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试说天人合一的认识。

常其柏

声名鹊起
贵宾
注册
2013/01/23
帖子
675
获得点赞
140
声望
43
年龄
84
所在地
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新庙村
天人合一之说,源于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离合论:三阳离合: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也。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名曰一阴也。因阴阳运行不息,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为生命现象。
三阳经之离合也,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也,为阳予之正;三阴之离合也,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为阴为之主。阳予之正——由太阳跟于至阴,结于命门,为亦五常政大:跟于内者命曰神机;阴为之主——由厥阴之表,名曰少阳,亦五常政大论:跟于外者,命曰气立。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人亦应之。人亦应之者,谓天有日月,人有二目,成为太阳跟至阴,结于命门,天人合一的生理现象。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半月,月位于天右下降于地;下半月,月位于天左上升于天。降于地,为上不足。此日照于月的光的现象亦为之不足。因此右眼视力较差。下半月,升于天,为上有余,此日照于月的光的现象亦为之有余,因此左眼视力较强。
 
最后编辑:
天人合一之说,源于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离合论:三阳离合: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也。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名曰一阴也。因阴阳运行不息,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为生命现象。
三阳经之离合也,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也,为阳予之正;三阴之离合也,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为阴为之主。阳予之正——由太阳跟于至阴,结于命门,为亦五常政大:跟于内者命曰神机;阴为之主——由厥阴之表,名曰少阳,亦五常政大论:跟于外者,命曰气立。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人亦应之。人亦应之者,谓天有日月,人有二目,成为太阳跟至阴,结于命门,天人合一的生理现象。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半月,月位于天右下降于地;下半月,月位于天左上升于天。降于地,为上不足。此日照于月的光的现象亦为之不足。因此右眼视力较差。下半月,升于天,为上有余,此日照于月的光的现象亦为之有余,因此左眼视力较强。
请问常先生,今本《内经》中有“天人合一”这个词吗?
 
天人合一之说,源于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离合论:三阳离合: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也。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名曰一阴也。因阴阳运行不息,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为生命现象。
三阳经之离合也,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也,为阳予之正;三阴之离合也,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为阴为之主。阳予之正——由太阳跟于至阴,结于命门,为亦五常政大:跟于内者命曰神机;阴为之主——由厥阴之表,名曰少阳,亦五常政大论:跟于外者,命曰气立。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人亦应之。人亦应之者,谓天有日月,人有二目,成为太阳跟至阴,结于命门,天人合一的生理现象。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半月,月位于天右下降于地;下半月,月位于天左上升于天。降于地,为上不足。此日照于月的光的现象亦为之不足。因此右眼视力较差。下半月,升于天,为上有余,此日照于月的光的现象亦为之有余,因此左眼视力较强。
开、阖、枢三字,《太素·卷第五·阴阳合》均作“关、阖、枢”。对此,常先生怎么看?
 
关也好,开也好,不必在字上下功夫,一时难得正确答复,主要能明其理就好。如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以字来训为明为萌于理难明。从素问阴阳离合来解,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应当是说一月中三十这天,昼间天上日月同行相合以明。夜间因这天日月未分,夜间无月日光不能照着月亮,才是天明则日月不明,如果夜里这天即使无云无萌,可想夜的天空没有光明,也较黑暗。
 
最后编辑:
素问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曰: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此之问答黄帝提出歧伯为解以明三阴三阳天人合一之理。取象于月以证之。月由日光所照而明,由缺到园,由园到缺,为阴阳气相接以为和的厥阴现象。上半月,月从天右下降入地,月之明处为日所照来源于右,日即位于月之右。人之右足六经,足大指上面外侧是厥阴经大敦穴,小指外侧是太阳经至阴穴,此两穴相对应,体现着阴阳气相接以为和右降入地的天人合一运动机制。以此例推,左足体现着阴阳气相接以为和左升出地的天人合一的运动机制。左右两足大指内侧为太阴经隐白穴,即不位于足大指上面,也不位于足大指下面,却位于两足大指内侧面而相对应,这就是离合论所谓: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这体现了十五月亮,左升右降,出地入地,天人合一的运动机制。请明者再辨。
 
最后编辑:
个人粗爆解读天人合一。天非指其形态,是指内部运转之机理,实则是生化天地万物之机理或原理。人亦如此。天人各有形态,各有机理,天人机理出自同一父母,所以其理一致,二理合而为一,分一为二。所以有天人合一之说。希望各位大大在学术拍砖,人身攻击免谈。
 
[FONT=仿宋]天人合一,是古代哲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其具体运用便是古人所说的“因天时,制人事”、“上察天时,下授民事”。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一篇便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内经》的表述是“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之“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即人上应于天,与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有关。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说“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即天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统一起来,即天人合一说。董仲舒认为,人的形体结构与自然天道的结构具备高度的一致,人体是天象的完全再现。人外在形体以及各部分器官都同自然天象有着高度一致
(人副天数)。《内经》充斥着“天人相应”的比附推衍,与此有关。[/FONT]
 
天人合一,素问阴阳离合论虽未明确明说,大义已备。如天复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阴中之阴,无天复,无天人合一现象。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阴中之阳,得天复,从天制化,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天人合一之制化。
 
[FONT=仿宋]天人合一,是古代哲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其具体运用便是古人所说的“因天时,制人事”、“上察天时,下授民事”。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一篇便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内经》的表述是“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之“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即人上应于天,与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有关。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说“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即天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统一起来,即天人合一说。董仲舒认为,人的形体结构与自然天道的结构具备高度的一致,人体是天象的完全再现。人外在形体以及各部分器官都同自然天象有着高度一致
(人副天数)。《内经》充斥着“天人相应”的比附推衍,与此有关。[/FONT]
工具书如《辞海》对“天人合一”的解释——指“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和谐与统一。
 
[FONT=仿宋]天人合一,是古代哲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其具体运用便是古人所说的“因天时,制人事”、“上察天时,下授民事”。儒家经典《礼记·月令》一篇便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内经》的表述是“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之“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即人上应于天,与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有关。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说“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即天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统一起来,即天人合一说。董仲舒认为,人的形体结构与自然天道的结构具备高度的一致,人体是天象的完全再现。人外在形体以及各部分器官都同自然天象有着高度一致
(人副天数)。《内经》充斥着“天人相应”的比附推衍,与此有关。[/FONT]
所以才有了《灵枢·邪客》篇“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的比附推演(衍)。
 
工具书如《辞海》对“天人合一”的解释——指“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和谐与统一。
所以才有了《灵枢·经别》“人之合于天道也”相通应之“天人相应”整体统一观思想。
 
所以才有了《灵枢·经别》“人之合于天道也”相通应之“天人相应”整体统一观思想。
由上可见,所谓“天人合一”,具体到医学如《内经》而言,即指人的行为及人体的结构与生理功能或现象必须上应于天(天道——天体宇宙的自然运动变化规律),从而达到相通、相应、和谐与统一及一致,亦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由上可见,所谓“天人合一”,具体到医学如《内经》而言,即指人的行为及人体的结构与生理功能或现象必须上应于天(天道——天体宇宙的自然运动变化规律),从而达到相通、相应、和谐与统一及一致,亦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所以才有了如赵洪钧《内经时代》所说的“《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的精辟观点。
 
所以才有了《灵枢·邪客》篇“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的比附推演(衍)。
如《邪客》篇说:“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人为什么有双目?是因为天有日月的缘故!对这种比附推演的结果,古人是否深信不疑?但今人却深疑不信!
 
天体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为了达到“天人合一”,所以《内经》有许多“天人相应”之比附推演,以求做到相通、相应、和谐与统一及一致。但推演的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
 
天上一棵星,地上一个丁。天星与人身相合即天人合一。老百姓大俗话早就说罢了。大专家们却不知道,人为的想来思去,推来论去,瞎费神儿。
此天星即印度佛陀的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开悟。夜睹即破了无明,见天性光明。但这个要通过修道而实现,不是看看书本,歪着脑壳子想出来一套套理论所能明白的。须是亲见,方能信也。若不亲见,瞎子点灯,白费蜡。
 
以藏府而言,《内经》就有多种说法的比附推演,如九藏说、十一藏说、五藏六府说、十二官说等。那么人体到底是几藏几府呢?习惯上称“五藏六府”,可为什么又有其他几种说法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