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原创]破解传统中医的阴阳

因说大概无人回答,就无人回答,不说大概,或许有人回答。大概这话说的很好!

说“大概”,是指已经看到“阴阳四问”的所有的人都回答不出来,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几千个人(院领导、研究员、副研究​
员、研究生)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上万人(教授、副教授、讲师、学生)。
但考虑到并不是全国四十万中医人都已经看到,不能绝对排除可能有人能够回答。
怎么了?“大概”用得不当吗?
用“大概”就是想看一看你这个代表“上海中医水平的人”能不能回答“阴阳四问”,能不能破解传统中医的阴阳?
来吧!
这10多年来,我遇到的对手总有上百个吧!亮出你的剑来。
看你还说不说“既生瑜,何生亮”?​

 
我规劝你几句还是有资格的。
希望你吸取历史上淮阴侯的教训:
1、不仁。
拿下齐国几个城池。就忘乎所以,伸手索要“假齐王”,从而暴露了自己的自大的心性。
2、不义。
项王亡将锺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後,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
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 “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於陈。
这一段话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原文。
译文如下:
项王部下逃亡的将领锺离昧,家住伊庐,一向与韩信友好。项王死后,他逃出来归附韩信。汉王怨恨锺离昧,听说他在楚
国,诏令楚国逮捕锺离昧。韩信初到楚国,巡行所属县邑,进进出出都带着武装卫队。汉六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高帝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派使臣通告各诸侯到陈县聚会,说:“我要巡视云梦泽。”其实是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高祖将要到楚国时,韩信曾想发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擒。有人对韩信说:“杀了锺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祸患了。”韩信去见锺离昧商量。锺离昧说:“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逮捕我取悦汉王,我今天死,你也会紧跟着死的。”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忠厚的人!”终于刎颈身死。韩信拿着他的人头,到陈县朝拜高帝。
3、不忠、不智。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
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这一段话也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原文。
译文如下: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您可以听听我
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最后忠告:以史为鉴,有自知之明。​

.
 
楼主的结论是:中医的阴阳大部分都是臆想的,不存在的。
-----------------------------------------------------------------------
我把传统中医的“阴阳”分了三类,第二类是臆想的,第三类是强名的。你是怎么推导出:中医的阴阳大部分都是臆想的,不存在的。不可能臆想的和强名的大体差不多,或者强名的比臆想的多吗 ?

在楼主的观念里,早就有了盖棺定论,结论是“无人能够回答”!
---------------------------------------------------------------------------------
阴阳四问,到现在无人能够回答,难道不是事实吗?怎么变成了楼主的观念?

马云,马云,马云!!!再不回答,我将宣传世间无此人了。哈,可笑!
 
楼主说阴阳这贴子只是他个人意见和心得,不代表大家意见的。再说他明显有现代医学观点来解释阴阳。中医就是中医。中医自有一套学说。一套理论在哪里的。中医更多是表述是无形的。这更合古代所说。无为而有为。
如果在这能听听专业中医人士说阴阳就OK?
看看白云先生讲道吧,华夏文明的大道,中医的道理没那么玄。
 
qian1955声名鹊起先生:
“阴阳存在于宇宙间的任一物体
”。此说不妥。宇宙间任意物体都不存在阴阳,自然物没有任何“性质”。阴阳是人为的分割,不是自然状态。比如你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体,“头在上”以及“足在下”都属于人为分割,头属阳,足属阴更是人为分割。
“阴阳者一物两面也”。句中的“两”和“面”也都是人为分割。
可笑!你和你爸也不分吗?要不然也是人为分割。
 
我规劝你几句还是有资格的。
希望你吸取历史上淮阴侯的教训:
1、不仁。
拿下齐国几个城池。就忘乎所以,伸手索要“假齐王”,从而暴露了自己的自大的心性。
2、不义。
项王亡将锺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後,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
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 “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於陈。
这一段话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原文。
译文如下:
项王部下逃亡的将领锺离昧,家住伊庐,一向与韩信友好。项王死后,他逃出来归附韩信。汉王怨恨锺离昧,听说他在楚
国,诏令楚国逮捕锺离昧。韩信初到楚国,巡行所属县邑,进进出出都带着武装卫队。汉六年,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高帝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派使臣通告各诸侯到陈县聚会,说:“我要巡视云梦泽。”其实是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高祖将要到楚国时,韩信曾想发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擒。有人对韩信说:“杀了锺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祸患了。”韩信去见锺离昧商量。锺离昧说:“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逮捕我取悦汉王,我今天死,你也会紧跟着死的。”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忠厚的人!”终于刎颈身死。韩信拿着他的人头,到陈县朝拜高帝。
3、不忠、不智。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
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这一段话也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原文。
译文如下: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您可以听听我
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最后忠告:以史为鉴,有自知之明。​

.
哇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你都读过什么书?用嘴说出来,,,说不出来吧?我过是可以规劝你两句的。回家别看精典了。看看白云先生怎么说你这类人的吧。
 
搜索《内经》,与阴阳定义有关的共有六段话,归纳起来说,阴阳的本质是血气(原文是“血气之男女”),其征兆是水火,其功能是阳主外,阴主内。在人体来说,阳主脏,阴主腑。
对于人体的阴阳的运行来说,能量(血气)内收的过程就是阳,能量(血气)外散的过程就是阴。如果没有阳的卫外作用,人体的能量会不断耗散直至死亡。《内经》中的阴阳与后世的阴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搜索《内经》,与阴阳定义有关的共有六段话,归纳起来说,阴阳的本质是血气(原文是“血气之男女”),其征兆是水火,其功能是阳主外,阴主内。在人体来说,阳主脏,阴主腑。
对于人体的阴阳的运行来说,能量(血气)内收的过程就是阳,能量(血气)外散的过程就是阴。如果没有阳的卫外作用,人体的能量会不断耗散直至死亡。《内经》中的阴阳与后世的阴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老师说的好,很精准,我赞同也学習了。大周天。
 
由版主最后编辑:
这个话题实际是由1楼和37楼的内容组成的。
讨论要按次序进行。否则,像上面到了100多楼了,还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样子,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讨论这个话题大体是三个次序:
第一个次序,先回答楼主的首帖中的四个问题,我重贴在下面:
传统中医的“阴阳”实在迷乱,有人能够回答最基本的“阴阳四问”吗?
1、中医八纲中的“阴、阳”,分别是什么?
2、中医四要素“阴、阳、气、血”中的“阴、阳”,分别是什么?
3、脏腑理论中的“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肾阴肾阳、脾阴脾阳、肺阴肺阳”中的“阴、阳”,分别是什么?
4、传统中医人说得最多的“阴阳平衡”,其中的“阴、阳”,分别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都是最常见、中医说得最多的问题,不要回避。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老老实实地说不能回答。

然后,我们进入第二个次序。
 
古经方中和真正的八纲辨证中,阳不是表、热、实,阴也不是里、虚、寒,而是指能量出、入的状态。阴阳平衡也是指人体能量出入的平衡,出多入少,人体必将逐渐衰亡。
 
楼主的结论是:中医的阴阳大部分都是臆想的,不存在的。
-----------------------------------------------------------------------
我把传统中医的“阴阳”分了三类,第二类是臆想的,第三类是强名的。你是怎么推导出:中医的阴阳大部分都是臆想的,不存在的。不可能臆想的和强名的大体差不多,或者强名的比臆想的多吗 ?

在楼主的观念里,早就有了盖棺定论,结论是“无人能够回答”!
---------------------------------------------------------------------------------
阴阳四问,到现在无人能够回答,难道不是事实吗?怎么变成了楼主的观念?

很可能并不是大家不回答你的所谓四问,而是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首先,小小一贴未必引人注意,其次,你那贴的内容文字谁看了都知道你要搞事情,其实没人愿意玩这种游戏的,想说什么就说,拐这么多弯弯只会让人觉得无聊,所以看到问题的人大多也只想看你表演而已,并不打算发言
然而这时你却觉得是自己赢了,觉得是时候把自己已经准备好想法强灌给网友了,你开始写这第二贴,而此时,一方面是你有存在感了,同时也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对你的容忍到了尽头,所以开始有回帖了
 
最后编辑:
非常期待讲解,后学之人期待更新。
首先刚看到楼主问题,先说一下,很多人不是不喜欢回答,是觉得问题有毛病懒得回答吧。先回答第二个。2、中医四要素“阴、阳、气、血”中的“阴、阳”,分别是什么? 气血内经云异名而同类,是说气血是一个东西,气成与水火,所以气中火比水多,所以能升腾,有力,能动。血呢火少水偏多,也属于气,只不过水多火少无力升腾主守,用之相合。所以方剂组合通常气血组合,因为你要用熟地这种滋阴守容易上气让气升腾无力,不相宜。所以方剂中就万一补气就喜欢加熟地必加肉桂。
脏腑中的阴阳咋说呢,苦为心阴,酸为肝阴,甘为脾阴,阴可变,比如肝阴药物你稍微加补小火则变心阴虚,肾阴熟地你用肉桂大火则也变心阴,干地黄你炒以后气寒没有,则可以变肾阴,脾阴。五味都是阴,然根据高低前后所表现味不同而已。五脏之阳也是如此,气在肾为寒,寒冷想升腾必须有热,热遇寒升腾入肝温度就会变化,所以药物微温入肝,肝如果想入心,肯定要聚火升腾,所以阴截留一步分,气继续上升,为温,所以心属火,心生脾胃气表现为气平,气在入肺则凉,所以本草有,气微温,温,平,微寒,寒五气但后来医家不谈。
至于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表达太过,好比虚损之人,阴阳都虚弱,他更多表现为虚不会表现为病,如果虚损阴阳失衡,火旺会大牙痛,心烦,抑郁,怕冷,火虚阴偏旺,这里偏旺是说都虚有个更强的意思,则有湿,早晨不爱起床。
好了不回答,真觉得问题前后矛盾。
 
各位老朋友们好!基本上,都似曾相识呵……我这几年潜心写作,好久不见啦!
寒喧完毕,想说几句。
我们中医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就是会说阴阳!
然而看了本楼从头到尾的回应贴子,大部分都在答非所问。大家学识渊博,肯定技不止此。也许只是疲倦了,不想多说了。若干年前,激烈得多的争辩比比皆是,我都见识过,而楼主只是等了八天?比之当年那些“好汉”不可同日而语呵……
只可惜我当年的那些贴子翻不上来了。
现在我已不想再答,因为我写了本书(白术知道),该回答的东西全在上面了,包括当年争辩的和现在楼主提问的。
当年我曾说过,牛顿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导致欧洲科学习兴起;如果有谁写了”玄学的物理学原理“,也会导致中医复兴!
现在我写出来了,玄学的物理学原理,就在《中医方法论》的第二章。我将拭目以待:如果中医在我有生之年就是不能复兴,那恐怕东方人真的就是不如西方人,大家都去洗洗睡算了,免得亲眼目睹中医灭亡之日伤心又闹心……

目 录
序... 1
《中医方法论》简评... 4
论点综述... 5
目 录... 11
引 言... 15
第一章 融入古中国人的思辨——第三种宇宙观... 16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16
第二节 玄学的宇宙本源论——唯动宇宙观... 20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关于“运动本源”的认定... 20
§道的概念... 20
§阴阳的概念... 21
§混沌的概念... 21
二、寂兮廖兮——关于“真空”的认定... 21
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关于“时空”的认定... 21
§时空公式... 21
四、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关于“一般与特殊”的认定... 22
§道与名的区别... 22
§名与字的区别... 23
§玄学与其它哲学的本质区别... 23
§气的概念... 24
五、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关于“可观测性”的认定... 24
第三节 运动的抽象与唯动逻辑... 26
§玄学“类比推理”与西式“三段论”的转换关系... 27
§火、水、金、木的运动概念... 28
§阴阳与四象的派生关系... 28
§阴阳的“太”“少”概念... 29
第二章 让科学从哲学脱颖而出——玄学的物理学原理... 30
第一节 事物“一分为二”的本质——阴阳公式... 30
第二节 相对之中有绝对——太极原理... 39
一、相对与绝对的佯谬与反思... 40
二、太极的空间定义... 45
三、这是角动量守恒吗——太极转化与太极放大... 48
§太极概念总结... 53
第三节 热对流基本动态——四象五行的物理学原理... 54
一、热对流能量交换的矢量原理... 54
(一)球状膨胀 56
(二)中心气柱(浮力柱)... 57
(三)环状翻滚 57
二、热对流基本动态的分部解析... 59
(一)球状膨胀演变中心气柱给我们的提示... 59
§各向同性的中心对称稳态形式... 59
§稳态的“对称性破缺”... 60
§来自中国远古时期的“对称性破缺”思想... 61
§《洛书》的“阴阳共生”演算,揭示“对称性破缺”的必然性... 62
(二)中心气柱演变为环状翻滚给我们的提示... 65
§什么叫稳态... 65
§更稳定的轴对称稳态方式... 67
§《河图》的四象五行演绎,揭示“轴对称稳态”的根本机理... 68
(三)环状翻滚的特殊形式与最一般形式——闭合弦振动... 72
第四节 热对流基本动态的时空特性... 74
一、自然热对流的系统与环境... 74
二、自然热原因与自然热结果的时空延迟——“五运六气”的数学原理... 78
三、我们的时空究竟有几维——热对流基本矢量的时空挤占与时空退让... 84
(一)人工维度与自然维度... 84
(二)宇宙热运动创造世界... 86
(三)时空衍变的能量守恒规律... 87
1. 时空截面与“周天占位角”... 87
2. 时空截面与“等效能量面积”... 94
3. 极限的探讨——假如“火”全部转化为“木”?... 95
4. “等效能量面积”的物理学意义... 97
5. 也谈万有引力与物质的起源——“阴阳互根”... 98
6. 从运动方式的角度推测引力与物质起源的基本原理... 100
7. 运用阴阳原理修正爱因斯坦时空弯曲理论... 102
8. 自然引力(时空弯曲)的其它来源... 104
四、局部时空与全局时空的等效关系——宇宙全息现象... 108
(一)局部空间各自的膨胀等效于宇宙全局的总体膨胀... 108
(二)微观粒子无序的互相碰撞运动,等效于宏观系统有规律的热膨胀运动... 108
(三)对于已具备对称性破缺矢量性质的自然稳态系统,其全局稳态运动可以等效为每个局部矢量一致的各自稳态运动的组合 108
§阴阳的物理范畴... 109
五、自然时空维度的可观测性... 110
(一)“零自旋”. 111
(二)“整数自旋”. 111
(三)“半整数自旋”... 112
六、“交叉双轴对称”的稳态形式——自然三维时空与八卦原理... 115
(一)从“迎客松现象”说起... 115
(二)八卦的科学释义... 116
§坎卦基本意义:... 118
§离卦基本意义:... 118
§艮卦基本意义:... 118
§震卦基本意义:... 118
§巽卦基本意义:... 118
§兑卦基本意义:... 119
§坤卦基本意义:... 119
§乾卦基本意义:... 119
(三)八卦的三个矢量方向所形成的空间占位... 120
(四)八卦可以“预测”吗——玄学的预测性与“不确定性原理”... 124
(五)六十四卦浅析——何谓“凶吉”与“系统能量释放原则”... 125
第三章 物理模式决定生物模式——广义热运动在生物构造的表达... 129
第一节 从“六经”说起... 129
一、广义热运动的抽象矢量与具体轨迹... 129
二、广义热运动在交叉双轴对称稳态系统中的特殊轨迹... 135
三、阴阳六经的生物物质基础... 138
四、经穴治病原理... 140
(一)穴位的本质与最初形成... 140
(二)成体穴位的解剖学初探... 141
(三)不同穴位的不同针对性——用广义热对流说明生物全息现象的本质... 145
第二节 发育形态的相似性与中草药疗效的生物学原理... 160
一、化学作用,还是生物作用?... 160
二、发育形态的相似性与中药疗效的关系... 161
三、中药的生物信息究竟以何为靶——“治本”的原理... 165
第三节 中医“五脏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167
§“肺”的概念现代解... 171
§“肝”的概念现代解... 171
§“心”的概念现代解... 171
§“肾”的概念现代解... 171
§“脾”的概念现代解... 172
第四节 中医“肾脏”与抗衰老问题的本质... 175
第五节 中医的疾病观... 178
一、六经病(伤寒)... 178
二、卫气营血病(温病)... 181
(一)“新感”温病... 181
(二)“伏气”温病... 182
三、至关重要的总结... 184
第六节 从物理角度看中医诊断学的实质... 185
第四章 结语... 190
附录 采用新方法论分析疾病的实例... 192
一、鼻炎... 192
二、前列腺炎... 193
 
各位老朋友们好!基本上,都似曾相识呵……我这几年潜心写作,好久不见啦!
寒喧完毕,想说几句。
我们中医人,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就是会说阴阳!
然而看了本楼从头到尾的回应贴子,大部分都在答非所问。大家学识渊博,肯定技不止此。也许只是疲倦了,不想多说了。若干年前,激烈得多的争辩比比皆是,我都见识过,而楼主只是等了八天?比之当年那些“好汉”不可同日而语呵……
只可惜我当年的那些贴子翻不上来了。
现在我已不想再答,因为我写了本书(白术知道),该回答的东西全在上面了,包括当年争辩的和现在楼主提问的。
当年我曾说过,牛顿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导致欧洲科学习兴起;如果有谁写了”玄学的物理学原理“,也会导致中医复兴!
现在我写出来了,玄学的物理学原理,就在《中医方法论》的第二章。我将拭目以待:如果中医在我有生之年就是不能复兴,那恐怕东方人真的就是不如西方人,大家都去洗洗睡算了,免得亲眼目睹中医灭亡之日伤心又闹心……

目 录
序... 1
《中医方法论》简评... 4
论点综述... 5
目 录... 11
引 言... 15
第一章 融入古中国人的思辨——第三种宇宙观... 16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16
第二节 玄学的宇宙本源论——唯动宇宙观... 20
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关于“运动本源”的认定... 20
§道的概念... 20
§阴阳的概念... 21
§混沌的概念... 21
二、寂兮廖兮——关于“真空”的认定... 21
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关于“时空”的认定... 21
§时空公式... 21
四、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关于“一般与特殊”的认定... 22
§道与名的区别... 22
§名与字的区别... 23
§玄学与其它哲学的本质区别... 23
§气的概念... 24
五、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关于“可观测性”的认定... 24
第三节 运动的抽象与唯动逻辑... 26
§玄学“类比推理”与西式“三段论”的转换关系... 27
§火、水、金、木的运动概念... 28
§阴阳与四象的派生关系... 28
§阴阳的“太”“少”概念... 29
第二章 让科学从哲学脱颖而出——玄学的物理学原理... 30
第一节 事物“一分为二”的本质——阴阳公式... 30
第二节 相对之中有绝对——太极原理... 39
一、相对与绝对的佯谬与反思... 40
二、太极的空间定义... 45
三、这是角动量守恒吗——太极转化与太极放大... 48
§太极概念总结... 53
第三节 热对流基本动态——四象五行的物理学原理... 54
一、热对流能量交换的矢量原理... 54
(一)球状膨胀 56
(二)中心气柱(浮力柱)... 57
(三)环状翻滚 57
二、热对流基本动态的分部解析... 59
(一)球状膨胀演变中心气柱给我们的提示... 59
§各向同性的中心对称稳态形式... 59
§稳态的“对称性破缺”... 60
§来自中国远古时期的“对称性破缺”思想... 61
§《洛书》的“阴阳共生”演算,揭示“对称性破缺”的必然性... 62
(二)中心气柱演变为环状翻滚给我们的提示... 65
§什么叫稳态... 65
§更稳定的轴对称稳态方式... 67
§《河图》的四象五行演绎,揭示“轴对称稳态”的根本机理... 68
(三)环状翻滚的特殊形式与最一般形式——闭合弦振动... 72
第四节 热对流基本动态的时空特性... 74
一、自然热对流的系统与环境... 74
二、自然热原因与自然热结果的时空延迟——“五运六气”的数学原理... 78
三、我们的时空究竟有几维——热对流基本矢量的时空挤占与时空退让... 84
(一)人工维度与自然维度... 84
(二)宇宙热运动创造世界... 86
(三)时空衍变的能量守恒规律... 87
1. 时空截面与“周天占位角”... 87
2. 时空截面与“等效能量面积”... 94
3. 极限的探讨——假如“火”全部转化为“木”?... 95
4. “等效能量面积”的物理学意义... 97
5. 也谈万有引力与物质的起源——“阴阳互根”... 98
6. 从运动方式的角度推测引力与物质起源的基本原理... 100
7. 运用阴阳原理修正爱因斯坦时空弯曲理论... 102
8. 自然引力(时空弯曲)的其它来源... 104
四、局部时空与全局时空的等效关系——宇宙全息现象... 108
(一)局部空间各自的膨胀等效于宇宙全局的总体膨胀... 108
(二)微观粒子无序的互相碰撞运动,等效于宏观系统有规律的热膨胀运动... 108
(三)对于已具备对称性破缺矢量性质的自然稳态系统,其全局稳态运动可以等效为每个局部矢量一致的各自稳态运动的组合 108
§阴阳的物理范畴... 109
五、自然时空维度的可观测性... 110
(一)“零自旋”. 111
(二)“整数自旋”. 111
(三)“半整数自旋”... 112
六、“交叉双轴对称”的稳态形式——自然三维时空与八卦原理... 115
(一)从“迎客松现象”说起... 115
(二)八卦的科学释义... 116
§坎卦基本意义:... 118
§离卦基本意义:... 118
§艮卦基本意义:... 118
§震卦基本意义:... 118
§巽卦基本意义:... 118
§兑卦基本意义:... 119
§坤卦基本意义:... 119
§乾卦基本意义:... 119
(三)八卦的三个矢量方向所形成的空间占位... 120
(四)八卦可以“预测”吗——玄学的预测性与“不确定性原理”... 124
(五)六十四卦浅析——何谓“凶吉”与“系统能量释放原则”... 125
第三章 物理模式决定生物模式——广义热运动在生物构造的表达... 129
第一节 从“六经”说起... 129
一、广义热运动的抽象矢量与具体轨迹... 129
二、广义热运动在交叉双轴对称稳态系统中的特殊轨迹... 135
三、阴阳六经的生物物质基础... 138
四、经穴治病原理... 140
(一)穴位的本质与最初形成... 140
(二)成体穴位的解剖学初探... 141
(三)不同穴位的不同针对性——用广义热对流说明生物全息现象的本质... 145
第二节 发育形态的相似性与中草药疗效的生物学原理... 160
一、化学作用,还是生物作用?... 160
二、发育形态的相似性与中药疗效的关系... 161
三、中药的生物信息究竟以何为靶——“治本”的原理... 165
第三节 中医“五脏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167
§“肺”的概念现代解... 171
§“肝”的概念现代解... 171
§“心”的概念现代解... 171
§“肾”的概念现代解... 171
§“脾”的概念现代解... 172
第四节 中医“肾脏”与抗衰老问题的本质... 175
第五节 中医的疾病观... 178
一、六经病(伤寒)... 178
二、卫气营血病(温病)... 181
(一)“新感”温病... 181
(二)“伏气”温病... 182
三、至关重要的总结... 184
第六节 从物理角度看中医诊断学的实质... 185
第四章 结语... 190
附录 采用新方法论分析疾病的实例... 192
一、鼻炎... 192
二、前列腺炎... 193
请问先生这190条目都与中医有关吗?学生材疏学浅请先生指教。谢谢!
 
请问先生这190条目都与中医有关吗?学生材疏学浅请先生指教。谢谢!
回复大周天:确实都有关。最狭义的中医也包括四个方面:
1.物理规律;
2.生物规律;
3.诊断技术;
4.用药经验。
四者间的关系,物理规律最大,其它三者均包含在它的外延之中,并且互相交叉。
未命名.JPG

所以,从大里说,“中医基础理论”,本身就是宇宙规律,“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不明宇宙规律,怎能准确地运用阴阳五行?不能准确地运用阴阳五行,怎能很好地运用中药治病?
古中国人,全都确信这是宇宙规律,所以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如张仲景;而现代人,根本就排斥或否认这一规律,又怎能真正运用而不是嘴上扯皮,又怎能做好一名得心应手的中医?
目前绝大多数从医人员,只背方子,普天之下查找论文,搜寻“秘方”,以为这就是名医之路?
殊不知一个药方必须配合当时、当地、该人的具体情况,绝非一个“症候”就能襄括得了的。黑龙江的方子用于海南岛,大西北的方子用于烟雨江南,严冬的方子用于盛夏,诸位以为行么?
可又有哪个论文发表者,会特地注明他的方子所适用的地域、季节、体质特征?
这就是不懂阴阳,不明宇宙规律的危害:长期、反复地只做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实践”,论文铺天盖地、洋洋洒洒,实际却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毫无建树。张仲景还是张仲景,叶天士还是叶天士,有谁超过他们了?
中医人,首先需要清醒,然后才能奋发!
既不清醒也不奋发,只满足于“利用神秘感挣钱”,观江河已日下,距灭亡不远矣……
 
哈哈,这个太好回答啦。
阴——嗯
阳——嗯

阴阳——嗯嗯,已经解释完了。

学中医,就要明白,汉字早期数量有限。一个字,就像万金油,哪都能抹,而且抹了还管用。
名可名,非常名。
每个字,就是名。这要有慧根,就能意会。

“好!”,一刀杀了过去。
有时可以变成杀人之前的一个回复。你信不信?杀人还好啊?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