2 咳喘圣药

风寒咳嗽,但治风寒,病去则咳嗽可愈,并非棘手之证。而临床却很常见咳嗽迁延,时久不愈,其中固然有很多原因,据我粗浅的体会,多是医生一见是“急性支气管炎”,便套用西医“消炎”的概念,见“炎”用凉,见咳止咳,其实川贝、枇杷叶、桑白皮都是凉药,不利于风寒咳嗽的,更不消说清热解毒泻火药了,不当用凉药而屡用之,则往往冰伏其邪,而致咳嗽不止。轻者用止嗽散可效,重则只非搬动麻黄不可。

这样的咳嗽,怎样辨证?我的经验,五个字:“无热便是寒”。无热,指舌不红,口不渴(即口干也喜热饮),脉不数,痰清稀。这样便可以用麻黄剂温而散之,常用方为三拗汤,麻黄一般用3~5g,杏仁10g,甘草3g,三拗汤原方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可以不拘。方虽三味,麻黄宣肺散寒,杏仁降气肃肺,甘草既缓麻黄之发散,又缓咳嗽。痰多清稀加法半夏、橘红、茯苓,即合了燥湿化痰的二陈汤。此证亦可用苏陈九宝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苏叶、桑白皮、生姜、薄荷、大腹皮、陈皮),此方虽有麻黄汤的四味药,但麻桂用量都仅用3g而已,宣肺散寒,取轻可去实之义,如无意外,一般一至二服药即可获效。

若内有伏饮,而年高体弱阳气素虚,不任发越者,浙江宁波范文虎拟定一方,即变通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照用,除半夏用10g外,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白芍、甘草、五味子都仅用3g),我多年使用,效佳而无弊。曾治董某,咳嗽三月不止,咯痰清稀,背寒,舌淡苔白滑,脉沉弦。用此方三剂,即因事入狱,一年后获释,来向我致谢谢,说多亏了那三服药,不然要咳死在牢中了。

用小青龙汤不必拘定在外受寒邪,即无恶寒发热表证者,只要是痰饮内伏,咯痰清稀,背部冷感,舌淡,脉弦即可使用。盖此际用麻桂,目的不在发表而在温肺散寒。阳虚可加附子;小便不利加茯苓、车前仁;气虚可加党参、黄芪;喘促加杏仁、苏子、葶苈子、心烦口干有郁热加石膏、芦根,稍凉服。

病久肺气虚寒者,证见咳而气喘,畏寒自汗,脉弱无力,乏力,食少,便溏,在原则上麻黄便不可轻投,否则更虚其虚。温肺汤(人参或党参、茯苓、白术、半夏、橘红、甘草、肉桂、炮干姜、黄芪、桔梗)可以酌用,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吴楚说:“近来医家凡遇此证,必用麦冬、贝母,以重寒其肺,桑皮、白前、苏子以重泻其气,甚至黄芩、花粉雪上加霜,而病无瘳时矣。”然久病咳嗽也有用麻黄者。患者肺气虚寒,而又感受风寒之邪而咳喘加重,即可以用麻黄。50、60年代何时希先生在西苑工作时,对慢性咳喘曾拟过一张方子叫清金膏,即是取小青龙汤、百合固金汤、金匮肾气丸合方。或谓这样的处方,不是嫌太杂乱了么?不知病情复杂,用药也不得不复杂,虚不得不补,实也不得不泻,那么又何妨补泻同用甚至补泻寒热同用呢?我过去在农村工作时,也曾经这样用药,姜春华老师见了居然大加赞赏,他在给我的信中说:人体脏腑有此脏寒而彼脏热者,有此脏虚而彼脏实者,何妨此脏温之,他脏寒之,此脏补之,他脏泻之,寒热补泻同用,各不相妨。慢性支气管炎常用这样的方法,以其病情远不止一端也。同时也不能株守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的框框,两步可以并作一步,标本兼治,不过在具体病人身上,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关于麻黄用于咳喘的剂量,需因时、因地、因人、因证而异,我在汤剂中一般用6~9g,儿童酌减。但就是这样的剂量,也常常被药师把处方打回来,或者要医生签字。这种情况,在成都、上海尤甚,以至乡前辈蒲辅周先生在成都行医时,不得把麻黄研成粉,赠给病人,说是老家带来的“药引子”。犹记60年代中期,农村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很多,又无力就医,我采用当时杂志上报道的“麻味甘”散,即麻黄、五味子、甘草各30g,研末,分30包,一日三次吞服,价既廉,效果也不错,用了上百例。调回城里工作后,县医院有位西医叶医生正当盛年,为哮喘所苦,百药不效,连民间单方尿泡鸡蛋都吃过几十个了,也不效。我据她的病情,开了小剂量的小青龙汤,另用麻味甘散。药取回去后,她的母亲误将小青龙打粉,麻味甘散煮成汤药。我闻讯后即赶忙去看望,因为麻黄用量是30g!而叶医生喘息顿平,唯有些心跳,不想睡觉,有些出汗而已。此所谓“歪打正着”,可见在病情需要之时,麻黄也可以用较大剂量的,唯须注意观察,老人、小儿、虚弱人尤应慎重,不可贸然便投以大剂量。

3 宣通肺气

风寒外束,肺失宣散,痰热内蕴,积而化火,俗称“寒包火”,以此而发热,咳嗽,失音,哮喘,喉痛者,在冬春季颇为多见,麻杏石甘汤是有效之方。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虽都用麻黄,但取义不同,配伍不同,作用也不同。前者是用以散寒解表,后者用以宣肺平喘。麻黄辛温,得桂枝之辛甘温增强了发汗的作用,得石膏则只有宣肺的作用了,所以即使有汗出也要用它。麻黄之辛温与石膏之甘寒相合,则温性大减,当然石膏得麻黄,甘寒之性味也要打点折扣,正因为如此,前人从其总合之效力说,麻杏石甘汤乃是一首辛凉方。我的体会,用此方的要点是掌握好麻黄、石膏的比例,就一般情况而论,石膏应是麻黄的5~10倍。治廖某失音,证属客寒包火,金实不鸣,我用麻黄4g,杏仁10g,石膏30g,生甘草3g,加花粉、玄参润燥,蝉衣、僵蚕、牛蒡子、射干振闭,一剂而愈。寒包火证,外则恶寒,内则口干,渴思凉饮,舌红,脉滑数。如无口干舌燥,舌红,脉数,则不唯花粉、玄参不可早投,即石膏也可去之,三拗汤加射干、蝉衣即可。我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单纯性鼻炎、鼻窦炎,患者经常鼻塞,声重,喷嚏,流脓性鼻涕,前额痛,头昏,鼻腔黏膜鲜红、暗红者,常在方中加黄芩、银花、茜草、连翘、鱼腥草、桔梗、辛夷、白芷、苍耳子等,有较好疗效,比单用辛夷散、苍耳散效果好。因为苍耳散、辛夷散虽然都有开鼻窍、散风寒的作用,但药性偏温,所以对肺热之证以麻黄、石膏相配,再加入黄芩、鱼腥草,清肺泻热作用更好,一般10~20剂可愈。至于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麻疹并发肺炎、百日咳,用之对证,疗效奇佳,皆取其宣肺清热之长,这里就不赘述了。

4 消肾炎水肿

我对急性肾小球肾炎初起,以水肿为主要表现者,恒用麻黄。但分寒热二证:发热,咽痛,舌红或身有疮疖,脉滑数者,用越婢汤(麻黄、石膏、甘草、大枣、生姜),去甘草、姜、枣,加白花蛇舌草、野菊花、蝉退、白茅根、益母草、连翘、银花;畏寒,舌淡,脉弦迟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术、防风、丹参、益母草、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消肿甚捷,蛋白尿,红、白细胞转阴也很快。我有一位老友,是位西医,因工作紧张、劳累、受寒,而病恶寒发热,适我回乡探亲,便为之诊治,热退。又发现眼皮肿,原有的双眼皮不见了,查尿,始知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我即用越婢去姜、枣、甘草,加白花蛇舌草、蝉退、野菊花等,二剂其肿即消,尿检亦速恢复正常,连化验师都感到哪有这么快就消失之理。时下世俗差不多都认为中医治病慢,急性病要靠西医,我说要看什么病了,像这样的病,中医药刚好是独擅胜场。最近治一30岁女性,眼睑水肿,恶风,小便不利,外院诊断为急性肾炎,察其舌淡,苔白腻,脉浮,遂拟温肾行水之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7剂,服至第四剂其肿即消。

由疮毒引起的急性肾炎水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皮饮、仙方活命饮或五味消毒饮加减,收效也很迅捷。如邸某,男,40余,青龙桥派出所。1980年春因疮疖化脓感染而出现水肿,经某医院用青霉素注射二周未效,我用麻黄、连翘、野菊花、丹皮、银花、蒲公英、白茅根、桑白皮、益母草、当归、赤芍,二剂即消肿。

麻黄既能开鬼门以发汗,又能洁净府以利小便,故向来为实证水肿初起之要药,我也历用不爽。由于用药时间不是很长,且有是证用是药,因此对急性肾炎有高血压者,麻黄也不必避忌。

5 痹证要药

麻黄为痹证要药,仲景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等治痹名方都用麻黄。我治风寒湿痹,多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方,张璐说麻黄得附子则“发中有补”,诚是。即湿热痹、久痹、顽痹,也有用麻黄之时,取其开达腠理,温阳散寒,通畅经络。

《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风寒湿相合,性质偏寒,盖风为寒风,寒、湿皆为阴邪也。曾治中央党校司机张某风寒湿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仿成都戴云波先生法,川乌、附子、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甘草合为一方,服百余剂而终获痊愈。又治张某,女,中学教师,下半身恶寒甚,虽盛夏也见不得一点风,屡用附子、姜、桂辈得小效,然腿寒终不除。于是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而散之,仅三剂,即有豁然通畅之感。去麻黄,再用温阳益肾之剂数十剂而愈,其温散通阳之功,于兹可见。

6 祛风止痒

麻黄常用于荨麻疹等皮肤过敏性疾患。传统认识是风邪客于皮肤腠理之间,不得出汗,因而郁遏不出。小发其汗,则邪去痒止。我治荨麻疹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蝉衣、赤芍、丹皮、防风、荆芥,对服抗过敏西药无效者,投以本方,往往一剂即愈。但兼里热实证者须合清热通腑药,刘河间防风通圣散即用麻黄配防风、荆芥、薄荷祛风于表,大黄、芒硝、栀子、石膏、滑石、连翘、黄芩清泻于里,佐以赤芍、当归、川芎活血,白术燥湿。临床用药,可师其意,不必泥于其方。有些慢性荨麻疹也可用防风通圣丸成药,一日三次,每次6g,研碎冲服。

7 用于遗尿

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遗尿,最先见于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彭宪章先生1978年的报导。他观察6例长期遗尿的患者,都有咳喘咯痰的症状,用麻杏石甘汤后,咳喘平,遗尿亦愈,从而推论其药效机理是肺气壅滞,治节无权。我学习彭先生的经验,对肺有痰热者之遗尿,用之确然有效;而无肺热征象者,用麻黄30g、甘草30g、蜂房6g,共研细末,和匀,一日三次,每次4g,亦效。

8 温振心阳

麻黄有振奋心阳的作用。李东垣《兰室秘藏》治“客寒犯胃,心胃大痛不可忍”,有麻黄豆蔻丸,以麻黄配伍行气药厚朴、荜澄茄、木香、青陈皮、草豆蔻;活血药红花、苏木、当归等,且麻黄、豆蔻二味在方中用量独大,以之为君,以之名方。不过东垣说的心胃痛,究竟是心痛还是胃痛?古人于此每每含混不清,从东垣“独重脾胃”的学术思想看,恐怕是指胃痛,而从其用药之温阳行气、化瘀合方,用于心痛之属寒凝气滞血瘀,也颇适宜。尤其是方中的麻黄,一般是并不用于胃痛的。姜春华老师说古籍中,《外台秘要》引范汪方,有“通命丸”,即以麻黄为君药,治疗“心胸满闷”,而且邹润安《本经疏证》也说过麻黄“通心阳,散烦闷”。而证之今日临床,麻黄与附子、细辛、干姜、肉桂、丹参、红人参等配伍,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之属,心阳虚者,确有较好的作用,能迅速地增加心率,改善心脏功能。曾治研究生梅智胜之亲戚王某,女,54岁,患“病窦”有年,心率每分钟仅38次,面色苍白,心慌,头晕,乏力,短气,四肢欠温。属阳气虚衰,拟温通心阳,药予麻黄、制附子、细辛、炙甘草、桂枝、红人参、当归、黄芪,6剂药后,心率即至62次/分,头晕、乏力、肢凉等症状减轻,汤方更加玉竹、白芍、枸杞子、枣仁、桂元肉、远志、龙骨、牡蛎,兼养心阴。调理二月余,病情稳定,可去户外散步或短距离内买东西。当然,麻黄用于心阳虚心气虚,其作用不过是振奋阳气,治心阳虚之本,必须与大剂参、附、桂、姜同用,始克有济,这是应予强调的。

9 破癥坚积聚

麻黄“破癥坚积聚”的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徐灵胎说这是因为麻黄“能深入积痰凝血中,凡药力不到之处,此能无微不到”也。古人论药,多系推理,可贵者在证之于临床实践。《本经》的记载,徐灵胎的诠释,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的名方阳和汤,用麻黄与熟地、鹿角胶、肉桂、白芥子、干姜炭、甘草相配伍,治疗阴疽、痰核、流注结块,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舌淡苔白,脉沉细者。

王氏说阴疽是气血两虚,毒痰凝结而致,治之之法,用大剂熟地、鹿胶峻补气血,但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也,只有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而消。马培之也说“此方治阴证,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

多年以来,我用阳和汤治疗中老年乳腺增生屡屡得效。如患者何某,男,50岁,绵阳市委党校干部。1982年5月发现左侧乳头内陷,乳头下有一核桃大小的肿块,能推动,无疼痛感。当地医院拟诊为乳腺癌,即赴成都四川医学院进一步检查,门诊、病理科均认为是乳腺癌,遂入院手术。术中活检,结果为良性,乃改诊断为“男性乳腺增生病”,认为可能与患者过去患前列腺炎,长时间服用雌激素有关。返绵阳后,8月中旬,不意右侧乳头下又发现一核桃大小的肿块,西医建议服中药治疗,在当地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二十余剂无效,乃来信求助于我。我寄去的处方用药,也和上述治疗差不多,又二十来付,了无寸效。再来信相商,反复筹思,患者年届五旬,久用疏肝无效,应考虑冲任亏虚。遂用阳和汤加丹参、淫羊藿、法半夏、青陈皮、当归,鹿胶改用老鹿角,取其活血攻坚。服至15剂,肿块开始缩小,坚持服26剂,即完全消散。患者今年已70岁,每年都有电话给我,至今未见复发。

最近在三芝堂治疗王某,女,63岁,北京某中学教师,于今年2月底洗澡时发现大腿内外有8个、上肢3个圆形疙瘩,大约1.2×1.2cm,有2个局部紫瘀,其他皮色不变。乃去协和医院作活体切片检查,诊断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切片号302119×4,302119×6),诊其脉弦滑,眼眶周围黯黑,拟诊为“痰核”,用温阳活血化痰通络法。用阳和汤(麻黄每剂用3g)加姜半夏、炮南星、山甲珠、僵蚕、橘络、紫背天葵、丹参、桃仁、红花等,5月13日开始,服药12剂,已有一个结节消失,因在非典期间,未来复诊,自取原方,服至38剂,结节由10个减至2个,其间新起一个,起而又退。至本文成文之前数日,来复诊,仅下肢余一个矣。

现代外科名家北京赵炳南先生亦赏用阳和汤,其经验方外用“消化膏”有温阳散寒,活血消肿之功,方即用炮姜、红花、白芥子、南星、生半夏、黑附子、肉桂、大戟等与麻黄配伍;治疗腋窝淋巴结核、胸壁结核、胸前疽、腋疽等疾病的回阳软坚汤,即阳和汤的加减方(去鹿角胶、甘草,加白僵蚕、橘红、三棱、莪术、全丝瓜)。从古今经验结合《本经》的记载,似不能用一般的散寒、开腠理、开泄卫气之类说法来解释麻黄在方中的作用,而是要肯定麻黄的“破癥坚积聚”作用,徐灵胎之说还嫌说服力不足。如何能有这样的作用?我看不难作释,那就是以其迅捷之性,温通阳气,气通瘀散,则其病可去。

以上,我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谈了个人对麻黄的认识。为什么要谈这些,主要是我不满于当今大学中药学教材麻黄发汗、平喘、利尿三大功用之说,我觉得教材这样的编写方法,在某个意义上说,不是写中医教材,而是印证麻黄含麻黄油,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化学成分的作用。照此下去,在堂而皇之的“科学”的大旗下(谁敢跟“科学”较劲儿呢),不仅要丢掉前人许多宝贵的经验,而且危及中医药的前途,希望引起同道的重视。而我所谈,并不全面,也很肤浅,企盼同道指正。

此外,我还想再谈谈与麻黄有关的一些问题。麻黄辛、苦、温,但非大热。李时珍引僧继洪言,说有麻黄之地,冬不积雪,恐怕不是事实,或者是把偶然看成了必然。我去年在山西曾问过当地药农,药农大笑,说哪有那回事。或许就是由于以讹传讹的缘故,才使人们畏麻黄如虎吧?

其实单味麻黄,用一般剂量(成人6~9g)入汤剂,在体质壮实者,并没有很强的发汗作用。蒲辅周先生深知麻黄的利与弊,从前他在四川农村县镇行医时,遇时行感冒,发热无汗者,常用走马通圣散,即麻黄研粉,二份,甘草研粉,一份,合匀,每服3~5g,得汗则停服,可收汗出热解之效。“走马”,言其效之迅捷也。查《景岳全书》亦载此方,唯多雄黄一味耳。但走马通圣散并非峻汗之方,蒲老曾向我指出:就是麻黄汤。因为麻黄与桂枝相配,发汗之力大大增强,但亦非一般书上说的“峻汗”之方,唯大青龙汤才是峻汗之方,虽然也是麻桂同用,但桂枝量二两未动,麻黄用量却由原方的三两倍量为六两了。记得余无言先生《余氏父子经验方》说:服桂枝汤不可汗出如水流漓,麻黄汤用后必须大汗淋漓始解,但麻黄汤发汗之力并不如何强大。

当然,我国幅员广大,南北东西,温差甚大。在东北、西北、西南,如遇伤寒表实证,用麻黄2~3g,等于不用,而在江南、岭南,确实往往2~3g即可得汗。不唯此也,不同的人用麻黄后反应也不同。秉赋强,体质壮,药与证又相当者,用之固佳,而体弱之人,即使当用者也要斟酌。我看以前丁甘仁医案,麻黄2~3g,桂枝2~3g,石膏9g,也叫“仿大青龙法表里两解”,不禁窃笑。后来读《程门雪医案》,才知素禀孱弱者,不要说麻黄,就是用桑叶也会造成汗出不止,说明在不同的医疗对象面前用药,还是应当持小心谨慎的态度。

此外,麻黄毕竟有泻无补,毕竟温燥发散,所以一般说应中病即止,不宜长服久服。外感时病用麻黄,得汗即须停用;哮喘、痹证等内伤病用麻黄,须较长时期使用者,一般不宜大量,而宜得效后减量,同时还须注意调整配伍。刘渡舟老师曾治一人哮喘,用小青龙汤甚效,患者亦以此方为依赖,连续用十余剂,不意竟鼻衄如注,不得不送医院急救。刘老因此认为用小青龙汤喘减者,可用苓桂剂调理为妥。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亦提出过:北地严寒干燥,各令却最多伏热伏燥,故用小青龙汤,不管有没有里热烦燥,都可以加石膏;用小青龙汤得效后,病未全愈,或愈而复者,又可用从龙汤(龙骨、牡蛎、白芍、清半夏、苏子、牛蒡子)。同样道理,在外感病用麻黄汤时,张锡纯主张,凡阴分不足,内有蕴热者,宜加知母,是为麻黄加知母汤;气虚者则可酌加益气药。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足资临证用药参考。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 和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Mey. 的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功能:发汗、平喘、利水。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内服: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1.5~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草麻黄茎中含有生物碱1%~2%,其生物碱中40%~90%为麻黄碱(l-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l-N-Methylephedrine)、d-N-甲基伪麻黄碱(d-N-Pseudo methylephedrine)、l-去甲基麻黄碱(l-Norephedrine)、d-去甲基伪麻黄碱(d-Demethyl-pseudoephedrine)、麻黄次碱(Ephedine)。此外,还含有苄基甲胺(Benzyl-methylamine)、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等;又含6%的儿茶鞣质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l-α-松油醇(l-α-Terpineol)、β-萜品烯醇(β-Terpineol)、萜品烯醇-4(Terpineol-4)、月桂烯(Myrcene)、2,3,5,6-四甲基吡嗪等30余种成分;亦含有黄酮类成分,如白飞燕草甙元(Leucodelphinidin)、麦黄酮(Tricin)、芹黄素(Apigenin)、山萘酚(Kaempfer- ol)等;尚含有机酸类,如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肉桂酸(Cinnamylic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木贼麻黄含生物碱 1.15%~1.75%,其中主要是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本品还含有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糖类化合物以及草酸(Ox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等有机酸类。
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尚含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
上述三种麻黄中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生物碱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较低。
药理作用:
1. 麻黄碱的作用a.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黄碱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震颤等症状。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时间。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麻黄碱在外周兴奋α1-肾上腺受体,也激动中枢α1-受体引起中枢兴奋作用。皮下注射麻黄碱 50~100mg/kg 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哌唑嗪和α-甲基-对位酪氨酸能拮抗麻黄碱的这一作用,而舒必利、普萘洛尔和利血平都不减弱麻黄碱对鼠自发活动的增强作用,提示麻黄碱是作用于α1-受体,而不是作用于 DA 受体。麻黄碱能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产生镇痛作用。
b.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抵消了它直接加速心率的作用;如果迷走神经反射被阻断则心率将加快。麻黄碱对于心脏有强大的兴奋作用,但反复应用,或一次应用很大剂量,易于产生抑制;也可能扰乱心律,但较肾上腺素弱得多;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麻黄碱与洋地黄同用时,则易引起心律紊乱。麻黄碱静脉注射对硬膜外阻滞所致心率减慢,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下降均有明显对抗作用。
麻黄碱常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脉压增大。给犬小剂量(0.01~0.2mg/kg)静注,其血压上升可维持10~15分钟。大剂量(6~10mg/kg)静注,由于抑制心脏而引起血压下降。麻黄碱静注0.1~3.0mg/kg,猫肺动脉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且有效量依赖关系。麻黄碱的收缩作用比较温和而持久,血管舒张作用很微弱,因此用于鼻黏膜肿胀,收缩作用既长,且无继发性血管扩张作用;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增加冠脉流量,与垂体后叶素合用于升压时,能克服大量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冠状血管收缩及心脏抑制。麻黄碱的升压作用缓慢持久,可维持数小时,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为显著,舒张压一般不降低。
麻黄碱对血管的作用是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混合。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能直接与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结合,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亦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动物实验表明:麻黄碱的作用能被可卡因所减弱,亦能被酚妥拉明阻断。
c. 对平滑肌的作用: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特别是在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更为显著。实验表明:麻黄碱能有效地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的痉挛。其作用强度不如肾上腺素,但作用较持久,且口服有效。故常用于哮喘。麻黄碱能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抑制蠕动,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麻黄碱对动物子宫一般表现为张力及振幅增加,此种兴奋作用可被麦角胺阻断,被可卡因所增强。然而对人的子宫一般表现为抑制,曾用于缓解月经痛。麻黄碱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增加。麻黄碱使排尿次数减少,足够量甚至产生尿潴留,用于儿童遗尿症有效。对夜间遗尿或膀胱括约肌无力小便失禁的病人,麻黄碱亦可以消除其症状。麻黄碱能引起并增强小鼠输精管的自发性收缩,酚妥拉明可明显对抗麻黄碱的作用,而利血平对此则无明显影响。
d. 其他:麻黄碱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麻黄碱及麻黄总生物碱对正常及发热猫均不表现发汗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对人不能诱发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环境中,此时用麻黄碱 50~60mg 1.5~2小时后,汗液分泌比未用麻黄碱者更快更多,而皮下注射麻黄碱的局部皮肤,并不引起特殊的汗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可能是中枢性的,而且麻黄碱有增加代谢谢率的作用。对六个正常成人注射硫酸麻黄碱50mg后,代谢谢率较注射前增加14.2%;麻黄水浸膏及乙醇浸膏作用于致敏豚鼠肺切片,可抑制游离过敏原的量。
麻黄碱的作用属于混合型,大部分是由于同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而产生的直接作用,小部分由于促进介质释放的间接因素。麻黄碱反复应用时易产生快速耐受性,作用迅速减弱,最后可完全无效,经数小时后可以恢复,在快速耐受形成的机制中也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因素,有人用离体家兔主动脉条进行实验,认为麻黄碱除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外,对主动脉平滑肌尚可能有其他作用受体;也有人提出去氧麻黄碱的急速耐受性与中枢调节有关,但破坏中脑外侧网状核后则无影响。
2. 伪麻黄碱的作用a. 利尿作用: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用水、盐水及尿素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一次静脉注射后,作用可持续30~60分钟。其利尿原理被认为是由于肾血管扩张而引起的肾血流量增加。
因在利尿的同时,肾体积也增大。
b. 对平滑肌的作用:伪麻黄碱的极稀溶液与麻黄碱一样,能兴奋交感神经而使支气管扩张;浓溶液因能麻痹肌肉,也能使气管肌松弛;而中等浓度则使支气管收缩。
c. 其他:伪麻黄碱有轻微的兴奋血管作用;在升压作用、收缩鼻黏膜血管等的作用方面,麻黄碱最强,人工合成的消旋麻黄碱(Ephetonin)次之,伪麻黄碱最弱。毒性也以麻黄碱最强(100%),消旋麻黄碱次之(78%),伪麻黄碱最弱(56.5%)。
3. 麻黄次碱的作用麻黄次碱能降低血压,增加离体豚鼠子宫的收缩及离体兔肠的蠕动,麻黄根浸膏静脉注射于猫及家兔亦有降压作用。
4. 麻黄挥发油的作用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它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可被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所拮抗。麻黄挥发油对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双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它对流感病毒有强大的抑制作用,给感染 A 型、PR8型流感病毒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有治疗作用。麻黄挥发油乳剂对肌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麻黄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对正常小白鼠体温均有降温作用,但麻黄挥发油作用不如松油醇明显。麻黄挥发油乳剂灌胃、肌注、腹腔注射对正常及发热猫均不表现发汗作用,对发热病人也无发汗作用。麻杏石甘汤在鸡胚实验中对陕中 61-1 株流感病毒有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麻黄的功能,石膏、甘草、杏仁对麻黄的抗病毒作用并不表现协同。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麻黄的作用较强。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咳喘a. 炙麻黄、炙枇杷叶各10g,炙紫菀、炙冬花、炙白前、炙桑皮各15g,葶苈子、白芥子、苏子、莱菔子、五味子、菟丝子、贝母、法夏、炒陈皮各10g,杏仁、桔梗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1日3次。儿童每日服6~8次,每次约10~50ml。寒证者加干姜、附子,热证者加黄芩、黄连,虚证者加党参、黄芪,实证者加大黄、芒硝。治疗咳喘260例,痊愈148例,好转107例,无效5例。〔陕西中医1991;12(7):320〕
b. 麻黄、杏仁、前胡各3~9g,地龙、川贝各3~9g,蝉蜕、甘草各2~6g。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哮喘55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1990;(4):43〕
2. 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吸入1%的麻黄碱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5例,并与对照组(未吸入麻黄碱)5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见效快,且疗效显著。〔中华内科杂志1957;(2):152〕
3.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麻黄5g、白芨20g、黄芪30g、当归10g。每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治疗11例,其中显效6例,进步4例,无效1例。止血天数,最短2天,最长12天。2例用西药止血剂无效,改用上方治疗出血停止。〔江苏中医1992;(12):6〕
4. 治疗肾绞痛麻黄、细辛各6g,附子15g。武火急煎,去上沫,候温顿服,不效者半小时后继服。治疗12例,均在半小时后痛减,1小时内疼痛消失。〔浙江中医杂志1988;(6):247〕
5. 治疗遗尿a. 麻黄、益智仁、黄芪、桑螵蛸、甘草。诸药中麻黄用量可大些,其他药物根据年龄给予常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遗尿止后每周再给1~2剂,继续治1个月巩固疗效。治疗3~18岁患者35例,仅1例复发。〔中医杂志1987;(9):69〕
b. 麻黄2份,益智仁、肉桂各1份,共研细末,以瓷瓶或玻璃器皿盛贮,勿令泄气。每次用3g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脐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以上药填脐,敷3次后,改为每周敷脐1次,连用2次,以巩固疗效。治疗38例,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9%。〔江苏中医1990;(2):37〕
6. 治疗皮肤病a. 麻黄4.5g,蝉衣10g,槐花6g,黄连3g,浮萍10g,甘草3g。水煎2次,早晚分服。共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疹、漆过敏等39 例,治愈37例,好转1例,无效1例。〔中医杂志1964;(7):7〕
b. 麻黄4.5g,蝉衣4.5g,黄连2.4g,甘草2.4g。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急、慢性风疹块10余例,疗效显著。本方对慢性顽固性风疹块可以连用20剂,无副作用,但血压高者慎用。〔中华医学杂志1956;(10):939〕
7. 治疗酒渣鼻生麻黄节、生麻黄根各80g,切碎洗净,放铝锅内,兑入白酒1500ml,加盖武火煎30分钟,置阴凉处3小时,用纱布过滤装瓶备用。早晚各服25ml。10天为1疗程。治疗18例,痊愈15例,好转3例。〔湖北中医杂志1991;(3):14〕
8. 治疗痔疮麻黄、杏仁、甘草各10g,石膏 25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如外痔发炎肿痛,内痔脱出嵌顿,或肛旁脓肿初期,取上方水煎后1/2乘热熏洗坐浴15~20分钟,每日3次,7天为1疗程。治疗120例,临床治愈91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1990;(5):20〕
9. 治疗阳痿麻黄32g,马钱子18g,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各30g。上药共研细末,每次10g,每日服2次,10天为1疗程。若无效,停服10天后,可再服1个疗程。治疗105例,疗效满意。〔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10):27〕
10.治疗功能性不射精麻黄3g,研末敷脐中,用麝香虎骨膏1张外贴固定,每晚临睡前敷用,连用7天。治疗62例,皆愈。〔中医杂志1992;(4):
6〕
11. 治疗坐骨神经痛麻黄20~30g,苡仁20~50g,党参、木通、甘草各15g,水煎2小时以上,每日 1 剂,分2次服。治疗50例,结果痊愈27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但是,严重神经官能症、痫症、明显心血管疾病患者忌服。〔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3(3):174〕
12. 治疗小儿肺炎a. 银花、连翘各8~12g,麻黄、杏仁各3~6g,石膏15~20g,甘草3g。随症加减,每日1 剂,频频口服。共治疗小儿肺炎123 例,痊愈93 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98.3%。〔四川中医1987;19(2):15〕
b. 炙麻黄、桔梗、冬花各3~6g,前胡3~5g,杏仁、栝楼各3~9g,石膏6~15g,紫菀6~10g,鱼腥草、百部各3~10g,甘草3g。热甚加黄芩、连翘,咳甚加桑皮、知母,喘息加炒苏子、竹沥膏。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195 例,治愈166 例,显效29例,全部有效。〔陕西中医1991;12(8):
368〕
13. 治疗小儿咳喘a. 麻油 1 850g,熬至滴水成珠后,将铅丹500g 放入搅拌均匀,炼熬至一定的黏稠度即为膏基。再用70%麻黄粉、30%白胡椒粉,混合均匀,在每份膏基上放0.1g 药粉,趁热合拢备用。治疗时将膏药烘热,贴于患儿肺俞穴。咳喘严重或年龄稍大的患儿可贴双侧,每日换药1 次;病轻或幼儿贴1侧或两日换药1次。
治疗小儿咳喘288例,治愈235例,好转42例,无效11例。〔广西中医药1987;10(1):8〕
b. 麻黄、杏仁各60g,石膏、鱼腥草各300g,甘草30g,蒲公英、大青叶各150g,葶苈子100g,当归50g。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1 200ml,冷至60℃,加入适量防腐剂。1 周岁内小儿每次10~15ml,1~2周岁每次15~20ml,2周岁以上小儿每次30ml,日服3次。治疗小儿咳嗽102 例,服药2天痊愈者18例,3 天痊愈者42例,5天痊愈者33例,其余9例好转,加用其他疗法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91 ;26(10):451〕
14. 治疗小儿腹泻麻黄2~4g,前胡4~8g,水煎后加白糖顿服,每日1剂。治疗138例,治愈 126 例,其中有124例服药1~2剂即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6):351〕
方剂选用:
1. 治疗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备急千金要方》麻黄醇酒汤)
2. 治疗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太平圣惠方》)
3. 治疗病疮疱倒黡黑者:麻黄(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本草衍义》)
配伍效用:
麻黄配伍附子 麻黄发汗解表逐表寒;附子竣补元阳祛里寒。相伍为用,有助阳散寒、发汗解表之功效,用于治疗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恶寒、无汗、脉沉者。再者,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附子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二者合用,其温阳利水消肿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阳虚水泛之气促、喘逆、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脉沉而迟者。
麻黄配伍干姜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干姜辛热,温肺散寒化饮。二者伍用,标本兼顾,共奏宣肺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外闭、寒饮壅肺之咳嗽、气喘、胸闷、痰多清稀等症。
麻黄配伍葛根 麻黄性温辛散,善解在表之风寒;葛根性凉味辛甘,擅长发汗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二者相使为用,可使其解表祛邪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风寒外袭、邪郁肌表、经输不利所致之表实兼见项背强几几等症。
麻黄配伍桂枝 二者均为辛温之品,同入太阳经。麻黄走卫分,开腠理,有发汗解表散寒之功;桂枝解肌表、和营气,有发汗解肌祛风之效,尚能温经散寒通脉。桂枝既能协同麻黄入于营分,又能随麻黄出于血分,以使营分之邪透达肌表,从汗而解。二者相须为用,为辛温解表重剂,可使其发汗解表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亦可治疗风、寒、湿三气所致之痹证,但此时则用桂枝温经散寒通脉为主,用麻黄散风寒宣卫气为辅。
麻黄配伍羌活 麻黄入肺经,开毛窍,通腠理,发汗解表力强;羌活入膀胱经、走肾经,气清属阳,善行气分而解表邪,长于散风寒、祛风湿、止痹痛,为手足太阳本经之风药。二者伍用,羌活助麻黄开泄腠理、发汗解表;麻黄协羌活达肌表,走经络以祛风除湿,共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邪所致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肌肉酸痛等证。
麻黄配伍人参 麻黄发汗解表;人参益气助元,既能扶助人体正气,助麻黄发汗解表,以祛邪外出;又能防麻黄发汗太过以免误伤正气。二者合用,共奏益气解表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感冒诸证。
麻黄配伍石膏 麻黄味辛性温,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生津止渴。在应用上,石膏用量常倍于麻黄,以其寒凉之性制约麻黄之温热之性,使宣肺而不助热。二者配伍,辛凉宣泄,有清热降火、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壅盛之咳嗽气喘以及一身悉肿、脉浮不渴、恶风、继自汗出、无大热之风水证,或一身面目黄肿、脉沉小便不利、腹满喘急之正水证等。
麻黄配伍熟地、鹿角胶、白芥子 麻黄温散寒滞;熟地温补阴血;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物,既生精补髓,又养血助阳;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四药合用,有温阳补血、散寒消痰之功,可用来治疗阴疽之证。
麻黄配伍葶苈子 麻黄辛温发散,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葶苈子苦辛性寒,降气平喘、利水消肿。二者合用,同入肺经,寒热互制,共奏解表宣肺、降气祛痰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滞之咳嗽、气喘、有痰者。
麻黄配伍细辛 麻黄辛温,为发汗解表之要药;细辛辛温,既能解表散寒止痛,又能祛内寒而温脏腑。二者合用,可加强解表散寒之功。另外,麻黄宣肺平喘,细辛温肺化饮,相伍为用,又有温肺化饮、散寒平喘之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肺气郁闭之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喘痰饮以及风寒湿痹之头、身、骨节尽痛者。
麻黄配伍杏仁 麻黄既发汗解表,又开宣肺气而平喘咳,功擅宣发;杏仁降气止咳平喘,长于肃降。二者配伍,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散寒解表之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之恶寒无汗、胸闷气短、咳嗽气喘、痰多而稀、苔白脉浮者。
【注意事项】
宜忌:麻黄生用发汗力强,炙用发汗力弱。一般发汗解表宜生用,宣肺平喘则生用或炙用。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
毒副作用: 给小鼠腹腔注射麻黄水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为650mg/kg,麻黄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1.35ml/kg;给小鼠口服麻黄碱的半数致死量为400mg/kg,麻黄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2.79ml/kg。
麻黄碱毒性较强,伪麻黄碱毒性较弱,后者在体内的代谢谢也甚慢。麻黄碱常用于发汗平喘,服用过量时,常发生烦躁、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以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麻黄碱用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有时可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成人内服麻黄,其中毒量为30~45g。麻黄中毒的机制主要是:麻黄碱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化学传导物质的破坏减慢,从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的影响尤为显著。
麻黄中毒,最初表现为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口渴出汗、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严重者排尿困难、视物不清、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心室纤颤而死亡。长期服用本品可成瘾。
中毒救治:
1. 催吐、洗胃、导泻,以减少药物的吸收。
2. 皮下注射阿托品1mg。15分钟后,视病情需要,可重复注射1次。
3. 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口服或肌肉注射氯丙嗪25~50mg,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10%水合氯醛灌肠。
4. 循环衰竭时,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阿拉明静脉点滴,维持血压,同时补液,吸氧。
5. 禁用呼吸兴奋剂及中枢兴奋剂和氨茶碱等,因上药与麻黄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协同作用,用后会加重中枢神经及心血管负担。
6. 中草药治疗:绿豆15g、甘草30g。水煎取300ml,每2小时口服150ml,连服3~5剂。
【医家论药】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憎寒。……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
是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气,其证时兼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诸证者,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膹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本草纲目》)
“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汤液本草》)
“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虽发热,恶寒,苟不头疼、身痛、拘急、脉不浮紧者,不可用也。虽可汗之症,亦当察病之轻重,人之虚实,不得多服。”(《本草通玄》)
“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服之,自汗不止,筋惕肉瞤,为亡阳症。”(《药品化义》)
“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一应温疫、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必宜用之。
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古之独得者也。”(《本草正义》)
“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顾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六急也;风胁痛者,风邪客于胁下也,斯皆卫实之病也。卫中风寒之邪既散,则上来诸证自除矣。”(《本草经疏》)
“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疸,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本草正义》)
“受风水肿之症,《金匮》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祛风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临症用其方,服药后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顿能利下,而肿亦遂消。……试观《金匮》水气门越婢汤,麻黄辅以石膏,因其脉浮有热也(脉浮固系有风,实亦有热);麻黄附子汤辅以附子,因其脉沉而寒也;通变化裁,息息与病机相符,是真善用麻黄者矣。”“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者。夫用药之道……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麻黄,……去根节者发汗,留根节者敛汗。惟在表真有寒邪者宜用之。若表无真寒邪,或寒邪在里,或表虚之人,或阴虚发热,或伤风有汗,或伤食等症,虽有发热恶寒,其不头疼身痛而拘急,六脉不浮紧甚者,皆不可汗。虽有可汗之症,亦不可过。盖汗乃心之液也,不可汗而汗,与可汗而过之,则心家之液涸,而心血亦为之劫矣,或致亡阳,或致衄血不止,而成大患也,戒之。君羌活,能散风邪。佐独活,能消脚气。同杏仁,能去寒邪,兼理哮喘。臣甘菊,能清肺热,更明眼目。身能发汗,根主敛汗。风家用之多验者,何哉?盖风至柔也,而善藏,麻黄性至轻也,而善驱,内用气血药以托之,外用浮剂以散之,此以善藏始者,不得以善藏终矣。阴虚发汗者,鹿角四物汤加根节敛汗。汗多亡阳者,附子四君饮入根节回阳。痈疽方起者,行凉药中兼用之,即散无疑。寒邪战栗者,疏风药中兼用之,立止不谬。痘家初发热及痘红紫稠密,皮厚不快者,多用于行凉解毒药中,则内托外散,正所谓开门放贼,而痘亦因之稀少矣。又能散胸膈泥滞之气,表虚则忌。”(《药鉴》)
附药麻黄根麻黄根(《本草经集注》):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的根及根茎。立秋前后采挖,洗净切断入药。味甘,性平。入肺经。功专收敛止汗。主治体虚自汗、盗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用其配黄芪、小麦、牡蛎以治诸虚自汗。《太平圣惠方》用当归一两、麻黄根二两、黄芪一两,捣为散,取四钱煎汤去滓温服,以治产后虚汗不止。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此外,亦可取其研末外扑止汗。《备急千金要方》用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为粉外敷,以治疗肾劳热,阴囊生疮。
有表邪者忌服。
“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扑之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也。”(《本草纲目》)
 
麻黄炙之,发汗之力锐减,止咳平喘之力更增。治小儿外感咳嗽,吾师孟广奇教授授一验方,名曰:止咳糖浆,临床用之多效。方用:炙麻黄10克,生石膏20克,瓜蒌、陈皮、桔梗、黄芩各10克,炙远志、前胡、知母、炙紫菀、炙冬花各10克,甘草5克。水煎后加糖分装,1日服完。主治外感咳嗽,痰多气喘,咽干喉痒以及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咳喘日久,吾师孟广奇教授亦授一验方,名曰:咳喘灵丸,用之临床,疗效亦佳。方用:炙麻黄、炙米壳、杏仁、川贝各50克,炙紫菀、桔梗、甘草各40克,核桃仁、炙百部各100克,五味子、远志各30克。炼蜜为丸,每丸9克重。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

麻黄解表发汗之力甚著,常有立竿见影之效。余曾治一8岁小儿的风水证(类似急性肾炎),患儿眼睑、四肢及全身皆肿,肢体酸重,小便不利,兼有恶寒发热。方用《金匮要略》之越婢加术汤,方用:麻黄3克,生石膏15克,生姜3片,甘草5克,白术10克,大枣5枚。先煮麻黄,去上沫,加入诸药再煎,分3次温服。服1剂,汗出,小便利,肿渐消。服3剂,肿全消。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开鬼门”之意也;生石膏清肺胃之热;姜、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保护胃气;白术健脾益气,燥湿行水,“洁净腑”之意也。诸药配合,其效甚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