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名老中医庞泮池论治不孕

花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779
获得点赞
79
声望
38
年龄
43
《妇人良方·无子论》中曰“妇人无子或劳伤气血,或月经闭涩,或崩漏带下,若调摄 失宜,饮食不节,乘风袭冷,结於子脏,亦会无子也”,《巢氏病源》中有“结积而无子” 之说,治疗无外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庞师认为循此常法,难以奏效,必须中医辨证和现 代医学辨病相结合,治疗中抓住“通管、促排卵、健黄体”三大关键,辨证施治,才能提高 临床疗效。

1.通管
“通管”即“通输卵管”,临床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40%左右,大多由于输卵管 及盆腔炎症,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古书虽无明确叙述,但某些记载极为类似,如《石 室秘录》中“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症,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庞师认为此“疝瘕 ”即无形之积聚和有形之症瘕阻于脉络,使精不能施,血不能摄,故婚而无子。

本病肝肾之症为多,因肝肾同源,精血互化,根本病机是“气滞血瘀”,症见患者平素 腰酸膝软,少腹酸胀或隐痛,经前乳胀,烦躁易怒;或经行两少腹刺痛,胀痛,以夜为甚, 下血有块,头晕耳鸣健忘,脉弦细或细涩,舌暗或有瘀点。治疗当“理气活血”,然庞师认 为症积既成,病在血分,且病程较长,女子以血为本,若投以峻剂,欲求速效,难免耗血伤 正,故治此病,不能强攻,应选较平和的理气活血软坚之品,常服久服,缓图其功。

内服以《内经》中“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中海螵蛸有软坚散瘀,茜草行血凉血,合“桃 仁四物汤”,其中“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专攻活血化瘀,加香附,路路通,石菖 蒲理气通络,皂角刺,米仁消积除障,红藤,败酱草清热消炎,合之取名为“通管汤”,肝 经瘀阻去“熟地”加柴胡,广郁金;肾虚夹瘀去“红藤”加菟丝子,仙灵脾;肝郁肾虚去“菖 蒲”加柴胡,菟丝子;虚寒去“红藤,败酱草”加桂心,炮姜,经后连服7-10贴,排卵后再 酌加补肾之品。

2.促排卵
卵巢功能失调排卵障碍是不孕症的又一重要原因,临床上又见闭经、多囊卵巢综合症, 月经稀发,功血,或无明显症状,但基础体温单相,经期诊刮为增生期子宫内膜等,庞师认 为其病机主要与肾虚有关,肾为生胎之元,肾气充盛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基础,如素体虚弱, 先天不足,房劳过度,肾气损伤,或阳虚不能温煦胞宫,不能温化痰湿,均难以摄精成孕。 症见久婚不孕,又经后期,稀发,甚则闭经,头晕耳鸣,带下清稀,腰酸腿软,性欲淡漠; 或经来无度,淋漓难净;或形体肥胖,月经停闭,胸胁满闷,面浮足肿,神疲倦怠,脉沉细 或濡细,舌淡肿苔薄或苔白腻。

治疗当“补肾调冲”为主,庞师认为此类患者大多是肝肾不足,胞宫虚寒。补肾要温阳 暖宫,激发卵巢排卵功能,调冲要寓补于通之中,不能见闭经就活血化瘀,见月经淋漓就一 味止血,而应补肾促排卵使经血循经,按期而行,取方以“四物汤”养血和血,黄精、菟丝子、杜仲、苁蓉、仙灵脾,补肾促排卵;紫石英、石楠叶温阳暖宫,茺蔚子、泽兰叶、留行子、牛膝活血通经,或经后“乌鸡白凤丸”及“河车大造丸”连服10天,小腹冷痛加艾叶、小茴香、桂心;乳胀加制香附、柴胡、陈皮、青皮、郁金;月经淋漓去活血通经之品,加女贞子、旱莲草,痰湿重加苍术、制半夏、胆南星、生米仁。

3.健黄体
如果有排卵,基础体温双相,但黄体功能不足,排卵后曲线爬行上升或提前下降(黄体 期<10天),或由于子宫内膜分泌期状态不佳,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或生长,而造成不孕和早 期流产,庞师认为此系排卵期阴阳转化不及或不平衡,肝肾不足,精血亏少,即能摄精也难 于成孕。或由于阴血不足,不能化阳,虚火下迫,症见期中出血,量少淋漓,2~7天方净, 月经失期,量多或少,腰酸乏力,口干燥,心悸失眠,脉细数,舌红苔薄,或由于脾肾阳衰 ,不能统摄,则症见月经色淡,量多,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脉沉细,舌淡苔薄 。

治疗当“补脾肾调气血”,血充气和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庞师强调此方重在“调” 字,即补气兼理气,养血兼活血,然而用药要谨慎,以防受孕,不宜过用理气活血之品,而 选用“当归、川芎、泽兰叶、茺蔚子、香附”之流,活血而不动胎。取方“圣愈汤”为基础 ,加菟丝子、苁蓉、黄精、泽兰叶、茺蔚子,脾肾阳虚者,加仙灵脾、巴戟肉、紫石英,阴虚内热,虚火下迫者,加天冬、麦冬、苁蓉、地骨皮、生茜草、女贞子、旱莲草;肝气郁结者 ,去党参、黄芪,加柴胡、制香附、郁金;肝经郁热者,加丹皮、山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