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内科医案 伤寒瘟疫辨证

上池斋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21/06/17
帖子
5
获得点赞
3
声望
3
所在地
临沂

伤寒瘟疫辨证​

微信号【上池斋】原发​


伤寒瘟疫辨证
杨璿
目录

发热第一

恶寒第二

恶风第三

头痛第四

身痛第五

不眠第六

多眠第七

自汗第八

盗汗第九

头汗第十

手足心腋下汗第十一

结胸痞气第十二

腹满第十三

小腹满第十四

腹痛第十五

烦热第十六

潮热第十七

往来寒热第十八

谵语第十九

郑声第二十

发狂第二十一

发斑疹第二十二

发黄第二十三

蓄血第二十四

衄血第二十五

吐血第二十六

头目眩第二十七

咳嗽第二十八

口燥咽干第二十九

咽痛第三十

渴第三十一

漱水不欲咽第三十二

呕吐第三十三

喘第三十四

短气第三十五

呃逆第三十六

蛔厥第三十七

厥逆第三十八

大便自利第三十九

大便脓血第四十

小便不利不通第四十一

小便自利第四十二

小便数第四十三

心悸第四十四

痉第四十五

肉瞤筋惕第四十六

舌卷囊缩第四十七

循衣摸床第四十八

烦躁第四十九

懊侬第五十

怫郁第五十一

郁冒第五十二

动气第五十三

脏结第五十四

狐惑病第五十五

百合病第五十六

主客交病第五十七

妇女伤寒温病第五十八

热入血室第五十九

妊娠病第六十

产后病第六十一

小儿温病第六十二

复病伤第六十三


附医方目录

1.麻黄附子细辛汤
2.升降散
3.麻黄汤
4.桂枝汤
5.大青龙汤
6.小青龙汤
7.黄芩汤
8.白虎汤(附白虎加人参汤)
9.大承气汤
10.小承气汤
11.调胃承气汤
12.大柴胡汤
13.柴胡龙骨牡蛎汤
14.增损大柴胡汤
15.双解散
16.增损双解散
17.凉膈散
18.加味凉膈散
19.三黄石膏汤
20.增损三黄石膏汤
21.理中汤附理中丸
22.四逆汤(附四味回阳饮)
23.神解散
24.清化汤
25.大清凉散
26.小清凉散
27.小柴胡汤(附柴胡加芒硝汤柴胡陷胸汤柴胡枳桔汤)
28.六一顺气汤
29.加味六一顺气汤
30.理阴煎(附附子理阴煎)
31.补阴益气煎
32.大温中饮
33.补中益气汤
34.桃仁承气汤
35.代抵当汤丸
36.茵陈蒿汤
37.参胡三白汤
38.黄连解毒汤
39.玉女煎
40.黄龙汤(附补脾汤)
41.大复苏饮
42.小复苏饮
43.六味地黄丸料(附肾气丸料)
44.参胡温胆汤
45.人参养荣汤
46.葛根汤(附桂枝加葛根汤)
47.痛泻要方
48.桂枝麻黄各半汤
49.人参败毒散
50.冲和汤
51.葛根加半夏汤
52.增损普济消毒饮
53.真武汤
54.栀子豉汤(附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
55.瓜蒂散
56.炙甘草汤
57.生脉散
58.左归丸
59.右归丸
60.蜜煎导法
61.参归养荣汤
62.犀角地黄汤
63.通脉四逆汤
64.白头翁汤
65.桔梗杏仁煎
66.肠痈秘方
67.连翘金贝煎
68.蜡矾丸
69.附子汤
70.桂枝加附子汤
71.甘草附子汤(正方七十一附方十四)

72.吴茱萸汤
73.小建中汤(附黄芪建中汤
74.当归四逆汤(附加吴茱萸生姜汤
75.干姜附子汤
76.桂枝新加汤
77.黄连阿胶汤
78.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9.加味温胆汤
80.竹叶石膏汤(附人参竹叶汤
81.疏表汤
82.桂枝附子汤(附去桂加术汤)
83.人参固本汤
84.当归六黄汤
85.黄芪汤
86.柴胡桂枝干姜汤
87.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88.大陷胸汤(附大陷胸丸)
89.小陷胸汤
90.小半夏加茯苓汤(附小半夏生姜汤)
91.枳实理中丸
92.海蛤散
93.枳壳桔梗汤
94.大黄黄连泻心汤
95.附子泻心汤
96.半夏泻心汤
97.生姜泻心汤
98.甘草泻心汤
99.桂枝人参汤
100.旋覆花代赭石汤
101.桂枝加芍药汤(附桂枝加大黄汤)
102.黄连汤
103.柴胡加桂枝汤
104.柴胡养荣汤(附柴胡清燥汤)
105.五福饮(附七福饮)
106.四君子汤(附香砂六君子汤)
107四物汤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108.二陈汤
109.犀角大青汤
110.大建中汤
111.麻黄芍药人参汤
112.四逆散
113.桂苓甘术汤
114.甘草桔梗汤
115.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116.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11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18.葛根黄连黄芩汤
119.五味子汤
120.苏陈九宝汤
121.十枣汤(附控涎丹)
122.茯苓甘草汤
123.橘皮竹茹汤
124.橘皮干姜汤
125.丁香柿蒂散
126.涤痰汤
127.理中安散
128.乌梅丸
129.麻黄升麻汤
130.赤石脂禹余粮汤
13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132.玉泉散
133.六一散
134.桂枝甘草汤
135.桂枝加附桂汤(附阳旦阴旦汤)
136.甘草干姜汤
137.芍药甘草汤(附芍药甘草附子汤)
13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39.生地黄连汤
140.茯苓四逆汤(附六味回阳饮)
141.导赤散
142.导赤泻心各半汤
143.知母麻黄汤
144.黄连犀角汤
145.雄黄锐丸
146.百合地黄汤
147.三甲散
148.桂枝加附子红花汤
149.黑龙丹
150.麻仁丸
151.枳实栀子豉汤
152.牡蛎泽泻散
153.大营煎
154.五苓散
155.猪苓汤
156.解毒承气汤(附陷胸承气汤)
157.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158.栀子柏皮汤
159.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160.金沸草散
161.地榆散
162.桃花汤
163.桂枝加桂汤
164.麻黄附子甘草汤
165.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去人尿、猪胆汁即白通汤)
166.桂枝二越婢一汤
167.八正散
168.太平圆酒
169.升麻鳖甲汤
170.玉枢丹
171.拨正散
172.半夏散及汤
173.苦酒汤
174.猪肤汤
175.当归导滞汤
176.芳香饮
177.三合汤
178.滚痰丸
179.文蛤散
180.白散
181.加味茵陈蒿汤(正方一百零十附方二十 )



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观;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虫草木,动植之物可见;寒暑风湿,四时之气往来可觉。至于山岚瘴气,岭南毒 雾,兵凶旱潦熏蒸,咸得地之浊气,犹或可察。而唯天地之杂气,种种 不一,亦犹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水火土石,气交之有寒暑风湿,动 植之有昆虫草木也。昆虫有龙蛇猛兽,草木有桂附巴豆,星辰有罗计荧 惑,土石有雄硫砲信,万物各有善恶,杂气亦各有优劣也。第无声无 形,不睹不闻,其来也无时,其着也无方,感则一时不觉,久则蓄而能 通。众人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或时众人发颐,或时众人头 面浮肿,俗名“大头温”是也;或时众人咽痛声哑,或时众人颈筋胀 大,俗名“虾蟆温”是也;或时众人吐泻腹痛,或时众人斑疹疔肿,或 时众人呕血暴下,俗名“搅肠温”、“瓜瓢温”是也;或时众人瘦疲m 红肿,俗名“疙瘩温”是也;或时众人痿癖足重,俗名“软脚温”是 也。大抵病偏于一方,延门合户,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络, 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不关人之强弱、血气之盛衰,又不可以 年岁四时为拘。【情理宛然】

是知气之所来无时也,或发于城市,或发于 村落,他处安然无有,是知气之所着无方也。

【温病本杂气,在六气外,来无 时,着无方,此论发千古未发之奇,启后人无雰之智,业医者大宜留心】

虽有多寡轻重 不同,其实无处不有,如瓜瓢温、疙瘩温,缓者三二日死,急者朝发夕 死,在诸温中为最重者,幸而几百年来罕有之病,不可以常时并论也。 至于肿头发颐,喉痹咽肿,项强反张,流火丹毒,目赤斑疹,腹痛呕 泻,头痛身痛,骨痿筋搐,登高弃衣,谐语狂叫,不识人之类,其时村 市中偶有一二人患此,考其证,甚合某年某处众人所患之病,纤悉皆 同,治法无二。此即当年之杂气,但目今所钟不厚,所患者稀少耳,此 又不可以众人无有,断为非杂气也。况杂气为病最多,然举世皆误认为 六气。

【杂气为病基于六气,以补河冋《原病式》所未及】

假如误认为风者,如大 麻风、鹤膝风、历节风、老幼中风、痛风、厉风、痫风之类,概作风 治,未尝一验,实非风也,亦杂气之一耳。误认为火者,如疔疮、发 背、痈疽毒气流注、目赤瘴翳以及斑疹之类,概作火治,未尝一验, 实非火也,亦杂气之一耳。误认为暑者,如疟痢吐泻,霍乱转筋,暴注腹痛,以及昏迷闷乱之类,概作暑治,未尝一验,实非暑也,亦杂气之 一耳。至误认为湿燥寒病,可以类推。又有一切无名暴病,顷刻即亡, 无因而生,无识乡愚认为鬼祟,并皆杂气所成,从古未闻者何也?盖因 来而不知,着而不觉,人唯向风寒暑湿燥火所见之气求之,而不索之于 无声无形、不睹不闻之中,推察既已错认病源,处方未免误投药饵。 《大易》所谓,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也。刘河间作《原病 式》,百病皆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殊不知杂气为病更有甚于六气者。 盖六气有限,现在可测;杂气无穷,茫然不可测也。专务六气,不言杂 气,乌育旨包括天下之病欤此吴又可"杂气论"也,余订正之,更其名曰“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

杂气有盛衰辨

凶年温病盛行,所患者众,最能传染,人皆惊恐,呼为瘟疫。盖杂气所钟者盛也,以故鸡温死鸡,猪温死猪,牛马温死牛马,推之于人, 何独不然。所以兵荒饥僅之岁,民多夭札,物皆疵疡。大抵春夏之交为 甚,盖温暑湿热之气交结互蒸,人在其中,无隙可避,病者当之,魄汗淋漓,一人病气,足充一室,况于连床并榻,沿门合境,共酿之气,益以出户尸虫,载道腐瑾,燔柴掩席,委壑投崖,种种恶秽,上溷空明清净之气,下败水土污浊之气,人受之者,亲上亲下,病从其类。

【《经》云:清邪中上焦,浊邪中下焦,即亲上亲下,病从其类,二语可征矣,所谓读书有得者是也,岂伤辜外感表证所可同哉】

如世所称大头温,头面腮颐,肿如瓜瓠者是也加味 凉膈散;所称虾蟆温,喉痹失音,颈筋胀大者是也增损双解散;所称瓜瓢 温,胸高胁起,呕汁如血者是也加味凉膈散;所称疙瘩温,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增损双解散,玉枢丹外敷;所称绞肠温,腹鸣干呕,水泄不通者是也增损双解散;所称软脚温,便清泻白,足重难移者是也增损双解散、升 降散皆可。

【升降散,温病主方也,此六证可参用】

其邪热伏郁三焦,由血分发出 气分,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与正伤寒外感之表证全无干涉,人自不察 耳。必分温病与瘟疫为两病,真属不通。盖丰年闾里所患者不过几人,且不传染,并不知为温病,以致往往误事。盖杂气所钟者微也。余自辛 未历验,今三十余年,伤寒仅四人,温病不胜屈指。乐岁之脉证,与凶荒盛行之年纤悉无异,至用药取效,毫无差别。轻则清之,重则泻 之,各行所利,未有不中病者。若认为伤寒时气,误投发散,为祸不 浅,误投温补,更成痼疾。所以陈良佐曰:凡发表温中之药,一概禁 用。此尤不可不辨也。


伤寒瘟疫辨证

作方圆必以规矩,治病证必以古方,固也。但古方今病,焉能尽合?是以罗太无曰:以古方治今病,正如拆旧屋凑新屋,其材本非一, 必再经匠氏之手。故用方者,不贵明其所当然,要贵明其所以然,则或增,或损,或奇方,或偶方,或合方,或以内伤方治外感,或以外感方治内伤,信手拈来,头头是道。
许学士云:读仲景之书,用仲景之法, 未尝执仲景之方,乃为得仲景之心也。若不明其所以然而徒执其方,如经生家不能搦管作文,乃记诵先辈程文,以计场屋题目之必中,奚可哉。是集诸方,人所易晓者止录其方,其涉疑难及理趣深奥者,颇采 《明理论》、《医方考》、《明医方论》等书以阐明之,间附一得之见, 诚能潜心于此,处方其无误乎,抑又有虑焉。仲景《伤寒论》曰:病当汗解,诊其尺脉涩,先与黄芪建中汤补之,然后汗之。先贤慎于用汗药如此,则吐药、下药可知矣。故凡用方者,虽方与病合,又在诊脉,并察兼证,以详辨其虚实,或汗或吐或下,方为尽善。若遇老人、 虚人,血气阴阳四损者,宁可顾护元气,而不可轻用汗吐下之重剂也。


发热第一

凡治伤寒温病,当发热之初,最为紧要关隘,即宜详辨脉证治疗,此时用药稍不确当,必变证百出而成坏病矣。
1.如温病发热,杂气怫郁三 焦,由血分发出气分,断无正发汗之理。而发热头痛,身痛而渴,为热 之轻者,神解散(方23)、小清凉散(方26)之类;
如发热气喷如火,目赤舌黄,谐语喘 息,为热之重者,加味凉膈散(方18)、增损三黄石膏汤(方20)之类;
如发热厥逆,舌 见黑苔,则热之极矣,加味六一顺气汤(方28)、解毒承气汤(方156)大清大下之。

2.若正 伤寒,自当详发热之表里虚实以施治。如翕翕而热者,表热也,谓若合 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桂枝麻黄各半汤(方48)、桂枝二越婢一汤(方166)、葛根汤(方46)选 用;
蒸蒸而热者,里热也,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白虎汤(方8)、黄 连解毒汤(方38)、泻心汤(方94)选用。太阳经以表为标,膀胱为本。
凡发热头项痛, 腰脊强,脉浮紧无汗,此寒在标也,麻黄汤(方3)汗之;
发热脉浮缓自汗,此风在标也,桂枝汤(方4)和之;
发热脉紧而兼缓,此风寒并在标也,大青龙汤(方5)发之;
若脉浮发热,烦渴小便不利,此热在本也,五苓散(方154)两解之。阳明 经以肌肉为标,胃为本。
凡发热目痛,鼻干不眠,无汗,葛根汤(方46),热甚加黄苓、知母主之者,乃热在标也;
若表里俱热,渴饮水浆,汗出脉洪 数,白虎汤(方8)主之者,乃热在标本也;
若不恶寒反恶热,或蒸蒸而热,内 实不大便,脉洪数有力,调胃承气汤(方11)下之者,乃热在本也。
少阳经主半 表半里,从乎中治,脉弦,发热头痛,口苦耳聋,胸满胁痛,往来寒 热,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者,小柴胡汤(方27)主之。若标病止宜小柴胡加 减,若本病因邪深入,不能传散,多以柴胡加芒硝汤(方27附),或大柴胡汤(方12)。
大 抵热在太阳忌下,热在阳明忌利小便,热在少阳忌汗、忌下、忌利小 便。至传入三阴,则不发热,唯少阴经能发热。然少阴发热有二证,初 病即见少阴证,脉沉反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方1);
若下利清谷,里寒外 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此阴盛格阳,内寒而外热也, 理中汤(方21)加附子,或通脉四逆汤(方63)。盖阳邪传阴经而下利者,乃是热利,阳 陷入阴,外所以无热,自是白头翁汤(方64)、黄连阿胶汤(方77)一派。
如阴邪入阴经 而下利者,乃是里寒自利,寒既在里为主,则阳气必客于外,外所以反 热,非理中、四逆何以御之。要知虽皆发热,毕竟不同,发于阳而发热 者,头必痛,发于阴而发热者,头不痛,此为辨也。

内阳而外无热,内阴而外反热,辩之不明,用药死生立判。
又太阳以恶寒发热为病进,恐邪气传里也。 厥阴以厥少热多为病退,喜阴尽阳复也。然热气有余,则又为内痈便血 之兆矣。发热多端,不可不详辨也。
按:《伤寒论》之论内痈,止于三句中即以三证辨内痈为极确,文 法精炼,不可不细玩之。第一句,诸脉浮数,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 谓脉浮数,本当发热,而反多洒淅恶寒者,内痈也。第二句,若有痛 处,谓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一身尽痛,而痛偏着一处者,内痈也。 第三句,饮食如常,谓病伤寒,当不欲饮食,而饮食如常者,内痈也。 读仲景书,可不于一字一句深求其义哉。景岳治肺痈,有桔梗杏仁煎; 治肠痈,有肠痈秘方;通治有连翘金贝煎,外又有蜡矶丸。皆神方也, 堇采以备用外科之法门,亦仲景热盛内痈之说,有以开之。

恶寒第二

伤寒恶寒者,不见风亦恶寒,身虽发热,不欲去衣被也。恶寒属表 证,而有虚实之分,以有汗者为虚,无汗者为实也。
1.但有恶寒为表不 解,若欲攻其热,当先解其表,麻黄(方3)、桂枝(方4)之属是也。
必不恶寒反恶 热,此为表解,乃可清里,白虎、承气之属是也。
然又有少阴之恶寒 者,则踏卧足冷,脉沉细,四逆汤温之,不可发汗。
心振寒,脉微细 者,内外俱虚也,真武汤主之。又有止称背恶寒者,盖人背为阳,腹为阴,阳气不足,阴寒气盛,则背为之恶寒,阳微阴盛之机已露一斑。

《伤寒论》云:少阴病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当灸之,处以附子汤者是也。
又有阳气内陷入阴中,表阳新虚,有背微恶寒者。《伤寒论》 云: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者,是 瘟 也。盖微,不甚也;若少阴,则寒甚也。二者一为阴寒气盛,一为阳气 度 内陷。盖阴寒为病,不能消耗津液,故于少阴病则闩门中和;及阳气内泰陷,则热灼津液为干,故于阳明病则曰口燥渴也。二者均为背恶寒,要 堂 辨阴阳寒热不同,亦于口中润燥可知,不可不仔细审之也。
又有伤寒恶 寒,全不发热,六脉紧细,乃素禀虚怯而不能发热,此太阳寒伤荣证。但极虚感寒,无正发汗之理,宜理阴煎、大温中饮以滋其阴,而云腾致 雨之妙,则景岳有心得矣。
2.若温病恶寒,口燥咽干,舌黄唇焦,乃阳盛 格阴,内热则外寒,非恶寒也。盖恶寒表证也,得就暖处便解,外寒重 证也,虽近火烈不除。轻则神解散,甚则升降散、增损双解散,岂可与正伤寒恶寒同日语哉。

恶风第三

恶风者,见风则恶,密室中则无所恶也。虽属表证,而发散又自不 同。
1.若无汗恶风,则为伤寒,当发其汗,麻黄汤;
有汗恶风,则为中风,当解其肌,桂枝汤。
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皆当先解其表也。 又有汗多亡阳与风湿皆有恶风之证,盖汗出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 以恶风也,以桂枝加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
风湿相搏,骨节烦痛, 湿盛自汗而皮媵不密,是以恶风也,以甘草附子汤散其湿而实其卫。
2.若 温病,恶风等于恶寒,阳伏于内,阴格于外,不过初病一二日,后则恶 热E不恶风寒矣。要之,邪热内郁,轻则发越于外而手足温,重则内 外格拒而通身凉,死生关头,惟在识与不识耳。神解、芳香、升降、凉 膈等方,斟酌得宜,万无一失。

头痛第四

太阴少阴,有身热而无头痛,盖二经皆不上头故也。厥阴,有头痛 而无身热,盖厥阴与太阳会于巅也。若身热又头痛,皆属三阳经也。
1.伤 寒太阳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麻黄汤;
头痛发热,恶寒有汗,桂枝汤;
阳明头痛,不恶寒反恶热,白虎汤,不大便,调胃承气汤。
头痛甚者必 岫,葛根汤去大枣加葱白;
少阳头痛,头角痛,或耳中痛,或口苦发 热,或往来寒热,脉弦数,并宜小柴胡汤。
厥阴头痛,呕而吐沫,吴茱 萸汤。又厥阴头痛,脉微浮为欲愈,如不愈小建中汤。
2.若温病头痛,或 头胀痛,乃邪热郁结于内,上攻头面三阳,断不可发表,【温病头痛,禁用风药,恐邪气上升也.清泻里热,表证自退】轻者神解散、青化汤治之,重者增损双解散、升降散合内外而治之(里气一通,头痛自止,不可拘伤寒头痛当解表,不 可攻里之例也)。

身痛第五

1.凡伤寒太阳病,身体痛,骨节痛,若恶寒无汗,脉浮紧者,麻黄汤汗之;
若脉浮缓,恶风自汗者,桂枝汤和之;
若风寒并中,脉浮紧而缓 者,大青龙汤发之。
少阴病,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厥,脉沉者,附子 汤主之。然此阴阳二证,一般身痛,用药则相去云壤,浮沉之脉,要在 指下辨识。
若误发少阴经汗,必动其血,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少阴脉人 肺络心,太阳脉起目内眦)则为下厥上竭而死,或可以当归四逆汤救之。
凡 一身尽痛,发热发黄,头上汗出,背强,小便不利者,湿也,茵陈蒿 汤。
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退者,桂枝新加汤。
凡身痛下利清谷者, 表里俱寒也,原文先救里四逆汤,次救表桂枝汤。

2.若温病,杂气热郁三 焦,表里阻隔,阴阳不通,身体痛,骨节痛,以及头痛项强,发热恶寒 恶风,目痛鼻干不眠,胁痛耳聋,寒热而呕,一切表证状类伤寒,实非 风寒外感之邪,通宜清热解郁以疏利之,如神解散、芳香散、升降散、 加味凉膈散、增损双解散之类,随其轻重酌量用之,里气一清,表气自 透而外证悉平矣。故温病凡见表证,皆里证郁滞浮越于外也。不知者, 一见身痛头痛,发热恶寒等证,便以为伤寒而用麻黄、青龙以发其汗、 则坏病蜂起矣。


不眠第六

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卧;阴盛阳虚,则嗜卧不欲起。盖夜以阴为. 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扰,故烦躁而不眠也。
1.温病热郁三焦,阴不敌阳,大渴引饮,烦躁不眠,轻则增损大柴胡汤,重则增损双 解散两解表里之热毒以治之。
2.若太阳伤寒,脉浮数,身痛无汗,烦躁不眠,大青龙汤或桂枝麻黄各半汤。
若发汗后不眠,脉浮数,微热烦渴, 小便不利,五苓散。
若大汗后,胃中干燥,不眠,烦渴欲饮水者,少少 与之愈。脉数大者,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不用五苓。
又太阳伤寒,脉 浮,以火劫汗,亡阳惊狂,起卧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 汤。
阳明经病,目痛鼻干不眠,葛根汤;内热多加黄苓、知母;
若自 汗,脉洪数,经腑俱热,烦渴舌燥不眠,白虎汤;
若大热,错语呻吟, 干呕不眠,黄连解毒汤。
少阳病往来寒热,口苦,心烦不眠,脉弦数, 小柴胡汤加黄连、桅子。若虚弱人,津液不足,加酸枣仁、五味子、麦 冬。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烦不眠,黄连阿胶汤。
凡汗、吐、下 后,烦渴不眠,剧者懊恢不眠,此邪热乘虚客于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 散也,梔子豉汤。
凡下后虚烦不眠,参胡温胆汤、加味温胆汤。

多眠第七

凡病者多不得眠,伤寒反多眠者,以卫气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行 阳则寤,行阴则寐。阳气虚阴气盛,则目瞑,故多眠,乃邪气传于阴而 不在阳也。昏昏闭目者,阴司阖也;默默不言者,阴主静也。
凡伤寒头 痛发热,神昏多眠者,表证也,宜解表为先,疏表汤。若得汗后,脉浮 细,身凉嗜卧者,此阳邪去而阴气复,可不药而愈。设胸满胁痛,风热 内攻而喜眠者,邪传少阳也,小柴胡汤加桔梗、枳壳。
少阴病得之二三 日,表邪未悉并阴,但欲寐,脉微细,无里证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微 发其汗则愈。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多眠,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者, 真武汤。凡脉微细欲绝,或隱卧恶寒向壁,或身重逆冷,皆属少阴,附 子汤。
若温病多眠,三阳合病,目合则汗,小清凉散合白虎。谵语有热 者,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大黄。盖凡胃中有热者,亦欲多眠,但神昏气粗 而大热,绝不似少阴之蹬卧足冷也。

自汗第八

自汗者,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也。然有表里之别,虚实之异焉。
1.凡 伤寒太阳病,汗出恶风,反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汤,或小建中 汤,或黄芪建中汤,随证用之。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大承气 汤。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表证罢里证实者,急下之,大承气 汤。夫脉迟,乃热郁阳明,火邪闭脉也。
里实乃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激澱汗出也,非若邪气在表而汗出之可缓 也。漏风亡阳者,桂枝加附子汤。
凡阴证四逆,额上及手背冷汗出者, 与自利厥逆大汗出者,急以四逆汤温之。
凡自汗出,小便难,脉沉者, 桂枝附子汤加茯苓。
2.若温病邪热内结,误服表药,大汗亡阳,烦渴不 解,大复苏饮。不因误表而自汗者,增损三黄石膏汤,里实者加大黄。 愈后每饮食及惊动,即自汗出,此表里虚怯也,人参固本汤加黄芷、 牡蛎、麻黄根以固之。
若发热而利,自汗不止者死。若大汗出,热反盛,狂言不止者死。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死。若汗出如珠,不流者 死。此又不可不知也。

盗汗第九

盗汗者,睡着而汗出也,是由邪在半表半里。何者?若邪气一切在 表与卫,则自然汗出也,此则邪气侵行于里,外连于表,及睡则卫气行 于里,乘表中阳气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觉则气散于表而止 矣。
1.杂病盗汗者,或阳虚血热,补中益气汤加防风、麻黄根、生地黄、 牡丹皮;或阴虚火动,当归六黄汤加浮麦、麻黄根。
伤寒盗汗,责于半表半里,知其胆有热也。《伤寒论》曰: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会 也,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自汗出。(按:盗汗是少阳证,自汗是阳明证,“但浮者,必盗汗出"句之“盗"字,应是“自"字,当改之,可与白虎汤)
病愈脉静身凉,数日后,忽得盗汗及自汗者,此属表虚,并宜黄芷汤加防风、麻黄根。
2.若温病盗汗,邪热内郁,外侵于表,升降散或增损大柴胡汤加牡蛎、龙胆,或龙胆末二钱、猪胆汁同温酒调服。

头汗第十

凡热邪内蓄,蒸发腰理,遍身汗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 不得越,上蒸于阳,故但头汗出也。
热不得越,阳气上腾,头汗出澹语 者,在伤寒大柴胡汤、凉膈散,在温病增损大柴胡汤、加味凉膈散。
头 汗出剂颈而还,渴饮水浆,小便不利,此为热郁在里,身必发黄,在伤 寒茵陈蒿汤,在温病加味凉膈散加茵陈蒿。
心下满,头汗出,水结胸 也,并宜柴胡陷胸汤。
阳明病,下血谐语,此为热入血室此证兼男子言,不 仅妇女也。但头汗岀者,在伤寒小柴胡汤加归尾、桃仁、穿山甲、丹皮、 梔子,在温病柴胡清燥汤加穿山甲、桃仁、黄连、大黄、芒硝。
又伤寒 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往来寒 热,心烦,但头汗出者,柴胡桂枝干姜汤。
又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 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难,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 外证,悉人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细,不得为少 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
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柴胡加芒硝汤。
若中湿,误下之,头汗出,小便 利者死。又下后,额上汗出而喘,小便反秘者亦死。二者乃头汗之逆, 以阴阳上下俱脱也。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死。若元 气下脱,额上汗如贯珠者死。《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五内 枯干,胸中空虚,医反下之,此为重虚也。盖头汗有生死之分,须详辨之。


手足心腋下汗第十一

1.凡潮热手足溜澱汗出,为阳明胃实也。腋下減澱汗出,为兼少阳胆 实也。在伤寒大柴胡汤,在温病增损大柴胡汤。
2.若大便秘硬者,在伤寒 大柴胡汤加芒硝,在温病加味六一顺气汤。
3.若手足心潭濺汗出,大便难 而谵语者,此有燥粪,为热聚于胃也,在伤寒调胃承气汤,在温病加味 凉膈散。
4.《伤寒论》曰:阳明病,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心濺濺 汗出,此欲作痼痕。大便必初硬后澹,胃中虚,水谷不别故也。痼痕 者,寒气结而为积也,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或理中汤加木香、槟 榔,不可下也。若额上及手背衆衆冷汗出者,此属阴证伤寒,通脉四逆 汤温之。此皆不可不辨也。

结胸痞气第十二

《伤寒论》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里作结胸。谓表证当汗 也,而医反下之,则外邪乘虚内陷结于心膈,乃为结胸也。
《伤寒论》 曰:太阳病,脉浮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浮则为风,动则为痛,数则为热】而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 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栀子豉汤主之。
又曰: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潮热,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曰:伤寒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其柴胡证仍基在者,复与小柴胡汤,必蒸蒸振汗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又曰:伤寒六七日,结胸实热,脉沉而紧,心下硬 疫 痛者,大陷胸汤主之。
又曰:结胸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活人》云:宜逐其水,小半夏茯苓汤、小柴胡汤去枣加牡蛎亦可)
又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又曰:病应汗解,反以冷水噀 之,或灌之,其热被却不出,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与五苓 散。
寒实结胸寒饮结于胸中,无热证者,与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崔行功曰:伤寒误下,结胸欲绝,心胸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汤恐不得 废,此下后虚逆,气已不理,当以枳实理中丸,先理其气,次庁诸疾, 古今用之如神。且误下之初,未成结胸者,急宜频服理中汤加枳壳、桔 梗,自得解散,更不作结胸也。
又有衄血不尽,血结胸中,手不可近, 漱水不欲咽,身热喜忘如狂,腹胁胀满,大便黑,小便利,犀角地黄汤 加大黄主之。
妇人血结胸胁,揉而痛,不可抚近,海蛤散主之。
凡结 胸,脉沉紧、沉滑、沉实,或数大有力者,乃可攻之。若脉微沉细,手 足冷者,为难治;若欲救之,宜四逆汤。
凡结胸,有兼发黄或发斑,或 厥逆者,皆为最重之证。又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又结胸脉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则死,须详辨之。
张景岳曰:结胸治法,仲景俱以大陷胸 汤主之。然以余之见,惟本病不因误下而实邪结胸,下连小腹,燥渴谐 妄,脉来沉实者,正大陷胸汤所宜用也。至于太阳少阳,表邪未解,因下早结胸,而复用大陷胸汤,是既因误下而又下之,恐不得痿,不若用 枳实理中丸、柴胡陷胸汤,以缓治之为妙。

余按:崔张皆谓不得痊者,恐复下之过也。不知仲景大有所见,尽误下结胸危证也,缓则死矣。结胸而用陷胸者,有病则病受之。观大病愈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用牡蛎泽泻散峻攻,何反不顾其虚耶?盖病 势危急,设用缓剂,阴水袭入阳界,驱之无及,可见活人之事迂阔者无 剂也。

《伤寒论》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以下之太早故也。谓 内夹痰食,外感风寒,里之阴虚已受邪热,中气先伤也。或热微下证未 全,不任转泻也,而医反下之,则里之微热虽除,表之邪热又至,表邪 乘虚内陷,结于心下,但硬满而不痛,虽不结胸,亦成痞气也。若不因 下早而为痞气者,或痰,或食,或气,或血为之结也。各有寒热之不 同,要在辨而治之。
①大约轻者,通用枳壳桔梗汤。若实热而为痞者,内实热盛不大便,手足温,其脉关上浮,大黄黄连泻心汤。
②如寒热偏胜者,上有湿热,下有陈寒也,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 如寒多热少,胸满脉濡者,半夏泻心汤。
③如胃不和,心下痞硬,干呕, 胁下有水气者,生姜泻心汤。
④如下利腹鸣者,非热结也,但以胃中虚, 客气上逆,故心下痞硬,甘草泻心汤。要之泻心非泻心火之热,乃泻心 下之痞满也。
⑤如痞满胃寒咳逆,理中汤。
⑥如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 虚其理,邪热乘入,遂挟热而利,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 汤,即理中汤加桂枝而易其名,为治虚痞下利之的方也。
⑦如汗吐下后, 胃虚停饮痞硬,噫气不除,旋覆花代赭石汤,此辅正匡邪蠲饮下气之妙 方也。
⑧如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诸泻心汤不解,其人渴而烦躁,小便 不利,五苓散。邪在上而治在下,使浊气出下窍,而清阳之在上焦者, 自能宣化,乃脏实而泻其腑也。盖五苓有两解之功,润津滋燥,导饮荡 热,亦消痞满之良方也。
⑨如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或吐,或下利, 脉滑数,或关脉沉紧,大柴胡汤。盖外邪不解,转入于里,心下痞硬, 呕吐下利,攻之则碍表,不攻则里证又迫,计惟有大柴胡汤,合表里而 两解之。

余按:大凡结胸痞气,未经攻下而成者,此或痰,或食,或气,或 血凝滞而然,先须柴胡陷胸汤、柴胡枳桔汤以开之,开之不愈,则攻下 之。曾经下后,此为外邪陷入而为结胸痞气,时其轻重,当下则下,缓 则误矣。若不分曾下未下,但见心下胀满,便以为结胸痞气,辄用攻下 之剂,反成真结痞矣。
又按:结言胸,痞言心下,结言按之石硬,痞言 按之濡,结言寸脉浮关脉沉,痞不言寸而但言关上浮,可以知其病之- 分,治之异矣。然此皆为正伤寒言之也。若温病郁热内攻,火性上炎, 一发即心胸结痞,脉洪滑数,或伏沉,自是热实结胸痞气,特患下之不 早耳,非大小陷胸或陷胸承气、加味凉膈等方下之不为功。
凡结胸,不 问寒热虚实迟早,便用義法,生姜、葱白等分,生萝卜加倍无,以子代之, 三味共捣一处,炒热,白布包,作饼躍胸前结痛处。此法须分二包,冷, 则轮换,无不即时开通,但不宜太热,恐炮烙难受也。更以温手顺下揉, 之,自无不愈。并治一切痞满胀痛,真妙法也。

张氏《发明》曰:成注云,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既无热而又 恶寒,其为阴证明矣,安有下之之理,下之岂止作痞而已哉。夫仲景所 谓阴阳者,指表里而言也,非此之谓也。病在表则当汗,而反下之,因作结胸;病虽在里,尚未入腑,而辄下之,因成痞。所以成结胸者,误 下之故也;所以成痞气者,下之太早故也。《经》曰:脉浮而紧,浮而 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又曰:脉浮而紧,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由此言之,风邪入里则结胸,寒邪入里则为痞。然此亦 皆太阳病之所致,非阴证之谓也。又曰:病在阳,应以汗解。阳指表证 而言明矣。况痞证诸条,未有因无热恶寒下之而成者,此成注之误也。 按:此说深合经义,故录之。






腹满第十三

腹满者,腹中胀满也,腹满不减者为实,时满时减者为虚。以手按 之,坚硬而痛不可按者为实,可揉可按而软者为虚。
1.《伤寒论》曰:凡 伤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痛。自利益甚,宜理中汤加蕾香、厚朴、陈皮、半夏,甚则四逆汤。
按:“自利益甚”四字,当在“必胸下结痛”句之下,不应在“吐食不下"句之下. 若在此句下,则是“已吐食不下而自利益甚”矣。仲景复曰"若下之"三字,无所谓也,当移之)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而上也,理中汤加厚朴、木香。
病 人自言腹满,他人以手按之不満,此属阴证,切不可攻,宜四逆汤温 之。
凡汗解后腹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本太阳证而反下之,因 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
少阴病六七 日,腹胀不大便者,大承气汤。
凡发汗后不解,腹胀满痛者,大承气 汤。
凡潮热腹满,短气而喘,内实者,大柴胡汤加厚朴、槟榔。
胸中有 热欲呕吐,胃中有寒作满痛者,黄连汤。

2.温病无阴证,热郁失下,邪火 久羁,腹胀满痛者,升降散、加味凉膈散加枳实、厚朴。
大抵阳热为 邪,则腹满而咽干,便秘澹语;阴寒为邪,则腹满而吐利,食不下。与 夫曾经汗吐下后腹满,治各不同。故为医者,要知邪气所起所在。审其 所起,知邪气之由来,观其所在,知邪气之虚实,汗下之不差,清补之 适当,则十全之功可得也。

小腹满第十四

小腹满者,脐下胀满也。胸膈满为邪气,小腹满为有物,物者何? 尿与血耳。
1.小腹满,小便不利者,尿涩也。在伤寒,自气分传入血分, 宜五苓散、猪苓汤; 在温病,自血分发出气分,宜神解散、升降散。
2.小 腹满,小便自利者,蓄血也。在伤寒,桃仁承气汤、代抵当汤丸; 在温 病,解毒承气汤加夜明砂、桃仁、丹皮、穿山甲。
3.又伤寒小腹满,厥 逆,真武汤。
小腹满,不结胸,按之痛,厥逆,脉沉退,冷结关元也, 四逆汤加吴茱萸,外灸关元穴。温病无阴证。

腹痛第十五

凡腹中痛,按而痛甚为实,按而痛减为虚。阳邪痛者,痛不常久; 阴邪痛者,痛无休歇。
1.伤寒腹痛,须明部分。中胱痛属太阴脾经分,脉沉迟而寒者理中汤,甚加附子;
阳脉涩,阴脉弦(脉三阳急为痼,三阴急为疝, 此伤寒癥疝发于内,故腹中急痛),小建中汤(散结安痕,治在阳明太阴),不瘥,小柴胡汤(和中定疝,治在少阴厥阴);
脐腹痛属少阴肾经分,脉沉者真武汤。
小腹痛属厥阴肝经分,阳郁厥逆者,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阴寒厥逆 者,四逆汤加吴茱萸。
若太阳病下之早,因而腹痛者,属太阴也,桂枝 加芍药汤。若内实腹痛,绕脐刺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粪也,调 胃承气汤;大实腹满而痛,脉实者,大承气汤。
若脉弦,口苦发热,腹 中痛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加炒白芍;寒热交作,腹中痛者,小柴胡汤加肉桂、白芍,寒多去黄苓。
大抵伤寒腹痛,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要 在辨脉证而治之;
2. 温病腹痛,乃杂气潜入,邪火郁滞阳明也,以升降 散、加味凉膈散消息治之。温病无阴证,实与热自不屑言,即有虚者, 亦当先去其急,而后理其缓也。
张子和曰:良工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今之庸工,不敢治其实,惟误补其虚,举世不知其非,奈何。

烦热第十六

1. 烦热者,因发热而烦躁不安也,惟温病为特甚。此盖杂气伏郁三 焦,邪火亢闭,怫热燔灼,故心神无定耳。增损双解、增损三黄石膏之 属,消息治之。
2.若伤寒有表邪,不得汗出而烦躁者,其脉浮缓而紧数, 大青龙汤。
若烦而渴,脉弦数者,乃半表半里证也,小柴胡汤加知母、 天花粉。
若烦渴舌燥,大汗出,饮水,脉洪数有力者,阳明经腑证也, 白虎汤,甚则调胃承气汤。
若手足厥,下利而烦,脉沉细而软者,此则阴证之类烦也,急以人参、附子温之。
若手足厥(阳气受于胸中,四肢为诸阳之本),邪结胸(寒饮伏停,阳气隔塞),心中满而烦(饮作烦闷)此非少阴之藏寒也, 急以瓜蒂散吐之。
若内伤劳役,阴虚火动而烦者,身倦自汗,尺脉浮虚者,补阴益气煎加白芍滋之。
凡伤寒五七日,两手六部脉皆至(六脉同等), 大烦(邪欲外散,故作烦热)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邪正相争),欲作汗解也。
若脉和大烦(邪欲外向,大有作汗之机)目肿睑内际黄者(太阳主目上纲,阳明主目下纲,目肿而内际黄者,土旺而邪欲散也)此亦欲作汗解也。所以言大烦者,以肌 表大热,则是邪热欲泄达于外也,故为欲解。间有大战者,然必以脉为主,若脉不至而大烦,不能言(反解上条),脉不和而脸黄大烦(反解次条),其病为进,不可执一而论也。

潮热第十七

潮热者,如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盖阳明属土,应时则旺于四 季,应日则旺于未申,故必日晡发者为潮热。阳明内实也,宜下之。
1.若 一日三五发者,乃是发热,非潮热也。又须切脉之滑大沉实,再审其人 脐腹胀满,以手按之则硬而痛,手足心并腋下濈濈然有汗,此内实有燥粪也。在伤寒大柴胡汤,或调胃承气汤;在温病增损大柴胡汤,或加味 凉膈散加龙胆草。务要酌度适中病情,不可太过不及。
2.若伤寒,发在寅 卯辰巳时分,且未可下,宜小柴胡汤加减与之。
若少阳邪并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痛不去者,主以小柴胡汤。
又胁下硬满, 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则上下通和,濈然汗出而解。
至于温病,邪郁胃中,但有潮热,悉以增损大柴胡汤,甚则加味六一顺气汤。
凡伤寒潮热者,先以小柴胡汤,如热不除,内实可下者,以大柴胡汤。此大略也。

往来寒热第十八

伤寒往来寒热,邪正分争也。盖寒为阴,热为阳,里为阴,表为 阳。邪客于表,与阳相争则发寒矣;邪客于里,与阴相争则发热矣。表 邪多则寒多而热少;里邪多则热多而寒少。
1.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 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表里之不拘,内外之无定,由是寒热往来 而无常也,故以小柴胡汤,立诸加减法以和之。
又往来寒热与寒热如 疟,似是而实非也。寒热如疟者,作止有时,正气与邪争则作,分作止 矣。往来寒热,则发作无时,往来无常,日三五发或十数发,此其与疟 异也。虽治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热结在 里,复往来寒热,自宜大柴胡汤下之。
凡少阳证,往来寒热,必先与小 柴胡汤和之。服后不解,其脉反浮者,与柴胡桂枝汤,使邪从表而散。 其脉如数者,与大柴胡汤,使邪从里而出也。
2.温病伏邪内郁,往来寒热 多属热结在里,阴阳不和,增损大柴胡汤主之,如升降散,乃此证妙药也。盖升清可以解表,降浊可以清里,则阴阳和而内外具彻矣。若施之 伤寒,则又不可。

谵语第十九

谵语者,语言讹谬而气盛也。《经》曰:实则谐语。盖邪热深入, 蓄于胸中,则昏其神气,遂语言无次而妄说也。邪热轻者,惟睡中遭 语,醒则无矣;邪热重者,即不睡亦遭语;如热极者,詈骂不避亲疏, 不识人,此神明之乱也。
1.谵语盖非一端,伤寒发汗多亡阳谐语,以胃为 水谷之海,津液之主,汗多津液亡,胃中燥,必发谐语。此非实热,故 不可下,以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谵语不恶寒反恶热,白虎汤。
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不知味也。面垢,谵语,遗尿自汗,脉滑实者,白虎汤。
潮热,手足腋下滩澱汗出,其脉沉实,或滑数有力,大便难而澹语者,大承气汤。
2.温病热郁三焦,神昏气乱,谐语 不识人,时其轻重,以升降、凉膈、六一、解毒承气之类,消息治之。 若误服表药,谱语闷乱者,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大黄。
3.若蓄血谐语,大便 黑,小便利,在伤寒桃仁承气汤,在温病解毒承气汤加夜明砂、桃仁、 穿山甲、丹皮。
4..下利澹语,脉滑而数,有宿食也,在伤寒六一顺气汤加 黄连,在温病加味六一顺气汤。此非内寒而利,乃燥粪结实,胃中稀水 旁流之物也,必须能辨滑数之脉,乃可下之。此证最难酌度。温病多有 体厥、脉厥者,更须下之。此《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也。若下后下证悉 除,三五日后谐语不止者,此邪气已去,元气未复,宜柴胡养荣汤加辰 砂一钱。大抵澹语脉短则死,脉自和则愈。或气上逆而喘满,或气下夺 而自利,皆为逆也。

郑声第二十

郑声者,郑重频繁,谬语淳谆不已而气微也。《经》曰:虚则郑声。 如老人遇事译语不休成氏以为声转其本音,二理并通,故两存之。 盖郑声,乃因内虚正气将脱而言,皆不足之状。
如手足厥,脉沉细,口 鼻气息短少,所说语言轻微无力,气少难以应息者,皆阳气微也。若神 昏气促,不知人事者死。如气不促,手足颇温,其脉沉细而微者附子 汤,或内热不可用附子者,人参三白汤、五福饮、七福饮之类,随证加 减治之。所谓伤寒温病,四损不可正治者此类是也。娄氏曰:檐语气虚 独言也。此出《素问》。予用参、芷、归、术治之屡验。按:此即所谓 郑声也。大抵澹语、郑声,态度无二,但有虚实之分,须详辨之。

发狂第二十一

凡发狂,本属阳明实热之证。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或伤寒阳邪 传入胃腑,或温病阳邪起自胃腑,热结不解,因而发狂。《内经·脉解 篇》曰: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畏木也。其恶火者,热甚则畏火也。其恶人者,以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也。其病甚则弃衣而 走,登高而歌,或数日不食,或踰垣上屋者,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 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其弃衣而走者,以热盛于身也。其妄言骂詈 不避亲疏而歌者,以阳盛为邪也。又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乃 狂。又曰:邪入于阳则狂。是皆以阳明热邪上乘心肺,故令神志昏乱若 此,此阳狂也。
伤寒温病虽根源不同,至于发狂皆邪热已极,使非峻逐 火邪则不能已。故但察其大便硬结,或腹满而坚,或湿滞胶闭,或协热 下利,或热结旁流有可攻之证,酌用大小承气、凉膈、六一、解毒承气 之类下之。如无胀满结实等证,而惟胃火使然者,但以白虎、解毒、三 黄石膏、大小清凉之属,清其火邪,其病自愈。
外有伤寒如狂、发狂二 证,以太阳邪热不解,随经入腑,重则发狂,轻则如狂,此热搏血分, 蓄血下焦,故宜桃仁承气与代抵当下之。温病多蓄血阳明,以黄连解毒 汤,送下代抵当汤丸去桂加牛膝、丹皮。
近见别有一种如狂之证,或由 失志而病,其病在心;或由悲忧而病,其病在肺;或由失精而病,其病 在肾;或由郁怒思虑,饥饿劳碌而病,其病在肝脾,此其本病已伤于 内,而邪气复侵于外,则本病必随邪而起矣。其证所谓虚狂是也。外无 黄赤之色,刚暴之气,内无胸腹之结,滑实之脉,或不时躁扰而禁之则 止,或口多妄诞而声息不壮,或眼见虚空,或惊惶不定,察其上,口无 燥渴,察其下,便无硬结,是皆精气受伤,神魂不守,其证与阳极发狂 者反若冰炭,而时医不察,但见错乱,便谓阳狂,妄行攻下,必致杀 人。
凡治此者,须辨气血阴阳四损何在。其有虚而夹邪者,邪在阳与气 分,宜补中益气汤、大温中饮;
邪在阴与血分,宜补阴益气煎、理阴煎;
设有邪气闭结,势不能下者,必以黄龙汤,或大柴胡汤加人参。
其 虚而无邪者,在阳与气分,宜八珍、十全、肾气丸料、右归丸料;
在阴 与血分,宜六味丸料、左归丸料。
其虚而夹寒者,宜四逆汤加人参、右 归丸料。
其虚而夹火者,宜六味丸料、左归丸料。
此方治之宜,大略如此。若夫润泽之,则在医者活法耳。

发斑疹第二十二

发斑者,轻如蚊迹,重如锦纹。其致此之由,总因热毒不解。或当汗不汗,则表邪不解;当下不下,则里邪不解;当清不清,则火盛不 解;阳证误用温补,则阳亢不解。必须察脉之浮沉、人之虚实、热毒之 轻重而治之,断不可执成氏不可汗、不可下之说。
凡邪气自外而入,深 入不解,则又自内而出,表里相乘,势所必至,原非表虚证也。但使内 外通达,则邪由表里而解矣。即如犀角地黄汤,乃治斑之要药。人知此 汤但能凉血解毒,而不知此汤尤善解表散邪,若用之得宜,里气一清, 必通身大汗,热邪顿解,何为不可汗耶?【胃热干燥,荣气不舒,得凉鶏以滋其 .阴,则胃中和而大汗出矣.】
发斑大热,狂躁引饮,又何为不可下耶?凡斑出 赤红者为胃热,紫红者为热甚,黑色者为胃烂也。鳞红起发者吉,最忌 稠密成片。如热甚脉洪数烦渴者,以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僵蚕、蝉 蜕、青黛。
如热毒内蕴,烦心不得眠,错语呻吟者,犀角大青汤加值 蚕、蝉蜕,或增损三黄石膏汤加青黛、犀角。热燥便结者,俱加酒大 黄。
如斑发已尽,外热稍退,内实便秘澹语者,以加味凉膈散微下之。 温病与伤寒治法同。盖僵蚕、蝉蜕尤斑疹要药也。
至于阴证,亦时有发 斑者,状如蚊迹,多出胸背手足间,但稀少而淡红,身虽热而安静。以 其人元气素弱,或因欲事伤肾,当补不补,则阴凝不解。或误服凉药太 过,以致变成阴证。寒伏于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熏灼肺胃, 传于皮肤而发斑点,补阴益气煎加干姜、附子。
寒甚脉微,大建中汤、 通脉四逆汤,则真阳回阴火降,而证乃痊,此治本不治标也。温病无阴 证。
若夫疹与斑等乃温病中之重症也,治同温病,伤寒百不出一。
总缘 杂气之毒郁于胃中,无所施泻,发于皮肤而为疹,增损双解散主之,加 紫背浮萍五七钱,或重加石膏、大黄、芒硝,清散得宜,未有不出者。
如身出而头面不岀,此毒气内归,危候也。急以大蟾蛛一个,捣和新汲 水,去渣痛饮之自出,屡验。若温病有久而甚者,烦躁昏沉,只用蟾赊 心三两个,和水饮一二次,定心安神而病去矣,勿以为微而忽之。
凡斑 疹,脉洪长滑数易治,脉沉伏弦微难治。黑如果实暦者死,不可不知。

发黄第二十三

凡伤寒温病皆发黄,多由阳明湿热,与合曲相似。如发热汗出者为 热越,不得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际颈而还,或心中懊侬,或渴饮水浆,小便不利,或赤或黄,或溷浊,肚腹胀满,或痛或不痛,或燥 结,脉来沉实有力,此皆瘀热在里,熏蒸于皮肤之上。
身黄如橘子色 者,在伤寒茵陈蒿汤,在温病加味凉膈散加茵陈蒿。古方治里证有三承 气汤,便于三承气中合茵陈蒿汤,或加味茵陈蒿汤,随证施治,方为尽 善。外用黑豆一升,黄蒿四两,煮滚汤一锅,倾铜盆内,搅稍冷,入鸡 子清七八个,以手指搅起白沫,敷身黄处,黄散,温覆汗出而愈。
又伤 寒有身黄发热者,梔子柏皮汤。伤寒有瘀热在里表者,麻黄连翘赤小豆 汤。此瘀热在表而发黄,故用表药。设泥里字岂有邪在里而反治 其表之理哉。夫伤寒温病,至于发黄为疾已甚,多有不治之证。形体如 烟熏,直视头摇,是为心绝;环口黧黑,柔汗发黄,是为脾绝,当辨之。

蓄血第二十四

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身黄如狂,屎黑善忘,皆蓄血之证。许 学士云:血在上则喜忘,血在下则发狂。盖伤寒病在太阳,则当发汗。 或不汗,或汗退,或脉盛汗微,邪无从出,故随经入腑,结于膀胱,乃 为蓄血。温病起无表证,而惟胃实,阳明热郁失下,邪火久羁,故肠胃 蓄血多,膀胱蓄血少。亦有血为热搏,下注膀胱者,虽腐为黑血,溢于 肠间,结粪得瘀而润下,然真元已惫矣。医者必察人胸脐旁、小腹,但 有硬满处,以手按则痛者,便为蓄血。若蓄血阳明,不必问其小便。若 小腹硬满而小便自利,则膀胱之气化行,而与尿涩气不化不同也,允为 有形之蓄血矣。
温病与伤寒治法亦无大异。《保命集》分三焦:上焦胸 胁手不可近,在伤寒犀角地黄汤加大黄,在温病再合黄连解毒汤;
中脱 脐间手不可近,在伤寒桃仁承气汤加丹皮、枳壳,在温病去肉桂,再合 黄连解毒汤;
脐下小腹手不可近,在伤寒代抵当汤丸,在温病以黄连解. 毒汤送下此丸,去肉桂,加丹皮、牛膝。
夫伤寒温病至于蓄血,实病证 之奇异,治法之精微,能审诸此,垂手取效,可为妙也,然而难矣。实者可救,虚者多危。

衄血第二十五

经络热盛迫血妄行,出于鼻者为她。
伤寒责其血热在表也;温病责 其血热在里,浮越于表也。犀角地黄汤加苓、连、柴、栀、元参、僵 蚕、蝉蜕,甚加大黄,入蜜、酒、小便,冷服。
凡伤寒阳明病,口干鼻燥能食者,知邪不在里而在经,故必衄也,葛根汤去大枣,加葱白、黄 芩。不止,黄苓汤去枣,加生茅根、生艾、生藕、生荷叶、生侧柏叶,小便煎。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而衄者愈。
太阳病衄血,及服桂枝汤后通者,为欲解,亦可服犀角地黄汤加茅花(如无,以根代之)。
脉浮大,发 热下利,衄血干呕者,黄芩汤去大枣,加生地汁、童便。
衄血烦而渴欲 饮水,水入即吐者,先服五苓散,后服竹叶石膏汤。不止,茅花汤(即茅花五钱,小便煎服是也)。或于凉血药中,磨京墨三茶 匙亦妙。
汗后热退,衄血不止,用草纸折数层,浸于新汲水中,贴顶门上及项脊,温则易之,必止。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是为下厥上竭,为难治,可与当归四逆汤。
仲景曰:衄家不可发 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瞬,不能眠。又曰:亡血家,不 可发表,汗出即寒栗而振。二说皆为久朝,亡血已多,故不可汗。若热 毒蕴结成衄,脉浮紧者,麻黄汤;脉浮缓者,桂枝汤。若脉已微,二药 必不可用。脉细者,黄苓汤去大枣,加生地、童便;脉滑者,犀角地黄 汤。大抵通血、吐血、下血,脉微小者生,脉实大者死。或通后、吐 后、下后,脉微小易治。若热反盛,脉反洪数者死也。若衄而头汗出, 或身上有汗不至足者,皆难治。


吐血第二十六

伤寒诸阳受邪,其邪在表,当汗不汗,热毒深入,故吐血也,麻黄 汤汗之。内有瘀血者,桃仁承气汤利之。
服桂枝汤后吐血者,犀角地黄 汤加茅花。
凡久病虚弱,外有寒形,内有火邪,风寒闭塞,壅遏里热, 以致吐血者,麻黄芍药人参汤主之。
凡吐血鲜红色者,皆热也,犀角地黄汤以凉之;
凡吐血紫黑成块,脉沉迟细,口不渴,小便清,为瘀血寒凝也,宜理中汤加丹皮、肉桂之辛温以散之。
若脉洪数,仍属热,宜桃 仁承气汤以行之。
温病吐血与衄血,皆属热毒内郁,经络火盛,火载血 液而妄行,大清凉散,或犀角地黄汤合泻心汤。有瘀血紫黑成块者,加 桃仁、大黄以利之。

(按:麻黄芍药人参汤证出自《准绳》,《伤寒论》无此证。因东垣治一 寒士感寒吐血,用麦冬饮子合仲景麻黄汤各半服之,甚善,故并载之以为后学津梁。乾隆乙巳季冬科试,先君六旬有六,冒雪归家,风寒郁热,以致头痛,发热恶寒,吐血,诸医不效。余甚惊惶,斟酌东垣此汤一服而愈。前因吾父中风,留心医道,三年内未敢处方,自是而悟,认真脉证方未有不效者。噫!医道之难在此矣。辨中有发经论所未发者,实千古不易正理,后学宗之,自不覆晋人辙矣。畏斋



头目眩二十七

眩者,头旋眼黑也。伤寒头眩,多因汗吐下,虚其上焦元气之所致 也。伤寒邪在半表半里,表中阳虚,故时时头目眩,葛根汤。风家多头 目眩,亦当解肌,葛根汤。《伤寒论》曰:少阳,口苦咽干目眩,小柴 胡汤加天麻、川尊。《伤寒论》曰;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 咳,其人必咽痛。能食为阳明中风,四逆散加天麻、桔梗。《伤寒论》 曰:太阳伤寒,误吐误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里虚气上逆也),起则头眩(表虚阳不足也),脉沉紧(邪在里,不可汗),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汗则外动 经络,伤损阳气,则不能主持诸脉也,桂苓甘术汤以温经益阳,或真武汤以实卫 止汗。

按:《针经》云:上虚则眩,下虚则厥。头目眩皆属虚,宜温经补 阳之剂。吴氏治伤寒汗出过多,头眩,身摇发热,脉虚数,人参养荣汤倍人参,加天麻,少佐酒炒黄柏,二服而愈。易老云:头旋眼黑,非天麻不能定,少佐黄柏以滋肾水也。若血虚头眩,四物汤加人参、天麻。 气虚头眩,四君子汤加天麻、川萼。伏痰头眩,二陈汤加南星、白术、 天麻、川芎。内兼痰火上攻,再加酒炒黄苓、竹沥、姜汁。若元气虚脱者,人参养荣汤、大建中汤,俱加天麻、川芎。内伤劳役者,补中益气汤加天麻、川芎。惟温病头目眩及头胀、头痛、头汗,并目赤、目黄、 目不明、目直视、目反折,与伤寒治法不同,俱系杂气伏郁中焦,邪热亢闭,上攻头目,乃胃家实也。通宜升降散、加味凉膈散清利之(头眩疼量加大黄,目眩赤等证量加龙胆草酒炒)。

咳嗽第二十八

咳谓有声无痰,嗽谓有痰无声,咳嗽则有声有痰也。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逆而不散,冲击咽膈,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而咳嗽也。有寒者,有热者,有停饮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 半表半里者,病各不同,治亦有异。如伤寒停饮与表寒相合而咳嗽者, 小青龙汤,或金沸草散;停饮与里寒相合而咳嗽者,真武汤;邪热在半 表半里而咳嗽者,小柴胡汤加贝母、知母、天花粉,肺热去人参加沙 参;凡阴证手足厥逆而咳嗽者,四逆汤加五味子。若温病伏热内郁咳 嗽,白虎汤合升降散、小清凉散加竹叶;若烦闷则加味凉膈散、增损三 黄石膏汤,并加桔梗。夫咳为肺疾,必待发散而后已,然又有不可发散 者。《伤寒论》曰:咳而小便利,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逆。又曰: 咳而发汗,踌而苦满,腹中复坚,此为逆也。不知发汗尤为温病所大忌 者,岂止小便利一节乎。又咳而脉数者,为心火刑肺金则死。

口燥咽干第二十九

引饮曰渴,不引饮曰燥干。凡伤寒少阳,邪在中焦,口苦舌干,不 甚渴,脉弦者,小柴胡汤。少阳脉弦,往来寒热而呕,口燥咽干者,小 柴胡汤。口干少津液,脉浮紧微数者,白虎加人参汤。阳明无大热,背 恶寒,口燥咽干者,白虎加人参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 下之以存津液,大承气汤。此热在下焦,烁枯肾水,下不可缓也。若温 病怫热内郁,未有不口燥咽干者,小清凉散、增损三黄石膏汤,再看兼 证消息之。凡伤寒汗吐下后,津液少,口燥咽干,及虚人水衰火旺,口 燥咽干,以补阴益气煎加麦冬、黄柏、知母、天花粉,以滋其水。若脉 沉足冷者,多难治。温病下后须酌之,不可骤补。脉沉足冷,宜大下 之,不可以伤寒例拘也。

咽痛第三十

凡伤寒咽痛有多般,务宜详辨,不可一例以为热也。太阳病误下, 脉若浮紧,必咽痛,此热邪仍在上膈也,小建中汤加桔梗。误汗亡阳漏 风而咽痛,此阳虚而阴气上乘也,干姜附子汤。阳明病六七日不大便, 热蒸头痛而咽痛者,调胃承气汤。热传少阴而咽痛者,以其经上循喉咙 故也,脉必数而有力,证必燥渴引饮,小便秘涩短赤,急当下夺以泄其 热也,大承气汤。少阴咽痛,四逆,泻利下重者,四逆散加蓬白、桔 梗。少阴病一二日,咽痛者,与甘草桔梗汤即瘗。此汤为阴阳通用之 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面赤咽痛,此阴盛格阳 也,通脉四逆汤加桔梗。有直中阴经而咽喉骤痛,不肿不渴,始病无发热头痛,脉来沉紧而细,或疾数无伦,或呕吐清水,或泻利清谷,或燥极闷乱,渴不能饮,此寒气客于少阴之经,虚阳上逆之候,附子汤、干姜附子汤加人参急温之,或可救疗。大抵阳邪上逆而咽痛,宜甘寒以解其热;阴寒邪塞而咽痛,宜辛温以解其结,此大较也。若夫肾气本虚,龙火势盛,必挟痰饮于上而肿痛闭塞也,当廷破岀血,涌泄痰涎,后用六味地黄丸料加牛膝、麦冬、五味子.频服。又有真阴亏损,肾水枯涸, 阴寒直中而咽痛者,附子理阴煎大剂浓煎饮之。若温病怫郁中焦,流布 上下,即见少阴经口燥舌干,咽喉肿痛不利之证,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 舌本故也,增损双解散加元参、牛莠子,或增损普济消毒饮倍桔梗加荆芥穗,升降散尤为对证之药。

渴第三十一

凡伤寒发渴,或因热耗津液,或因汗下太过,当分六经而治。太阳 热在表不渴,若热入膀胱之本,脉浮数,小便不利,微热发渴者,五苓 散,切不可与白虎汤。阳明病脉长,标热不恶寒,无汗而渴者,葛根汤 加黄苓、知母,减麻黄二钱。若阳明热传胃中,本热恶热,澱減汗出而 渴,脉洪大而数者,白虎汤,切不可与五苓散。若阳明本热内实,或蒸 蒸而热,潮热烦渴,口燥咽干,大便实者,调胃承气汤,或大柴胡汤。 少阳脉弦数,口苦咽干,发热而渴,及心烦喜呕而渴,或往来寒热而 渴,并宜小柴胡汤去半夏加陈皮、知母、麦冬、天花粉。太阴自利则不 渴,惟少阴则口渴饮水也。小便色白者此下虚有寒也,脉沉附子汤。厥 阴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以其传经尽,欲饮水为欲愈之候也。若身 寒厥逆,脉滑而口渴者,此里有热也,白虎加人参汤。凡阴证,烦躁口 渴不能饮水,此虚阳上迫而为假热,脉沉足冷者,四逆汤加人尿、猪胆 汁冷饮之。若温病一发即烦渴引饮,以郁热自内而达外也。

【伤寒温病,大 渴欲校凉水,而世医禁用,不解何故】

故《直格》曰:身热,为热在表;引饮, 为热在里。温病本末身冷不渴,小便不赤,脉不洪数者,未之有也。轻 则白虎汤加白僵蚕、蝉蜕、天花粉,重则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大黄。凡病 忽欲饮水者为欲愈。盖肠胃燥,不能散邪,得水则和其胃气,汗出而 解。若不与水则干燥无由作汗,遂至闷乱也。但当察邪热之轻重,宁少 与之。若热少与多,不能渗化,则停蓄为支结,喘呕下利,肿满等证。 《要诀》曰:亦有下利清谷,纯是阴证,而反见渴者,此阴在下,格 阳于上,兼因泻泄,津液既去,枯燥而渴,虽引饮自少,而常喜温,不 可投寒剂,宜理中汤加附子、四逆汤加人参以温之。

景岳曰:水为天一之精,凉能解热,甘可助阴,非苦寒伤气者之 比。如阳虚无火者,其不宜水无待言也。其有阴虚火旺者,元气既衰, 精血又涸,则津液枯燥,多见鼻干唇裂,舌苔黑色,二便闭结,使非借 天一之精何以济燃眉之急,故先以冰水解其标,继以甘温壮水之 91 剂培其本,水药并进,无不可也。

【景岳此论发前人所未发,每见乡曲人害溫病,饮 凉水而汗出熟退,此即"助阴解热”之义也,此即“里热清而表邪自解”之义也】

其有内真寒而外假热,阴盛格阳之证,察其元气,非甘温大补则不足以挽回,伤察其喉舌,则些小辛热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但将甘温大补之剂煎 成汤液,用冷水浸冷饮之,此以假冷之味解上焦之假热,而以真热之性 复下焦之真阳,是非用水而实亦用水之意。【韩恚所谓真对真假对假者此也】《内经》所云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是也。

漱水不欲咽第三十二

伤寒阳明病,凡内有热者欲饮水。今欲漱水而不欲咽,是热在经, 里无热也。阳明多血多气,经中热极,迫血妄行,故知必作股也,犀角 地黄汤加茅花。有太阳表证者汗之,麻黄汤。外证无寒热,欲漱水不欲 咽,必发狂,此蓄血停留也,桃仁承气汤下血乃愈。少阴脉沉细,厥 逆,时烦躁作渴,欲漱水不欲咽,四逆汤温之。又下利,厥逆无脉,干 呕烦渴,欲漱水不欲咽,白通汤。不痿,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大抵阴 证发燥烦渴,不能饮冷水,或勉强饮下,良久仍吐出,或饮水而呕者, 皆内寒也。盖无根失守之火,游于咽嗑之间,但欲漱水不能饮水也。若 饮水不吐,复欲饮者,热也。若温病杂气怫郁三焦,邪热内炽,渴欲饮 水者多矣。间或有漱水不欲咽者,必其人胃中湿饮过甚,或伏火未散, 或蓄血停留,俱未可知,但口舌干而不欲咽也。轻则小清凉散、升降散 清降之,重则解毒承气汤大泻之。不可拘伤寒阳明热在经,里无热之例也。

呕吐第三十三

呕者声物俱出,吐者无声出物。伤寒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而呕吐 者,葛根加半夏汤。少阳阳明多呕证,脉弦发热,口苦而呕,或寒热往 来而呕,并宜小柴胡汤倍半夏、生姜。先渴后呕者,为水停心下,小半夏加茯苓汤。先呕后渴者,为欲解,可与水饮。太阳少阳合病,自利而 呕者,黄苓加半夏生姜汤。少阳邪甚,发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 微烦者,大柴胡汤。三阳发热而呕,俱用小柴胡汤。发热不解而烦(伏饮与邪热相搏作烦闷),渴欲饮水(胃干希水自救),水入即吐(伏饮内作,水不得人),名曰水逆,五苓散。伤寒本自寒(下)格。【按:“伤寒本自寒”下句之“下”字,为是 “格”字】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苓人 参汤。太阳误吐下,心中(温温)嗢嗢欲吐,【按:"心中温温欲吐”句“温温”二字,应是“嗢嗢”,盖嗢嗢者,力吐饮之状也,皆当改之】而胸中痛,大便溏,腹微满,郁郁微烦者,调胃承气汤。若未曾吐下者,大柴胡汤。太阴腹满,或吐食不下,脉沉者,理中汤加厚朴、陈皮、半夏、生姜,寒甚加 附子。少阴脉沉迟,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嗢嗢欲吐,复不能吐, 手足厥者,四逆汤。厥阴干呕吐涎沫者,吴茱萸汤。若呕而脉弱,小便 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可与四逆汤救之。若下利无脉,干呕烦 者,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若阴厥呕而不渴,干姜附子汤。至于温病呕吐者,胃中伏火,郁而攻发也,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味凉膈散加石膏清 利之自止。若有宿粪燥结,时时呕吐者,此为下格,亦宜加味凉膈散、 升降散通之。如病愈后,脉证俱平,往往有下格之证,所云病愈结存是 也,但常作哇声,上下通气,故不呕而能食,俟胃气渐复,津液流通, 宿粪自然润下也,断不可攻。如下格常呕则气闭矣,通之则宿粪除而呕 吐止。《语》云:“欲求南风,须开北牖”,正谓此也。大抵呕吐清水, 即为寒证。若胃中有热,必是涎液酸水。《病机》曰:诸呕吐酸,水液 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此可见矣。凡胃热 甚,服药呕吐不纳者,愈吐愈服,三服后,火性渐消,然后徐徐用药, 即不吐。凡过药不可用甜物,须嚼生姜为妙。

喘第三十四

喘无善证。温病内热怫郁,三焦如焚,气上冲胸而喘者,加味凉膈散。腹胁满痛而喘者,解毒承气汤。若自脐下气海动气而喘者不治。正伤寒,则宜辨六经寒热治之。太阳表有寒发喘者,脉浮紧,恶寒无汗 也,麻黄汤加厚朴。表有风发喘者,脉浮缓,恶风有汗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内有寒,心下有水气,干呕汗出而喘者,小青龙汤。凡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表寒未解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经病误下之,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苓汤。阳明病内实不大便,腹满短气,发潮热而喘者,大柴胡汤加厚朴、杏仁。凡阴证厥逆,脉沉细而微,气促而喘,无汗者可治,四逆汤加细辛、五味子。少阴病反发热,脉沉而喘,麻黄附子细辛汤。凡虚人脉沉,手足厥逆而喘 者,五味子汤。凡暴感风寒,脉浮无汗而喘者,苏陈九宝汤。凡热甚有 痰,脉弦滑数而喘者,不可汗,不可下,小柴胡汤去人参加陈皮、贝 母、天花粉和之。胸满者加枳壳、桔梗;心下满者加枳实、黄连;舌燥 饮水者加石膏、知母。凡伤寒止于邪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 设或腹满而喘,则又为可下之证,须酌之。大抵诸喘为恶,谓肺中邪胜 而兼虚也,所以阴证发喘,尤为恶候。下元虚损之人,肾气上乘而喘, 急以肾气丸料引火归源,可救十之一二。若兼动息摇肩,戴眼直视,汗 出厥逆者立毙。以邪气上盛,正气欲脱,必至喘满。《经》曰:直视谵语,喘满者死。又:身汗如油,喘不休者为命绝也。

短气第三十五

短气者,气短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处,其证多 端,实为难辨,表里寒热虚实稍不明切,误治者多矣。一者太阳表证不 解,汗出不彻,其人面色缘缘正赤,阳气怫郁,烦躁不安,其身不知痛 所在而短气者,宜微汗则愈,桂枝麻黄各半汤。二者太阳病发于阳而反 下之,阳气内陷,遂成结胸。心下硬满高起,气促而短,脉沉滑而实 者,大陷胸汤。脉浮大而虚者,柴胡陷胸汤。三者阳明病,内实不大 便,腹满潮热而短气者,大柴胡汤。四者干呕短气,痛引胁下,汗出不 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控涎丹亦可。五者短气烦躁,心中懊侬 者,梔子豉汤。六者少阴病,脉沉细迟,四逆;面上恶寒有如刀刮,口 鼻之气难以布息而短促者,通脉四逆汤加人参。七者因汗吐下后,元气 虚弱,脉来微细,气不相续而短促者,大建中汤。八者风湿相搏,一身 尽痛,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而短气者,甘草附子汤。九者食少饮 多,水停心下,妨闷短气者,茯苓甘草汤;兼小便难,五苓散。大 抵心腹胀满,按之硬痛而短气者,为里实,宜承气辈;若心腹濡软不胀 满而短气者,为表邪,宜泻心辈;若少气不足以息,脉微弱而短促者, 为气虚,宜理中辈;此伤寒短气之大略也。若温病郁热内迫,气多急促,须看兼证。舌上白苔如屑,清化汤、增损三黄石膏汤;若苔黄及黑 色而短气,加味凉膈散,或解毒承气汤急下之。若病者属四损之辈,乂 当详辨。盖短气有类于喘,但短气则气急而短促,不似喘之摇肩而气粗 也。大抵气急而不相续多属实,少气不足以息多属虚,以此辨之,百不一失。

呃逆第三十六

呃逆者,气上逆而呃忒也。《内经》作啰,即此字之声也,即此证 也,勿误作咳逆。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呃逆者,才及咽喉 则遽止,呃呃然连续数声,而短促不长也。如伤寒胃热失下,内实大便硬呃逆者,脉必应指有力,调胃承气汤。便软者,生姜泻心汤。胃虚有热呃逆者,橘皮竹茹汤。有痰饮者,脉必弦滑,小半夏生姜汤。脉细微呃逆者,胃寒也,橘皮干姜汤、丁香柿蒂汤。《金匮要略》曰:其气自脐下直上冲于胸嗑间而呃逆者,此阴证也。其病不在胃也,乃肝肾虚寒 之极,而挟阴火上冲,以病本下虚,内已伏阴,或误服寒冷之药,遂令寒极于下,逼其相火上冲,率集于胃中而呃逆,亦欲尽也,急服肾气丸料。又病人呃逆烦躁,自觉甚热,他人以手按之,其肌肤则冷,此为无 根失守之火,散乱为热,非实热也,乃水极似火,阴证似阳也。若不识 此,误用凉药,下咽立毙”大建中汤,或附子汤加肉桂、干姜急温其 下,真阳回阴火降,呃忒乃止也。如寒极呃忒不已者,兼用硫黄、乳香 等分为末,酒煎嗅之,或以艾汤调服硫黄末二钱,或艾灸中脱、关元、 气海更妙。凡呃逆而二便不通者,属实热;凡呃逆而厥逆自利者,属虚 寒。凡呃逆不尿腹满者,不治。凡久病而见呃逆者,此真气已衰,不 治。凡舌短灰黑,及头汗,不得尿,与自利腹痛而呃逆者,不治。凡呃 逆脉散者死。按:以上论伤寒呃逆寒热死生之论,无遗蕴矣.若温病无 阴证不在此例。怫热攻发,火性上炎,气逆而呃呃连声也。治法各从其本证而消息之,大概不外清化、升降、加味凉膈以清热导滞为主。如见白虎证则投白虎,见承气证则投承气,膈间痰闭则用涤痰汤、滚痰丸, 但治本证呃自止,其余可以类推矣。

按:呃逆一证,古无是名,俗谓打搁忒是也。其在《内经》本谓之啰,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于义亦妥。孙真人云:遍寻方 论无此名,遂以咳逆为啰,致令后世讹传,乃以咳逆、呕吐、啰、干 呕、噫气之类,互相淆乱,纷纷聚讼,自唐迄今。余用析而判之,曰啰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啰也;噫者,饭食之息,即暧气也,非咳逆也。呕者有声有物也,吐者无声出物也。后人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以尽释矣。

蛔厥第三十七

陶氏曰:吐蛔虽有大热,忌用冷药,犯之必死。胃中有寒,则蛔上 膈,大凶之兆,急服理中安蛔散,待蛔定,却以小柴胡汤退热。此说谬甚。【陶说无理之甚,误人不浅】

又伤寒吐蛔责于寒,杂证吐蛔责于热。此说 亦谬。纷纷聚讼,迄无定见。余按:伤寒七八日,脉微而厥,肤冷,其 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四逆汤主之。至于肝脏或寒或 热,以致胃无谷气,蛔不安其位,至咽而吐,须看本证消息治之。如寒 则静而复时烦,宜乌梅丸、理中安蛔散;如热则烦呕不止,宜黄连解毒 汤、白虎汤,俱加川楝子、使君子、乌梅,此大略也。若治温病而用理 中、乌梅,正如抱薪投火,轻病致重,重病致危。盖温病无阴证,若至吐蛔,则表里三焦热郁亢极,不思现在事理,徒记纸上文词,因之误人 甚重。胃热如沸,蛔动不安,下气不通,必反于上,蛔因呕出,此常事 也,酌用增损三黄石膏汤、加味凉膈散,俱加川楝子、使君子、乌梅, 则热退而蛔自不出耳。大抵胃胱忽痛忽止,身上乍寒乍热,面上时赤时 白,脉息倏乱倏静,皆吐蛔之候也,须早辨之。

厥逆第三十八

厥逆,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手足寒凉便为厥也。凡有四逆者,便当 早察寒热虚实而施治,大抵病至发厥,正气已极,但有阴厥、阳厥之分,辨之一差,死生立判。凡伤寒阳厥者,必先因热甚不解,而后发厥 也。仲景曰“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是也。切其脉虽沉而有力,四肢虽凉有时而温,或手足心温,戴氏以为指甲却暖,大便燥实,谐语发 渴,扬手掷足,畏热喜冷,与之冷水则咽,此乃阳厥之候。仲景曰:厥逆手足冷,脉滑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刘河间曰:肢体厥逆,惟 心胸有热,以凉膈散养阴退阳,不宜速下。大便不秘者,以黄连解毒汤 调之。故凡厥证,可速下者,内有燥粪也,必以手按人之脐腹上下左 右,或硬或痛,或腹中转气下失极臭者,有燥粪也,乃可下之,宜调胃 承气汤。近有阳证,自腰以上常热,两脚常冷,盖三阴脉上不至头,故阴证头不痛,三阳脉下不至足,故阳证亦足冷也。孙兆曰:凡阴证胫 冷,两臂亦冷,若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阳微厥也。阳 厥虽曰阳邪在里,甚不可下。盖伤寒以阳为主,厥逆有阴进之象,若复 用苦寒下之,则阳益亏矣,是在所忌,宜四逆散轻剂以和之。又有邪传 厥阴,误下厥逆,寸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麻黄升麻汤主之。凡伤寒阴厥者,初病无身热头痛,便就恶寒,直 至臂胫以上,过乎肘膝,引衣隨卧不渴,或兼腹痛吐泻,小便清白或淡 黄,切其脉沉迟微细无力,此为阴经直中真寒证,不从阳经传人,自是白通、四逆一派。又有初是阳证传阳经,或因复着外寒,或因误服凉药 太过,或因误下而致虚极,则积阴盛于下,阳气衰于上,变成阴证,真 武汤加人参。又有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 此寒气结在膀胱关元也,四逆汤加吴茱萸。大抵阳厥,邪热转入转深, 狂乱谐妄,必然神志昏愦,人事迷惑;阴厥便利不渴,身颱多卧,醒则 人事了了,神志清明,此大端也。若温病厥逆,无阴厥。杂气伏郁,阳 热内迫,格阴于外,气闭不能达于四肢,甚有通身冰凉,其脉多沉滑, 或沉伏,或沉细欲绝,或六脉俱闭,所云体厥、脉厥是也。证多怪异不 测之状,轻则升降散、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重则加味六一顺气 汤、解毒承气汤斟酌下之,岂可与伤寒阳厥并论哉。若数下后,厥不 回,热不退者死。亦有下数十次,利下数十行,厥方回热方退而得生 者。正所云急证急攻,下之或可活,不下必死无疑矣。此则温病厥逆治 法也。外有坏病,多厥逆烦躁者,不独阳极阴极也,当辨阳伤阴伤治 之。阳伤则宜滋养后天胃气,兼助下焦真阳,补阴益气煎,或大温中 饮;阴伤则宜滋补先天真阴,兼清血中之热,左归丸料,或六味地黄丸料,俱加青蒿、地骨皮。是在临证活法,不得如初病厥逆例治也

大便自利第三十九

自利者,不因攻下自然澹泻也。要在辨寒热而治之,庶几无差。大 抵伤寒阳热之利与阴寒之利不同。阳利,渴欲引水,小便色赤或深黄, 发热后重,粪色焦黄,或为肠垢,所去皆热臭,脐下必热,得凉药则 愈;若阴利,则不渴,小便色白或淡黄,厥逆脉沉退,洞下清谷或为鹫 澹,粪色淡黄或白,脐下多寒,得温补药则愈。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 利手足温,少阳厥阴下利身凉无热,此其大概耳。伤寒合病家皆作自 利。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黄苓汤。少 阳阳明合病下利,小柴胡汤加葛根、白芍。合病发热自利,皆为表邪, 不可例以为里证也。唯有阳明一证,脉浮而迟浮为风,迟为寒,表热里寒内 寒外热,下利清谷者胃中虚冷不能化谷,四逆汤以温中止利,则里气和而表 邪散矣。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脏有寒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则宜用 理中汤可知矣。若寒甚厥逆脉沉者,附子必加之。若腹满小便不利者, 宜五苓散合理中汤。若呕者,加半夏、生姜。自利而渴属少阴,虚故引 水自救,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以通其阳,而消其阴。利仍不止,厥逆 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借胆汁向导之力,以引汤药深 入。服汤后脉暴出者死,气因泄脱也;脉续出者生,阳气渐复也。少阴 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咳, 或呕,或小便利者,真武汤去白芍,加干姜以运脾渗水为务。少阴病,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时色赤, 通脉四逆汤。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少阴 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自利不止,里寒 下脱,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服汤后,利仍不止,当利其小 便,与猪苓汤。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加蓬白。此亦阳邪传至少阴,陷入于里,而不得 交通阳分,故不以苦寒攻之,而但以此散和之。少阴病,自利清水,色 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以存津液,大承气汤。盖热邪传入少阴,逼迫津水注为自利,质清而无渣秽相杂,色青而无赤黄相间,此正 阳邪暴横,反类阴邪,但阳邪传自上焦,其人心下必痛,口必干燥,设 系阴邪,则心下满而不痛,口中和而不燥,必无此枯槁之象,故宜急下 以救其阴也。厥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下 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四逆汤,乃攻其表,桂枝汤。此总 以温里为急也。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太早故也。设脉浮革,因而 肠鸣者,当归四逆汤。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 而恶寒者,四逆汤。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盖亡血本不宜用姜 附以损阴,阳虚又不当用归、芍以助阴。此利后恶寒,阳气下脱已甚, 故必用四逆汤以复阳为急也,再加人参则阳药愈为得力,阳生则阴长。 设用阴药,必致腹满不食,或重加泄利呕逆,转成下脱而死矣。下利谱 语者,有燥粪也。盖下利则热不结、胃不实,何缘得有谐语?此必热反 于胃,内有燥粪,故虽下利而结者自若也,必用小承气汤以荡热润燥, 微攻其胃则愈。热利下重与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在肠胃故也,俱宜白 头翁汤。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梔子豉汤。若温 病,怫郁内盛,发热烦渴,小便色赤,大便自利,升降散主之。内热甚 而利不止,躁闷狂乱者,增损三黄石膏汤加酒大黄,腹满痛更加之。夹 热下利者,因其人大便素澹,邪忽乘胃便作烦渴,午后潮热便作泻泄, 宜升降散、小承气汤,彻其余邪而利自止。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邪 热壅闭,大便先秘,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以加味六一顺气汤下 之,得结粪而利立止。若不得结粪,仍下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 深,失其传送之职,知邪犹在也,再以前汤重下之,虚甚则宜黄龙汤。 此《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也。大抵下利脱气至急,五夺之中惟此为甚, 故不厌详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大者死;伤寒发热下利至甚, 厥不止者死。夫厥证,但发热则不死,以发热则邪岀于表,而里证自 除,下利自止也;若反下利,厥逆有加,则其发热,又为真阳外散之候,阴阳两绝,故主死也。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躁不 得卧,肾中阳气越绝之象也。下利手足厥逆,皆为危候,以四肢为诸阳之本也,加以发热躁不得卧,不但虚阳发露,而真阳亦烁尽无余矣,安得不死。《金匮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 利不禁。气已脱矣,孰能治之。

大便脓血第四十

长沙著便脓血,无死证。世医用温热之药,罔或得痊,殊不知此证 属热者十之九。古人云:见血无寒。又云:血得热而妄行。温热之药岂 可轻投。如伤寒太阳病,误发淋家汗因便脓血,宜猪苓汤。由小便淋沥 所致,利其刀、便自愈《经》曰:“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脓血"是也。太阳病以 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不解,必清圓也。血,黄连阿胶汤。阳明 病无表里证,发热虽脉浮数可下,下之脉数不解,下利不止,协热便脓 血者,地榆散。二证乃热势迫血下行,折其火邪自愈。其在少阴,下利 便脓血,不腹痛,与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便脓血者,俱桃花汤主之。 盖调正气涩滑脱,亦辛以散之之意也。又少阴七八日,一身手足尽热, 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此脏腑合病,白头翁汤主之。厥阴先厥后热, 下利必自止。若不利,必便脓血。又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五日至六 七日热不除者,必清脓血。又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癢,必清 脓血。又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四证皆传经之热邪 也,悉白头翁汤主之。若温病怫热结滞,火势下注,阳实阴虚,大便脓 血,甚如豚肝、如烂瓜肉屋漏水者,大清凉散、增损三黄石膏汤,或当 归导滞汤加减消息治之。予用升降散治此大证,而得愈者若许人,真神 方也。

小便不利不通第四十一

凡伤寒小便不利,当分六经施治,不可与杂证同论。而温病小便不 利,又不可与伤寒同论也。太阳病汗下后,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 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芍加白术茯苓汤。太阳病,发热 脉浮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但有汗多者不可用也。阳明病,脉浮 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若汗多者,小便原少,不可用 也。若脉洪大,舌燥饮水,小便不利者,白虎汤,或玉泉散合六一散亦可。若大便乍难乍易,小便不利而热者,此有燥粪也,调胃承气汤。若 头汗出,壮热渴饮水浆,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茵陈蒿汤加木通、滑 石。少阳病,发热口渴,或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脉弦数者,小柴 胡汤加白茯苓。口干燥去半夏,加陈皮、麦冬、竹叶。太阴病,腹满自 利,小便不利,无热脉沉者,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厚朴、木香,分利其 水而大便自实也。少阴病,四五日小便不利,四肢重沉自下利者,真武 汤。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泻利下重,或小便不利者,四逆散加 白茯苓。厥阴病,寒闭厥逆,脉沉囊缩,小便不利者,四逆汤加木通、 白茯苓,或灸气海、关元,或以葱白捣炒熨法治之。大抵膀胱为津液之 府,气化而能出。若有汗多者,津液外泄,小便自少,不可利之,恐亡津液也,待汗止小便自行矣。若温病小便不利,因阳明热郁气结不舒, 故小水涩滞而短少也,以升降散通之,则清气一升而浊气自下降矣。亦 有心热小便不利者,宜小复苏饮。又小便不通,其因有二,有热郁者, 有寒凝者。温病皆热郁,用玄明粉芒硝亦可三钱,鸡子清一枚,蜂蜜三 匙,和一处,或新汲水,或灯心煎汤,或车前草汁调服。甚则以解毒承 气汤下之,利水无益也。伤寒有热郁,亦有寒凝。寒则茯苓四逆汤;或 以盐入脐中,蒜片盖之,堆艾叶于上,灸七壮自通;或以炒盐熨脐,并 治腹痛,皆妙法也。热则以八正散通之。

《堤论》曰:伤寒小便不利,以脉浮者属气分,五苓散;脉沉者属 血分,猪苓汤。而温病之小便不利,脉浮者属气分,猪苓汤;脉沉者属 血分,承气汤。

【《靖论》气分、血分二语,诠解伤寒、温病,言简意赅,透骨彻髄,读医 至此如梦初觉,千古疑案两言而定】

盖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千古只眼),不可以此而碍彼也。

小便自利第四十二

伤寒小便自利,正因不当利而反自利也。如太阳阳明自汗,不应小便利,而反自利者,寒为膀胱不禁,热为蓄血使然,是以伤寒之一证也,安得不辨治乎。太阳小便自利,以饮水多,必心下悸,桂枝甘草汤。身黄小便当不利,今反自利,其人如狂,下焦蓄血也,代抵当汤丸。二便俱自利,六脉沉退,四逆汤。阳明自汗,应小便不利而反自 吾I 利,津液内竭也。粪虽硬不可攻,宜蜜煎导法。一法以白菜自然汁、大麻仁汁、生芝麻汁等分,入蜂蜜三匙调服,一二次自下。凡大便闭,小便自利,知其热在内也,宜承气辈。大便通,小便清白自利,知其内虚寒也,宜四逆辈。若温病小便自利,无阴证,乃邪热干于血分,蓄血尿血,邪留欲出,小便数急,膀胱不约而自遗也,升降散,或桃仁承气汤去桂加丹皮、牛膝、枳壳,合黄连解毒汤去其邪热,自愈。

小便数第四十三

小便数者,频来而短少也。膀胱积热,热则小便涩,乃水行不快, 淋沥而数起也。在伤寒自外传内,五苓散、猪苓汤;在温病由内达外, 神解散、升降散。又太阳伤寒,脉浮大自汗,脚挛急,心烦,微恶寒, 小便数者,此虚寒所致,桂枝加附桂汤主之,不可行桂枝汤。得之便 厥,咽干吐逆,烦躁谐语,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厥愈足温,再与芍 药甘草汤,其脚即伸。若阳明犹有余风生热,胃气不和谐语者,少与调 胃承气汤和之。又小便数,肾与膀胱俱虚,客热乘之,为虚不能制水 也,人参三白汤加熟地、黄柏、知母、麦冬。

心悸第四十四

悸者,心中筑筑然动,怔忡不安也。伤寒心悸之由,不过气虚、停 饮两端。气虚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小建中汤, 甚则大建中汤,或人参三白汤。脉沉心悸,头眩身晌振,真武汤。停 饮,由水停心下,心属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而悸,茯苓甘草 汤或五苓散分利之。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又发汗过多,其人必 叉手冒心,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汤,甚则炙甘草汤。又发汗过多,心液虚耗,脐下'厚者,欲作奔豚肾乘心虚上凌而克之,故动惕于脐间,茯苓桂枝甘草 大枣汤。寒热心悸,小便不利,心烦喜呕,小柴胡汤。心神不宁,怔忡 不眠,朱砂安神丸。若温病心悸,郁热内盛,火性上冲,加味凉膈散、增损三黄石膏汤,看兼证消息之。

痉第四十五

痉者,如角弓反张也。以胃为总筋,筋急而缩之故。由于湿生热, 热生痰,痰生风,风火弥甚,木胜克土,筋不能荣。轻则晌⑴惕瘓痕, 手足战掉,重则鼻煽目直,头折臂反。在伤寒以六一顺气汤下之;在温 病以加味六一顺气汤下之。盖泻土所以泻木也。若伤寒有不可下者,以 四物汤合桂枝汤,加黄连吴茱萸炒、黄苓、防风、钩藤钩,则血和风火自灭也。

肉瞤筋惕第四十六

瞤者,肌肉蠕动;惕者,筋脉动跳也。此因发汗攻下太过,邪热未 解,血虚气夺,筋肉失其所养,故惕惕而跳动也。凡伤寒惕晌兼肢冷 者,真武汤;轻者,桂苓甘术汤。汗下后虚极而惕晌者,人参养荣汤、 大建中汤;汗下后虚极,烦而不得眠惕晌者,加味温胆汤。若不经汗下 而肉响筋惕,潮热来尤甚,大便必结,小便赤涩,以手按脐旁硬痛, 此燥粪也,大柴胡汤加芒硝。如初病便见肉响筋惕,必先元气虚损,或失血,房室劳役,及新产崩漏,致有是证,人参养荣汤。若误用表药, 必无生理。倘不详辨寒热虚实,而欲治之无差,难矣!若温病而见惕晌 之证,此阳明火毒陷入厥阴。阳明主润宗筋,燔灼津液,弗荣而动,加 味六一顺气汤、解毒承气汤消息治之。设有虚而惕晌者,必入四损不可正治之条。一实一虚,其脉证毕竟有辨,随证变治,全赖医者活法耳。

舌卷囊缩第四十七

扁鹊曰:舌卷囊缩者死。然在古人虽曰死证,亦不可不尽心以救之。但有因热极而卷缩者,有因寒极而卷缩者,要在详细辨之。凡热极 者宜下。伤寒从三阳热证传至厥阴,而见此证者,乃肺气燔灼,水受火 困而不得舒纵。切庵云:阳明之热陷入厥阴。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为热 所攻,弗荣而急,引舌与睾丸,为热极危殆之候,男子则囊缩,妇人则 乳头缩。如脉实便秘,口渴烦满之极,六一顺气汤加黄连。若温病邪郁 中焦,流布上下,以致肺肝受伤,水不胜火,阴不敌阳,筋脉弗荣,故 有此证,加味六一顺气汤,或解毒承气汤。凡寒极者宜温。伤寒始病无 热恶寒,便厥逆无脉而见此证,乃厥阴虚寒。内则经血失养而引急不 舒,外则肢体踐曲而下部不温,乃肝气垂绝之候,急用四逆汤加人参、 肉桂、吴茱萸温之,并灸关元、气海,及葱熨法。温病无阴证。

循衣抹床第四十八

华佗曰:伤寒循衣抹床者死。《伤寒论》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 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抹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滑者生,涩者死。

【按:"弦脉者生”之“弦”字,当是“滑"字.弦为阴负之脉,岂有必虫之理,惟滑脉为 阳,始有生理。况滑者通也,涩者塞也.凡物之理,未有不以通为生而涩为死者,宜改之】

微者,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又曰:伤寒手足躁扰,捻衣抹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小便利则水出高源,肺气不逆可知 也,膀胱化行,肾水不枯可知也,故曰可治】

可见此证,非大实即大虚,但参其证,审其音,察其脉,而分治之。实而便秘,大承气汤;虚极热极,不 下必死者,黄龙汤;虚而便滑,独参汤,厥逆加附子;若亡血者,又当 用生地黄连汤。大抵阴阳二气将绝者,则妄言撮空也。娄全善曰:尝治 循衣抹床数人,皆用大补气血之剂。一人兼响振脉代,遂于补剂中加肉 桂五分,亦振止脉和而愈。汪切庵曰:妄言撮空,有因气虚阳脱而然 者,皆宜用参附补剂。两说确有至理。若温病,阳明邪热亢闭,上乘心 肺,致令神志昏愦,多有撮空之证,宜解毒承气汤下之。如火盛精枯, 用熟地一两、归身七钱、山药五钱煮汤,入前药煎服,每收奇功。若久病神昏,气血阴阳四损者,自当从娄汪之说而消息之。

烦躁第四十九

烦者,心不安而扰扰,心胸愠怒,如有所解,外不见形,为热尚 轻。躁者,身不安而愦乱,手足动掉,若无所指,内外不宁,为热最 剧。凡伤寒表邪热盛,脉浮紧,不得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大热错 语呻吟,干呕不眠,烦躁脉数者,黄连解毒汤,或竹叶石膏汤。内有燥 粪,绕脐腹痛,烦躁,调胃承气汤。误汗误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 四逆汤,脉必沉细,乃可用之。少阴病身微热,脉沉细,手足厥而烦躁 者,四逆汤。面赤者加葱白。若无脉干呕烦躁者,白通加人尿猪胆汁 汤。少阴病吐利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少阴病,下之后(误下伤阴),复发汗(误汗伤阳),昼日烦躁(阳虚生烦,阴虚生躁),夜而安静(可征里寒),不呕不渴(可征内无实热),无表证(头不痛,不恶寒),脉沉微(沉为在里,微为阳虚),身无大热者(可征阳微),干姜附子汤。凡阴极发躁,欲坐井中,或投沉水中卧者, 厥逆脉沉微,一息七八至,按之则无,但欲饮水,不得入口,此阴盛格阳,气欲脱而争,譬如灯将灭而暴明矣,干姜附子汤加人参,以接真阳 之气,或可救疗。一方以艾汤调服硫黄末二钱,翌时汗出乃愈。若温病 表里三焦大热,渴欲引饮,烦躁不安,多现奇怪不测之状,增损三黄石 膏汤、增损双解散、升降散,三方并为对证之剂,予每随证用之,救坏 病而得生者若许人,真稀世之珍也,其共宝之。大抵不经汗下而烦躁者 为实,汗下后烦躁为虚。内热曰烦,谓心中郁烦也,乃为有根之火,故 大烦不躁为可治。外热曰躁,谓气外热躁也,乃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 烦为不可治。《经》论少阴病,有曰四逆恶寒,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烦与躁可治不可治判然矣。凡结胸证悉俱,烦躁者死。发热下利厥逆, 躁不得眠者死。少阴吐利,烦躁四逆者死。烦躁为有常之病,复有不治 之证,伤寒温病皆然,临病之工当详细辨之。

懊侬 第五十

懊侬者,郁郁然不舒,愦愦然无奈,比之烦躁而更甚也。凡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恢,与阳明病下之,其 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恢,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二者为邪 热郁于胸中,须梔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结热也。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 而烦,胃中有燥粪,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恢者,心发黄, 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须大承气汤、茵陈蒿汤下之,以涤其内热也。若 温病懊侬,为热毒蕴于胸中,加味凉膈散;或热毒郁于胃中,解毒承气 汤。识此等证候者,吐下之不差,汤剂之适当,则无不可愈之疾矣。一或当吐反下,治热以温,则变证百出,斑生黄发者比比也,为医者请精究之。

怫郁第五十一

怫郁者,阳气怫郁,面色缘缘正赤也。伤寒汗出不彻,阳气怫郁在 表,不知痛处,须发汗乃愈,桂枝麻黄各半汤。若腹痛潮热,脉大而数 者,因大便不通,火气上炎而作面赤,大柴胡汤。时有微热,怫郁不得 眠者,调胃承气汤。吐汗下后虚极,胃中虚冷,外气怫郁,乃假色现于 面而内寒也,理中汤加葱白,冷甚加附子。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面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若温病无阴证,满面色赤,目红如朱,烦躁 饮水者,此热毒怫郁也,增损三黄石膏汤。内实潮热不大便,增损大柴 胡汤,或加味凉膈散。大抵伤寒阴证怫郁并汗吐下虚者,自是面赤而不 光彩也。若伤寒阳证表不解,温病内实热甚者,赤而光盛也。不可但见 面赤,便以为热证也,须辨之。

郁冒第五十二

郁为郁结而气不舒,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俗谓昏迷是也。皆因虚乘 寒所致。《伤寒论》曰:诸虚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此正寒气乘虚 中于人也,骆龙吉以附子汤加天麻、川芎、干姜之类治之。《伤寒论》 曰:太阳病,先下之不解,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冒,冒家 汗出自愈,由表和也。若不得汗不解者,以人参三白汤加天麻、川萼。 下虚脉微加附子,温经乃固本也。昏冒耳聋非大剂温补不能取效。滋苗者必固其本,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阳明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眠,有燥粪也,调胃承气汤。少阳病下利止 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以虚极而脱也。若温病蓄热内逼,脉道不利, 反致脉沉细或闭而郁冒欲死者,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之类治 之。《此事难知》曰:伤寒心下不痛,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或传至 十日以来,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不饮 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罪人,此热传少阴心经也。因心 火逼肺,所以神昏,盖肺为清肃之令,内有火邪故也。若脉在丙者脉浮 是也,宜导赤散;脉在丁脉沉是也,大黄黄连泻心汤;丙丁俱热者,导赤 泻心各半汤。在温病火邪逼肺,神昏不惺,大复苏饮主之。盖心经透出 邪火,与火邪之越经而传于心及汗多亡阳者,皆心神不足故也,医者不 识此证,便以为将死,因之误治者多矣。最要忌灸,灸则愈增其热;最 要忌下,与食则咽,邪不在胃也,误下则亡其阴。伤寒温病极多此证, 不可不辨也。《活人书》曰:伤寒不后又云:伤寒后不搓,或十数日,或半 月二十日,终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言语错谬,或无寒热,或寒热 如疟,或朝夕潮热,都是发汗不彻,余毒在心包络所致也,宜知母 麻黄汤,温覆令微汗。若心烦不眠,欲饮水,当稍稍与之,胃和即愈。 未汗须再服,以汗为度。此说亦有理。愚谓须是伤寒不曾大发汗,及病 以来身无汗者,尤为相宜,或于知母麻黄汤中加酒炒黄连尤妙。若洽温 病,清热导滞,自能汗解,并无正发汗之理,安得有汗出不彻之后证 乎。此中玄妙,但可为知者道也。


动气第五十三

动气乃脏气不调,肌肤间筑筑跳动于脐旁、上下左右及左乳之下曰虚里者,皆其所联络者也。故动之微者止于脐旁,若动之甚则连及虚里 S并心胁,真若舂舂然连续而浑身振动者,此夭一无根,故气不蓄藏而鼓 富 动于下,诚真阴守失,大虚之候也。即在病者不痛不痒,尚不知为何故,医家不以为意,弗能详辨,误治者多矣。《活人》曰:诸动气者不可发汗,亦不可下,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伤寒虚者不可汗下之例。即有汗下之证,但解肌微和胃气可也。古人治法,以误汗则伤阳,阳伤则邪并于气而气上冲,或咳嗽眩晕,或心烦恶寒,并宜五苓散加酸枣仁,以降敛之。误下则伤阴,阴伤则虚阳不禁而气下夺,或身热踡 卧,或下利汗出,并宜大建中汤、理中汤倍加桂、苓,急温其里,则虚热不治自息。此其意在脾胃虚寒困惫,概可知也。余治此证,则惟直救 真阴以培根本,使气有所归,无不获效。右肾亏损,则以肾气丸、右归 丸;左肾亏损,则以六味丸、左归丸,或作丸料煎饮。《伤寒论》曰: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此奔豚之气结,动于脐 间,而上逆凌心也),宗气反聚(心胞之宗气反聚而不下行),血结心下(血结于心下而脉不 通),阳气退下(退,陷也),热归阴股(郁热时于气街),与阴相动(与阴气之脉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麻木无知,其状若尸),当亦动气证也。天一无根,即此可征。所云伤寒温病,四损不可正治者,观此可例其余矣。

脏结第五十四

脏结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细小沉紧,名 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注:寸脉浮,知邪结在阳也;关脉细小 沉紧,知邪结在阴也。既结于脏,而舌上白苔滑,又为胸寒外证,上下 俱病,故难治也。又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 者,不可攻也。注:脏结于法当攻,无阳证为表无热。不往来寒热,为 半表半里无热。其人反静,为里无热。舌上苔滑者,以丹田有热,胸中 有寒,是表里皆寒,故不可攻。《蕴要》主灸气海、关元穴,宜人参三 白汤加干姜。寒甚加附子治之。《绪论》曰:舌白苔滑者,以其仍邪热 内结,所以生苔,若内无结邪,则苔不生矣。只因里气素虚,不能熏 热,故无阳证发现。以其本虚邪结,故为难治,非不治也。谓不可攻 者,以饮食如故,知邪不在胃也,时时自利,肠中亦无留结也,邪既不在肠胃,攻之无益,徒伐元气耳。至于素有积痞,又加误下,而邪结新 旧,两邪相搏不解,故死。然亦不可概为死证,而委之不救也。调其阴 阳,使之相入,黄连汤主之。有腹痛引胁下不可按者,附子泻心汤。素 有积痞,痛引阴筋者,四逆汤加吴茱萸。按:《蕴要》治法与《绪论》 治法略有不同,而《绪论》较稳,贵在临病者详证活法耳。要之此皆论 伤寒治法也。若温病而见脏结之证,一有舌苔,便知热邪内结,即酌用神解散、大复苏饮之类清解之,亦可与太极丸缓下之,庶几可生。

狐惑病第五十五

狐惑者,伤寒温病失于汗下不解所致。食少胃虚,虫啮五脏,故唇 口生疮。虫食其脏,则上唇生疮为惑;虫食其肛,则下唇生疮为狐。谓 之狐惑者,如狐之犹豫不定也。其候齿燥声哑恶食,面目乍赤乍白乍 黑,舌上苔白,唇黑,四肢沉重,喜眠,胃虚虫食,杀人甚速,黄连犀 角汤主之。外用雄黄锐丸,纳谷道中。

百合病第五十六

百脉一宗,举身皆病,无复经络传次,故曰百合。大抵病后虚劳, 脏腑不调所致。其病似寒不寒,似热不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默默 不知苦所在,服药即吐,如见鬼状,俱因病在阴则攻阳,病在阳则攻阴,药剂乖违,故成百合病,通宜小柴胡汤加百合、知母、粳米,血热 用百合地黄汤。

《绪论》曰:百合病,即痿证之暴者。以肺热叶焦, 气化不行,以致小便不利。又肺为百脉之总司,故通身经络废弛,百脉一宗,举身皆病,宜百合地黄汤。盖取百合之清肃肺气以利水道,则周 身之阳火自化耳。按:此亦伤寒温病之后证也。

主客交病第五十七

凡人向有他病虺羸,或久疟泻痢,或内伤瘀血,或吐血便血,男子遗精白浊,真阴枯涸,女子崩漏带下,血枯经闭之类,以致肌肉消烁, 言邪火独存,故脉近滑数也。此际一著温病,医家病家见其谷食暴绝,更 I 加身痛发热,痞闷不眠,指为原病更重,误以绝谷为脾虚,以身痛为血虚,不眠为神虚,遂投参、术、归、地、茯神、酸枣仁之类,愈补愈危。知者稍以温病治之,发热稍减,不时得醒,但治法不得要领,病终 枣 不解。六脉滑数不去,肢体时痛,胸胁刺痛,医者以杂药频试,补之则 邪火愈炽,泻之则脾胃愈损,滋之则邪气愈固,散之则经络愈虚,疏之 则精气愈耗,日复一日,久之又久,伏邪与血脉合为一致,彼此胶固。 脉数身热不去者,邪火与正气并郁也'肢体时痛者,邪火与荣血相搏 也;胸胁刺痛者,邪火上结于膈膜也。主客交浑,最难得解。治法当乘 其大肉未消、真元未败,急用三甲散多有得生者,更附加减,随其素而 调之。

妇女伤寒温病第五十八

妇女六经治例,与男子无异,但多兼经候,调治为难。经行之际, 用药必和中兼调血为主。如伤寒自气分传入血分,表证居多,用生地四 物汤合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之类,随证消息之。如温病 由血分发出气分,里证居多,用神解散、小清凉散、升降散、增损双解 散之类,随证消息之。至于伤寒传里热证治法,与温病虽异而大略同, 否则邪伤卫任而为热入血室矣,若胎前产后又当别论。此亦大概言之, 神明则存乎人耳。

热入血室第五十九

冲为血海,即血室也。冲脉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下血谱 语,在妇人则月水适来。惟阳明病下血谐语,兼男子言,不仅谓妇人 也。但以妇人经气所虚,邪得乘虚而入,故病热入血室为多。然妇人热 入血室,有须治而愈者,有不须治而愈者。如《伤寒论》曰:妇人中 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冷邪气内陷,表证罢 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谐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 而泻之。又曰: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二 者是须治而愈者也。又曰: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 澹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此不 须治而愈者也。夫胸胁满如结胸,谐语,此言适来即断,是邪气留结于 胸胁而不去,血结在里为实证,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不善刺者, 以小柴胡汤加桅子、丹皮、归尾、桃仁、红花、益母草、穿山甲以消 之。如热盛神昏,但头汗者,加酒大黄微利之。以有瘀血,故头汗出 也。寒热如疟,发作有时,此言经行未尽而适断,虽有结血未为全实, 以小柴胡汤加丹皮、梔子、生地、归尾、益母草以清之胃不甚虚者,二 证并去人参,二者既有留邪,必须治之可也。在温病,并宜增损大柴胡 汤,加归尾、桃仁、穿山甲。若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澹语, 此则经水既来而不断,里无留滞之邪,故昼日明了,但暮夜则谱语。俟 经尽热随血散自愈,不可刺期门犯胃气,及用柴胡犯上二焦也。在温病 亦宜小柴胡汤去人参,加陈皮、丹皮、梔子、黄连、益母草以清其热。 又妇人伤寒,表虚自汗身凉,四肢拘急,脉沉而迟,太阳标病,少阴本 病,经水适断,桂枝加附子红花汤。又妇人伤寒,汗解表除,热入血 室,扰其荣血,经水过多,不受补益,宜芍药甘草汤和之。

妊娠病第六十

妊娠伤寒温病,六经治例皆同,但要保胎为主。伤寒外感风寒,表 证居多,宜汗、宜解、宜和,不过麻黄、桂枝、葛根、小柴胡等汤,合 四物汤随证治之自愈。温病内蕴邪热,里证居多,不可发汗,急用护胎 之法,井底泥涂脐至关元,干再易之,或以青黛、伏龙肝为末,水调涂 之。若大热⑴干呕,错语呻吟,增损三黄石膏汤、清化汤。若热甚躁 急,胎动不安,必须下之,慎勿惑于参、术安胎之说。夺其里热,庶免 胎坠。盖邪火壅郁,胎自不安,转气传血,胎胞何赖?酌用升降散、增 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或去芒硝,以逐去其邪,则焰矯顿为清凉,气 回而胎自固,反见硝、黄为安胎之圣药,历治历效,子母俱安。【至情至理,屡经屡验】若治之不早,以致腹痛如椎,腰痛如折,服药已无及矣。

古人所以有悬钟之喻,梁腐而钟未有不落者。在里证,温病与伤寒治法大略同。或曰孕妇而投硝、黄,设邪热未逐,胎气先损,当如之何?余 曰不然。结粪瘀邪,肠胃中事也;胎附于脊,肠胃之外,子宫内事也。

大黄直入肠胃,郁结一通,胎得舒养,是兴利除害于顷刻之间,何虑之有?【此段议论,足开后人茅塞矣】

《内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正此之谓。但毒药治病,衰去七八,余邪自散,幸勿过剂。凡妊娠万有四损 者,不可以常法正治,当从其损而调之。产后同法,非其损而误补必危芒硝有化胎之说,不可轻投”若至燥实,非此不可解救,有病当之,全无妨碍,不必去也。

产后病第六十一

产后,伤寒不可轻汗,温病不可轻下。盖有产时伤力发热,去血过 多发热,恶露不行发热,三日蒸乳发热,或起早动劳,饮食停滞,一皆 发热,要在仔细辨之。大抵产后大血空虚,若误汗误下,则亡阳亡阴之 祸,更难解救。凡有发热,且与四物汤。归、芎为君最多,生地、白芍 须用酒炒,合小柴胡汤,加金银花、泽兰叶、益母草,少佐干姜最妙。

盖干姜之辛热,能引血药入血分,能引气药入气分,且能去瘀血生新 血,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之旨。如有恶露未尽 者,黑龙丹必兼用之,如有积热停滞者,麻仁丸、大柴胡汤必兼用之, 不可执泥丹溪之说。【丹溪产后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证以本治之,固是确论,抗泥之则误人】胃虚食少者,必加白术、茯苓;痰饮呕逆者,必加陈皮、半 夏。但药中必主以四物、人参,乃养血务本,滋阴降火之要务也。即偶尔伤寒,或遭温病,亦须调理血气为主。伤寒内虚外感,以大温中饮、 理阴煎。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等汤。头痛用羌活、川夸之类加减治 之。温病怫热内炽,用三合汤加减治之最妙。如万不能不下,升降散无妨。增损双解散去芒硝、黄连,加生地、川芎,尤为对证之药。其余脉证治法,与男子同。

小儿温病第六十二

凡小儿感冒、伤风、伤寒、咳、呕、疟、痢等证,人所易知,至染温病,人多不料,亦且难窥,所以耽误者良多。且幼科专于痘疹、疳 积、吐泻、惊风并诸杂证,在温病则甚略之,一也。古人称幼科为哑科,盖不能尽罄所苦以告医,医又安得悉乎问切之义,所以但知不思乳 食,心胸膨胀,疑其内伤乳食,不知其为温病热邪在胃也。但知呕吐恶心,口干下利,以小儿吐利为常事,不知其为温病协热下利也。但知发 热,不知其头痛身痛也。凡此何暇致思为温病,二也。小儿神气娇怯, 筋骨柔脆,一染温病,延挨失治,便多二目上吊,不时惊搐,肢体发 痉,甚则角弓反张,必延幼科,正合渠平日学习见闻之证,多误认为急慢惊风,转治转剧,或将神门、眉心乱灸,艾火虽微,内攻甚急,两阳相搏,如火加油,死者不可胜纪,三也。【观此三段议论,曲体人情尽致,真小儿之福也】

凡杂气流行,大人小儿所受之邪则一,且治法药饵亦相彷,加味太极丸主之,升降散亦妙,四五岁以下者,药当减半,三二岁以下 者,三分之一可也,临病之工,宜酌量焉。

加味太极丸 小儿温病主方 凡治温病方,皆可随证酌用。

白僵蚕二钱酒炒、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三分、川大黄四钱、天竺黄一钱、胆南星一钱、冰片一分。

上七味,称准为细末,糯米浓汤和丸如芡实大。冷黄酒和蜜泡化一 丸,冷服。薄希(薄荷)熬酒亦可。

本方去天竺黄、胆南星、冰片,即升降散,炼蜜丸即太极丸是也。用之便而且嘉,看证消息治之。

复病第六十三

凡废后无故复发热者,以伏邪未尽也,谓之自复。当问前得某证, 所复某证,稍与前药以彻其余邪,自然获愈。有温病癌后,或三五六 日,反腹痛里急者,非前病原也。此别有伏邪所发,欲作滞下,邪尽痢 止,不止者,宜当归导滞汤。又有温病废后,脉迟细而弱,或黎明或半 夜后,便作泻泄,此命门真阳不足也,宜肾气丸,或右归丸作汤剂服亦可。《伤寒论》曰: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 汗解之(枳实栀子豉汤);脉沉者,以下解之(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又曰:伤寒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又曰:大病瘥后,从腰以 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按:如气复,虽通身浮肿似水气而不喘,别无所苦,与 水气不同。丹溪云:气易有余.又云:血者难成而易败,大病愈后,气先血而复,血不足以配 气,故暂浮肿,静养自愈,须辨之)。

又曰: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饮也,理中丸主之。夫伤寒自外传内,邪在阳分居多,癢后易于 复元,复病尚少。温病邪热自内达外,血分大为亏损,无故最善反复。 如到热退身凉,饮食能进时,服太平圆酒三次,十日之间,精血渐充, 而病如洗,何至劳复。若因梳洗沐浴,多言妄动,遂至发热,前病复 起,惟脉不沉实为辨,此为劳复。《伤寒论》曰:大病癢后劳复者,枳 实梔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少许。此破结除烦散热之妙剂 也,加大黄则又推荡经滞矣。余谓气为火之舟楫,今则真气方长,劳而 复折,真气既亏,火亦不前,如人欲济,舟楫已坏,其能济乎。是火 也,某经气陷,火随陷于某经,陷于经络则表热,陷于脏腑则里热,虚 甚热甚,虚微热微,轻则静养可愈,重则大补气血,俟真气一回,则血脉融和,表里通畅,所陷之火,随气转输,自然热退而病痊矣。若直用 寒凉剥削之剂,变证蜂起矣。伤寒多伤气,宜五福饮、大营煎之类;温 病多伤血,宜补阴益气煎、六味地黄丸料之类,随证加减之。若因饮食 所伤,或吞酸饱闷而发热者,此为食复。轻则梔子厚朴汤加神曲,或小 柴胡汤合梔子厚朴汤;重则神昏谐语,腹满坚痛,欲吐不得,欲下不 能,此危候也,以升降散、大柴胡汤、黄龙汤、凉膈散之类,酌量与 服。有病则病当之,亦无妨也。大抵复病治法,温病与伤寒大同小异, 贵在临证活法耳。《内经》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 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也。若此者皆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 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 其逆从,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 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吴又可曰:里证下后稍差,而急欲食者, 此非得已,以伏邪初散,阴火乘虚扰乱故也。慎勿便与粥食,只宜先进 稀糊,次进浓者,须少与之,不可任意过食,过食则复。此一著最为紧 要,世多忽之。至于怒气病复,房劳病复者,乃度量褊浅,不自贵重之 辈,观其脉证,随证救之。更有娇养成性,过于谨慎之辈,或伤寒表证 方解,或温病里证方退,原不甚虚,辄用参、附温补,是因补而复,以 致不救者,又不知凡几,病家医家,尤当深惺。大抵治病之法,不可执 一,总要脉证的确耳。古方未有不善者,偏于温补而死,与偏于清泻而 死,其失等也。人之一身阴阳血气,寒热表里虚实尽之,临证者果能望 闻问切,适得病情,则温清补泻,自中病情矣,何得卤莽粗疏,草菅人命哉。噫!难矣。

按:以上证候七十余条,俱从《伤寒论》中驳出温病证治之异来, 令阅者了然于心,不以温病为伤寒,不以伤寒方治温病,则患温者自以 不冤矣。但有轻者,有重者,有最重者,到底无阴证,与伤寒外感不 同,并非六气为病也,亦杂气中之一耳。始则发热,头痛身痛,舌上白 苔,渐加烦躁渴饮水浆。或发热而兼凛凛,或先凛凛而后发热,或昼夜 纯热,或潮热,或往来寒热,或眩晕,或呕吐,或痰涎涌盛,或呕汁如 血,或口舌干燥,或咽喉肿痛,或咳嗽脓血,或喘呃吐蛔,或心腹痞 满,或胸胁胀痛,或大便不通,或小水自利,或前后痙闭,或协热下 痢,或热结旁流,或下血如豚肝,或如胶黏,或水泄无度。有舌黄苔黑苔者,有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者,有舌色紫赤者,有唇崩者,有唇黑 者,有鼻孔如烟煤之黑者,有目暗不明、目赤、目黄、目瞑、目直视、 目反折者,有头汗、盗汗、自汗者,有手足心腋下汗者,有耳聋不闻声 者,有头肿大如斗者,有喉痹颈肿滴水不能下咽者,有发狂如颠如痛 者,有哭笑无常如醉如痴者,有弃衣登高踰垣上屋者,有厥逆身冷如冰 者,有谐语昼夜不眠者,有昏迷不省人事者,有詈骂不避亲疏者,有蓄 血、吐血、岫血、毛孔血、目血、舌血、齿缝血、大小便血者,有发黄 者,有发斑者,有发疹者,有斑疹杂出者,有发颐、疙瘩疮者,有浑身 火泡疮带白浆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绝谷一月不死者,有无故最善反复 者,有愈后渐加饮食如常者,有愈后饮食胜常二三倍者,有愈后耳聋眼 花者,有愈后退爪脱皮落发者。至其恶状,甚有口噤不能张,腿屈不能 伸,唇口不住牵动,手足不住振战,遗尿遗粪,圆睁口张,咬牙嚼舌, 声哑不语,舌伸外搅沫如水浪,项强发痉,手足反张,肉响筋惕,骨痿 足重,舌卷囊缩,循衣抹床,见神见鬼。凡此怪怪奇奇不可名状等证, 有相兼三五条者,有相兼十数条者,不可枚举。总因血气虚实之不同, 脏腑禀赋之有异,其受邪则一而已。及邪尽,一任诸证如失。所云知其 一万事毕,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所以温病无多方 也。然而阴阳乘除,寒热倚伏,表里参错,虚实循环,见之真而守之 定,通乎权而达乎变者,盖几希矣。

又按:古人谓望闻问切,乃临证之首务,诊治之要领也。明此四 者,则六变具存,而万病情形,俱在吾目中矣。医之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误治耳。误则杀人,天道可畏,不误则济人,阴功无穷。学者欲明 是道,必须先察此要,以定意见,以为阶梯,然后再采群书,广其知识,熟之胸中,运之掌上,非止为人,而为己不浅也,慎之宝之。

又按:伤寒自外之内,先伤气分;温病由内达外,先伤血分。故伤 寒初感,利用发表;温病初发,利用攻里。伤寒后证多补气,温病后证 多养血。温病与伤寒实出两门,自晋迄今,温病失传,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动云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仲景《伤 寒论》也。所以温病一二日内,遇阳明腹胀满痛之证,少阴口燥咽干之证,厥阴舌卷囊缩之证,再不敢议下,明知厥深热深之阳证,下之已 迟,万一侥幸,不过为焦头烂额之客,千余年来,孰任杀人之辜耶。

又按:古今医书,非不有温病之条,然皆编入于伤寒之中,议论无 非伤寒,所用之药,虽曰治温病,实治伤寒之的方也。余谓此等方论, 但治伤寒未尝不验,若谬以治伤寒之方而治春夏之温病,是犹抱薪投 火。盖温病自内达外,虽有表证,实无表邪,终有得汗而解者,必里热 清而汗始出,前一节治法与伤寒不同。本朝陈良佐曰:春分后,秋分 前,一百八十二日半,诸病皆不可发汗,汗之多亡阳矣,温病尤忌。凡 治正伤寒发汗解表,温中散寒之药一概禁用。今特摘其尤者,如麻黄、 桂枝、羌活、独活、白芷、葛根、细辛、浮萍、苍耳、苍术、艾叶、胡 椒、故纸、茴香、肉桂、附子、干姜、豆蔻、益智等味。古人亦未曾道破,余深体验而知其不可,以温病无风寒与阴证也。但今医家病家,未 有不以温病为伤寒者,未有不以伤寒方治温病者,此固风气之使然,亦 习俗之旧染也。舌敝唇促,难以遍谕。须知生死有命,误犯禁药,不过 轻重之分,苟从死后而追悔前方,愚矣。

又按:仲景《伤寒论》用参、姜、桂、附者,八十有奇,而温病非 所论也。伏邪内郁,阳气不得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未解之前,麻黄、桂枝不可沾唇;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最忌参、 姜、桂、附,得之反助其壅郁,余邪伏留,不惟目下淹缠,日后必变生异证。或周身痛痹,或四肢拘挛,或留火结痰,或两腿钻痛,或劳嗽涌痰,或毒气流注,或痰核穿漏,皆骤补之为害也。大抵温病愈后,调理之剂,投之不当,莫若静养,节饮食为第一,而慎言语,谨起居,戒气恼,寡嗜欲,皆病后所宜留神也。【圣贤养身养德之学亦不过是,不意于医学中得之】

长沙《伤寒论》,天苞地符,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杂以后人知 见,反为尘饭土羹,莫适于用,兹以自然之理,引伸触类,阐发神明。 温病一证,另辟手眼,却不于长沙论外,旁溢一辞。后有作者,不为冥索旁趋,得以随施辄效,其利溥pu哉。文之悲壮,淋漓无论也。畏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