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中的概念和逻辑问题

反推也没错,知识体系决定的。没有愿不愿,只有能不能。比如说没见过雪的人,只能通过水和冰的状态来推导它的状态。数学和物理大牛就是算出来。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没见过,但是把握了方证特点的派别,也能治一些特别疑难的病。
不能说谁高谁低,理解的方向不一样,每个派别都有爬很高的,当然,也有很多庸人。
 
问题是反推若能理解对,也没事。就怕理解不了,随意解释敷衍,甚至还要改变条文……究竟这书是他写的还是仲景写的?本末颠倒是不行的。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6.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这里头痛发热骨节痛,无汗而喘用麻黄汤,这是标准用法,但36条多了一个胸满,为什么还是用麻黄汤?答案在
37.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上面明示脉浮胸满喘可用麻黄汤,即表未解。这里问的是,为何“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
47.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5.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既然“自衄者愈”,为何55条中又要用麻黄汤?而56条中用“桂枝汤”?
63. 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发汗(通常是麻黄类汤)后喘,为什么不能再用桂枝汤?汗出而喘标准用法是麻黄汤,这里因为“无大热”,就给麻杏石甘汤,怎么还要增加石膏?不是“无大热”吗?而且无汗而喘的麻黄汤用麻黄三两,有汗而喘的麻杏石甘汤反而用麻黄四两, 为什么汗出却比无汗用的麻黄还要多?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两条都有“项背强几几”,但14条是“汗出”,31条是“无汗”。从4条的“反”字说明,“项背强几几”是31条“无汗”情形的专属症状。即“无汗”更易“项背强几几”。都说葛根能提升津液到项背,所以这两条都是要用葛根减轻“项背强几几”?那看看下面
58.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如此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 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1.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31条中仲景没提津液的问题,而58-59条明确表示“亡津液”,反而却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勿治之”之类的话,这岂不让人非常疑惑?没提津液,药方里面有提津液的药,缺了津液反而让人不要治,等阴阳自和?

再对比59-61条,都是大下后复发汗,显然有亡津液的危险,为何61条用的是干姜附子汤?不担心加剧亡津液的危险吗?

73.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五苓散好理解,但不渴用茯苓甘草汤,这个不太好理解。历代医家对此条多有论述,主要有两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一是认为文字有脱减,茯苓甘草汤主证当有心下悸,如柯韵伯(“汗出下,当有心下悸三字,不然,汗出而渴是白虎汤证,汗后不渴而无他证是病已瘥”)、陆渊雷(“茯苓甘草证,则必有阙文矣,厥阴篇云,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本是治水饮之方,其证有心下悸。”),教科书多依此说。二是渴为病深,水饮结聚重,影响津液上承;不渴则病势浅,水饮结聚轻,津液尤能上承。
对比组成,茯苓甘草汤不过是把麻黄汤中“杏仁七十个”换成了“生姜三两”,把“麻黄三两”换成了“茯苓二两 ”,这有什么用意?
 
伤寒汗出而不渴,茯苓甘草汤主之。多汗可以考虑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做加减啊。我认为变方后就该按新的方意来思考。本方与麻黄汤要说区别,本方的气一路往下,麻黄汤要的是气往上走。
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先复其阳,附子兼有复水的作用,以前见过有文章说附子剂服用后,生出很多津液
 
初持脉,就是刚要开始切脉,患者两个手交叉护心,没法切脉,初是开始的意思,不是切脉以前切的何处脉。

当然,张仲景提到了趺阳脉,也有可能是切趺阳脉,但是,趺阳脉主要是与胃肠道有关的疾病。
 
伤寒汗出而不渴,茯苓甘草汤主之。多汗可以考虑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做加减啊。我认为变方后就该按新的方意来思考。本方与麻黄汤要说区别,本方的气一路往下,麻黄汤要的是气往上走。
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先复其阳,附子兼有复水的作用,以前见过有文章说附子剂服用后,生出很多津液
主要是搞清楚伤寒汗出不渴,到底是哪里的问题,才需要用茯苓甘草汤?这样才能明白麻黄汤和茯苓甘草汤的区别。
 
主要是搞清楚伤寒汗出不渴,到底是哪里的问题,才需要用茯苓甘草汤?这样才能明白麻黄汤和茯苓甘草汤的区别。
伤寒本无汗,现在汗出,按理说应该痊愈。可是说汗出而渴用五苓散,说明这个汗太过了。后面说不渴,那就是反过来,汗不及。对比72条知,此时脉是浮数的。而49条说“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可是这里表明没有痊愈。本条文中,伤寒汗出不解,也不渴,脉浮数;参考57条(半日许又烦而浮数脉,桂枝汤——这个“宜”说明,桂枝汤用的是大致方向对,但可能需要加减),故应该用桂枝汤底加减(因为没有感觉烦)。因为脉数但不觉得烦,说明不是热所致,但又不渴,说明膀胱没问题。脉浮数,仍在太阳阳明范围内,因而剩下只有胃和小肠的问题。前面提到是汗不及,故需要“汗”胃和小肠,因此桂枝汤中去芍药、大枣,加茯苓,就是茯苓甘草汤。而它与麻黄汤的区别在于,麻黄汤发汗的位置和茯苓甘草汤不同。
 
附子兼有复水的作用,以前见过有文章说附子剂服用后,生出很多津液
这种说法我也见过,但附子导致生出很多津液,这是这是一个结果。附子本身不增添津液,不然的话,增液汤中为啥不用附子?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这说明汗过头了,白天烦躁是因为阳气聚集在心,夜晚安静是因为阳入阴,所以减轻。
不呕(不在胃),不渴(不在膀胱),无表证(不在三焦腠理),脉沉微(在脾肾),身无大热者(不在心),所以这是脾肾虚冷导致阳气聚集在心所以白天烦。干姜附子汤主之,以复阳归位,阴阳和则津液生。
 
前面的提问,可以参考一下这两篇论文,当然他不一定对,但也许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理解:
建议@柴桂方应 可以结合你的理论,去增添或修正一下,我觉得可以有更好的改进。
谢谢,我大致看了看,没法改进,太极图是圆形的循环,是单方面的,而经脉是分内外的,由于经脉的内外分支,形成了表与里,也就产生了太阳与阳明的病位。
我开始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也是按照太极图的阴升阳降来分析的,后来明白了经脉与络脉,才明白了伤寒论的,
两篇论文还结合了针灸的十二经络的定时,这不符合营卫之气的正常偱行,因为营卫之气的偱行是按照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规律,这里的昼行于阳是指营卫白天偏向于肌表的经脉,夜间偏向于胃肠道的经脉,所以内经中指出了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就是运行卫气下行于阳明胃肠道。

我们学习中医就要从内经中找理论,在伤寒论中学理方。
可能大致看了看,抽时间打印出来仔细看看。
 
谢谢,我大致看了看,没法改进,太极图是圆形的循环,是单方面的,而经脉是分内外的,由于经脉的内外分支,形成了表与里,也就产生了太阳与阳明的病位。
我开始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也是按照太极图的阴升阳降来分析的,后来明白了经脉与络脉,才明白了伤寒论的,
两篇论文还结合了针灸的十二经络的定时,这不符合营卫之气的正常偱行,因为营卫之气的偱行是按照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规律,这里的昼行于阳是指营卫白天偏向于肌表的经脉,夜间偏向于胃肠道的经脉,所以内经中指出了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就是运行卫气下行于阳明胃肠道。

我们学习中医就要从内经中找理论,在伤寒论中学理方。
可能大致看了看,抽时间打印出来仔细看看。
你说的内外分支,其实它里面也有体现,无非是营在脉内,卫在脉外。白天卫在外,夜晚就入内了。还有阴气与阳气的运行,特别是阳经与阴经的差别,这在内经都叙述得很详细。他提出的太阳阳明少阳指的是一种阶段,不是固定的位置(即你说的表里),在相应阶段会有相应的症状,因为相应的经脉或脏腑收到阻碍。卫之气的正常偱行,他是严格参考了内经的,你可以对比相关篇章看看,这里倒不会有问题。在三阳病方面,他这个理论能很容易解释许多条文,只是在三阴,我感觉有点问题。
 
楼主有心人且极端负责认真,好把,这些问题在临证中遇到,就如风吹云散
 
伤寒定义没说一定有汗没汗吧,不渴,只能说不热或热不甚,不渴也不一定要汗,茯苓甘草汤服后会不会一定出汗我没经验。对比72条此时脉是浮数,这个我持疑,毕竟五苓散还有脉浮的情况。
 
伤寒定义没说一定有汗没汗吧,不渴,只能说不热或热不甚,不渴也不一定要汗,茯苓甘草汤服后会不会一定出汗我没经验。对比72条此时脉是浮数,这个我持疑,毕竟五苓散还有脉浮的情况。
你没仔细看我在一楼说的,还是割裂条文来读。那永远只能把它当经验记录。
 
这种说法我也见过,但附子导致生出很多津液,这是这是一个结果。附子本身不增添津液,不然的话,增液汤中为啥不用附子?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这说明汗过头了,白天烦躁是因为阳气聚集在心,夜晚安静是因为阳入阴,所以减轻。
不呕(不在胃),不渴(不在膀胱),无表证(不在三焦腠理),脉沉微(在脾肾),身无大热者(不在心),所以这是脾肾虚冷导致阳气聚集在心所以白天烦。干姜附子汤主之,以复阳归位,阴阳和则津液生。
不渴就不在膀胱?五苓散也不见得都渴。渴的本证是中上焦热盛津伤。用渗利法治渴是中焦并无津伤,所以可以利。
无表证不在三焦腠理,这个把三焦腠理和体表混淆了。三焦只能论上下,是内循环的通路。不能作为内外的 通路。三焦滞而影响卫分,这个可以有,但是也有三焦通畅的表证。也更有三焦不畅而无表证的情况。
 
除了概念和逻辑问题,研究的方法也要是对的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虑问题不能太绝对,多角度或多维度的思考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用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辩证,脏腑辩证的时候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排除法,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一多就很混乱了。
 
最后编辑:
不渴就不在膀胱?五苓散也不见得都渴。渴的本证是中上焦热盛津伤。用渗利法治渴是中焦并无津伤,所以可以利。
无表证不在三焦腠理,这个把三焦腠理和体表混淆了。三焦只能论上下,是内循环的通路。不能作为内外的 通路。三焦滞而影响卫分,这个可以有,但是也有三焦通畅的表证。也更有三焦不畅而无表证的情况。
你还是割裂起来看。没有任何前提下,不渴不在膀胱当然是不对的。很多人都脱离前后发展逻辑,跳出来空谈什么对还是不对。这就是把条文当作没有逻辑的经验记录理解,还是重新看一楼吧
 
看来我在一楼说的都白说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是没法改变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