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祖传正宗脉学

夫子医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6/05/16
帖子
54
获得点赞
15
声望
8
年龄
52
所在地
江西药都
有感于当前中医发展状况,民间中医断裆,学院派中医完全背离纯中医之途,正宗跟师学徒经学院培训还可,《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中的带徒医师大部分都是学院派,传统中医不失传,何以兴盛,幸当今国家领导重视中医发展,我也于前几年取得《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证书》,为促使传统中医的发展,现发些我祖传正宗脉学,有缘者慧眼识金,学中医者不过脉学此关,难登堂入室,进入真正中医殿堂。更有学中医者认为"切而知之谓之巧.'',是神圣工切之末端,不过切脉精巧之关,何进工圣神之境,弃脉学不重视切脉,是自己根本不懂,不能凭脉下药,掌握病人病情和下药的状况,心中无依,只能望闻问,还认为"望而知之谓之神..'',心知了了,指下难明,是众多学中医者的困惑,从古至今,关于脉学的书籍众多,从《濒湖脉学》.《脉经》.《脉确》.《脉理求真》.《脉诀汇辨》等等到现代医家的脉学书,脉理一致,但学者如中迷魂阵,困惑,希望我祖传脉学能令中医人如饮甘露,心旷神怡,豁然开朗,我中华传统中医幸也,兴也
 
支持,期待!
 
摘抄一段,先抛砖引玉,中医讲阴阳,脉学同理,暂且不讲何脈脉属阴属阳,脉学:然不知下列七端,犹不足尽阴阳之奥秘。
一不知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则阴阳虚实莫明也,盖上者来至者阳也,下者去止者阴也,所谓上者,自尺部上于寸部,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此滑伯仁六字诀所當知者一。
二不知部位之阴阳即不知脉之阴阳也,其以尺寸分阴阳者气,如内经云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又云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旺,五十八难云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溼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甚而紧濇。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伤寒论云太阳伤寒,脉阴阳俱紧,又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是也。其以浮沉分阴阳者,如脉要精微论云,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六难曰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伤寒畜水畜血下焦病也。不独诊于尺而诊于沉部之微与结;金匮云目晴晕黄衂未止,不应于寸而应于尺之沉部,又云腹中痛,其脉当沉等例是也;其以左右分阴阳者,如内经曰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寸应心脈,心主血阴也;右寸肺脈,肺主气阳也,然五色篇又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则又以人迎主外为阳,气口主中为阴也;盖伤寒发热,血液上充,人迎气口居左右二关前,当然旺盛,惟平人左寸洪大,较右寸之短清者原更旺;左关弦长,较右关之缓濡者原更强,热邪在表,尚未傳裏之时但觉人迎旺于寸口及至热邪傅裹伤及肺胃则反觉气口大于人迎矣。温热病初起即气口反大者,因其寒邪久伏,早郁而成热也,此阴阳部位所當知者二。
 
三不知病脉阴阳之逆纵不足以决......打字太慢,上复印拍照

QQ图片20160516174713.jpg
 
由版主最后编辑:
业余爱好者,如有冒犯请多原谅。右边第二列倒数第四字应为“涩”字,不是清字。即“较右寸之短清者原更旺”应该为“较右寸之短涩者原更旺”。
 
从右数第七列,倒数第四字是“从”,不是“纵”。这么珍贵的家传秘书拿来分享,必须要赞。:080: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