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雷公学派独特的三阳合至致病论

现代中医冲虚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07/19
帖子
84
获得点赞
18
声望
8
所在地
山西太原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雷公学派独特的三阳合至致病论

冲虚子​



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内经》153篇文章(不包括七篇大论和两篇素问遗篇)中,以黄帝口吻阐述的医学论文和以黄帝为师对雷公传授的医学理论的文章,可以称之为黄帝学派。除22篇无学派标志而被冲虚子归为内经成书时整理者的文章外,内经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岐伯、少师、少俞为师,对黄帝的医学传授的文章。岐伯、少师、少俞以黄帝的医学老师出现,而雷公却以黄帝的医学学生出现,这要给我们的提示是什么呢?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黄帝吸收了岐伯、少师、少俞等人的医学知识和理论后,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知识系统,而这些都传授给了雷公,雷公是黄帝学派的记录着、传承者(不能理解为古代医学理论的传承者)。由于内经的所有文章都被视为黄帝这个大派,为了区别,我们把这类文章称为雷公学派,其实是真正的黄帝学派。雷公学派共有11篇文章,在《素问》中有《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和《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7篇,在《灵枢经》里有《经脉第十》、《营气第十六》、《禁服第四十八》和《五色第四十九》4篇。尽管篇数不多,整体占比只有7.2%,但价值极高,从《经脉第十》和十一脉灸经、张家山脉书的关系看,这一学派就是古脉书的继承人和成就突出的发展者,可见该学派学术渊源极深。《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以下七篇论文,词古义深(高世栻语),文字讹误错脱的地方极多(龙伯坚语),都提示着年代古远。冲虚子初步认为,雷公学派的论文可能是内经中撰写年代较早的文章,故在本解构里优先学习和讨论。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著至教论篇》,被王冰编次到《素问》第二十三卷第七十五篇,新校正说,该篇内容在全元起本卷八的《四时病类论第五十八》篇末(参见段逸山先生辑复《<素问>全元起本研究与辑复》第168-169页,上海科技2001年版)。在《太素》的卷十六诊候之三的“脉论”中,但日本仁和寺原钞脱文较多,尚不及《素问》。题目来自文中“著至教”一语。著,《尔雅˙释诂》:“著,明也”。至教,至理的教诲。文章的核心阐述了雷公学派独特的三阳合至致病论思想。相关原文为:

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

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注:黑体字均为内经原文,下文不再注明。)​

《著至教论篇》是专讲三阳脉的,也就是足太阳膀胱脉和手太阳小肠经。我们先简单回溯足太阳膀胱脉的发展史: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称为足泰阳脉,从脚踝外侧的凹处起始,上行穿过小腿肚,到膝关节后的腘窝(即郄,此处有后来确定的委中穴)这个地方,分出一条支线到脊背下部两侧肌肉处,主脉从膝关节后的腘窝向上穿过臀部,沿着脊椎两侧到达后脖子,上行到头顶,从头顶分出一条支脉到两眉之间,最后到耳部。头顶的主脉继续直行到内眼角,最后到鼻子处。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称为足巨阳之脉,循行路线是:从足外踝后和脚后跟之间的凹陷处开始,上行到膝腘窝,从大腿后部上行穿过臀部,再从股骨大转子那里行到皮层,沿着脊柱的两侧到后颈部皮层,再到头部两侧的额角,再到双眉之间,再沿着鼻梁两侧,最后分别到眼睛的内侧眼角处。我们可以看到,《足臂》和《阴阳》足泰阳脉的循行路线主线基本一致,但两者的不同也是明显的。主要如,《阴阳》足泰阳脉只是一条循行路线并无支线,《足臂》足泰阳脉除了一条主线外,尚有两条很短的支脉;《足臂》足泰阳脉循行终点是鼻部,而《阴阳》的终点是目内眦。关于支脉的问题,由于十一脉灸经里,只有《足臂》的足太阳脉和足少阳脉各有两条支脉,《阴阳》十一条脉里没有一条支脉,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十一脉灸经时期开始产生支脉概念,并只发现了太阳脉和足少阳脉的各两条支脉。雷公学派是最专业的经脉学专家,他们对经脉学的发展在《黄帝内经﹒灵枢经﹒经脉篇第十》(下均称经脉篇)得以表现。此时的足泰阳脉改称为膀胱足太阳脉,冲虚子曾在《从十一脉灸经到<黄帝内经>之一膀胱足太阳脉》一文中对这样的变化做了极其高度的评价:它的最大特点是完成了和脏腑的结合,这不仅表现在将这条经脉命名为膀胱足太阳脉,文中更有“从巅入络脑”、“络肾属膀胱”这些和脏腑相联系的记叙。如果说,十一脉灸经还只是初步发现了十一条和人体直观疾病(外科疾病)有关联的经脉诊疗线的话,那经脉篇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经脉诊疗脏腑疾病(内科疾病)的水平了,而且,这个发展是质变性质的。再看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在《阴阳十一脉灸经》里称为肩脉,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名为臂泰阳脉,到了《灵枢经˙经脉篇》时,为小肠手太阳之脉,其循行路线为: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眥,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眥,斜络于颧。(《灵枢经˙经脉篇第十》)

尽管我们不清楚《著至教》中的经脉循行路径,但大致处于十一脉灸经和《经脉篇》之间且已经基本完成了经脉和脏腑的联结,这个判断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雷公学派的这七篇文章中,对经脉的称呼既没有遵行十一脉灸经里的名称,也没有用经脉篇里的名称,而是用数字对三条阳脉称之: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这在《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里最为突出。但并不对此做解释,可见当时用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是不需要特别说明的。雷公学派的三阳指的是太阳,其阳气最盛;二阳为阳明,阳气次之;一阳为少阳,阳气最弱。三阴可能指的是太阴,其阴气最重;二阴应该是少阴,阴气次之,一阴为厥阴,阴气最弱。从字词的比照看,三阴为太阴,二阴也可能是厥阴,一阴也可能是少阴,其阳气也依次为强→次强→弱。冲虚子认为,之所以用数字来称呼阴阳各脉,是为了体现的是阴气、阳气的强弱。

《著至教论篇》的重点不在经脉的循行上,致病病因论才是它的内容和价值所在,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天”应为“之”之误,业:事业,在这里理解为功用、天性更贴切。上下无常的“上”从下文“上为巅疾”可知“上”在这里指的是人体的头部,“下”从“下为漏病”可知应该指的是腹部包括五脏六腑。马莳等将上下解释为手足,不妥。其病的具体表现是“漏”:大小便失禁。雷公学派认为,如果出现了头部和腹部同时发病的情况,那人体的阴阳平衡就彻底打破了。

“三阳独至”一句,历来很难理解,所以众说纷纭。为什么说三阳独至就是三阳并至呢?“独”可能是个错字,郭霭春先生认为“独”读为“浊”,“浊”与“重”双音,“重”有“累”之意,重至也即并至,意思可通。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三阳经“独(浊)至”,就是三阳经都发病了的意思。看来,极有可能在诸如《阴阳传》一书中,用的不是“并至”,而是“独至”,这里特地对此做了一个解释。由于对“独至”不能正确解释,故以往很多注解都是错的。足太阳膀胱脉和手太阳小肠经同时发病就如狂风暴雨来临一般猛烈,这个时候,病症表现到头部,大概应该是头晕目眩、脖颈强直一类,也可能是癫痫等症,而在下面的病症是大便溏小便多,严重的大小便失禁,从后文看最严重的是痢疾。三阳并至在外不受季节、时间的影响,在内没有什么规律,和十二经脉致病的情形完全不同,诊断的办法很难从身体的上下哪个部位去发现,只有《阴阳传》记载了具体的诊断办法。冲虚子对“外无期,内无正”一句的理解和传统注家不同,冲虚子认为“期”的意思是时间,和遥遥无期的“期”一个意思,“正”指规矩、规律,和“六元正纪大论”的“正”意思一样。《著至教论篇》两次涉及到《阴阳传》,如“子不闻《阴阳传》乎”和“以书别”,这里的书按照上下文义指的也应是《阴阳传》。属于同一学派的《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和《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也都多次提到《阴阳》、《阴阳传》或《阴阳之论》,属于岐伯学派的《病能论篇第四十六》曾引用过《奇恒阴阳》一书,如果和《阴阳传》不是一本书,那就可以说明《阴阳传》或《阴阳之论》为雷公学派的独有书籍。但如果如我们假设的那样,则同为雷公学派,对一本内容相同的书用不同的书名是无法理解的。还有就是,汉初,公乘阳庆曾传授给仓公《阴阳外变》、《接阴阳禁书》,现在尚不知和《阴阳传》或《阴阳之论》有没有关系。

“三阳者,至阳也”一段解释了三阳并至致病的原因和特征。雷公学派认为,三阳并至致病的病情特征和三阳所含有的最盛的阳气有关,即“三阳者,至阳也。”至:极点,最。三阳合并致病有几个特点,一是起病快,起病猛,文中说“病起疾风,至如礔砺”,病起的时候如狂风暴雨。“礔砺”同“霹雳”。二是九窍堵塞。至阳的两条经脉人体内作乱,如果有外泄通道,其病情尚不严重,但由于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等九窍通泄功能关闭,导致体内阳气集聚而不能散发,咽喉率先出现病症。如再进一步发展,三阳合至形成的病邪就会集中到下阴部位。这里的“阴”,从上下文语境看,理解为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等下阴部位较为合理。如果至阳的病邪集中到下阴部位后 就会出现上文说的“上下无常”,即病邪或窜到头部,或窜到下阴部位而无法预料。三是最后“薄为肠澼”,形成痢疾。肠澼,痢疾。在内经的那个时代,一旦为痢疾,可能就无法治疗了。此时出现通体无力,坐下起不来,只能蜷缩而卧。这种情况叫三阳病。直心,《黄帝内经素问考证新释》认为,“直心”为“之瘨(diān)”转音,瘨,疾病。“全”为“蜷”。(详见周海平、申红砚著《黄帝内经素问考证新释》第374页,中医古籍2016年版)“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的意思是,通过三阳病,就可以认识天下之病,分清阴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让我们的行为因应四时的变化、符合五行的规律。

我们对本篇小结如下:

雷公学派和内经中的其他学派相比,对三阳脉的重视无疑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11篇论文中,《著至教论篇》、《阴阳类论篇》2篇就是这方面的专篇。伯高学派、少师学派和少俞学派连三阳一词都没有用过。相比之下,岐伯学派有很多三阳的内容,说明和雷公学派的学术联系。当然,冲虚子初步认为,雷公学派、伯高学派、少师学派和少俞学派逐步隐没,其医学理论和成就被岐伯学派吸收、消化、扬弃。但仅从三阳这个角度说,雷公学派与伯高学派、少师学派、少俞学派在学术上关系不大,这个基本可以确定。

雷公学派独特的三阳合至致病论理论是:在十二条经脉中,唯有两条三阳经即足太阳膀胱脉和手太阳小肠经合至会导致重大疾病产生。原因是至盛的两经阳经同时发病,会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三阳合至致病有诊断难、发病猛而快,最终导致痢疾(当时被视为死亡率很高的病症)。三阳合至致病论理论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在内经中只有这一派主张,只有这一篇论述。

由于本篇重点是三阳并至致病论,故对其学派的三阳三阴的基本概念没有阐述,建议同时阅读《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以及即将发布的拙作《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雷公学派的三阳三阴脉观》一文。​
 
在《灵枢经》里有《经脉第十》、《营气第十六》、《禁服第四十八》和《五色第四十九》4篇。

不认为素问跟灵枢的雷公是一个学派。

营气篇,是内经里唯一一篇,只有
黄帝曰:
的篇章。并没有出现第二个人。


而灵枢经,雷公派,有四篇。


每篇都有一句,雷公问于黄帝曰:
《官能》
《禁服》
《经脉》
《五色》

个人超级喜欢这四篇,因为主要的理论架构于此,脉诊转化为,脉要精微论篇。
希望路过的学针灸的,读一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