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肾蕨
[拼音]shen jue
[药名]肾蕨
[别名]圆羊齿,石黄皮,凤凰蛋
[基源]为骨碎补科肾蕨属肾蕨的叶或全草。
[学名]Nephrolepis auriculata(L.)Trimen
[采制]夏秋采叶或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喜生于山野、溪边和田边的石隙中。
[性味]性凉,味甘、淡、涩。
[归经]肝经,肾经,胃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利湿,通淋止咳,消肿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小便涩痛,泄泻,痢疾,带下,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淋巴结炎,体癣,睾丸炎。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全草15~30克,水煎服。治湿热黄疸。②肾蕨鲜嫩茎叶,捣绒敷。治乳房胀痛。③肾蕨鲜叶90克,捣烂加米泔水调匀绞汁服。治久痢。④全草研末,每次9克,每日3次,酒冲服。治噎膈反胃。⑤水泻:马骝卵(生的)20枚,捣烂冲开水,过滤取汁内服。⑥疝气:马骝卵60克,加糖适量,浓煎冲酒服。⑦痢疾:马骝卵浸醋,每日服两次,每次服10枚。⑧咳嗽,血淋:鲜马骝卵12~30克,水煎服。
[附注]肾蕨的块茎亦供药用,习称马骝卵。性平,味甘、涩。有清热利湿,止血的功能。治咳嗽,吐血,泄泻,痢疾,疳积,血淋,疝气。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肾蕨.jpg
 
[植物]石子藤石松
[拼音]shi zi teng shi song
[药名]舒筋草
[别名]藤石松,木賊叶石松
[基源]为石松科藤石松属石子藤石松的全草。
[学名]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 ( Spring ) Holub.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扎把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200m的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或灌木林中。
[性味]性温,味微甜。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怯风除湿,舒筋活血,明目,解毒。
[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月经不调,脚转筋,夜盲症,盗汗,风湿腰痛,腰肌劳损,结膜炎,水火烫伤,疮疡肿毒。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筋骨受伤后不能屈伸:舒筋草配猪筋炖服。②小儿盗汗:舒筋草、麦秆各适量,煎水外洗。
[备注]同属植物地刷子石松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石子藤石松.jpg
 
[植物]垂穗石松
[拼音]chui sui shi song
[药名]伸筋草,铺地蜈蚣
[别名]铺地蜈蚣,鹿角草,珊瑚草
[基源]为石松科石松属垂穗石松的全草。
[学名]Lycopodium cernuum 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高山溪边林下的阴湿石上。
[性味]性温,味苦、辛。
[归经]肝经,脾经,肾经。
[功能]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禁忌]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应用]①关节酸痛:伸筋草9克,虎杖根15克,大血藤9克,水煎服。②带状疱疹(飞蛇):伸筋草适量,晒干研粉,茶油调成糊状,涂患处。③手足麻木不灵:鲜伸筋草60克,猪肉炖服。或另加薏苡仁煎汤代茶饮,效果更佳。④肝炎黄疸:鲜伸筋草30克,鲜无根藤30克,黄栀子9克,水煎服。⑤产后腹痛:鲜伸筋草1握,淬酒炒至咖啡色,研末泡酒服。
[附注]垂穗石松的孢子亦供药用,习称石松子。性温,味苦。归肝经,脾经。有收湿,敛疮,止咳的功能。治皮肤湿烂,小儿夏季汗疹,咳嗽。内服入丸剂或散剂3~9克,或浸酒。外用研末撒布。
[备注]同属植物石松和玉柏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垂穗石松.jpg
 
[植物]扇叶铁线蕨
[拼音]shan ye tie xian jue
[药名]过坛龙
[别名]铁线草,黑骨芒萁,五爪蕨
[基源]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
[学名]Adiantum flabellulatum 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喜生于山野林下稍荫蔽处。
[性味]性凉,味苦、辛。
[归经]肝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怯瘀消肿。
[主治]流感发热,急性传染性肝炎,痢疾,腹泻,砂淋,吐血,便血,瘰疬,跌打损伤,烫伤,外伤出血,疔疮。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捣敷、硏末撒或调敷。
[应用]①痢疾:过坛龙30克,洗净捣烂,加冷开水同擂,去渣取汁,用白糖调服。②红白痢疾:过坛龙、凤尾蕨各60克,煎汤服。如白多加过坛龙量,减凤尾蕨量,红多则反之。③湿热黄疸:过坛龙30克,水煎服。④肺热咳嗽,带下:过坛龙30克,加冰糖,水煎服,连服3剂。⑤小儿高热抽搐:过坛龙鲜叶15~30克,捣烂,加冷开水擂汁服。⑥瘰疬:过坛龙根、墨鱼各60克,加水同炖服。⑦烫火伤:过坛龙叶晒干,研细末,用麻油调和涂搽。⑧外伤出血,生肌收口:过坛龙晒干研末撒敷。⑨牙痛:鲜过坛龙约90克,用清水煎汁频频含漱。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扇叶铁线蕨.jpg
 
[植物]团羽铁线蕨
[拼音]tuan yu tie xian jue
[药名]猪鬃草
[别名]猪鬃七,铁线草,乌脚芒
[基源]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团羽铁线蕨的全草。
[学名]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300~2500m灌木林下湿地或岩石上。
[性味]性凉,味微苦。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泄泻,痢疾,淋浊,带下,瘰疬,乳痈,疔毒,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应用]①咳嗽:猪鬃草、车前草各30克,煨水服。②劳伤疼痛:猪鬃草30克,泡酒服。③遗精:猪鬃草根30克,泡酒服。④血淋:猪鬃草30克,煨水服。⑤尿闭:猪鬃草15克,凤尾草30克,煨水服。⑥乳腺炎:猪鬃草15克,煨水服。另用30克捣绒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
团羽铁线蕨.jpg
 
[植物]单叶新月蕨
[拼音]dan ye xin yue jue
[药名]草鞋青
[别名]鹅仔草,百叶草,新月蕨
[基源]为金星蕨科新月蕨属单叶新月蕨的全草。
[学名]Pronephrium simplex ( Hook. ) Holtt.
[采制]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50~1500m的林下溪边。
[性味]性凉,味苦、微涩。
[归经]心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消食导滞。
[主治]咽喉肿痛,湿热泻痢,毒蛇咬伤,肛门灼热肿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咽喉肿痛:草鞋青、瓜子金各15g,水煎慢咽。②湿热痢疾:草鞋青20g,痢疾罐15g,水煎服。③感冒咳嗽:草鞋青20g,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海南植物志&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鉴→特色中草药及配方第②册。
单叶新月蕨.jpg
 
[植物]华南毛蕨
[拼音]hua nan mao jue
[药名]华南毛蕨
[别名]冷蕨棵,大风寒,金星草
[基源]为金星蕨科毛蕨属华南毛蕨的全草。
[学名]Cyclosorus parasiticus(L.)Farw.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扎把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林下或溪边湿地。
[性味]性平,味辛、微苦。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痹痛,感冒,痢疾。
[用法]内服煎汤9~15。
[考证]中华本草。
华南毛蕨.jpg
 
[植物]里白
[拼音]li bai
[药名]里白
[别名]大蕨萁,蕨萁
[基源]为里白科里白属里白的根茎。
[学名]Diplopterygium glaucum ( Thunb. ex Houtt. ) Nakai
[采制]秋冬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下、杉木林间或沟边。
[性味]性凉,味苦、涩。
[归经]肝经。
[功能]行气止血,化瘀接骨。
[主治]胃脘痛,鼻衄,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研末、塞鼻或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
里白.jpg
 
[植物]芒萁
[拼音]mang qi
[药名]芒萁骨
[别名]金花草,芒仔,乌萁
[基源]为里白科芒萁属芒萁的幼叶或叶柄。
[学名]Dicranopteris pedata ( Houtt. ) Nakai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林下或山坡酸性土壤上。
[性味]性凉,味苦、涩。
[归经]肝经,膀胱经。
[功能]化瘀止血,清热利尿,解毒消肿。
[主治]妇女血崩,跌打损伤,热淋涩痛,白带,小儿腹泻,痔瘘,目赤肿痛,外伤出血,烫火伤,毒蛇咬伤,蜈蚣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应用]①跌打伤胸:芒萁骨根,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炖服。②外伤出血,蜈蚣咬伤:芒萁幼芽捣烂敷。③妇女血崩:芒萁幼芽或叶茎心(髓部),煅透研末,每次6~15克和温酒服。④妇女白带:芒萁茎心12~15克,龙眼肉30~60克,冰糖30克,酌冲水炖服。⑤尿道炎、小便涩痛不利:芒萁的叶柄中间白心30克,水煎服。⑥烫火伤:芒萁茎心烧灰研末,用桐油调敷。⑦痔瘘:芒萁叶柄烧存性,插入瘘管内,每日1次。⑧风疹瘙痒:鲜芒萁,煎水洗。
[附注]芒萁的根亦供药用,习称芒萁骨根。性凉,味苦。归膀胱经。有清热利湿,化瘀止血,止咳的功能。治湿热膨胀,小便涩痛,阴部湿痒,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血崩,鼻衄,肺热咳嗽。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芒萁.jpg
 
[植物]倒挂铁角蕨
[拼音]dao gua tie jiao jue
[药名]倒挂草
[别名]常式倒挂草,常式铁角蕨
[基源]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倒挂铁角蕨的全草。
[学名]Asplenium normale Don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150~2500m的密林下、溪旁石上或路边湿地。
[性味]性平,味微苦。
[归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止血。
[主治]外伤出血,蜈蚣咬伤,湿热痢疾,肝炎。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研末。
[考证]中华本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倒挂铁角蕨.jpg
 
[植物]北京铁角蕨
[拼音]bei jing tie jiao jue
[药名]铁杆地柏枝
[别名]地柏枝,地柏叶,一炷香
[基源]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北京铁角蕨的全草。
[学名]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
[采制]四月采挖带根茎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400~3200m的溪边石上或干旱的山谷。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血。
[主治]感冒咳嗽,肺结核,痢疾,腹泻,热痹,肿毒,痈疮,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考证]中华本草。
北京铁角蕨.jpg
 
[植物]华南鳞盖蕨
[拼音]hua nan lin gai jue
[药名]华南鳞盖蕨
[别名]凤尾千金草,青蕨
[基源]为碗蕨科鳞盖蕨属华南鳞盖蕨的全草。
[学名]Microlepia hancei prantl
[采制]夏秋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林下溪边湿地。
[性味]性寒,味微苦。
[归经]肝经。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黄疸型肝炎,流行性感冒,风湿骨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
[考证]中华本草。
华南鳞盖蕨.jpg
 
[植物]金毛狗脊
[拼音]jin mao gou ji
[药名]狗脊
[别名]金毛狗,黄狗头,金狗脊
[基源]为蚌壳蕨科金毛狗属金毛狗脊的根茎。
[学名]Cibotium barometz(L.)J.Smith
[采制]秋冬采挖,除去叶柄和金黄色柔毛,趁鲜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上。
[性味]性温,味甘、苦。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肌,怯风湿。
[主治]腰肌劳损,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风湿痹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筋脉不舒。
[用法]内服煎汤4.5~9克。
[禁忌]肝虚有热及小便不利者慎服。
[应用]①外伤出血,创口不愈溃疡:狗脊适量,研末撒敷患处。②风寒骨痛,腰肌劳损,半身不遂:狗脊15克,水煎服或浸酒服。③风湿性关节炎:狗脊15克,石楠藤9克,酒水各半煎服。④腰腿痛:狗脊、制首乌、茜草、牛膝、杜仲、五加皮各9克,水煎服。
[考证]中草药大典。
金毛狗脊.jpg
 
[植物]槲蕨
[拼音]hu jue
[药名]骨碎补
[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爬岩姜
[基源]为槲蕨科槲蕨属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
[学名]Drynarin fortunei ( Kunze ) J. Sm.
[采制]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
[生境]附生于海拔200~1800m的林中岩石或树干上。
[性味]性温,味苦。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主治]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斑秃,白癜风。
[用法]内服煎汤3~9克,鲜品6~15克,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或浸酒搽。
[禁忌]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
[注意]①忌羊肉、羊血、芸苔菜。②不宜和风燥药同用。
[应用]①牙痛:鲜骨碎补30~60克(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铁器打服)。②接骨续筋:骨碎补120克,浸酒1斤,分10次内服,每日2次。另晒干研末外敷。③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骨碎补(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2~3日换药一次。④跌打损伤,腰背酸痛,关节酸痛:骨碎补15~30克,水煎服。⑤阑尾炎:鲜骨碎补(去毛)24克,切碎,加大血藤15克,红枣120克,水煎服。⑥斑秃:鲜骨碎补15克,斑蝥5只,烧酒90克,浸酒12天后,过滤擦患处,日2~3次。⑦外伤出血:骨碎补毛敷掺伤口,再用消毒纱布罨包,每天用茶油滴入一次,3~7天后即结痂。⑧火伤:骨碎补毛,用磁器取下研末,菜油调敷患处(患处先用茶洗过)。
[附注]槲蕨根茎上的鳞片亦供药用,习称骨碎补毛。治外伤出血,火伤。外用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槲蕨.jpg
 
[植物]福建莲座蕨
[拼音]fu jian lian zuo jue
[药名]马蹄蕨
[别名]福建观音坐莲,江南莲座蕨
[基源]为莲座蕨科莲座蕨属福建莲座蕨的根茎。
[学名]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
[采制]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去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野生于林下或溪边,亦有栽培。
[性味]性凉,味苦。
[归经]心经,肺经。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镇痛安神。
[主治]痄腮,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跌打肿痛,外伤出血,崩漏,乳痈,风湿痹痛,产后腹痛,心烦失眠。
[用法]内服煎汤10~30克,鲜品30~60克;或研末服,每次3g,每日9g,或磨酒。外用鲜品捣敷或干品磨汁涂、研末撒敷。
[应用]①水煎冲朱砂服。治心烦不安。②鲜品捣烂敷。治蛇咬伤。③干品研末,温开水冲服,每次3克,每日3次。治功能性子宫出血。④研末撒患处,再包扎。治创伤出血。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
福建莲座蕨.jpg
 
[植物]紫萁 ☆
[拼音]zi qi
[药名]紫萁贯众,贯众
[别名]牛利草,假苏铁,高脚贯众
[基源]为紫萁科紫萁属紫萁的带叶柄基的根茎。
[学名]Osmunda japonica Thunb.
[采制]春秋采挖,削去叶柄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林下山脚或溪边的酸性土上。
[性味]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祛瘀止血,驱虫。
[主治]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痈疮肿毒,麻疹,水痘,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带下,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
[用法]内服煎汤3~15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应用]①钩虫病:紫萁贯众、苦楝皮各9克,紫苏、土荆芥各6克,水煎服。②妇女血崩:紫萁贯众、牡丹皮、莲蓬炭各9克,水煎服。③蛔虫病:紫萁贯众水煎浓缩片,口服4.5~9克(相当于生药50克)。
[附注]紫萁的嫩苗或幼叶柄上的绵毛亦供药用,习称紫萁苗。性微寒,味苦。有止血的功能。治外伤出血。外用捣敷或干品研末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紫萁.jpg
 
[植物]矛叶蹄盖蕨
[拼音]mao ye ti gai jue
[药名]篦梳剑
[别名]小石剑,单叶双盖蕨
[基源]为蹄盖蕨科双盖蕨属矛叶蹄盖蕨的全草。
[学名]Diplazium lanceum(Thunb.)Pres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沟中阴湿的酸性石上。
[性味]性寒,味微苦。
[归经]肺经,肾经。
[功能]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祛风退热。
[主治]肺结核咳痰带血,热淋尿血,白喉,目赤肿痛,小儿疳积,腰痛,脚癣。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90克。外用捣烂搽患处。
[应用]①鲜品30~90克,煎服。治肺结核咳痰带血、肺热痰中带血。②鲜品15克,煎服,治白喉。③鲜品30克煮鸡蛋服。治小儿疳积。④鲜叶捣烂,搽患处。治脚癣(搽后忌下水)。⑤根30克,浸酒3日,内服或同猪脚炖食。治腰痛。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
矛叶蹄盖蕨.jpg
 
[植物]三叉蕨
[拼音]san cha jue
[药名]三羽叉蕨
[别名]鸡爪蕨,大叶入地蜈蚣
[基源]为叉蕨科叉蕨属三叉蕨的叶。
[学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 Hook. et Arn. ) Cope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林下溪沟边或湿岩石上。
[性味]性平,味涩。
[功能]解毒止血,祛风除湿。
[主治]痢疾,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风湿骨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研末撒敷。
[应用]①毒蛇咬伤:三羽叉蕨15克,水煎服,渣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
三叉蕨.jpg
 
[植物]阴地蕨
[拼音]yin di jue
[药名]阴地蕨
[别名]一朵云,小春花,独脚蒿
[基源]为阴地蕨科阴地蕨属阴地蕨的带根全草。
[学名]Septeridium ternatum(Thunb.)Lyon
[采制]冬季至次春采收,连根挖取,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200~2200m的丘陵灌丛阴地或山坡草丛。
[性味]性凉,味苦、甘。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明目退翳。
[主治]小儿高热抽搐,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癫狂,痫疾,疮疡肿毒,瘰疬,毒蛇咬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用法]内服煎汤6~12克,鲜品15~30克。外用捣敷。
[禁忌]虚寒者、体弱者及腹泻者均禁服。
[应用]①热咳:阴地蕨6~15克,加白萝卜、冰糖,煎水服。②虚咳:阴地蕨6~15克,蒸猪瘦肉吃。③百日咳:阴地蕨、石韦、兔耳风各15克,煎水兑冰糖服。④肺热咳血:鲜阴地蕨、鲜凤尾草各30克,水煎调冰糖服。⑤羊痫风:阴地蕨9~15克,水煎代茶常饮。⑥小儿惊风:阴地蕨9克,水煎,早晚分服。⑦目中云雾:阴地蕨蒸鸡肝吃。⑧疮毒风毒:阴地蕨6~9克,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阴地蕨.jpg
 
[植物]海金沙
[拼音]hai jin sha
[药名]海金沙
[别名]洗鼎藤,金沙蕨,罗网藤
[基源]为海金沙科海金沙属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学名]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
[采制]8~9月孢子成熟时,割取植株,置框内,放避风处暴晒,干时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残叶,晒干。
[生境]生于阳光充足的路边、山坡疏林或灌丛中。
[性味]性寒,味甘、淡。
[归经]小肠经,脾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主治]热淋,血淋,砂淋,白浊,女子带下,水湿肿满,湿热泻痢,湿热黄疸,吐血,衄血,尿血,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孢子5~9克(包煎),或研末每次2~3克。
[禁忌]肾阴亏虚者慎服。
[应用]①小便不利:海金沙草60~90克,和冰糖,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饮。②血淋:海金沙草、萹蓄,水煎服。③妇女白带:海金沙茎30克,猪精肉120克,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和肉服。④肝炎:海金沙15克,阴行草30克,车前草18克,水煎服,日1剂。⑤脾湿胀满:海金沙30克,白术6克,甘草1.5克,黑丑4.5克,水煎服。⑥赤痢:海金沙草60~90克,水煎,日服1~3次。⑦湿热黄疸:海金沙叶、田基黄、鸡骨草各30克,水煎服。⑧肺炎:海金沙根、马兰根、忍冬藤、抱石莲(均鲜品)各15克,水煎服,日1剂。⑨乙型脑炎:海金沙根30克,瓜子金15克,钩藤根15克,忍冬藤30克,菊花30克(均鲜品),水煎,加水牛角适量磨汁同服(如无水牛角,用石膏代替)。
[附注]海金沙的地上部分和根茎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海金沙草和海金沙根&海金沙草性寒,味甘。归肝经,小肠经,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通络的功能。治热淋,石淋,血淋,小便不利,水肿,白浊,带下,肝炎,泄泻,痢疾,感冒发热,咳喘,咽喉肿痛,口疮,目赤肿痛,痄腮,乳痈,丹毒,带状疱疹,水火烫伤,皮肤瘙痒,跌打伤肿,风湿痹痛,外伤出血。内服煎汤9~30克,鲜品30~90克,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洗&海金沙根性寒,味甘、淡。归肝经,肺经,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能。治肺炎,感冒高热,乙脑,急性胃肠炎,痢疾,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膀胱结石,风湿腰腿痛,乳腺炎,腮腺炎,睾丸炎,蛇咬伤,月经不调。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研末调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jpg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