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中医三阳经定义的由来!

尺寸俱浮…非张机原作,是自作聪明的王叔和。
尺寸俱浮,你见过没有?这个脉可是十分凶险的。关格才会出现的脉。
脉阴阳俱浮,就是寸口人迎都浮,有什么难理解的。但浮和浮弱当然不同了,浮弱,浮缓,浮濡,
 
最后编辑:
尺寸俱浮…非张机原作,是自作聪明的王叔和。
尺寸俱浮,你见过没有?这个脉可是十分凶险的。关格才会出现的脉。
脉阴阳俱浮,就是寸口人迎都浮,有什么难理解的。但浮和浮弱当然不同了,浮弱,浮缓,浮濡,
我记得好像你之前斥责过有的人把一些字句不能理解就归为“错简”的做法,这里你为何就觉得非张仲景原作?不能强行为了符合自己满意的解释而去说那不是原文。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而不是你说的尺寸俱浮是关格。
“ 脉阴阳俱浮,就是寸口人迎都浮 ”我都说了,这种解释在逻辑上有重复的问题,古人写书文字都那么简省了,没必要又重复一遍。
 
我记得好像你之前斥责过有的人把一些字句不能理解就归为“错简”的做法,这里你为何就觉得非张仲景原作?不能强行为了符合自己满意的解释而去说那不是原文。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而不是你说的尺寸俱浮是关格。
“ 脉阴阳俱浮,就是寸口人迎都浮 ”我都说了,这种解释在逻辑上有重复的问题,古人写书文字都那么简省了,没必要又重复一遍。
对于汉代原著经典,我是这个态度,遵垂原著,但后世的我现在根本就不看,因为后世的一些医家在医理上已经走偏了。
关格是全身脉道堵塞较重,比三盛还大。
反应在寸关尺大致也是如些,
尺寸俱浮还可能是,阴阳交。一般尺浮了,寸必沉。寸口浮了尺脉很少浮。双浮阴阳俱病。但凡人得病,最怕阴阳内外俱感,如此大气周转就出现问题,
气行,内受阻则借外通行,外阻则借内行,内外俱阻则危。伤寒中很多死症就是如此,比如,四厥下利见烦躁者。下利,里病,烦躁,阳病。
 
至真
我记得好像你之前斥责过有的人把一些字句不能理解就归为“错简”的做法,这里你为何就觉得非张仲景原作?不能强行为了符合自己满意的解释而去说那不是原文。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而不是你说的尺寸俱浮是关格。
“ 脉阴阳俱浮,就是寸口人迎都浮 ”我都说了,这种解释在逻辑上有重复的问题,古人写书文字都那么简省了,没必要又重复一遍。
尺寸俱浮…记得没错的话是在《伤寒例》中,不是《伤寒论》,好像是王叔和撰写的,其中掺入了其个人不少的主观观点,同样在《金匿》他也画蛇添足。
 
对于汉代原著经典,我是这个态度,遵垂原著,但后世的我现在根本就不看,因为后世的一些医家在医理上已经走偏了。
关格是全身脉道堵塞较重,比三盛还大。
反应在寸关尺大致也是如些,
尺寸俱浮还可能是,阴阳交。一般尺浮了,寸必沉。寸口浮了尺脉很少浮。双浮阴阳俱病。但凡人得病,最怕阴阳内外俱感,如此大气周转就出现问题,
气行,内受阻则借外通行,外阻则借内行,内外俱阻则危。伤寒中很多死症就是如此,比如,四厥下利见烦躁者。下利,里病,烦躁,阳病。
仲景还是遵从九卷阴阳大论的,这个比内经还早,因为在内经成书之前就是以九卷和阴阳大论之类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伤寒论可以说并没有偏离内经。其医理也没有偏离。哪怕是脉法,序言也说过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之类的话,说明仲景还是遵从内经诊病法的。最早不是只诊寸口脉,而是很多个脉都要诊断。后世为了简化,全在寸口上做文章了,二十八脉到甚至自创名词的各种脉,所以才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情况。

上面说的关格的定义是内经原文,你是尊崇内经原文还是自己的理解?
尺寸俱浮,那双关必沉。这种情况就是阴阳不交,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情况。至于阴阳脉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是寸口、人迎,可能是右、左手,也可能是尺、寸,也可能是寸口脉、趺阳脉。当然,还可能是脉象的性质。

辨脉法: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也。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这说明阴阳脉同样程度的浮大而濡,叫缓脉。而阴阳脉就是后面说的脉的性质,正好解释了前面这句话。
 
尺寸俱浮…记得没错的话是在《伤寒例》中,不是《伤寒论》,好像是王叔和撰写的,其中掺入了其个人不少的主观观点,同样在《金匿》他也画蛇添足。
但这样说的话,那内经也不干净,至少运气学篇无论是从篇幅长度还是语言特点,都跟前文不同。应该也是后人加入的。

就说 《素问》中第七十二篇《刺法论》和第七十三篇《本病论》,在王冰次注《素问》时已是有目无文。 至于《灵枢》,虽有《九卷》、《九虚》、《九灵》和《针经》等几个传本系统,但隋唐以后都亡佚了。宋代林亿、高保衡等人校正医书时也因其残缺过甚而欲校不能。南宋史崧所献的《灵枢经》与王冰所引之《灵枢》,以及王唯一所引之《灵枢》在内容上均有所不同。可见内经原文并非真正原文,都经过了王冰个人的梳理润色,难免有部分阙如或文意不通的地方(可能是传抄错简导致,也可能是错字漏字导致,当然也可能是王冰自己无法理解,就如同今人无法理解就要私自篡改伤寒论条文一样)加入了个人的主观见解。
 
仲景还是遵从九卷阴阳大论的,这个比内经还早,因为在内经成书之前就是以九卷和阴阳大论之类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伤寒论可以说并没有偏离内经。其医理也没有偏离。哪怕是脉法,序言也说过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之类的话,说明仲景还是遵从内经诊病法的。最早不是只诊寸口脉,而是很多个脉都要诊断。后世为了简化,全在寸口上做文章了,二十八脉到甚至自创名词的各种脉,所以才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情况。

上面说的关格的定义是内经原文,你是尊崇内经原文还是自己的理解?
尺寸俱浮,那双关必沉。这种情况就是阴阳不交,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情况。至于阴阳脉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是寸口、人迎,可能是右、左手,也可能是尺、寸,也可能是寸口脉、趺阳脉。当然,还可能是脉象的性质。

辨脉法: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也。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这说明阴阳脉同样程度的浮大而濡,叫缓脉。而阴阳脉就是后面说的脉的性质,正好解释了前面这句话。
现在所有经典的始祖皆出自仓公的藏本。
正宗的脉法是寸囗五脉法,即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基本可以反应全身的气血及问题,三部九候以及很多络脉法,则是更加精确定位。内经中你去看基本就是五脉法,史记仓公传也是五脉法。
 
现在所有经典的始祖皆出自仓公的藏本。
正宗的脉法是寸囗五脉法,即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基本可以反应全身的气血及问题,三部九候以及很多络脉法,则是更加精确定位。内经中你去看基本就是五脉法,史记仓公传也是五脉法。
五脉法 对应的病应该是内伤病,属于比较严重的病了。伤寒论里面大多是外感病,所以应该不是用这种脉法。
 
对,现在的内经当然不是最先的内经,我早我说最早的内经已毁于战火,现之内经是宫中太医所撰。
你看,现之内经有长针导气,这可比仓公要先进,仓公史记中见积基本上的不施救的,对他来讲是元法医治,是设备没有,针导所用的长针,以及各种针具的描写,在西汉还没达到这的水平,到了东汉才有。
仓公时期的针具还是相当粗糙的,据西汉出土的针具来看,远没达到今内经所述的状态。
 
对,现在的内经当然不是最先的内经,我早我说最早的内经已毁于战火,现之内经是宫中太医所撰。
你看,现之内经有长针导气,这可比仓公要先进,仓公史记中见积基本上的不施救的,对他来讲是元法医治,是设备没有,针导所用的长针,以及各种针具的描写,在西汉还没达到这的水平,到了东汉才有。
嗯,而且仓公也说了,他只治疗色脉符合医书上条文的病,不符合的就不治(因为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原因生的病,怎么治也不知道),所以治愈率非常高。那些病在现在(以后世医学和现代医学)看来,不像是什么轻病,至少比较古怪。仓公的医书原本是看不到了,他的那些理论应对的病应该也是有限的。古人容易死,所以秘而不传的应该是都是记录重病怪病的医学理论或治疗方法。这从后世秘方的传播就可见其渊源了。所以,早期仓公所有的医书中 记录的应该是这类。
 
嗯,而且仓公也说了,他只治疗色脉符合医书上条文的病,不符合的就不治(因为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原因生的病,怎么治也不知道),所以治愈率非常高。那些病在现在(以后世医学和现代医学)看来,不像是什么轻病,至少比较古怪。仓公的医书原本是看不到了,他的那些理论应对的病应该也是有限的。古人容易死,所以秘而不传的应该是都是记录重病怪病的医学理论或治疗方法。这从后世秘方的传播就可见其渊源了。所以,早期仓公所有的医书中 记录的应该是这类。
你错了,仓公的那些书重在医理,若能传下来中医何致于此,理明白了,工具方法在不断的改进,以前的不治之症也会因为设备提高而突破,
向氏父子编撰汉代宫中医书达五六十年,培翁就是当年跟随编撰的太医,自然对宫中各类医书了然于胸,东汉末年,他流落民间,不想医道从此失传,现之内经就问世了。
 
你错了,仓公的那些书重在医理,若能传下来中医何致于此,理明白了,工具方法在不断的改进,以前的不治之症也会因为设备提高而突破,
向氏父子编撰汉代宫中医书达五六十年,培翁就是当年跟随编撰的太医,自然对宫中各类医书了然于胸,东汉末年,他流落民间,不想医道从此失传,现之内经就问世了。
但为何仓公记录的医案中的病都是怪病?那时候跟现在的病都不太一样,治疗方法也没什么借鉴意义。医理固然重要,但是它论述的都是对某些特殊病的论述,而不是一般性的论述。我感觉有点像是例题手册一样,而且都是难题。
 
但为何仓公记录的医案中的病都是怪病?那时候跟现在的病都不太一样,治疗方法也没什么借鉴意义。医理固然重要,但是它论述的都是对某些特殊病的论述,而不是一般性的论述。我感觉有点像是例题手册一样,而且都是难题。
那里是怪病了,
看不懂是因为受现今的中医理论影响太深,他的医案更体现医学本质,就是脉。不像现在很多玄乎的东西。
第一的案,就肝绝,或者说肝癌,然后并发症的腹水,所以说后期痈发于肠胃间,,
他讲的全都是医理,色脉,及发病原因,预后。
 
那里是怪病了,
看不懂是因为受现今的中医理论影响太深,他的医案更体现医学本质,就是脉。不像现在很多玄乎的东西。
第一的案,就肝绝,或者说肝癌,然后并发症的腹水,所以说后期痈发于肠胃间,,
他讲的全都是医理,色脉,及发病原因,预后。
我认为他书中的医理成体系,但无法遍及所有的病。比如仓公提到有些病书上没有,他就不去治,因为没有把握。也有不少试着治的,效果不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