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口苦,如何判断是胃火还是肝火

对于阳升阴长的问题,我记得请教过老师你,你告诉我说阴阳互生互长。我是推理,既然我阴虚甚于阳虚,那滋阴就好了,即使滋阴过了,也没事,根据互生互长的理论,阳也能够自己跟上来
阴阳互根,阴阳互生互长,但是还有阴阳相互制约的问题。补阴可助阳,补阳可助
对于阳升阴长的问题,我记得请教过老师你,你告诉我说阴阳互生互长。我是推理,既然我阴虚甚于阳虚,那滋阴就好了,即使滋阴过了,也没事,根据互生互长的理论,阳也能够自己跟上来
呵呵,你学得倒是很快,可是理解有偏差!
  关于阴和阳的关系,我是跟说过“阴阳互生互长”,但同时也说过“阴阳互制”吧。这是理论上讲,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明白:第一,阴阳都虚时,双补比单补要强,至少要来得快些。这符合阴阳互生互长的观点。第二,用药补的时候要防止单补带来的弊端。比方说补阴吧,补阴的药多数天生有些毛病:一是滋腻害阳(如熟地等),影响人体器官的运化功能,;二是有的滋阴药比较寒凉(如生地等)。如此,若单纯补阴不但不能带动阳起,反而会伤阳。同样,补阳也是这个道理。大部分补阳药都天生温燥,单纯补阳会伤阴。
 
到了营,可以透营返气,到气才可清气,在卫透之见汗可已。卫气营血,这是病程进展。反着进行的,就是治疗过程。
 
阴阳双补最为典型的代表方,就是金匮肾气丸。建议你好好去领悟其中奥妙吧!
 
《景岳全书》有一句名言:“善补阳者,必欲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欲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吃了当地医生开的中药,刚刚吃了,大椎周围就发热,后来热向下移,再后来整个后背都发热了,再后来头发胀,测量血压145/90,血压有所升高。
平时手发热,现在手不发热,口干基本没有
现在,后背的热已经减轻,唯大椎周围热,头仍然胀,腹内稍微发胀、发凉、胃口稍微发闷。血压140/90
  不管补阴血,还是阳气,还是阴阳气血皆补。
  只要是以补为主的方子,在外感风寒尤其是感冒发热期间饮食积滞期间一般是忌服的。
 
视频:CCTV[健康之路]《敬老孝亲有良方》(五)
失眠与心、肾有关--失眠药枕(交通心肾+舒郁安神)

  


 
  我每天早饭吃黄瓜拌芝麻酱,没有15克,也有7、8以上克芝麻酱
  我的早醒是老毛病,3~5点是肺经当令,所以在此时早醒应该是肺经有热,前些天失眠改善估计一是寒凉药清除了肺经热;二是寒凉药清除了心经热
  
还不明白,单纯用大剂量的寒凉药来清上焦的虚火,无疑是饮鸩止渴
你的心肺虚火是肾阴阳两虚导致心肾不交,肾水气化上承不足导致的!

清火起效多快啊,吃了寒药就暂时舒服了,难怪你相信某些温病谬论。
而虚损难填,肾阴肾阳只能慢慢补,效慢不显,需知{王道无近功}

  
视频:CCTV[健康之路]调和阴阳助安眠
阴阳两虚睡后早醒不同时段经络拍打法
  


 
最后编辑:
现在吃药大约过了6小时,药的热劲没有感觉了,手又恢复了往常的发热(下午吃药后,手不热)。血压135/85,还是比往常高些。
药物副反应,咽喉微痛、眼有点干。尿路刺激。
 
最后编辑:
  
还不明白,单纯用大剂量的寒凉药来清上焦的虚火,无疑是饮鸩止渴
你的心肺虚火是肾阴阳两虚导致心肾不交,肾水气化上承不足导致的!

清火起效多快啊,吃了寒药就暂时舒服了,难怪你相信某些温病谬论。
而虚损难填,肾阴肾阳只能慢慢补,效慢不显,需知{王道无近功}

  
视频:CCTV[健康之路]调和阴阳助安眠
阴阳两虚睡后早醒不同时段经络拍打法
  
浏览附件98730
浏览附件98731
浏览附件98732
希望你坚持下去,千万别用清热滋阴之法!
否则你今天说的这些话将会是个笑话!
几年来自己打脸的还不嫌多?
 
现在吃药大约过了6小时,药的热劲没有感觉了,手又恢复了往常的发热(下午吃药后,手不热)。血压135/85,还是比往常高些。
药物副反应,咽喉微痛、眼有点干。
请问你今天又吃了什么药?
 
[
请问你今天又吃了什么药?
还是原来的。按青山老师的建议,又找了那个个医生,他一摸脉,找了找他存的药方,就让继续吃原来剩下的药
 
[

还是原来的。按青山老师的建议,又找了那个个医生,他一摸脉,找了找他存的药方,就让继续吃原来剩下的药
我今天熬药时,看到药里有一种瓜子,好像北瓜子,皮都没有剥。我觉得皮应该剥下
 
要把血压升高、食欲不好、大便干结、尿多不渴、胃热背寒等症状说明白。
 
  你这病为“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内伤杂病”,不能机械的归于“伤寒病”或者“温病”。
  温病派和伤寒派的理法方药都可以治你的病,比如以“寒温融合、醇正和缓、用药轻灵、内外兼通、古义新知”为学术特色的“孟河医派”,就以擅治疑难杂症,尤其是虚劳病而闻名。
  
  温病学是中医的一块瑰宝,学好用好温病学,并与经方医学和内经医学的其他流派相结合,不仅能更好的应对传染病,在虚劳杂病的诊治上也大有裨益。



纪录片[孟河医派]《探索发现》1604_09-13{名镇名医|务存精要|仁心仁术|薪火相传|古义新知}.jpg



 
还有早晨饭前的舌象要好好跟他描述一下,因为你去看病时的舌象已经是饭后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