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B 白芨

linang99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46319
获得点赞
45
声望
36
白芨2.jpg
白芨.jpg


【英文名】 RHIZOMA BLETILLAE
【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甘根、冰球子、白鸟儿头、君求子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制法】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 2~3 个爪状分枝,长 1.5~ 5cm,厚 0.5~ 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
【鉴别】本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 18 ~88μ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梯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用法用量】 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适量。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经》)
【异名】甘根(《本经》),白根(《吴普本草》),白给(《别录》),白芨(《证治准绳》),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白乌儿头(《江苏植药志》),地螺丝、羊角七(《湖南药物志》),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
 
由版主最后编辑:
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 的块茎。亦名白及、甘根(《本经》)、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等。味苦、甘,性凉。入肺经。功能: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主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新鲜块茎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尚含挥发油、黏液质。根含白芨甘露聚糖(Bletilla mannan)。
药理作用:
1. 止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白芨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能使末梢血管内的白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并可缩短家兔的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白芨根磨成细粉或白芨煎煮后所得胶状液掺入淀粉烘干研末,给狗肝行止血试验,7只中有6只均在6分钟内达到满意止血效果。用水提取液的“纱布”或水提取液经低温干燥或喷雾干燥成粉覆盖于狗肝、脾及兔肝或大腿肌肉行止血试验,出血可立即停止,肝切除或肌肉横切引起之出血,即使创面渗血很多,亦不能将其冲去。动物体温在试验前后3天内无大变化,从组织切片看,白芨对组织的局部反应性很小,第5天左右即可吸收,全部动物均未用抗菌药,并未发生变化。白芨水煎浓缩膏状物加入 0.2%地衣酸钠及 0.4%盐酸小檗碱,干燥后研成细粉,对兔肝、狗肝及股动脉之出血,亦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白芨对某一实质性脏器如肝、肾等静脉性出血的止血效果甚为可靠,不再发生继发性出血。可以用于一般结扎和缝合不能止血的脏器出血,如肝、肾、甲状腺等术后渗血以及一切广泛性大面积的创面渗血。亦可用于战伤急救和手术时因意外损伤而发生严重出血的暂时止血。因白芨可制成纱布样的薄膜,覆盖血管外黏着很紧,有修补血管缺损的作用,而不致阻塞较大血管内血液的流通。
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白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亦能抑制革兰阳性菌。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3. 其他作用有报告指出,白芨粉由胃管注入,对麻醉犬胃及十二指肠实验性人工穿孔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白芨借其高黏度性,在胃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胶状膜,从而使穿孔堵塞,胃内容物停止外漏,为大网膜、肝脏等的遮盖作用造成更有利的条件。但亦有报告认为,服用白芨后增加胃内容物,促进了胃的蠕动,妨碍了大网膜的包绕和肝的覆盖,甚至会使包绕的网膜再度脱落;服用白芨时的吞咽动作和恶心、呃逆足以增加腹内压,可使穿孔扩大和再穿孔;服用白芨如不成功,白芨糊流入腹腔,因其具有黏性,给手术清理腹腔带来困难,甚至促成术后黏连。
实验表明:白芨块茎含有的多量黏液质是一种抗癌成分。2%白芨葡萄糖注射液对二甲基氨基偶氮苯(DBA)诱发的大白鼠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白芨对致癌物质二甲基氨基偶氮苯的毒性可能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或谓对肝细胞有较好的抗损伤的保护作用。亦有报告指出,白芨有预防肠黏连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百日咳白芨粉内服,剂量分别为:1岁以内0.1~0.15g/kg体重,1岁以上 0.2~0.25g/kg 体重。治疗89例,用药5天内症状显著减轻者37例,10天内症状显著减轻者15例,无效6例,中断治疗者31例。〔山西医学1957;1(2):53〕
2. 治疗支气管扩张白芨粉,成人每次2~4g,日服3次,3个月为1疗程。治疗21例,用药1~2 疗程后,痰量显著减少,咳嗽减轻,咯血得到控制。
〔山东医刊1960;(10):9〕
3.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a. 白芨粉,成人每次3~6g,日服3~4次。治疗69例,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平均为6.5天。〔新医药通讯1972;(2):26〕
b. 白芨50g,乌贼骨9g。为1日量,共为细粉,分4次口服。连续用药至出血停止。治疗溃疡病出血3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胃溃疡12例),均与服药后3~5天,呕血及便血停止,胃痛减轻或消失;服药5~7天,大便潜血转阴。〔黑龙江中医药 1985﹔(6):封三〕
c. 白芨、生大黄各等量,研末过细筛,装瓶备用。每次取白芨、大黄约5g,加云南白药0.5g,吞服。每日3~4次。大便潜血试验转阴后继用1~2天。
治疗40例,结果治愈39例,无效1例。止血时间最短者11小时,最长者4天。平均1.6天,其中2天以内者33例。〔湖南中医杂志1991;7(2):14〕
4. 治疗黄褐斑白芨、白附子、浙贝母各等份。研末调凡士林制成药膏。早晚各涂药1次。治疗137例,痊愈109例,好转24例,无效4例。〔陕西中医1987;(2):59〕
5. 治疗烧伤及外科创伤新鲜白芨削去表皮,用灭菌生理盐水洗净,按1:10的比例加入无菌蒸馏水,冷浸1夜,至次日加热至沸,以经灭菌处理的4号玻璃漏斗减压过滤。滤液分装玻璃瓶内,熔封。15磅高压蒸气灭菌30分钟,即成为白芨胶浆。先以生理盐水清理创面,而后涂药,再以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固定。无严重感染者,5~7日后换药,创面有感染者,隔日换药1次。治疗烧伤患儿9例,阑尾手术切口2例,外伤患者38例,用药1~3次后,全部治愈。
凡占体表面积约 20%以内的局部外伤或Ⅰ度、Ⅱ度烧伤,均可用白芨胶浆涂敷治疗。〔中医杂志1965;(7):37〕
6. 治疗结核性瘘管白芨粉局部外敷,视分泌物的多少每日换药1次或隔日换药1次,分泌物减少后可改为每周换药1次或2次。药粉须送入瘘管深部并塞满,如瘘管口狭小可先行扩创,清除腐败物。治疗肺结核并发结核性瘘管10例,敷药12~30次左右全部治愈。〔中国防痨1960;(2):106〕
7. 治疗肛裂取白芨粉用蒸馏水配成7%~12%的液体,待溶解后稍加温,静置8小时,过滤,成为黄白胶浆,每100ml加入石膏粉106g,搅匀,高压消毒,制成白芨膏。先行肛门坐浴,然后用白芨膏涂擦患处,并用涂有白芨膏的纱布覆盖患处,每日换药1次,10~15天为1疗程。治疗11例,经3 个月观察随访全部有效。一般敷药1~2次后大便时无痛感或痛感减轻,用药6~10天肉眼观察到创面全部愈合。〔浙江中医杂志1987;22(10):454〕
方剂选用:
1. 治疗肺痿:白芨、阿胶、款冬、紫菀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芨散)
2. 治疗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芨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芨入瓦罐,加酒煮熟,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芨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芨肺)
3. 治疗咯血:白芨一把,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芨枇杷丸)
4. 治疗瘰疬脓汁不干:白芨、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清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芨散)
5. 治疗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钤方》)
6. 治疗鼻渊:白芨,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外科大成》白芨丸)
配伍效用:
白芨配伍白蔹 白芨消肿生肌;白蔹解毒、生肌敛疮。二者合用,有解毒消肿、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疮疡溃烂或溃而不敛者。
白芨配伍地榆 二者均有收敛止血之功效,相须为用,其功效更著,可用于治疗胃出血。
白芨配伍金银花、天花粉 白芨消肿;金银花清热解毒;天花粉清热、消肿。三药伍用,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阳证疮疡之红肿热痛因热毒所致者。
白芨配伍乌贼骨 白芨功专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能迅速止血、促进病灶愈合;乌贼骨收敛固涩、制酸。二者均有收敛止血之功效,相伍为用,其效更著,用于治疗胃出血以及月经过多、崩漏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毒副作用:白芨黏胶质部分制成白芨代血浆,临床应用无明显副作用,无热原反应,对肝、肾功能、血象、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无影响。试用时,有3人曾发生一过性的轻度发热(37.5℃以下),另有1人于第五次注射时曾发生过敏反应。其可能与制剂不纯有关。
【医家论药】
“白芨,性涩而收,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也。”(《本草纲目》)
“白芨,苦能泄热,辛能散结,痈疽皆由荣气不从,逆于肉里所生;败疽伤阴死肌,皆热壅血淤所致,故悉主治也。胃中邪气者,即邪热也;贼风痱缓不收,皆血分有热,湿热伤阴之所生也,入血分以泄热,散结逐腐,则诸证靡不瘳矣。”(《本草经疏》)
“白芨,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此药质极黏腻,性极收涩,味苦气寒,善入肺经。凡肺叶破损,因热壅血淤而成疾者,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肺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也。如肺气郁逆,有痰有火有血,迷聚于肺窍气管之中,此属统体一身气道之故,理宜清肺之原,降气之逆,痰血清而火自退矣。若徒用此药,黏腻封塞,无益也。”(《本草汇言》)
“白芨,方书既载功能入肺止血,又载能治跌仆折骨,汤火灼伤,恶疮痈肿,败疽死肌,得非似收不收,似涩不涩,似止不止乎?不知书言功能止血者,是因性涩之谓也;书言能治痈疽损伤者,是因味辛能散之谓也。此药涩中有散,补中有破,故书又载去腐、逐淤、生新。”(《本草求真》)
“白芨,必虚而有热者,乃为相宜耳。虽禀收敛之性,而仍具苦泄辛散之意,与白蔹相近,故每相须而用。”(《本草便读》)
“白芨,《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别录》除白癣疥虫,皆以痈疡外敷及掺药言之。味苦辛而气寒,故能消散血热之痈肿;性黏而多脂,则能疗败疽之死肌;苦辛之品,又能杀虫,则除白癣、疥虫,外疡消肿生肌之要药也。主胃中邪气者,则苦寒之品,能除胃热耳。惟贼风痱缓不收,其义未详,不敢强解。”“白芨治肺痈,世每疑其腻滞而不敢用,然苦寒本清肺胃,又能补伤,苟非火焰极盛之时,而臭痰腥秽之气,已渐退舍,即可用以兼补兼清,不致助痰留患,与二冬、玉竹等比也。”(《本草正义》)
 
还经常看到书上有写成白及的,请问,跟这是一样的吗?
 
还经常看到书上有写成白及的,请问,跟这是一样的吗?

嗯,是的


白及是兰科白及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叶4~5枚,基部互相套叠成茎状,中央抽出花葶 。 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约5厘米,由3枚萼片、2 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唇瓣组成;唇瓣3裂,上面有纵褶片;雄蕊与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合蕊柱顶端有一个花药,前上方有一个柱头凹穴。地下有粗厚的根状茎,如鸡头状,富粘性,含白及胶质,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药用,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白及属共有6种,均产于东亚。
别称: 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
 
谢谢cd小草

这样看起来好多了,也明白了。再次感谢!
 
t01ca79577f19238e08.jpg
t010b1c1879183d9dca.jpg
t013756aaf19dd82270.jpg


概述:本品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别名:白根、白给、白及、甘根。

药性类别:收敛止血药

性味与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与用量: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临床应用:

1.单味粉剂或白芨调涂纱布固定,治外伤出血。

2.单味末,用萝卜烧汤,以蜡烛油调涂,治手足冻裂。

3.单味研细末,调稀饭,缓缓吞服,物能随下,治诸物卡喉。
 
由版主最后编辑:
t01bf6faa2bdb15b443.jpg
t017c47b3ac4ea51cb4.jpg
t01474f79f3be95401a.jpg


【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苦、甘、涩,微寒。入肝、肺、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咯血、呕血、衄血、外伤出血等症。

白芨收敛,功能止血,是一味止血药。者要用于肺、胃出血病症,可单独应用,也可配阿胶(蛤粉炒)、藕节、生地等治咯血;配乌贼骨等治呕血。

2.用于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皲裂等症。

白芨又有消肿生肌之功,用治疮疡,不论已溃未溃均可应用,如疮疡初起未溃,配银花、贝母、天花粉、乳香等有消散作用;如疮疡已溃、久不收口以及手足皲裂,有可奏生肌敛疮之功,往往研粉外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尘肺、肺痈、肺结核等病。

【处方用名】白及、白芨(洗净,晒干,切片用)、白芨粉(研粉,吞服,开水调服或外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三钱,煎服。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2~3克。外用适量。

【按语】白芨苦甘微寒,功能止血,能入肺胃,为吐衄咯血之要药。又能用治疮疡,未成者能予消散。已溃者可用于敛疮生肌。此外,创伤出血,皮肤皲裂,用以外治亦颇有良效。唯邪热炽盛时,亦未宜乱投也。据报导,本品治疗肺结核病,与异烟??同用,有协同作用;对空洞性肺结核久不愈合,也可应用。

【方剂举例】白芨枇杷丸(《戴氏方》)白芨、枇杷叶、阿胶(蛤粉炒)、藕节、生地汁。治咳血吐血。

止血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上海中医学院编)白芨、仙鹤草、地榆炭、生槐花。治上消化道出血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