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名医类案

261.一位未婚女子,该女子因遭受心理刺激,心中郁结,影响到了脾胃功能,以至于半年未曾正常饮食,仅靠每日少量食用熟菱角米和红枣度日,偶尔遇到开心的事,也只能勉强吃下一个馒头或一小颗弹子大小的食物,对粥饭等主食深感厌恶。

朱丹溪诊断该女子脾实,认为非枳实不能散,治用温胆汤去竹茹,服用数十剂后,患者痊愈。
 
262.一位十九岁的年轻妇女,因遭遇重大挫折,导致胸膈饱胀无法进食,连续几个月身体极其疲乏,甚至无法起身或坐下。在巳时到午时之间会发热并面部发红,到了酉时至戌时热度会减退,夜间小便频繁且量少,脉象表现为沉涩且短小,重按仍能感到脉动,月经量极少。这种情况表明她的气机运行不畅而郁结在胃部,体内存在瘀血且体质偏弱,脾胃受饮食积滞影响而产生了痰湿。

朱丹溪治以补益与通泻相结合,用人参和白术各二钱,茯苓一钱,红花如豆大,带白陈皮一钱,煎汤饭前趁热饮用。待药力发挥作用后,先让患者喝下半匙稀粥,然后再服用神佑丸减轻粉和牵牛后制成的如同芝麻粒般大小的细丸,用唾液送服十五粒。每天二药各服四次。到了第二天,患者的食欲有所改善,到了第三天,发热症状消失且面色不再发红,经过七天的治疗后,患者完全康复了。
 
263.一名女子在许配给丈夫后,丈夫离家经商两年未归,因此茶饭不思,终日昏昏欲睡似痴呆,无其他明显病症,多面向床内侧睡觉。

朱丹溪诊其脉,肝脉弦,判断这是由于过度思念导致气机郁结所致,单靠药物难以根治,若能使其心情愉悦或引发其愤怒情绪或许可以解开郁结。因为脾主思,过度思虑会导致脾气郁结进而影响食欲;而愤怒情绪属于肝木所主,根据五行相克理论,木能克土,激发愤怒会使气机升发,有助于冲开郁结的脾气。

于是朱丹溪设法激怒该女子,使其痛哭大约三个小时后,再对其进行安慰,并给予一次药剂。服药后,女子立即要求吃粥。

朱丹溪表示,虽然郁结的思虑之气已暂时解开,但要彻底治愈还需让其心情愉快,以免再度郁结。于是假称收到了丈夫的来信,告知其丈夫很快就会回来。三个月后,丈夫果然归来,女子也因此得以痊愈。
 
264.李长沙学士,三十九岁,正患有脾病,病症表现为能吃但无法消化,因此逐渐控制食量,直至几乎不吃,身体日渐虚弱,气力衰微,病情每况愈下。众多医生都认为这是痨病,并采用补药进行治疗,但病情反而加重。时值年末,医生们都认为,等到春天木气旺盛之时,脾脏恐怕会受到更严重的损伤。

恰逢孙景祥前来诊治,断言此病会在春天自行缓解。李学士对此感到不解,询问原因。孙景祥解释说,病因在于心火过旺,春季木气生发有助于抑制心火,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之前认为是脾病的诊断,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

孙景祥进一步追问,李学士是否曾经历忧郁之事,李学士承认,那段时间他遭遇了妻子和弟弟去世的打击,过于悲痛,长时间的情绪压抑最终引发了疾病,不仅之前的医生未能准确诊断,他自己也几乎忘记了这一潜在病因。

于是,李学士听从孙景祥的意见,停用了所有旧药,遵循新的治疗方案,每隔三天才服用一次药,总共只服用了四五剂药,到了春天果然病情好转并痊愈。(《麓堂文集》)
 
265.有一位州监军因长期悲思过度而患病。大夫郝允告诉监军的儿子,按照治疗法则,当监军受到惊悸刺激时,他的病情应该就能得到好转。当时,州里的通守李宋卿御史以严厉著称,恰好是监军素来敬畏的人物。于是,郝允与其子一同向李宋卿御史请求,安排了一次对监军的探望,并让李御史在探访过程中厉声责备监军的过失。这样一来,监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斥责时,内心惶恐不安,惊惧之下汗水淋漓而出,竟然因此而病愈。(《邵氏闻见录》)
 
266.一位三十岁的男子,三月一次同房之后,骑马渡河,不幸遇到深水区域险些溺水,幸好马匹强健而安然脱险,但他全身衣物湿透并在湿冷状态下步行了十五里回到家中。次日,他开始出现恶寒发热、四肢关节疼痛的症状,状态类似于疟疾却又不尽相同。

最初医生将其诊断为虚证,用了补气血的药物治疗一个月,但病情未见好转。随后换医诊断为痨病,用了四物汤配合知母、黄柏、地骨皮等清热滋阴药物,加大补阴丸,倍用紫河车,持续治疗至九月,然而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出现胸闷不食的症状,只能雇佣乳母,每日仅能摄入四五杯乳汁,无法正常进食。

虞恒德诊其脉洪缓,重按似牢,右手脉象更为明显,虞恒德判断此为湿邪郁结之症,因而治用平胃散倍苍术加半夏、茯苓、白术、川芎、香附、木通、砂仁、防风、羌活,加生姜煎煮服用。病人在黄昏时服用一剂,一更时又服用一剂,至半夜时,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疹,短时间内疹子消退,伴随大量出汗,此时病人想要喝粥,喂食了两碗稀粥,各种病症均有所缓解,能够开始进食。接着继续给予前方三剂巩固疗效,然后改用茯苓渗湿汤,并加倍白术的用量,连续服用二十剂后,病人康复。
 
267.一个宦官,年龄七十岁,自年轻时就有虚损之症,平时喜好服用补药。有一天因遭遇不如意的事情,出现了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的症状,于是请医生前来诊治,并告知医生自己平常经常服用人参养荣汤、补中益气汤等补益药方,每剂都会加入三五钱的人参,效果颇佳,但现在即便服用同样的药方,效果却并不明显,感觉像是普通的茶汤一般无效。

医生并未仔细探究病因,便沿用前方,倍用人参、熟地,但是没有效果。大家一致认为这位老人年纪已高,可能是气血两虚,应当同时服用固本丸,以期快速见效。然而,在连续服用几次之后,病人的症状非但未见好转,反而出现了气急的现象。

吴球为他诊脉,大而力薄,询问其近期是否有心理上的抑郁或困扰,了解到宦官内心渴望退休,但由于职务关系未能如愿,可能存在情志不畅而导致疾病的加重。吴球指出,之前的医生未能辨识出病源于情志抑郁,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症状归咎于气血两虚,一味地使用补药,从而导致病情日益加剧。

在听取了吴球医生的分析后,病者深感认同。吴球针对其病情,治用四七汤。病者服用数剂后,症状有所缓解,气血和平,约十天左右,患者痊愈。
 
268.一位女性,年约二十多岁,在秋季诞下一子,次年的春夏两季有过两次月经,之后月经停止,以为自己再次怀孕。至六七月份,她开始逐渐感到发热、口渴,到了八月,症状变得更加严重,体温极高且口渴难耐。

程仁甫医生起初并未亲自为她诊治,而是依据推测,给她使用了补血安胎的药物,但并未奏效。从秋至冬,她连续找了多位医生治疗,病情反而不断加重。直到次年的二月再次找程仁甫诊治时,六脉沉而数,轻按脉象不明显,身形消瘦、面容憔悴,持续发热烦躁,不分日夜需要手握冰凉的铁器或者浸泡在冷水中才能稍微缓解,一天需饮用二十多碗茶水,身体疲倦,食欲减少,时常感到恶心,呕吐如豆沫状物,胸部不适,月经闭止不来。

程仁甫认为是体内火热郁结,无法宣泄,从而导致了热渴现象。根据“火郁发之”的原则,决定采用升阳散火汤治疗。患者服用了四剂后,体内热度减少了大半,心胸舒畅不少。程仁甫继用人参、黄芪、甘草、当归、白芍、熟地、知母、阿胶、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和陈皮,旨在生津止渴,对于气滞症状增加了青皮,对于轻微干呕则加入了藿香,患者前后服用了五十多剂。同时,治用人参固本丸合坎离丸,并在每料中加鹿角胶三两,五味子和桃仁各一两,以及红花七钱,用以生血。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理,患者的发热症状明显减轻,口渴状况改善了七八成,口中唾沫正常,继续服用数剂丸药。三年后,她的月经恢复并且再次怀孕。
 
269.钱浙川自幼勤奋读书,长期刻苦努力,因压力过大、情志不畅而生病。上焦表现为咽喉闭塞不适,中焦则有胸膈阻塞、烦躁不安的症状,下焦则有遗精浊尿的问题,病情严重时甚至出现了呕血,危及生命。此前就医多次,但疗效不佳。

后来,顾爱杏针对不同的病症部位采取了不同的疗法。对于上焦的病症,采用清火解毒的药物,并建议在饭后服用;对于中焦的病症,则采用开郁除烦的药物,同样推荐在饭后服用;而对于下焦病症,则采取调节水火升降平衡的药物,建议空腹时服用。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种病症用药大概三四种,服药也不过五六剂,病即告愈。
 
270.杨大参,七十多岁,一直以来都有风痰的旧疾。春天的时候,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双眼发黑、看不见东西的症状,同时感到心神烦躁、昏昏沉沉,想要呕吐却又无法吐出,头部疼痛且微微肿胀泛红,腮颊部位也显现出红色,腿脚却是冰冷的。

罗天益认为这是由于患者年轻时喜好饮酒,导致湿热之邪长期积累在体内,此刻风痰内动,形成了上部热盛而下部寒凉的情况,阴阳之气不能交通。经云:治热以寒,虽良工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然而考虑到患者年纪已高且体质虚弱,虽然上部热邪旺盛,也不敢贸然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损伤他的脾胃。

经云:热则砭之,于是罗天益采用三棱针,在大约二十多处穴位刺络出血,排出的血液呈紫色,如同露珠状。不久之后,患者头目感觉清爽,各种症状均有所缓解。

随后,罗天益治用天麻为君,柴胡、黄芩和黄连(都经过酒制)为臣,用来清解上部的热邪;陈皮性辛温,炙甘草性甘温,能够补中益气,为佐;生姜与半夏均为辛温之品,可以治疗风痰,茯苓性甘平,有利水作用,能引导湿热之邪向下排出,因此被用作使药。

患者服用几剂后,邪气得以平复,病情逐渐痊愈。
 
271.一位病人,寓居在湖心的一座僧舍里寻求治疗。当沧州翁到达时,病人正在吃饭,刚坐下没多久,就开始抓取炉灰混入饭中咀嚼,并且含糊不清地谩骂他人。

沧州翁让身边的人将其稳住,然后为其诊脉,其脉弦直,左手寸口脉尤其浮滑,这表明是风邪停留在心包所致的病症,应当先将痰涎排出以安定神志。

病人排出四五升痰沫,随后沉沉入睡一整天,醒来时所有病症完全消失。接着,沧州翁又治以调理精神的药物,最终病人痊愈如初。
 
272.有一位未出嫁的女子,平日身体健康,但在六月份时突然感到烦躁不安,疲乏无力并食欲减退,甚至时常想跳入井中。其脉沉细数弱,口中变得越来越渴。当地的医生起初诊断为暑病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随后,她病情加重,出现恶心呕吐、消瘦、手心发热等症状,喜欢待在暗处,脉象逐渐隐伏,并伴有胡言乱语的现象。

朱丹溪根据《局方》中的记载,制作了妙香丸,大小如同芡实一般,让病人以井水送服一丸。半天过后患者排出了大便,但并未见病情有所减轻。于是,朱丹溪先以麝香水清洗药物,在药丸上扎三个小孔,然后让病人用凉水吞服。又过了半天,病人排出大量稠痰,病情开始好转。

朱丹溪由此想起《金匮要略》中的一句话:“昔肥而今瘦者,痰也。”
 
273.有一位患者患有痰疾,且伴有血行不畅的问题,同时胸中有积饮。他曾尝试服用三四盏韭菜汁来缓解症状,但胸中仍然烦躁不安,没有取得预期疗效。朱丹溪治用瓜蒌仁一钱,半夏二钱,贝母三钱,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细末,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药丸。服用时,以姜汤送服,此即“抑痰丸”。
 
274.有一位患者全身遍布包块,这些包块实际上是由痰湿凝聚而成。朱丹溪治用二陈汤加白芥子、炮姜、炒黄。
 
275.有一位五十岁的男子,身形肥胖,饮食口味偏厚重,且经常忧虑发怒,脉象沉涩。自春季以来,他患上痰气病,之前的医生误判为虚寒病症,一直给他使用燥热香窜的药物进行治疗。到了四月时,他的两腿变得虚弱无力,时常感觉气往上冲,饮食量也明显减少。

朱丹溪判断这是由于体内热邪过盛加之脾胃虚弱引发的痿厥症状,患者体型肥胖而脉沉,未到死症,问题在于之前所用药物性质过于峻烈,加上当前正值阳气旺盛的时节,体内热邪难以清除,实在难以治疗。朱丹溪治用竹沥合白术膏,总计服用了二斤,患者气降而食量增加。一个月后,患者还是大汗淋漓而死。
 
276.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平时性格易怒。一次饮酒后,第二天早晨面部出现浮肿,完全没有食欲,身体感到疲倦乏力,脉象表现为沉涩,左侧更为豁大。朱丹溪诊断为体质虚弱且体内有痰湿,气机受痰阻滞无法下降,治疗应以补虚化痰为主。

每天早上,朱丹溪治用二陈汤加大剂人参白术,服药后会让患者探喉催吐。

上午辰时,治用索矩三和汤,白术增至三倍用量。

到了晚上,治用七粒神佑丸,以助化解痰湿。

一个月后,患者痊愈。
 
277.一名女性患者,她在四月期间因过量食用青梅而引发了痰饮病。白天,患者胸膈之间剧烈疼痛犹如刀锥刺痛,到了晚上,胸中疼痛虽止,但膝关节却疼痛加剧,这是因为痰饮随着人体气的升降而在体内游走。

另一位医生误诊为胃寒,用了包括干姜、良姜、官桂、乌头、附子、丁香、沉香在内的温热药物治疗,并间歇给予胡椒粥,结果患者的病情反而日益严重,同时还出现了口渴、小便频繁且淋漓不尽的症状。

虞恒德医生为她把脉,发现其六脉洪数且滑,认为应以清热化痰的方法治疗。他让患者煎服竹沥,三天后口渴及小便异常症状得到缓解,但胸部与膝关节的疼痛依然存在。随后,虞医生让患者服用芦葡子汁半碗,随即吐痰半升。然而到了夜晚,患者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了昏迷。

第二天,虞恒德使用了一两参芦,用逆流水煎煮后让患者服用,没有呕吐。第三天,让患者服用苦参煎煮而成的汤剂,没有呕吐,又让患者用附子尖和桔梗芦煎汤服用,也没有呕吐。

一天清晨,虞恒德用酸浆水调和一钱藜芦粉末和少许麝香后给患者服用,这次患者大量呕吐,直至第二天清晨,呕吐才逐渐停下来。在这段时间内,患者总共吐出了一小桶的痰液,疼痛即消,经过后续的精心调理,患者得安。
 
278.有一位来自东南地区的朝廷显贵,平素害怕服用热性药物,每当生病有痰,总是坚持认为自己是火痰,只肯服用茯苓、黄连之类的清热化痰药。有一日冬天严寒,雪花纷飞,他因眩晕呕吐陷入危急状态,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韩飞霞将一片黑附子和一分砒霜混合,捣碎后拌入姜汁,让患者服下,结果患者大吐一场。接着又让患者服用了一些温热的药物,最终患者得以痊愈。
 
279.一人,多年痰疾未愈。徐彦纯诊其脉,左手微细,右手滑大。微细为寒,滑大为燥。

先治用瓜蒂散,患者排出大量寒痰,汗出如雨。之后,又治用导水丸和禹功散,清除肠道中的燥垢几升,至此,患者的病情已好转一半。

后徐彦纯治用淡渗之剂,旨在除湿降火,调理脾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患者痊愈。
 
280.盛文纪在吴地以其医术闻名,有一次一位训导先生出现头疼、发热和恶寒,最初,医生们按照外感病进行治疗,认为是风邪所致,便对症治疗,热时退热,疼时止疼。后来又有人认为是气虚所致,于是转而进行气虚的调理。然而,一直没有取得效果,反而导致病情加重,患者陷入了昏迷,无法进食。

盛文纪接手诊疗后,认为应该首先去除患者体内的痰浊。于是,他选用二陈汤,大黄的剂量增至大约六七钱左右。。他预测,如果到了深夜患者左眼有动静,表示肝气得舒;一旦出现腹泻,则预示着病情有转机。

果然,到了半夜时分,患者腹部发出声响,左眼睁开,随之排泄出大量的污秽物,其中有硬块状物质,形状类似鸡蛋,用竹刀切开观察,发现是痰液包裹着面食。随着这些痰浊的排出,患者气机得以舒展,郁结消散,津液流通,患者开始有了食欲。

当其他医生询问盛文纪为何如此治疗时,他解释道:训导先生是北方人,在江南吴地长期生活,饮酒和多吃面食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增加,湿伤脾,一旦脾土功能受损,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其他的医生纷纷表示钦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