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穴位运用 江南程氏针灸“前悬钟穴”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6276
获得点赞
7837
声望
113
所在地
 

  

江南程氏针灸--祖传“前悬钟穴”

  

  关于对悬钟穴的认识,古今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悬钟穴在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如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腧穴学(二)》及朱链著《新针灸学》皆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说法认为悬钟穴在外踝上3寸,腓骨后缘,沿其说法的有《中国针灸学概要》《针灸经穴概要》等。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学》的不同版本中即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版指其腓骨后缘,第二版至第六版均指其在腓骨前缘。

  悬钟穴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动者脉中”,指腓骨前的胫前动脉,以手重按此处,则足背动脉(足三阳之大络)停止跳动。只有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有这个特点。

  《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中讲到的悬钟(又名绝骨),属八会穴之髓会,其定位在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见图1-2、图1-3)。其局部腧穴解剖为: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主治包括:①痴呆,中风,半身不遂;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操作时直刺0.5~0.8寸。


1627538574566.png
1627538585891.png

图1-2、                图1-3



  程氏“前悬钟穴”是程氏祖传的一个经验要穴,是程子俊教授的父亲程培莲先生经五十余年的针灸临床观察,结合《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观点而独创,与现代悬钟穴不同,在临床运用中有其独特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1)定位取穴
  该穴定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与解溪穴的连线上,解溪穴上3寸。因其与足少阳胆经的悬钟穴在同一水平位上,并位于悬钟穴的前方,故名“前悬钟穴”(见图1-4)




1627538523434.png

图1-4 程氏前悬钟穴

  2)操作要领
  直刺1~2寸,使针感向足背放射。施用灸法时加灸3壮(艾绒做成枣核大小为1壮)。
  亦可向悬钟穴方向透刺,用治腓总神经麻痹或损伤、足背、足趾疼痛、麻木或无力等证,效果更佳。

  3)适用范围
  该穴的浅层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属脾络胃,是饮食汇聚化生气血之处,能滋润营养宗筋;该穴深层可达足少阳胆经的髓会悬钟穴,透刺此穴具有一穴二效之功。程老在临床中运用该穴主治:腓总神经麻痹或损伤、足背、足趾疼痛、麻木或无力等证;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本穴还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头面五官病;胸胁胀痛、神志病、热病等病证以及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几个问题:
1)胆经实际上有两条:胆经前线和胆经后线。
2)在小腿外侧的胆经前后线位于腓骨前后缘。
3)胆经在小腿的穴位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在腓骨前缘或腓骨后缘。
4)绝骨指用手指从外踝向上摸,摸到骨断处就是穴位所在。
5)悬钟本名悬踵。其本意是指刺激此穴诱发的感传向下绕过足跟前缘再上行到三阴交穴。就象把足跟悬挂起来。好像是指腓骨前缘的穴位更明显一些。
6)如果分开命名的话应当加上一个前或后绝骨穴。亦或者叫前或后悬钟穴。
7)胃经只有一条。但是胃经在小腿上的确是有两个分支。
8)胃经的后侧分支在小腿上只有一个穴位(丰隆穴)。
9)上文中的前悬钟穴应当是指胃经在小腿后分枝上的一个穴位。
10)不过这个穴位不应当叫做前悬钟穴。因为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胆经的穴位。
11)要不改一个名称如何?
 
几个问题:
1)胆经实际上有两条:胆经前线和胆经后线。
2)在小腿外侧的胆经前后线位于腓骨前后缘。
3)胆经在小腿的穴位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在腓骨前缘或腓骨后缘。
4)绝骨指用手指从外踝向上摸,摸到骨断处就是穴位所在。
5)悬钟本名悬踵。其本意是指刺激此穴诱发的感传向下绕过足跟前缘再上行到三阴交穴。就象把足跟悬挂起来。好像是指腓骨前缘的穴位更明显一些。
6)如果分开命名的话应当加上一个前或后绝骨穴。亦或者叫前或后悬钟穴。
7)胃经只有一条。但是胃经在小腿上的确是有两个分支。
8)胃经的后侧分支在小腿上只有一个穴位(丰隆穴)。
9)上文中的前悬钟穴应当是指胃经在小腿后分枝上的一个穴位。
10)不过这个穴位不应当叫做前悬钟穴。因为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胆经的穴位。
11)要不改一个名称如何?
  
  谢谢郭老师详解,学习了。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穴位的命名确实最好能够概括此穴的{独特位置、气血运行、功能主治}等方面的实际意义。
  
  “前悬钟穴”这个资料我也是刚刚才看到的,但以前按过那个地方确有酸麻胀痛的反应,而且对缓解腹胀效果很好。
  当时就觉得那个地方应该有个穴位才对,胃经从丰隆到解溪这么长的位置上居然没有一个穴位,成了一个空白地带,这似乎不合常理。
  
  程师将其命名为“前悬钟穴”,可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一、此二穴功效相似,如皆治心腹胀满,又常用透针法。
  二、遵经崇古与标新立异相比,更容易让人认可与接受。
  三、此二穴位置相近,用方位+旧穴命名便于识记定位。

  据程纬《经穴探源》解析:
  丰隆,象声词,为轰隆之假借词。本穴物质主要为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而降,且降雨量大,如雷雨之轰隆有声,故名丰隆。
  解溪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
  
  程氏针灸“前悬钟穴”上承“丰隆”,下接“解溪”。
  如果要单独取一个名字,我觉得或可借用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

  (丰隆)打雷之后,需先下雨,才能溪满(解溪)。
  又因此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此雨当为水谷之气凝结而成,故名{谷雨}。
  刺激此穴可促进谷气凝聚为雨而沉降,避免雷声大雨点小,有利于水谷的腐熟和传送,所以可治腹胀。

  不知郭老师觉得是否合适。
  

  
程氏针灸“前悬钟穴”上承“丰隆”,下接“解溪”。如果要单独取一个名字,或可借用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jpg
  
 
丰隆穴名词解释。
1)隆字指地面变动有升有降。此处指胸骨上窝(天突穴)。
2)丰字指草木茂盛。此处指经脉分支众多。
3)丰隆指刺激此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重点部位在天突穴附近。有很多经脉分支。
4)旁天突穴位于天突穴旁边,锁骨内侧端内侧缘。左右各一穴,对称分布。归经是任脉。实际上是人体十七条经脉的交会穴。对肺、咽喉和气管都有中等程度的感传。
5)临床经验主治痰多(肺、气管和咽喉里面的有形之痰)。
 
1)解溪穴原名解谿穴。谿字指用绳子捆绑手足被绳子勒着的部位。解字指用刀割牛角。
解谿指割足下刀的部位。
2)解溪穴有两个分穴位于肌腱的边缘。内解溪和外解溪。针两个肌腱之间是没有穴位的。
 
古人命名穴位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解剖部位特点命名。
2)按经络感传重点部位命名。
3)按串经特点命名。
4)混合以上方法。
 
验证一下这个穴位:
1)有没有凹坑?有明显的凹坑。
2)按压敏感与否?敏感。
3)感传线路:胃经,小腿后线分支。
4)感传重点部位:胃和下颌牙龈外缘。
结论:(1)穴位存在;(2)主治疾病部位有胃和下牙龈外侧。
 
1)解溪穴原名解谿穴。谿字指用绳子捆绑手足被绳子勒着的部位。解字指用刀割牛角。
解谿指割足下刀的部位。
2)解溪穴有两个分穴位于肌腱的边缘。内解溪和外解溪。针两个肌腱之间是没有穴位的。
  
  据{足部反射区学说},内解溪对应下身淋巴腺,外解溪对应上身淋巴腺:
  
据{足部反射区学说},内解溪对应下身淋巴腺,外解溪对应上身淋巴腺。.jpg
 
验证一下这个穴位:
1)有没有凹坑?有明显的凹坑。
2)按压敏感与否?敏感。
3)感传线路:胃经,小腿后线分支。
4)感传重点部位:胃和下颌牙龈外缘。
结论:(1)穴位存在;(2)主治疾病部位有胃和下牙龈外侧。
  
  前悬钟这个地方我反复验证过了,没发现明显的凹坑,但有敏感的得气反应,对心腹胀满效果很好。
  
 

 
  前悬钟这个地方我反复验证过了,没发现明显的凹坑,但有敏感的得气反应,对心腹胀满效果很好。
  
这个凹坑需要用手指摸而不是看表面。
 
  
  前悬钟这个地方我反复验证过了,没发现明显的凹坑,但有敏感的得气反应,对心腹胀满效果很好。
  
我刺过,顺外踝骨摸上来,有个地方感觉骨头没了,就这个凹陷
 
是不是就是董氏奇穴里面的四花下穴呢?
  
  董氏奇穴我不太了解。
  在网上找到一张董氏“四花下穴”的图,看位置似乎在程氏“前悬钟穴”偏上一点点:

  
董氏奇穴:四花下穴.jpg
 
最后编辑:
从针刺效果来看,两穴的功效主治是相近的,取穴定位其实差不多
  
  程氏{前悬钟穴}可能与董氏奇穴的{腑肠穴}在同一位置。
  董氏奇穴{四花下穴}与{腑肠穴}的功能主治也是相同的:
  
董氏奇穴之腑肠穴.jpg
 
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外帘,足三里穴向骨胫内侧一寸处。

【四花中穴】在四花上穴直下四寸五分。

【四花下穴】四花中穴直下五寸处。

四花下穴在外膝眼下12.5寸,
1628217729414.png

胫骨内侧踝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膝眼在膑骨中线下约1寸,解溪基本与踝尖平齐,可以得到四花下与解溪穴的距离是16-1-12.5=2.5寸,腑肠穴应该在解溪穴上1寸
 
四花上穴】在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外帘,足三里穴向骨胫内侧一寸处。

【四花中穴】在四花上穴直下四寸五分。

【四花下穴】四花中穴直下五寸处。

四花下穴在外膝眼下12.5寸,
浏览附件106366
胫骨内侧踝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膝眼在膑骨中线下约1寸,解溪基本与踝尖平齐,可以得到四花下与解溪穴的距离是16-1-12.5=2.5寸,腑肠穴应该在解溪穴上1寸
  老师严谨,学习了。
  我针灸方面的认知和体悟还有待深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