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电子书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文白对照译注98版_带检索目录HTML-GIF(附《阎氏小儿方论》和《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6184
获得点赞
7679
声望
113
所在地
 
  
  
封面:《小儿药证直诀》(赵安民邓少伟注译)文白对照中医古典名著精品丛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jpg
  

内容简介
  
  《小儿药证直诀》是“儿科之圣”-宋代著名儿科医家钱乙的传世之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此书自宋至今八百多年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儿科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被推崇为“幼科之鼻祖”。

  全书三卷,上卷为脉证治法,列常见小儿病证八十余条;中卷为医案,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下卷载方剂,共计一百余首。书后附有《阎氏小儿方论》及《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二篇。

  文白对照《小儿药证直诀》严格按照“信、达、雅”的精神,将《小儿药证直诀》全书译为白话文,并给少量疑难词语加上注释,全书按原文、注释、译文之体例分段排列,便于读者对照理解。

  本书内容富含临床实践经验,译文通俗易懂,对于临床医家,尤其是儿科大夫,是一部极好的临床教材,对于年轻的父母们亦可作为一奉养护小儿、防病治病的参考书。


  

目录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文白对照译注98版
内容提要

序(钱超尘)
前言(赵安民)

原序(阎季忠)
四库全书目录提要(纪晓岚 等)
周序(周学海)

钱仲阳传(刘跂)
目录
卷上 脉证治法001
  小儿脉法001
  变蒸001
  五脏所主005
  五脏病007
  肝外感生风008
  肝热008
  肺热009
  肺盛复有风冷009
  肺虚热010
  肺脏怯010
  心热011
  心实011
  肾虚012
  面上证013
  目内证013
  肝病胜肺014
  肺病胜肝014
  肝有风015
  肝有热015
  肝有风甚016
  惊痫发搐017
  早晨发搐017
  日午发搐018
  日晚发搐018
  夜间发搐019
  伤风后发搐020
  伤食后发搐020
  百日内发搐021
  急惊021
  慢惊022
  五痫024
  疮疹候025
  伤风031
  伤风手足冷032
  伤风自利032
  伤风腹胀033
  伤风兼脏034
  伤风下后余热034
  伤寒疮疹同异035
  初生三日内吐泻壮热036
  初生三日以上至十日吐泻身温凉036
  初生下吐037
  伤风吐泻身温038
  伤风吐泻身热039
  伤风吐泻身凉039
  风温潮热壮热相似040
  肾怯失音相似041
  黄相似041
  夏秋吐泻042
  吐乳044
  虚羸044
  咳嗽045
  诸疳047
  胃气不和051
  胃冷虚052
  积痛052
  虫痛(虚实腹痛附)053
  虫与痫相似053
  气不和054
  食不消054
  腹中有癖055
  虚实腹胀(肿附)056
  喜汗058
  盗汗058
  夜啼059
  惊啼059
  弄舌060
  丹瘤060
  解颅061
  太阳虚汗061
  胃怯汗062
  胃啼062
  胎肥063
  胎怯063
  胎热064
  急欲乳不能食064
  龟背龟胸065
  肿病065
  五脏相胜轻重066
  杂病证068
  不治证073
卷中 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075
  李寺丞子三岁病搐075
  广亲宅七太尉七岁病潮热077
  李司户孙百日发搐078
  东都王氏子吐泻慢惊079
  杜氏子五岁病咳嗽081
  转运使李公之孙八岁风寒喘嗽083
  张氏孙九岁病肺热084
  睦亲宫十太尉病疮疹085
  四大王家五太尉发惊搐087
  睦亲宅一大王病疮疹误下088
  皇都徐氏子三岁病潮热090
  朱监簿之子五岁夜发热晓如故091
  朱监簿子三岁忽发热092
  张氏三子皆病汗予药不同094
  四大王家五太尉病吐泻不止094
  冯承务之子五岁吐泻壮热不思食096
  广亲宫七太尉七岁吐泻不食097
  黄承务之子三岁病泻098
  睦亲宫中十大王病疮疹100
  辛氏女之子五岁病虫痛101
  段斋郎之子四岁病嗽102
  齐郎中之子误下成虚104
  曹宣德之子三岁面黄时发寒热105
卷下 诸方106
  大青膏106
  凉惊圆107
  粉红圆(又名温惊圆)108
  泻青圆108
  地黄圆109
  泻白散109
  阿胶散又名补肺散110
  导赤散110
  益黄散(又名补脾散)111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112
  白术散113
  涂囟法114
  浴体法114
  甘桔汤115
  安神圆115
  当归汤116
  泻心汤117
  生犀散117
  白饼子(又名玉饼子)118
  利惊圆118
  栝蒌汤119
  五色圆119
  调中圆120
  塌气圆121
  木香圆121
  胡黄连圆122
  兰香散122
  白粉散123
  消积散(当从后作消积圆)123
  安虫散124
  紫霜圆124
  止汗散125
  香瓜圆126
  花火膏126
  白玉散127
  牛黄膏127
  牛黄圆128
  玉露圆(又名甘露散)128
  百祥圆(一名南阳圆)129
  牛李膏(一名必胜膏)129
  宣风散130
  麝香圆130
  大惺惺圆131
  小惺惺圆132
  银砂圆133
  蛇黄圆134
  三圣圆134
    小青圆134
    小红圆134
    小黄圆134
  铁粉圆135
  银液圆136
  镇心圆137
  金箔圆137
  辰砂圆138
  剪刀股圆139
  麝蟾圆139
  软金丹140
  桃枝圆141
  蝉花散141
  钩藤饮子142
  抱龙圆143
  豆卷散144
  龙脑散144
  治虚风方回生散145
  又方梓朴散146
  褊银圆147
  牛黄膏147
  五福化毒丹148
  羌活膏149
  郁李仁圆151
  犀角圆151
  异功散152
  藿香散153
  如圣圆153
  白附子香连圆154
  豆蔻香连圆154
  小香连圆155
  二圣圆155
  没石子圆156
  当归散156
  温白圆157
  豆蔻散157
  温中圆158
  胡黄连麝香圆158
  大胡黄连圆159
  榆仁圆160
  大芦荟圆161
  龙骨散161
  橘连圆162
  龙粉圆162
  香银圆163
  金华散163
  安虫圆164
  芜荑散164
  胆矾圆165
  真珠圆166
  消坚圆167
  百部圆167
  紫草散168
  秦艽散168
  地骨皮散168
  人参生犀散169
  三黄圆170
  治囟开不合、鼻塞不通方170
  黄芪散171
  虎杖散171
  捻头散171
  羊肝散172
  蝉蜕散172
  乌药散173
  二气散173
  葶苈圆174
  麻黄汤174
  生犀磨汁175
  大黄圆175
  史君子圆176
  青金丹176
  烧青圆177
  败毒散178
附方179
  木瓜丸180
  青金丹180
  生犀散182
  大黄丸182
  镇心丸183
  凉惊丸183
  独活饮子184
  三黄散184
  人参散185
  槟榔散185
  黄芪散186
  地骨皮散187
  兰香散188
  傅齿立效散188
  蚵皮丸190
附《阎氏小儿方论》191
  治法191
    治小儿急慢惊192
    治小儿吐泻193
    金液丹治小儿吐泻虚极194
    惊风或泄泻等195
    治小儿急惊慢惊195
    治急慢惊196
    治小儿实热疏转197
    治小儿惊风痰热197
    治小儿疮疹伤食相似198
    治小儿疮疹198
    治小儿脾胃虚弱199
    小儿治法大概200
  药方200
    升麻葛根汤200
    惺惺散201
    消毒散202
    黄柏膏202
    胡荽酒203
    四圣散204
      又方:蓝根散204
    治疮疹倒靥黑陷方204
      又方205
    治伏热在心或误服热药龙脑丸205
    甘露饮子206
    白虎汤207
    调肝散207
    治疮疹入眼208
      又方:治疮疹入眼成翳208
    治口疮209
    治脓耳209
    治搐热栀豉饮子210
    治虫咬心痛210
    治脾胃虚寒吐泻等病及治冷痰211
    治外肾肿硬成疝211
    钩藤膏212
    魏香散213
    地黄散213
    治热痢下血214
    菖蒲圆215
    鸡头圆215
    羚羊角圆216
    全蝎散217
    和中散218
    紫苏子散218
    赤石脂散219
    柏墨散219
    至宝丹220
    紫雪221
    理中圆223
    五苓散223
    附子理中圆224
    金液丹225
      又方225
    青州白圆子226
    小柴胡汤227
附《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229
  孙准序229
  自序231
  总论233
  药方238
    升麻散238
    白虎汤238
    紫草散239
    抱龙圆239
    救生散240
    牛李膏241
    玳瑁散242
    利毒圆242
    如圣汤243
    甘露饮244
    神仙紫雪244
    调肝散245
    护目膏246
    胡荽酒方247
    牛黄散方247
    蛇蜕散248
    直珠散248

后序(钱乙)250
跋(钱超尘)252

  
 

附件

  •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文白对照译注98版_带检索目录HTML-GIF(附《阎氏小儿方论》和《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rar
    9.9 MB · 查看: 254

查阅技巧:

用浏览器页面文字查找功能可实现目录检索,如搜{地黄}发现2处

提示:用浏览器页面文字查找功能可实现目录检索,如搜{地黄}发现2处.jpg
 
哦,古文看不懂还要看白话译文啊?
宋代的书都看不懂就不用说更早的啦!
《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神农本草经》这些都在宋朝以前啊,看不懂原文啊!
唉,没读过经典原文还敢说自己学了中医?
奇葩就是奇葩,脸大就是脸大啊!
 
  
在手机上阅读此电子书的方法
  

一、下载本帖附件到手机上

二、压缩包解开后是个文件夹

三、在手机文件管理器中进入此文件夹

四、找到根目录下唯一的一个(HTML)网页文件

五、通过长按选中此(HTML)网页文件

六、在屏幕下方的菜单中选择{更多…}

七、弹出子菜单后选择{其它方式打开}

八、在显示的应用列表中点击QQ浏览器图标

九、将手机打为横屏,以便于清晰的查看


  
手机屏幕截图

四、找到根目录下唯一的一个(HTML)网页文件;五、通过长按选中此(HTML)网页文件;六、在屏幕下方的菜单中选择{更多…}.jpg


七、弹出子菜单后选择{其它方式打开};八、在显示的应用列表中点击QQ浏览器图标;九、将手机打为横屏,以便于清晰的查看.jpg

在手机上阅读此电子书的页面视觉效果屏幕截图.png


 
  
《小儿药证直诀》导读

(郭君双 2017)


  《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该书约成书于1119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仍是儿科工作者传诵学习的必读之书。钱乙创制的方剂经历代医家继承发展,使主治适应证已远远超出儿科的范围,并扩展到中医临床各科中去,所以它又是一部具有很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医书。

  一、《小儿药证直诀》与作者

  《小儿药证直诀》书名是宋人阎孝忠整理太医丞钱乙的有关儿科医论、医方、医案编次而定名。“直诀”即“真诀”,由于金元异族之讳(女真人)而改“真”为“直”。历代医家在整理这部书时的方式不同而书名有异,如南宋刘昉编《幼幼新书》引作《钱乙方》;明代医家熊宗立编著名为《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太医院太医薛己编著名为《校注钱氏小儿直诀》;张山雷编著为《小儿药证直诀笺正》等,我们均可作为《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来学习阅读。关于此书的流传及卷数可参考“整理说明”。

  钱乙(1037~1119),字仲阳,祖居钱塘,其祖父与五代吴越王钱俶同祖,于宋代初年迁居山东郓州(今东平县)。父亲钱颢擅长针灸医术,东游海上不归,故钱乙幼年跟随姑父吕氏学医。曾精研《内经》、《伤寒论》、《本草》、《颅囟经》等医书,又博及天文地理,于书无所不看,临诊为方博达不为一师,垂儿科医疗40余年,名闻朝野。元丰年间为长公主治病有功,授翰林医学赐绯,后升至翰林医官太医丞。钱乙的医方医论在北宋时曾广泛流传,医著有《伤寒论指微》、《婴孺论》等,惜今天均散佚未见。书中“钱仲阳传”是宋朝尚书右仆射刘挚之子刘跂撰写,跂为元丰进士官朝奉郎,能文章,著有《学易集》。“钱仲阳传”一文收录于《宋史·列传》,对于了解钱乙生平事迹有史料价值。

  阎孝忠(一作季忠),字资钦,河南开封人,于宋大观年间任许昌宣教郎。幼时体弱患多种疾病,受惠于钱乙的治疗而愈,故敬仰已久,积虑几十年,广泛收集民间散在的钱氏方论,或场肆抄本,进行精心的校勘删订,汇集成册,书名曰:《小儿药证直诀》。全书3卷,上卷医论,中卷病案,下卷诸方,卷末附录阎氏方,以示传承有序。由于此书编辑泾渭分明,绝无掠人之美之意,故为世人所认同。读钱氏之书,必知此书,因为它基本保存了钱乙的医学特色。阎氏为传播钱乙的医学思想所做的工作其功不可灭,详见《小儿药证直诀》原序。

  董汲,字及之。山东东平人,北宋医家。幼年多病而研习医药,对儿科斑(痘)疹尤有心得,元祐八年(1093)著《小儿斑疹备急方论》,钱乙为之作序,感叹“是予平昔之所究心者,而子乃不言传而得之”,并且褒奖“及之少年艺术之精,而有惬素所愿以授人者”,以表示自己宏扬此术的心愿。尔后,董汲以医名世,著有《旅舍备急要方》、《脚气治法总要》。

  董氏对疮疹论治经验、阎氏对惊风认识及选用方药,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儿科医家在学科的某些领域中的诊治水平。而《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对钱乙儿科理论及具体病案的记述,突显出钱乙对于儿科学的确立所做出的贡献,不愧为儿科之鼻祖。


  二、学术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1.《小儿药证直诀》奠定了儿科学基础
  钱乙对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描述及“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病理的记述,为儿科学之所以能独立于临床综合学科之外,构件了学科理论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又确立了治疗应“柔润”不能痛击的原则。钱乙还阐发了《内经》理色脉的经旨,从儿科古称“哑科”的体质特点出发,注意患儿面部望诊的观察,并结合脉症来诊断测知五脏病变。在辨证中运用脏腑学说统领儿科常见疾病的病机,使处方用药丝丝入扣。解决疑难病症时又能以五行生克规律予以有效的措施,并能推测预后,故取得神奇疗效。

  中医儿科学从创立至今,朴素的理论仍然影响着今天的医家。如现代著名的儿科名医刘弼臣老先生(见《中国百年百家中医临床家丛书·刘弼臣》),明确地表明他推崇钱乙的望诊及五脏论治的医学思想。刘老在继承的基础上并予以了发展,临证中总结出“面部望诊经验口诀”便宜学习掌握。在五脏论治中突出“以肺论治”的思想,对于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很好的疗效。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可参见期刊中的相关文章。

  2.钱乙五脏辨证的方法,推进了后世脏腑辨证的发展
  文中以五脏为纲,突出临床表现与脏腑关系的描述,如卷上五脏所主、五脏病“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虚则卧而悸动……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肝病,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等章节内容,就是五脏辨证的具体实施,论述简明具体易得要领。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继承了钱乙脏腑辨证的思想,并且将脏腑辨证广泛应用,并且又分为寒热虚实表里、标本,使之理论系统化。

  3.钱氏重视人体脾胃的医学观点,在后世得到发展
  书中记录了钱乙治疗疑难病23则,有7则是从调治脾胃入手,其他如吐泻、发热、虚羸、积滞、疳疾、伤食、腹胀、慢惊、虫症等疾病,论治皆体现了这个学术特征。钱氏认为“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重视脾胃的医学观点,影响了金元医家张元素、李东垣等人,成为易水派的学术源头。

  4.钱氏深谙仲景辨证论治大法,故能够化裁古方,创制新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如借用《金匮》崔氏八味丸,化裁为地黄丸,治疗肾怯失音、囟不合等证,今天的“六味地黄丸”组方及药物的剂量,按照古方要求固定下来,已成为医家补益肝肾不足的首选方剂,也是《方剂学》补益剂的重要方剂。钱氏创制的五脏补泻方剂:导赤散、泻青膏、泻黄散、泻白散、补肺散、白术散等,已是临床常用方剂。如导赤散方的现代临床适应证,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白塞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心肌炎、产后尿潴留等多个学科中的应用。由于钱氏方剂的主治明确、药味少的特点,深受临床医家的喜爱,故其实用性远远超出儿科应用范围,显示了钱氏在组方上的实用价值与科学性。


  三、如何阅读应用《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儿科的奠基之作,是儿科临床理法方药的基础,学习好这部书十分重要。由于该书有文字简明,内涵却十分丰富的特点,有些章节需要记忆背诵,有些是理解即可。

  1.记忆小儿五脏生理与病理的论述
如卷上:“五脏所主”、“五脏病”、“肝热”、“肺热”、“肺虚热”、“肺脏怯”、“心热”、“心实”。由于这些章节关系小儿的生理与病理,已被纳入《中医儿科学》中,可借助教科书加强理解原文并记忆。

  2.记忆重要方剂的组成与剂量
  如卷下诸方:泻青丸、地黄丸、益黄散、泻黄散、导赤散、泻白散、补肺散、阿胶散、白术散、异功散、黄芪散等方剂,需要注意记忆。这部分内容应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五脏补泻方剂:小儿肝常有余,治肝原泻青丸;脾常不足,治脾原益黄散、泻黄散、白术散;肺为娇脏,位居高,易受外感,治肺原补肺散、泻白散、阿胶散;小儿阳气旺盛,病热居多,治心原泻心汤、导赤散;小儿成而全,全而未壮,肾虚原地黄丸。有条件者可借助《中医方剂大辞典》或《方剂学》专著,在相关的方名下,找到的它们的方解、历代论述及临床研究,从而加深理解与记忆。

  3.掌握病案中的论治思想
  卷中记载的23则病案,对于原发病症与误治后的临床表现,注意对比,找出变证、坏证的病机,结合钱氏论治时的前后用药,以体会钱氏脏腑辨证的实质,以及该书“五脏相胜轻重”在疾病预测中的具体运用。

  4.对待历史名著要有客观性,不可以照搬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大量方剂含有朱砂、水银、轻粉等毒性的药物,以及冰脑、麝香、丁香等香燥温热类药物,应看到这是宋代用药流行的弊端,通过必要的中药毒理作用分析,可使我们选方用药持有慎重而科学的态度。
  
 
  
查阅技巧:

用浏览器页面文字查找功能可实现目录检索,如搜{五脏}发现3处


提示:用浏览器页面文字查找功能可实现目录检索,如搜{五脏}发现3处.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