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讨论]中风后遗症能否再治愈?

回复 33# 河间金栋


老师,你太客气了。我所了解,有些病人是能表面全愈,所以不叫后遗症也可以,但是事实上血管的老化,狭窄还是存在的。而有些只要留意还是会遗留一些痕迹的,如果追求100%的效果,这种就不能叫治愈了,但事实上重度中风后是比较难恢复的,所以也能算是治愈了吧。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
 
回复 25# 河间金栋




这个论题广了。

中医有中经络,中脏腑之不同,各随见证而治之。至于有无偏瘫,失语,痴呆要看医生的治疗了。

微观看病,有现代医学检查,有无后遗症,也要看病变程度了。这个是动态的,不好定论。

先生提此,应该有新的理论,望早出!
 
中文名称:中风
英文名称:apoplexy
定义: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这样下的定义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个人认为不准确,在理论上是不完整的,不能说服人,这样的定义基本上是从中风的证状上下的定义。而中风的后遗证应该是半年或一年以上不能治愈的才叫后遗证,我治的几个中风病人由于治疗极时,没有后遗证,行动如常。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从大脑属性来下的定义,带有西医性的定义,也不完整,出血性的脑中风多是不治之证,西医的办法就是手术,而手术后多是植物人。有的人中风大脑是没有问题的。比如说面瘫,或突然感受外风而口眼歪眼的,这和大脑没有关系的。有一次我在矿上,一位工友突然嘴角被旋风吹歪,我几巴掌打正,药也没吃照样如常。你说和大脑有关联吗?中医的中风概念本就不完整,中医学院的人硬着头皮要下一个定义。实在是叫后人不好理解。个人认为要从中医理论上给中风下准确的定义还有待考究。
 
血行风自灭 中风的一般肝功能不好 血液粘稠 导致血压升高 在头部血管破裂 就是脑溢血 堵了就是脑血栓 采用中药调理 穴位按摩 有治愈的可能
 
啥都别说了,请问喝煎今洞先生,你治好了几个中风病或者说几个后遗症,不要说理论了,中医是讲求疗效的。

当然,如果您有新理论,我们大家欢迎您早点说出来,
 
密切关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经验,请大家多探讨。
 


请问先生,“啥都别说了,请问喝煎今洞先生”,将今洞先生连喝带煎了,还要讨论什么呢?就此打住吧!
 
回复 59# 河间金栋





还是教科,大家都知道,与先生命题无相关!请出新理论!
 
回复 63# 河间金栋




看都不看,就知是转的文章!或是抄袭的,请先生不吝赐教!说出您的理论!
 
不知那位楼主有脑病心悟这本书,书里介绍治中风的经验很全面。如果谁有这本书请提供下载地址,本人不胜感激。
 
李可老中医说孙思邈和自己中风都服续命煮散愈说明续命类方治中风有效但要刚得就服汤药才能不留后遗症
最佳治疗期应为一个月以内。
 
下面转录百度词条的解释:

1.中风概念(互联网百度词条)
1.1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中风
英文名称:apoplexy
定义: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内科疾病(二级学科);脑系疾病(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1.2 百科名片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2.中风后遗症概念(互联网百度词条)
2.1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中风后遗症
英文名称:sequela of apoplexy
定义:中风后遗存的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内科疾病(二级学科);脑系疾病(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
2.1 百科名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常因本体先虚,阴阳失却平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肢体失养所致。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
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原创]中风后遗症能否再治愈?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检阅中医古籍及历代医案发现,中风后遗症可以治愈并有许多验方及医案介绍,而目前医疗广告及互联网也宣传说可以治愈中风后遗症,但经临床观察及环顾周围病人发现,仍有一部分中风后遗症患者出现。那么中风后遗症到底能否再治愈?现代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不如过去吗?兹不揣浅陋,陈述如下。
1. 中风病概念
所谓中风,即中风病,亦名脑中风,系中医的病名,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相同。“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1] 这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目前中医最权威的解释。
2. 中风后遗症概念
所谓后遗症,指在病情基本好转后遗留下来的某种组织、器官的缺损或者功能上的障碍。如患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留的下肢麻痹,面神经炎后遗留的面肌痉挛,而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病6个月以后,仍遗留程度不同的偏瘫、麻木、言语不利、痴呆者等。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中称“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1]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脑梗死》中亦称“存活的患者中,70%左右残留较严重的后遗症……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2]然而并不是所有中风病患者皆遗留后遗症,这主要与病变类型有关。
3. 中风病无后遗症者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以下这几种类型经适当合理治疗可无后遗症。
3.1 腔隙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即腔隙性脑梗死,亦名脑腔梗,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100~200μm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小的梗死灶(坏死灶)。由于小穿通动脉梗死后,由大吞噬细胞将梗死处的脑坏死组织吸收,而遗留下小的腔隙,故名腔隙性脑梗死。梗塞直径为0.2~15mm的囊性病灶,是多发性。由于病灶较小,许多患者无临床症状,属于无症状性脑梗死,这类无临床症状者的确诊,主要靠影像学检查或尸检[3-4]。
目前临床上也有出现症状的腔隙性梗死,其临床诊断为: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亦有部分有糖尿病史[3],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无意识障碍;应进行头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临床表现多不严重,较常见的有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症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等[2]5种类型。具体表现为:
⑴纯感觉性卒中:表现为一侧面部、上肢与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或感觉减退、消失(如无感觉、不知痛痒),一般无运动障碍。
⑵纯运动性轻偏瘫:表现为一侧面部、上肢与下肢无力,并非单瘫。
⑶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轻偏瘫通常以下肢为重,上肢较轻,同时伴有同侧偏身共济失调,也是下肢重于上肢,或偶有偏身感觉异常、轻度感觉减退。
⑷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呐吃,面肌无力,吞咽困难,手略显笨拙,难以完成精细动作,一般不伴上下肢明显无力或共济失调。
⑸感觉运动性卒中:表现为既有一侧面部、上肢与下肢无力,又有同侧偏身感觉异常与减退,不包括那些神经障碍仅累及面部与手或者手与下肢者。
这种脑腔梗类型经过积极治疗以后,无后遗症遗留,而且病程亦较短,但可反复发作。若反复发作多次者,引起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称为腔隙状态,则可遗留后遗症,如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表现[3]。
3.2 腔隙性出血综合征
小量脑出血,有的学者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5-6],因出血量少,病灶局限,对周围脑组织损害轻,所以症状轻微。此时如果不做脑CT/MRI检查,最易误诊为腔隙性梗死。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病人多数有高血压病史,特别是高血压性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样变),导致脑深部穿支动脉系统发生硬化。这种病发展下去,既可引起穿支小动脉阻塞,以致发生腔隙性梗死,也可因破裂、渗血而引起小量脑出血,从而导致出血性腔隙综合征。这时,因出血量少,血肿未破入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也未累及网状结构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所以患者一般既无意识(神志)障碍,也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小量脑出血也有上述5种表现,与腔隙性梗死表现相同。
这类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亦很少遗留后遗症。
3.3 小中风
所谓小中风,亦称为中风先兆,与现代医学“短暂脑缺血学发作(TIA)”相同。“短暂性脑缺血学发作(TIA),又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症状通常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CT、MRI)无责任病灶。TIA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患者发生率中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TIA属于中医学的‘中风先兆’、‘小中风’范畴。”[2]
现代医学认为,TIA是完全性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危险信号,有资料显示,首次TIA后,如未经适当治疗而任其自然发展,则有1/3的患者在数年之内有发生完全性脑梗死的可能;约有1/3的患者经历长期的反复发作而损害脑的功能;亦有1/3可能出现自然的缓解[7]。
这类中风先兆,即小中风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也是“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的。
4. 中风病有后遗症者
患中风病后是否遗留后遗症,主要与病变类型有关,即由于病变部位(如大脑半球、基底节内囊区域、脑干、小脑)和出血的量或梗塞的面(体)积不同,而出现不同类型;其次与是否积极、合理、规范的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经临床观察,如果是“非腔隙状态的病灶及非小中风”者,多数患者遗留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所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中称“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脑梗死》中亦称“存活的患者中,70%左右残留较严重的后遗症。”是有一定临床基础和事实依据的,并非空穴来风。
中风病临床分为三期,即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风病恢复的过程主要是在恢复期6个月以内,并且疾病本身还有一个自然恢复的功能。但半年以后遗留的部分功能障碍,经过药物、康复、功能锻炼等,或可得到程度不同的好转,经临床观察及病后随访发现,很难再治愈。是否治愈有其治愈标准,并非自己设定或认为治愈就是治愈了。后遗症时期的药物治疗可以说效果不著,但对预防病情复发或可起到一定作用,而康复、功能锻炼只能维持肌肉不萎缩,增加生活能力,增加抵抗力,但并不能完全治愈后遗症。对于这个观点,有的学者可能并不认同甚至讥讽或谩骂。
目前无论是各类传播媒体及互联网的药物、保健品广告,还是民间偏方、验方等,都大肆宣传可以治疗中风后遗症,而且效果甚佳,并有实例验证。请问先生们治疗(愈)的是中风后遗症吗?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治愈标准是什么?
5. 结语
综上所述,患中风病是否遗留后遗症,主要与病变部位和出血的量或梗塞的面(体)积有关;其次与是否积极、合理、规范的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腔隙状态的病灶及小中风者,多数患者会遗留程度不同的后遗症。后遗症是很难再治愈的,若能治愈,则不称其为后遗症了。后遗症时期的药物治疗可以说效果不著,而康复、功能锻炼只能维持肌肉不萎缩,增加生活能力,增加抵抗力,但并不能完全治愈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6,56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60,261,253
[3] 吴江主编.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8,168,168
[4]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主编.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0
[5] 隋帮森主编.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5-229
[6] 金栋.怀疑脑血管病变怎么办[N].健康报,2009-04-01(4版)
[7] 王新徳主编.现代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74
2010-12-30.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 发布 ZYYXH/T22-2008)
1.1 概述: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愦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多难救治;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2 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3 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或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4 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本来应丁香花的邀请,来看看,碰上此帖,顺便说几句,中医中药针灸,切实治愈率很高,中医的个性化治疗,有些却实可以治愈。应积极治疗后遗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学习了!!!受益非浅。
 
中风后遗症一般情况下可治愈。不论出血还是梗塞治法是一样的。但要根据病人情况。遣方用药。
 
可以
中风的预防 治疗及后遗症康复其实不难,自古就可以治愈,但单凭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必须配合中医手术,整形通经。
人数七成,故脑中风大约只有七分之一会留下血栓,即七分之一可以活血溶栓,另外七分之六是不可以的,如果都安阴实过治疗,越治越重,会造成多次复发。患者中有七分之一是治不了的,这部分患者三焦阴阳皆破。

即使不会辩证,按下面口诀也可治愈。

中风发病前兆
中风百日前,对侧脉差见。
硬浮滑血出,沉细涩不足。
诸症尚未显,在等时间点,
劳伤与食贪,风起魂魄散。

对付轻度中风可用中医手术,急则用刀,刺血是手术的一种。
十宣十端二分浅,瘫上合谷下涌泉,
回阳人中耳垂前,血见鲜红人可安。
指宣趾端经交变,遇瘫生津先保肝(干),
督阳刑虚囟穴满,气随血转息风纨。
督阳---(人中穴)囟穴---(耳垂前)

中风后治疗
身瘫因风起 寒郁或热溢
阳虚形不已 阴实刀药去
校相脉行先 平常心肝胆
五体复康健 脉早二十天

简单说就是“中风后遗症”是可以治愈的,并且在“五体”(五官、五脏、五体、五藏、五神)康复前二十天在脉象提前反映出来。

所谓中风后治疗方法,也是中风预防的方法。当中风发病前兆出现时,通过 平常心肝胆解决“阳虚”“阴实”就可避免中风发生。

身体的左侧与右侧在阴阳的属性上是不同的,左侧属阴,右侧属阳,故左属血、右属气。在临床上,医家将此理论运用于实践,认为病在左侧,病属血虚或血瘀,多从血分论治( 阴实刀药去);病在右侧,病属气虚或气滞,多从气分论治(阳虚形不已) 督脉。是气血在人身,已分离而不相属矣。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 校相即复经构,恢复经络畅通是第一重要。(校相脉行先)
以中医手术恢复心肝胆三经之结构,阳胆经,阴心经肝经,(平常心肝胆) 此时切诊脉象已恢复正常,大约二十天后身体功能恢复。

中风是常见病,常见病却常常没有治好,事实上超过85%的可以治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