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的理论与《内经》同源同根

先贤追随者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9/11
帖子
236
获得点赞
69
声望
28
在《素问·调经论》中,有一段文字,其中说到:“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又说: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这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中“辨五藏病证”前面的五脏虚实证候提纲可谓是异曲同工,我们拿这两段文字逐句对比一下便能看得更清楚了。下面没有括号的是《辅行诀》里的,括号内的红字为《素问·调经论》中的论述。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藏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看上去《辅行诀》和《素问·调经论》对于五藏虚实或者说有余不足所表现的病证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其中对脾藏和肾藏的论述却是有明显差异。

首先看看脾藏,《辅行诀》说:“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而《素问·调经论》说:脾“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谈到肾藏,《辅行诀》说:“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而《素问·调经论》说:“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而在临床中脾实或者说脾之有余往往表现为“腹满飧泄”,而肾主二阴,实或者有余则往往表现为“泾溲不利”,因此可以看出《辅行诀》的论述更准确。

而如果对于《素问·调经论》中的“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和“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两句中,把前一句的“泾溲不利”和后一句的“腹胀飧泄”调换一下,则前一句是:“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四肢不用。”后一句则是:“肾藏志,志有余则(泾溲不利),不足则厥。”

如此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亦或许经文本来就是如此,至于为什么《调经论》中把脾之“腹胀飧泄”和肾之“泾溲不利”弄反了,则笔者不敢妄断其中的原因。其实,在《内经》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经过辗转传抄,其中产生一些错误也是难免的。

先贤追随者认为,《辅行诀》与《内经》这两段文字的同中有异恐怕不是偶然的,其大致相同是因为《辅行诀》与《内经》的理论同根同源,之所以出现部分差异,或许是两者的出处并不相同。

退一步讲,如果《辅行诀》的理论出自《内经》,那么也应该是较早版本的《内经》,或者说是没有传抄错误的《内经》。
 
小补肝汤: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或汗出,头目眩运者。
组成: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

小阳旦汤: 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小阳旦汤就是桂枝汤,而五味子,味酸,芍药,味酸,所以桂枝汤其实是小补肝汤的化裁。
 
如果辅行诀不是伪书,辅行诀的组方法则在内经里面找不到,只能另外思考
 
在《素问·调经论》中,有一段文字,其中说到:“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又说: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这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中“辨五藏病证”前面的五脏虚实证候提纲可谓是异曲同工,我们拿这两段文字逐句对比一下便能看得更清楚了。下面没有括号的是《辅行诀》里的,括号内的红字为《素问·调经论》中的论述。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藏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看上去《辅行诀》和《素问·调经论》对于五藏虚实或者说有余不足所表现的病证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其中对脾藏和肾藏的论述却是有明显差异。

首先看看脾藏,《辅行诀》说:“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而《素问·调经论》说:脾“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谈到肾藏,《辅行诀》说:“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而《素问·调经论》说:“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而在临床中脾实或者说脾之有余往往表现为“腹满飧泄”,而肾主二阴,实或者有余则往往表现为“泾溲不利”,因此可以看出《辅行诀》的论述更准确。

而如果对于《素问·调经论》中的“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和“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两句中,把前一句的“泾溲不利”和后一句的“腹胀飧泄”调换一下,则前一句是:“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四肢不用。”后一句则是:“肾藏志,志有余则(泾溲不利),不足则厥。”

如此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亦或许经文本来就是如此,至于为什么《调经论》中把脾之“腹胀飧泄”和肾之“泾溲不利”弄反了,则笔者不敢妄断其中的原因。其实,在《内经》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经过辗转传抄,其中产生一些错误也是难免的。

先贤追随者认为,《辅行诀》与《内经》这两段文字的同中有异恐怕不是偶然的,其大致相同是因为《辅行诀》与《内经》的理论同根同源,之所以出现部分差异,或许是两者的出处并不相同。

退一步讲,如果《辅行诀》的理论出自《内经》,那么也应该是较早版本的《内经》,或者说是没有传抄错误的《内经》。
《辅行诀》和《伤寒论》是一类,《内经》是另一类。证明同源仅靠几句话是不能服人的。还需要更多的论据啊。
 
中药的使用,不单单是气味理论。古人在生长环境,生长周期,本枝叶花种的形状性质颜色等方面也用于指导用药。
说得太棒了!古人用药有时直接取其药象。
 
小补肝汤: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或汗出,头目眩运者。
组成: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

小阳旦汤: 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小阳旦汤就是桂枝汤,而五味子,味酸,芍药,味酸,所以桂枝汤其实是小补肝汤的化裁。
小阳旦汤与桂枝汤是一回事,但与小补肝汤则不是一回事。
 
小阳旦汤与桂枝汤是一回事,但与小补肝汤则不是一回事。
药物是入味与气的,内经就是这么讲,不是看药物相不相同。
 
比如,小青龙汤里面就有桂枝,干姜,五味子,治疗心下有水饮,那它有小补肝汤的效果吗?药方为什么那么组成,有何作用,至今没人能说得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