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转】初学中医之难

白头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8808
获得点赞
65
声望
10
年龄
53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没有进过中医学院学习过,只是因为迫于无奈,与中医打起了交道.所谓恨病成医者也.所以颇知学医之难.

一 辨证难.一个人得了病,首先一条要通过四诊八纲,来看他到底得了什么病.有关的书上介绍了不少,但要从这众多的症状得出个正确的证候.颇难.为什么,望闻问切,切脉是一个硬功夫.初学中医者,尤其是自学者,全凭自己摸索.没有人可以请教.难啊!直到现在,脉的细微之处, 我仍一无所知.

二 知药难:药物繁多,药性复杂,炮制各异,不是单凭看点药性赋所能应付.我的感觉处方与实际用药区别很大.比方说,有不少的方子用人参,但并未具体指是何种参,是野山参,还是园林参,是红参还是白参.没有,笼统讲人参,就让人不甚明白.以前的书讲的比较明白,比如牛膝,是淮牛膝,还是川牛膝,都要讲清楚,前人比较重视,就是怎么炮制,都说的很清楚.所以我建议大家处方时能否说的详细些.有人可能说,你何必那么认真,是那味药不就行了吗,药理还不是一样.我说,马虎不的,性命攸关.药用的不细,势必影响疗效.

三 处方难:初学中医的都知道,开始处方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抄成方,然而疗效有时却差强人意,为什么,并不是方子不好,而是我们在用方的时候.没有和具体的病人结合起来.虽然我们也讲,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实际做起来,非常之难.处方时,在药物的用量上有很大区别,是规定的剂量,还是看情况而定.我在看医案时,也发现有两种观点.叶天士,蒲辅周认为用药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而陈修亭,王智贤都主张用药要重,往往超出常规剂量的数倍.张锡纯也是如此. 我想他们之所以敢于大剂量的运用.一是他们对药性了如指掌,二是对症,三是可能一开始也是用常规剂量,而疗效不显,而改用大剂量.总之我以为他们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结论.记得我用王智贤的从独活寄生汤变化而来的方子,用治风寒湿痹.威灵仙的用量达到30克.我心里就没底,实践证明,他是对的.还有方子的加减问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主症对了,但兼证不尽相同,哪些药,应减去,哪些药应加上.就很让人头疼.

四 变通难.其实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就需要用方时也随之而变.疗效也有,但见效不著,是另换良方,还是依法守服.这有个时机问题.但初学时,实难把握.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请方家斧正.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