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什么是温病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1559
获得点赞
248
声望
6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黄帝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温病条辨》:“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黄帝内经指明温病的发病原因是“冬不藏精”,温病条辨指出风温是“风夹温”。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精是指人体的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每种精有特定的作用,犹如每位精英有自己的专长。譬如有的精降低血糖,有的精升高血糖,有的精消化蛋白质,有的精消化脂肪,有的精触发生物电,有的精引起产热,有的精引起肌肉收缩,有的精产生视觉或听觉,有的精与记忆有关。总而言之精都有特定的作用。精的产生依赖于阴气盛阳不足的阴阳平衡关系状态,譬如一天之中的晚上,一年之中的冬季。相反,白天和夏季阳气盛阴不足,就会消耗精。昼夜交替,四季更迭,让人体劳逸结合,这样才能阳生阴长,阴长才能生精,精足则不会发生温病。如果冬季不能充分休息,或者冬季发生伤寒病而耽误休养,就会导致精不足而发生温病。于是《黄帝内经》又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一个道理。

精不足意味着阴虚,阴虚意味着阳亢,阳亢即为温病。

什么是阳亢?发热而恶热、出汗、口渴、烦躁不安。即《伤寒论》说的“阳明病外证”:“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如果病人阴气不虚,那么发热者必定恶寒而无汗、安静,这是伤寒而不是温病。病人阴虚,发热而反恶热、出汗、烦躁不安,这是温病而不是伤寒。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这段话指出风温乃是风夹温,也就是以风为主,夹带阴虚。阴完全不虚者为伤寒,阴略虚者为中风,阴明显虚弱者为风温,阴很虚弱者为温热。于是《温病条辨》又说:“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热为温之盛,温为热之渐。温和热都是阴虚造成的。冬季过后是初春,初春乃是厥阴行令。何谓厥阴?阳气从最弱状态转而增强。此谓阳气始开。冬季之时,由于阳气最弱,精不足问题被掩盖。初春厥阴行令则让精不足的问题暴露出来而发生温病,此种温病的主要矛盾是阳气不足,次要矛盾才是阴气不足。故而谓之“风夹温”。风本身就略带温性,风温比中风更温一些的意思。毫不带温性者,此谓之伤寒。伤寒带温,谓之伤寒化温。伤寒本身不带温性。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可以推知风温的起病特点(也就是早期病程的特点)是:发热而微恶寒或不恶寒或微恶热,出汗,没有明显烦躁,甚至可能精神萎靡不振。恶寒重则为伤寒,恶热重则为温热。恶寒则安静,恶热则烦躁。

风温的基本病理机制是阴阳俱不足。所以《伤寒论》说:“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这是中风。而中风不会出现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提示阴阳俱虚弱比较明显,此谓之风温。此外当然必有发热,原文自不必说而已。阴阳俱虚弱是什么意思,就是气虚。伤寒是阳虚,温热是阴虚,风温乃是气虚。鼻息必鼾,即呼吸频率加快。语言难出,即说话吃力。都是气虚的表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