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陈存仁辑

却波渔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13
帖子
343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0
年龄
71
医林怪杰陈存仁 转自:中医中药

关键词:陈存仁 中医 生平

陈存仁是我国近代中医界中的一位颇有传奇性的人物,在三十年代就有“中医界才子”之称。他既不出身于中医世家,又非名门贵胄,但靠自己的奋斗,在名医如林的上海,崭露头角,一步步跻入名医之例。

1908年5月,陈存仁出生在上海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他父亲是开绸布店的。还在陈存仁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就因破产和多病辞世而去。他是由嗣父(一说为伯父)抚养长大的。陈存仁共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长兄君毅先后服务于纱厂、商行,小第士范则亦学中医。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陈存仁从小就寡言少语,却富有主见。他聪颖好学,记忆力也很好。少年时期,他曾拜国学大师姚公鹤为师学习训诂、考据、诗词、书法等,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1923年陈存仁考入了名医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陈存仁在学校学习十分刻苦努力,他不但如饥似渴地学习课堂上和书本里的知识,为了获得医学真谛,他又先后拜沪上名医谢谢利恒、丁仲英两位先生为师,虚心求教。由于早年生活困难,在学校里他不得不经常挤出时间来,给报馆或刊物写些小文章,换取微薄的稿酬,以“积润助学”。这段时间给他的记忆是很深的,正由于此,陈存仁在成名之后,特意创立了“百技助学金”,专门资助那些因家境贫寒而难以维持学业的优秀大学生。有数十名青年学生曾得到“百技助学金”的资助。

1927年,陈存仁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此后,他在丁仲英诊寓助诊了一段时间。一年后,他开始独立挂牌行医。他在山东路租借了二间房屋做为诊所,并很快就“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1928年夏,陈存仁自己出资创办一份以开展中医学术的研究和讨论,宣传中医药保健防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小报--《康健报》,他既是主编,又是发行人。这份报纸在陈存仁的策划编辑下,办得十分活跃,很受社会欢迎,发行量达到一万多份。后来,他还主编或作为主笔,编办了《康健周刊》、《国医与食养》等专刊专栏,一直是广大读者喜爱的读物。

陈存仁是个热衷于中医事业的人,他积极参与中医药界有关的各项活动。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旧医案”,一时激起全国上下中医药界的奋起抗争,陈存仁就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他和张赞臣、谢谢利恒、秦伯未、蒋文芳等人组织发起了著名的“三·一七”反对废除中医的全国性抗争运动,并被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推选为赴南京请愿团的五位代表之一。这时,他担任了上海市国医公执行委员、秘书主任,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央国医馆成立后,他又任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上海市分馆理事。

1930年起,年仅22岁的陈存仁受聘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授,主讲中医内科学。在以后几年里,他除了忙于诊务,从事教学外,还进行了大量的编撰写书工作。他认为中医药之所能“见信于民众,见信于社会,在于药物之效验卓特,治疗之配合出奇,善治复杂夹杂之症,又鲜有副作用。”虽然我国在明代已有《本草纲目》,但毕竟已“阅时三百余年,化学实验之印证,药物产地之变化,旧药有绝种失传者,新药有陆续发现者,是以近人同感李氏《纲目》以不合于近世应用,”而“中国药物乃我国色大问题”,急待进一步整理开发。为此,陈存仁前后化了七年时间,搜集各类药物参考书籍200余种,有价值的中医研究论文180篇,各种中草药标本500多种,并在此基础上邀集中国医药研究社的同仁编写成320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由世界书局出版发行。这部辞典集古今中外中药研究之大成,收集的药物达4260种,附方万余首,书内印有插图1400余幅;大多数药物除中文药名外,还标明了拉丁文或英文、日文的学名;有142味中药收载了当时已经分析出来的化学成分。在编排上,以每一中药药名的首字笔划多少为序排列,更方便了检索。新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无论在编纂上和内容上都比较明显地具有现代辞书的特点,所以问世后很快就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承认,初版不到半年就销售一空。仅仅一年之后,上陈存仁辑校的另一部大型丛书--《皇汉医学丛书》又出版了。这是他多年研究日本汉医勃兴运动,搜集整理汉医学家的成果。该丛书包括14卷72种:总类8种,内科16种,外科4种,女科、儿科各3种,针科4种,眼科、花柳科、诊断、治疗各1种,方剂10种,医案医话11种,药物8种,中国医药论文集1种34篇。它不但使我国的医学工作者了解日本汉医界的学术发展情况,而且对我国不少国内已散佚的古医籍的整理辑纂有很大帮助。故出版后受到中日两国医学界的重视,同时还促进了两国传统医学的交流。

1935~1937年,陈存仁出任上海市国医公会主办的上海中国医学院总务主任之职,负责管理该校的院务行政事务。在此期间,他成功地策划举办了当时轰动上海一时的二个中医药展览会--“日本汉医勃兴展览”和“国药博览会”,主持筹集巨款并建造了中国医学院天通庵路新院舍,重建了中国医学院新的图书馆和中药标本室,主编学院院刊《国医文献》等。为中国医学院的振兴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陈存仁被提任上海市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在诊疗工作之余,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搜集中医药书籍和刊物,历十年“早搜夕索,亲临拜访,曲意诚求”,经他搜集收藏的各种版本的古今中医药书籍已达六千余种,还有300多种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整套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报纸和刊物。从而使他成为与杭州裘吉生、宁波曹炳章同享盛名的江南三大中医药藏书家。

抗战结束后,除继续医务工作外,陈存仁更多地从事着社会活动和慈善事业。他与许多对中医药有好感的国民党元老,如李古曾、焦易堂、吴稚晖、陈果夫、陈立夫等人交好往来,一来用以提高个人的声望,同时也利用这些社会关系以争取对中医界的支持。他组织了中医研究社,花巨资在威海卫路建造了中医研究社的大楼及附属诊所;他还策划支持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以《中医药情报》为名的中医信息刊物;此外,他出资组织创建了百技助学金委员会,带头捐款并帮助修造扩建了仁济育婴堂,同时又身兼多个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的董事或理事职务。1946年底,陈存仁参加了国民党政府的国大竞选,是中医界国大代表之一。

1949年,陈存仁迁居香港,在九龙的弥敦道和香港的铜锣湾开设了二处诊所,继续行医。从1951~1953年,他先后数次赴日本、埃及和欧洲考察访问,了解那里的医疗卫生历史和现况,同时宣传中国的传统医学知识。1953年2月,他主编发行了《存仁医学丛刊》,不久又主持开办了香港中国针灸学院和存仁医学讲座,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

六十年代以后,他基本以行医为主,同时还编写了不少中医药科普读物。陈存仁是个多产作家,他正式出版的著作就有近30种,还写了许许多有关中医文章。从青年时开始,一直到古稀之年,他从未停笔,始终在为中医药摇旗呐喊。八十年代,他入选香港著名的东华三院成为董事。1985年,陈存仁宣告隐退,并移居美国加州洛杉矶安度晚年。1990年9月9日,他因脑溢血逝世,终年82岁。

陈存仁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尽管对他在成名的道路和方法的选择上还有着不少议论,但是,作为一代名医,他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应抹杀的。

上海市中医文南馆(上海,200020) 杨杏林
 
“名”医陈存仁




南方周末 2007-08-09 15:33:56





□王学泰

当年,于右任先生谈到医政管理:“中医该另外设一个机关来管理,要是由西医组织的卫生部来管,就等于由牧师神父来管和尚一样。”现在中医存废之争又起,这话是不是对我们有些启发呢?
我们的传统不提倡个人出名,主张为人低调。其实“名”就是人的一个影子,人行于世,自觉不自觉地都会留下一些名,有美有恶,有真有假,其传播方式及范围也各异。现在由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电视、电脑的普及,要想得名真是太容易了。有人说,就是一条狗,只要在中央一套的黄金时间连续出镜一个月也会成为一条举国皆知的“名狗”。您能想象到陈存仁1948年初到香港,为了把自己、也是为了把中药效用推荐给香港人,在销路最大的《星岛晚报》辟了一个专栏“津津有味谭”,专门谈吃,倡导药膳。“这个专栏一写就是20年,天天一篇,一年365天,从不间断”,而且“从不取一文稿酬,但文章刊登的版面位置是从不变更的。他希冀的是一种广告效应。很快,父亲便在香港打开局面”。从陈先生哲嗣说的这件事,可见当时出名的不易,但这个“名”不是虚名、浮名,更非偶然得来的滥名,而是名副其实的实名,是可以信托的。陈存仁的得名令人尊敬。
当然陈先生不止以此得名。

首创之名

读先生的《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就可以发现,他首创或参与首创了许多事物,这些大多与医学和国人健康有关。
1928年陈存仁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普及健康和医药知识的报纸,名为《康健报》。陈不仅有创新意识,操作能力也很强,第一期就发行1.4万份,有了赢利。
1928年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了一个“中央卫生会议”,通过一个议案,就是逐渐淘汰中医,此议案传出后,中医药界大哗。上海舆论界和医药界首先起来反对,陈存仁既是医生,又办报纸,自然站在反对者前列。在他组织推动下成立
“全国医药团体
联合会”,这是
第一个全国性的
中医药界的组
织,在会上陈被
推举为到南京请
愿的五代表之
一。这次维权运
动取得了胜利。
关于中草药的工具书,古人编了很多,如《本草》《本草纲目》之类,但第一本以现代生物分类学角度诠释的中药词典是1935年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
陈存仁以“首创”知名的事情还有很多。他虽是一位受到过比较好的传统教育的人,但他不守旧,思维活跃,充满创新意识,这种创新又与他所承继的中医传统并行不悖,而且对后者有所促进。

文名

陈存仁自幼家贫,他在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时,物价日涨,他又好买书,常常入不敷出。于是就靠写点小文章,投稿于《申报》的“常识”栏,发表了就有一块银洋寄来。为了加深自己的文史修养,他曾拜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师,章先生指导他读书。这使得陈存仁进步很大。陈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在中医界颇为流行的《医家座右铭》就是他撰写的。我们从他的这两本书也可见他的文字之美。两书不仅讲了这三十余年中的许多趣事,也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如章太炎、于右任、吴稚晖、丁福保等。章先生极有个性,天真天趣、老而弥笃,吴稚晖的带有点滑稽的执著,于右任的耿直朴实和富于浩然正气的君子之风,丁福保的精明而博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医名

上面说了那么多的“名”,关键还是“医名”,因为这是基础。不管首创也好,著文也好,其目的都在于张大中医,有利于自己悬壶济世。陈存仁二十多岁的时候,医名就很大了,一些名人、达官贵人常找他看病。于右任得了伤寒“私自坐火车跑到上海”请陈存仁为他诊治。他的医术确实很高。吴稚晖闹肠胃病,肚子疼,狂泻不止,又坚决不肯吃药。陈存仁问他吃不吃水果如山楂、石榴?吴回答,除了药,我什么都吃。于是陈叫人买了焦山楂五钱和石榴皮八钱,煮了即饮。吃了一小时后,吴的肚子就不痛了,只是咕噜咕噜作响。陈告诉他“山楂可以消积,石榴止泻第一”。这些地方可见陈存仁的医学功力。
陈存仁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名字为弘扬和发展中医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感谢他。现在中医存废之争又起,中西医看来都是“医”,但两种医学的思路绝然不同。医学不单纯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既然中医在实践中有效果,而且不错,为什么非要“废”它呢?据说从西医角度看来它“不科学”。“科学”不应该是事物存废的最终尺度。我以为现在主持医政的人们对中医还是缺少了解,《银元时代生活史》中记下了当时监察院长于右任先生谈到医政管理:“中医该另外设一个机关来管理,要是由西医组织的卫生部来管,就等于由牧师神父来管和尚一样”,这话是不是对我们有些启发呢!



《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陈存仁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2月
 
准备读陈存仁的书 - [读书笔记思考]

生活继续,读书继续。

最近比较想看的一本书是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据说通过货币“银元”为中心,描述了老上海的生活,其中亦涉及1929年国民政府取缔中医案及中医集会抗争的内幕——当然后者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方面。

还是从学长那里听到陈存仁的名字,原来也是一奇人,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医从丁甘仁父子。遵父命就读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20岁不到,创办《康健报》普及医药保健知识,第一期发行量竟达一万四千,而当时《申报》的发行量也只有十万。

1929年国民政府废止中医案,陈存仁便是上京请愿的五位中医代表之一。 在当时卫生部西医当道的背景下,陈还建议中医应该另设一部门管理,这份勇气和魄力,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所谓“儒门事亲”,太炎先生也经常给人开方治病,与在中医专科学校接受传统经典教育的陈存仁探讨医理。“老一辈的文人,读书之外,兼览医书”,儒家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当然也包括救国济民之意。好比范仲淹就说过:“得志愿为良宰相,不得志愿为良医。”

陈存仁留下的著作中还有比较著名的就是《津津有味谭》——中医历来提倡药食同源。陈先生的医术虽然并不见称,但是食疗方面应该是颇有研究。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记录老上海近代史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 11:07 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卜昌伟) 昨天,已故著名中医师、学者陈存仁遗作《银元时代生活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为陈存仁生活札记,记载了作者由清末民初至二次大战前居住在上海的生活。

陈存仁师从章太炎,是一代儒医。同时,他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理财家,阅历丰富,思维敏锐。他把自己的经历与观察所得凝聚为《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两本生活札记。《银元时代生活史》以当时的一种货币“银元”为中心,以亲身经历为主要线索,描述了上海30年的物价变动;描摹了作者所接触到的各阶层人物生活、思想状况,比如章太炎的孤傲、吴稚晖的幽默、于右任的多情……作者从市民的视角出发揭示了这些人物普通生活的一面。书中,作者细致地刻画出了上海在那30年间,社会、经济和政治各方面的变迁,对老上海的民情风俗、市井生活有着详细而真实的描写。该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物价的真实记录、对取缔中医案引发中医集会抗争的内幕的披露,均对后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众多作家、学者的鼎力推荐。作家阿城认为,该书是他所读过的写老上海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学者沈昌文说,读这样的书,让他这个当年上海的“小瘪三”大开眼界。雷颐评价道,陈存仁在诊治病人的同时,也对社会“望、闻、问、切”,将鲜为人知的深层世态披露出来。

(编辑 小题)
 
陈存仁与他的时代


作者:梁_捷 提交日期:2007-8-4 02:13:00

贴一篇还没写完的书评,呵呵,先不谈我对陈存仁医术的看法。全文等发表以后再贴。


书评-银元时代生活史

陈存仁与他的时代
梁捷

陈存仁医生的回忆录《银元时代生活史》堪称一本奇书。王学泰说,读过的回忆录中只有两本印象最深,一是包天笑所著《钏影楼回忆录》,一是陈存仁所著《银元时代生活史》。阿城的判断更直接,“写老上海的书,这一本最好!”
但我仍想先找出几条反面的意见,批评陈存仁夸夸其谈、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其中最不可撼动的批评是章太炎嫡孙章念驰先生和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的意见。一是章太炎的后人,一是研究章太炎的权威,他们就书中涉及章太炎的许多细节提出了疑问。
陈存仁自称是章太炎的弟子,因为他的国文老师是武进姚公鹤,所以有机会接触到章先生,请益学问。陈存仁不但请益学问,还进出章家,上下服务,甚至在章太炎为杜月笙写“高桥杜氏祠堂记”这件事情中起到关键作用。后来,陈存仁更是陪同章氏夫妇小住杭州昭庆寺,盘桓有数月之久。章念驰固然不能亲历那段历史,可章念驰指出陈存仁描述章太炎居住地点和时间对不上号,在陈存仁拜师请益的那段时间里,章太炎早已不住那处房子里了。
据陈存仁记载,他们在杭州时还发生一件趣事。章先生在“楼外楼”吃饭,巧遇蒋主席。蒋主席想法关心章先生,但总被拒绝,最后只好把自用的手杖送给章先生留作纪念。第二天,杭州各大报纸大登这件新闻,称章先生“杖国杖朝”。而章念驰和朱维铮根据对章太炎生平的详尽考证指出,章太炎自1928年后几无可能去杭州,不用说小住数月,更别提什么“杖国杖朝”了。
章太炎夫妇早已去世,陈存仁也故去很多年,而且内容都是陈存仁50年代赴香港后回忆写下,多半无法去验证。说有易,说无难,哪些地方是自夸、哪些地方是误记,一切都很难验证。只是我们读书时要多留一个心眼,不必把它当作正规史料,只求一丝闲适,几分趣味罢了。

民国时期的货币问题

陈存仁此书以“银元时代”为标题,以银元始,以银元终,对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货币金融颇多助益处。凡是治民国史或者好奇民国社会生活的人,都会为当时币制问题大伤脑筋。当时局面确实复杂,很多细节即使专家都不容易说清楚。
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民国时期币制分成三个阶段,1933年以前中国施行银本位制度,白银与银元同时在市面上流通;1933年3月10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废两改元”,以银元为基本结算单位;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宣布“法币改革”,废除银本位,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从白银到银元,再从银元到纸币,财政部在两年内完成了三步走。可是法币在40年代中期以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中变成了废纸,中国的金融体制随之崩溃。
上面是国民政府所做的金融改革,不妨再看看人民币的历史。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同时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到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货币,延续到现在。
这种表述似乎给出一整套中国币制改革的脉络,但掩饰了现实中的复杂情况。特别是在“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之前,中国不是银本位制,而是“无本位制”。
最传统的货币是银两。1920年,上海有银炉24家,铸造银两的形状有元宝形、圆形、腰形等,成色和重量也不统一。清末有一种机构叫“公估局”,就是专门用来鉴定白银的成色和重量的。北京公估局是官办的,上海等新兴城市的公估局则是私人开设,倒也赢得各大商户的信任。这种复杂情况一直持续到1933年的废两改元,白银失去作用,公估局关门大吉。陈存仁记得,那段时候,很多人搬出家藏的窖银去正式钱庄和银行兑换,散发出阵阵霉味,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银元是近代史上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货币。所谓银元,应该分成本洋、鹰洋、人洋、龙洋、袁大头等,有国产银元也有进口银元,有清政府铸造也有国民政府铸造。其中影响最大恐怕得属墨西哥鹰洋。银元标准是用七钱二分白银铸成一块银元,这个标准,就是墨西哥的标准。鹰洋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进入中国,到1911年,它在全国流通和储藏的数量就在四亿到五亿之间,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货币。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是墨西哥货币。若不是1905年墨西哥转为金本位制,情况恐怕还会更严重。
法币改革以后,银元逐渐在市场上绝迹。当然法币贬值的时候,银元又出来风光了一把,但随着新型纸币地位确立,银元又迅速成为历史的陈迹。交易习惯常常是很顽强,有时却也很脆弱。陈存仁不得不感慨,短短几年,很多人已经不识或者不记得银元的价值了。
陈存仁经历的银元时代,严格说起来,就是从建立民国到抗战爆发。这段货币史最离奇,也最是引人入胜。

民国时期的物价问题
搞清楚币制情况,我们就能继续探究当时的物价问题了。按照陈明远先生的说法,20世纪初,一块银元折合现在六七十元;到了20年代,一块银元的价值贬到现在的五十余元;到30年代,一块银元的价值更是贬低到三十多元。这种算法比较简单,比如陈存仁记得二十年代在沪上著名粤菜馆“杏花楼”吃顿饭要花费二十四元,极为奢侈;同时北京著名的“谭府菜”一桌的价钱八十元,更为可怖。当然这个数字折到现在也不见得属于天价,贫富差距在这些年早已逐渐拉开,远甚于民国时期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据此计算上海的底层人民生活成本。一块银元一般兑换一百二十八枚铜元。而一枚铜元可以购买大饼油条各一副,对付一顿早饭已经够了。一枚铜元可以换一个鸡蛋,十勺滚烫开水,或者是桃子、鸭梨。凑齐两枚铜元,可以奢侈地喝一瓶“荷兰水”,凑齐四枚则可以吃一碗大肉面,保证一天活动需要的基本热量。
陈存仁小时候吃了好一番苦头。他八岁丧父,孤儿寡母只能靠着亲戚接济勉强度日。好在他后来考上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名医丁甘仁,很快就脱颖而出,独当一面。他先是创办了《康健报》,第一期就发行一万四千份,获得八千固定订户。每张报纸售价两个铜元,这也已是很出色的成绩了。后来他独立行医,门诊定价一元两角,生意好得不得了,获得“沪上四大名医”的美誉。所以,我们从陈存仁的叙述中,颇能看到一些上流社会的生活细节。
比如说看“文明戏”,正厅四角,边座两角,楼上包厢一元两角;比如说看电影,那么去大光明、国泰这样的影剧院,楼下六角,楼上一元;比如说跳舞,去百乐门、大都会、丽都等一流舞厅跳舞,一块钱可以让你跳三曲。再进一步,买辆当时最时髦的“佩佩奥斯丁”的小汽车,售价一千一百元,汽油费是一加仑四角八分,当然还得雇一个司机,月薪差不多二十元。
那时上海人的开销比较简单,无非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陈存仁努力回忆,加上从报纸上摘下大量当时物价的零碎资料,倒是很有效地帮我们贴出一副上海市井生活图。动辄拿到几百大洋月薪的精英总是少数,那个拿二十元月薪为富人开车的司机就很典型。多数人不会以元为单位,都是把一块银元掰开,换成铜板,精细地筹划自己的小日子。

陈存仁与他的时代

若只是从这本书里挖掘民国生活细节,未免低估了陈存仁的重要性。作为沪上四大名医之一,陈存仁有机会结识了大量政界、商界、文化界的名人,如吴稚晖,如于右仁,如张大千,留下大量趣闻轶事。同时,陈存仁又主编《康健报》,编纂了《中国药学大词典》和《皇汉医学丛书》,还是“三一七国医抗争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被沪上医学界推举为五人代表之一,这在中医史上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分类:中国书网 > 医学卫生 > 中医
津津有味谭:荤食卷--陈存仁作品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2月
译者:
ISBN:756335782
开本:大32开 装帧:平装
原价: 25 元

三星会员:21.74 元 二星:22.21 元 一星:22.68 元 普通:23.38 元


团购服务电话13146064908 价格优惠!






这是一本关于食疗养生的经典著作。
“津津有味谭”是著名中医师陈存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星岛晚报》上开设的一个专栏。作者凭借其扎实的中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通俗的语言将各种食材药理药性进行了精要的说明,同时辅以奇闻趣事,是一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饮食指导手册。整个系列分为三卷,素食卷、荤食卷、食疗卷,本书是荤食卷,所提及的都是日常所见的荤食。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自序
猪肉及内脏
猪肚
猪心
猪肝·猪血
猪横脷
羊肉
牛肉
牛骨髓·猪骨髓
羊卵·牛卵·鸡腰·鸭腰
狗肉


水鸭


鹧鸪
禾花雀

田鸡
果子狸
鸡蛋
鸭蛋
鸽蛋·鹅蛋·鹌鹑蛋
火腿
腊味
墨鱼
鲥鱼
鲮鱼
彭鱼
……
本卷食品药效索引
后记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陈存仁作品

放入书架
new.gif
http://comm.dangdang.com/bookshelf/...、饮酒过量,嗜欲频伤,或饵金石,久而积成,使之然也。”各种记载总是带有“嗜欲频伤”的记录。
 
读陈存仁,品沧桑史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副刊) 文/小岑

读过陈存仁先生《银元时代生活史》和《抗战时代生活史》的读者,一定会为这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名医的非凡经历和广博学识所折服。独特的名医身份,使他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能见常人所未见,闻常人所未闻。国学大师章太炎、文化名家胡适、上海大亨杜月笙、潇洒少帅张学良、特务头子戴笠……一个个在旧上海声名赫赫的人物,都曾是陈存仁的病家。
继陈存仁的“津津有味谭”系列和银元、抗战两部生活史推出后,近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整理出版了他的其他五部精彩作品。《被阉割的文明》,搜寻了大量旧藏资料,考证了男性宫刑、女性缠足这两个人类发展史上的怪胎和毒瘤的起源和演变;《业外杂谈录》对袁枚、徐福、光绪皇帝这三个颇有故事的古人进行了详细研究,并记录了作者游历日本、韩国、英国伦敦和中国澳门的丰富见闻;《阅世品人录》,讲述了作者与章太炎、胡适、杜月笙、秦瘦鸥、董浩云等历史名人的交往旧事,更为珍贵的是,该书收录了从未发表的章太炎被困北京期间的84封家书;《被忽视的发明》以中国药物为主线,以诸多中药典籍考证和民间疗疾趣事为内容,在进行中西医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所作的巨大贡献和所处的重要地位;《被误读的远行》更是一本风趣生动、旁征博引的历史读物,它将走出去的三宝太监郑和和走进来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做了一番透彻的分析,许多观点完全颠覆了已有的定论,阅读中不仅有捧腹,也有沉思。
闲暇之际,读读陈存仁,不仅能获得阅读的愉悦,还能读出那段离我们并不久远的历史的沧桑。

陈存仁作品(全12卷)

被阉割的文明:闲话中国古代缠足与宫刑
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
被误读的远行:郑和下西洋与马可·波罗来华考
业外杂谭录:袁枚食色及其他
阅世品人录:章太炎家书及其他
我的医务生涯
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
红楼梦人物医事考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津津有味谭·荤食卷津津有味谭·食疗卷
楚天都市报
 
《我的医务生涯》:陈存仁自述(图) 【http://bbs.ce.cn/][color=#000099]进入...良言。可惜丁公不久仙逝,我又拜在其哲嗣仲英先生门下,从游甚久,才敢开业。 来源:文汇报
 

附件

  • FUbYOMikSuZekv0FD4yPEePp6ltroNbq.jpeg
    FUbYOMikSuZekv0FD4yPEePp6ltroNbq.jpeg
    132.9 KB · 查看: 19
由版主最后编辑:
陈存仁的“世说新语”
来源:本站转载 作者:http://www.zhong-yao.net/member/ind...]中医中药网[/b]整理或来自网络,内容仅供访问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津津有味谭》,陈存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我读过的回忆录中有两本给我留的印象最深,一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出版的老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先生的《钏影楼回忆录》(正、续两编),另一本则是2000年上海出版的香港名医陈存仁先生写的《银元时代生活史》。两书的共同特点是用流畅文笔记录了清末民初许多有趣的事。他们所描写的大都是清末民初江浙一带生活变迁、作者生平及有关的各色人物种种遗闻轶事。包天笑的文笔清丽委婉,为读者所熟知;而陈存仁在写作上的成功颇使人感到意外。老上海都知道他是一代名医,而了解其妙笔生花的确实不多。2000年我给《南方周末》写过一篇短文,评介过《银元时代生活史》和他另一本回忆录《抗战时代生活史》。去年也曾向章诒和女士推荐《银元时代生活史》,她读了之后也大加赞赏。
陈存仁是个奇人,少年丧父,在伯父支持下,也是遵从父亲遗命,就读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就在学者和理财家丁福保门下打工,帮助他编辑《古钱大辞典》和《说文解字诂林》。毕业时,不到二十岁,在从医的同时,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普及医药知识和保健知识的报纸———《康健报》。这个报纸,创意新颖,一炮打响,第一期就发行了一万四千份(当时最老的报纸《申报》才发行十万份),有了八千固定订户。于是,陈存仁在医学界崭露头角。
1928年国民政府卫生部召集了“中央卫生会议”,会议上有人提出了废止中医的议案。办《康健报》的陈存仁自然对此极为敏感。这不仅涉及到近百万同行的饭碗,也关系着几亿人民治病与保健(当时西医人数极少)。为了抗议这种荒谬的主张,陈存仁积极组织和推动了“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的召开。全国十五省、二百四十三县的代表,二百八十一人齐聚上海。这是中医界从未有过的盛事。大会自然对于国民政府卫生部企图废止中医的倾向不满,公举五位代表到首都南京请愿,陈存仁也是五名代表之一。这次请愿几乎成为一种示威和抗议活动。结果废止中医的提案胎死腹中。代表在谒见当时的监察院长于右任时,于不仅反对废止中医,鉴于当时的卫生部是西医当家,他主张中医应另设一个机关来管,他说,由西医当家的卫生部来管,好像神甫牧师管和尚一样。
1935年陈存仁主编了一部三百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了编纂此书,他遇到许多困难,百折不挠,到全国药材的转运中心汉口去考察,并到汉口附近的蕲春去拜谒《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墓与祠堂。这部辞典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印过27版。此后他还主编了《皇汉医学丛书》,收录中医著作400余种。
40年代末,陈存仁移居香港,他陆续编纂了《中医手册》《医药常识丛书》《中国医学史》《中国药学大典》,并应邀在香港销路最大的《星岛晚报》综合版的特定位置上开辟专栏“津津有味谭”,专门谈如何吃的问题,提倡在汤菜中加些中药的饮食疗法。这个专栏一办就是二十年。一天千八百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断。这些大多还是在他正业———为人看病之外所做的工作。
陈存仁医生以弘扬祖国医学为己任,不论行医、写作,还是在医学教育方面,他都倾其全力,做得都有成绩。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写到教他国学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太炎先生也懂医道,常常给人开方治病,也常与作者讨论医学。陈氏说:“老一辈的文人,读书之外,兼览医书,所谓儒门事亲,一定要研究医学。”儒家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其中也包括救国活民之意,从医是挽救人们生命的大事,自然为儒家所重视。因此懂点医术,不仅能侍奉老亲,也能为周围的人提供帮助。北宋范仲淹就说“得志愿为贤宰相,不得志愿为良医”。因此就有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说。近读清末光绪皇帝“起居注”官恽毓鼎的日记《澄斋日记》,他就在做官之余,每日坐着马车在北京的四九城奔走,为人看病,基本上都是尽义务而无报酬。这些是许多立志学医者的榜样,因此很多医生抱有济人救世的儒者风范,是不奇怪的。
陈存仁先生大概属于末代儒医了,这不仅因为他读中医专科学校,更因为他受的传统的经典教育,他拜的老师章太炎、姚公鹤(曾任《申报》主笔)、丁福保和在老师们影响下所往来的董康、胡朴安、孟森、叶楚伧、陈冷血、陈布雷等都是旧学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因此,我们读陈存仁的著作时可以感到作者虽然生长、生活在上海、香港这些很有些殖民地化的城市,许多地方还是流露出神情蔼然的儒者之风。这与他早年所受到的熏染有关。
像二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写作《津津有味谭》,而且不取分文稿费的做法,虽然有为自己做广告之意,但我想直接推动他的还是那种以弘扬传统为己任的儒者情怀。
中国自古主张药食同源,早就注重食品的补养和保健作用。老百姓平常也爱询问食品的“有益”还是“无益”。这是中国医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陈氏解释养生食品时说“中国养生食品,要点有三:第一是售价廉,第二是生产便,第三是功效验。几千年来,就在这‘廉、便、验’三个条件下,这些食品维护了我们广大人民的生命。全国人民爱好的廉价食物,往往就是营养最丰富的食品。”这么好的东西怎能任其埋没呢?他不仅要让中国人知道,也要让洋人理解,所以才不辞辛苦做这种普及工作。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都是介绍植物类食品的(除了最后说到的蜂蜜和盐)医疗保健作用的。全书共介绍食品一百三四十种,书后有一个“本卷食品药效索引”(分二十一类)。
这些食品都是常见的,而它所能起到的疗效和保健作用却是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的。例如,扁豆是我们常吃的菜,可是谁知道它的治疗胃弱和利便的功能呢?又如,谁都知道番茄营养丰富,但很少有人知道番茄汁涂面可治雀斑。
按说这种著作是属于实用类的,只要把每味食品的特性、对何种疾病有效以及如何食用写清楚就可以了。可是陈存仁不满足于这些,他在行文时往往还要写到这味食品的故事(包括食品与自己的故事),笔调轻松活泼,每篇都仿佛是篇小品文,很有趣味。很普通的一味食品、很平常的小事,由作者写来总是覃覃有余味焉。这可能就是“津津有味谭”能在报端连载二十年,而不被主编拿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其实,过去许多解释名物的文字写得如同散文小品,这几乎也成为传统,这样的作品很多。例如《埤雅》,解释动物、植物多用传说故事,读之引人入胜。一些药典,如《本草纲目》也是如此。例如李时珍介绍山药(书中称“薯蓣”):“薯蓣入药,野生者为胜;若供馔,则家种者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成,坚而无仁。”这种描写的形象生动,不弱于现代的散文吧?
《津津有味谭》中在介绍山药时,也有很浓重的小品文意味:“山药产在山崖间,一名薯蓣,怀县出的最佳,故有‘怀山药’之称。它是一种补身的食品,中医用来入药,由来已久。”“山药能治糖尿病……民国九年,胡适之在北京大学执教时,患了很严重的糖尿病和肾脏炎。胡氏初由协和医院医治,但经治疗多月,非但未见减退,反而日益严重,全身浮肿,小便有血,院中诸医束手无策。那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示意马幼鱼教授,介绍北京名医陆仲安氏(现已故)替他医治。陆氏重用黄芪和怀山药,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病势霍然若失。一时全国震惊,认为不科学中医,竟能用中药治愈标榜科学、风靡欧美各国的新人物的绝症。”“后来,林琴南也患了同样的症候,又经陆仲安治愈。林为了感谢陆氏,特地画了一幅《秋色研经图》送他。在这张图末,胡适之也写了一段跋文详记陆仲安治愈他病患的经过。跋文甚长。”下面附录了部分的胡适原文(按:这位陆先生,曾被推荐为孙中山先生治疗肝癌。孙先生先是不许,说中医是没有罗盘的航船,虽然有时也能到达彼岸,但他更相信有罗盘的船)。像这类介绍书中比比皆是,读来兴味盎然。因此,这本书不仅是实用性的,也具有审美价值,还能看到许多食物以外的东西。
 
陈存仁轶事


-----

作者:张存悌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时间:2007-06-11



最近读了“谈《皇汉医学》丛书”(载本报4月12日8版)一文,颇有感触。文中谈到《皇汉医学》丛书“由香港陈存仁先生编撰刋行”,不禁哑然失笑,要知道陈存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该书也是在上海刊行的。这也难怪,陈存仁先生1949年初迁往香港,内地当然对他不了解了。但是,陈存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可算上海滩名噪一时的医家,在近代中医史上也赫然占有一席之地。
陈存仁(1908-1990年),原名承沅,字颍川,幼年失怙,由伯父资助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参师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还先后拜师于沪上医硕、鸿儒谢谢利恒、章太炎、丁福保、姚公鹤等,自谓与叶天士一样,先后从师“恰好也是十七位”,且多是大师级名家。1929年开始自设诊所。陈氏天资聪颖,好学上进,再加上名师指点,很快成为沪上名医,是上海滩内科名医四大家之一,曾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治好了肠伤寒重病,于氏手书怀素体千字文相赠,二人结为至交。于氏每次到上海,均与陈氏相聚。陈存仁还曾治愈另一国民党元老、国学大师吴稚晖的肠炎急症,并得以“成为吴家的常客”,经常登门讨教,颇有收益。
1929年2月,余云岫等人抛出臭名昭著的“废止旧医案”,妄图取消中医。消息传出,民众愤怨,中医奋争,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争活动,这场活动的发起者之一,正是陈存仁。是他与张赞臣(其父为名医张伯熙)两人首先约请谢谢利恒、丁仲英、陆仲安、夏应堂等沪上名医商议开展抗争事宜,先后筹划召开了“三一七”抗争大会,会后又组织赴宁请愿团,由谢谢利恒、陈存仁、隋翰英等五人组成,谢谢利恒为团长,陈存仁为总干事。谢谢利恒先生曾经说过:“这次运动是陈存仁首先推动起来的,我需要他来做总干事。”请愿团到南京后,抗争活动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陈存仁作为总干事发挥了中坚作用。事后,当时的卫生部聘请谢谢利恒和陈存仁为卫生部中医顾问,陈存仁曾撰写《三一七国医节事件回忆录》,谱写了近代中医史上的光辉一页。1948年,陈存仁还被选举为“国大代表”,为上海中医界两个名额之一,另一代表是丁济万,丁甘仁之长孙。陈存仁当年名噪一时,颇有影响,乃至香港拍摄电视剧《上海滩》时,片头上打出“特别顾问陈存仁”的字样。
陈存仁才气横溢,上世纪30年代即有“医界才子”之誉,1928年一人创办了据说是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专业报——康健报,行销全国。著名医家程门雪曾有诗赞他:“独向医林张异军,眼中诸子只推陈。灵方别有心源得,占尽江南一角春。”当然这主要得力于他本人的坚毅勤谨,“一生除行医外,每天至少花2个小时写作,从不中辍”。他著作等身,1935年主编了《中国药学大辞典》,该书篇幅与谢谢利恒的《中国医学大辞典》相当,章太炎、吴稚晖、蔡元培、肖龙友、丁福保等名医大家均为之作序、题签,反响很大,与《中国医学大辞典》堪称当时医药典藉双璧。为编《中国药学大辞典》,他规定自己每天写两千字,白天出诊,晚上写书,有时一晚只睡5小时,足足写了4年,总计320万字。该书先后再版27次,出版者上海世界书局为此赚了很多钱。1936年世界书局又邀他编写《皇汉医学丛书》。说来有趣,为让陈存仁充分收集资料,世界书局预先支付一千元大洋,供他到日本购书,为此,陈氏成为“中医界同仁出国第一人”。1937年《皇汉医学丛书》在上海出版,所以无论怎么说,该书都应该是“沪上名医”陈存仁所编,12年后,他才到了香港。陈存仁还著有《中国药学大典》、《中国医学史》、《存仁医学丛书》等,这些才是来到香港以后的事了。在港期间,他行医之余仍勤奋写作。他在香港销路最大的《星岛晚报》上开辟了一个专栏“津津有味谈”,专门谈吃的学问及饮食疗法,提倡在汤菜中加些滋补中药,颇受讲究进补的粤籍人士的欢迎。这个专栏一写二十年,每日一篇,一年365天从未间断。陈氏不收一文稿酬,他希冀的是一种广告效应,名声很快在读者中传播开来,因此来到香港不久,诊务便打开了局面。
陈存仁还是著名的藏书家,与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的编者)、裘吉生(《珍本医书集成》的编者)并称为“江南三大中医藏书家”。他早年便立志广藏医书,每天下午诊余,总要到旧书铺浏览选书,一年工夫竟买遍上海滩,几乎再也买不到未备之书了。1930年打道北京,专程到琉璃厂购书,自谓“等于瘾君子到了云南(大烟产地)”,爱书之情跃然纸上。行前他将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找到琉璃厂最大一家书店富晋书社,与掌柜交涉,递上自己的藏书目录,然后交待:“凡是目录中没有的,我一律都要买。”气魄可谓大矣。3天工夫,富晋书社掌柜跑遍琉璃厂各家书店,将陈氏书目中未备之医籍全部收来,总共一千多种,其中竟有名医萧龙友寄卖的80多种罕稀之本。陈存仁心中大喜,悉数买下。书款6折优惠,总计花费银洋3150元。其时书店的伙计每月工资不过6元,清华大学教授月薪80多元,一个银洋可买鸡蛋100个,可见陈氏购书何等慷慨。国内买遍,国外再买。1936年后,陈存仁曾先后6次专程赴日本购书,总共收集到日本汉医著作四百余种。经过多年“朝收夕索,亲临拜访,曲意诚求”,共收集各种版本的医籍六千余种,还有三百多种与医药有关的全套报刊杂志,总计算来,近一千万卷,设立了私家图书馆,时人罕有其匹。
陈存仁1985年移居美国,1990年突发脑溢血而病逝。
 
陈存仁:风趣幽默的吴稚晖
发表时间: 2008年06月06日 20时53分
评论/阅读(
/
)
本文地址: http://qzone.qq.com/blog/625829669-1212756804


javascript:; javascript:;

(摘自《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定价:38.00元。)
2008-05-30陈存仁书摘点击: 702
http://news.guoxue.com/showimg.php?... (摘自《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定价:38.00元。)
 

附件

  •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18.5 KB · 查看: 21
  •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27.4 KB · 查看: 21
  •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42.2 KB · 查看: 19
  •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Sr39N0MQZEYewsGd3JzwuabY1XmwKYRK.jpeg
    6.2 KB · 查看: 20
由版主最后编辑:
『闲闲书话』 [书库文信]张苍水绝命诗,巨长?



:[只看楼主] [关注此帖] [百宝箱使用帮助]
作者:地道表达 提交日期:2007-12-30 20:38:00

都说陈存仁靠不住,但还没觉得他那样信口开河。可昨天确实遭了一个大打击。
《银元》里说章太炎往楼外楼吃酒,替主人写张苍水绝命诗,居然写了十天,居然长卷,十五年后还卖给张群,值二十两黄金。这则逸事使我艳羡不已,一直想找原文来看。
昨天在书店巧遇宁波出版社的《张苍水全集》,赶紧买了,直接翻到诗集最后,绝命诗:我年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真是很好,很强大。
今天又上网查,只第二句有两说。就算把异文都写上,也不用一刻钟的。而且文字不如“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亏我还期待了那么久-.-
对张煌言没研究,有没有可能真有长版本?虽然,已经觉得陈黑夜瞎说了,还是问一声过往高明罢。

(不明白什么叫书库文信,貌似求助类?)




作者:vflcyuf回复日期:2007-12-311:19:14
辛苦

作者:地道表达回复日期:2007-12-3113:39:53
没你辛苦


作者:yiping1914回复日期:2008-3-1415:54:53
书库文信,具体的解释不清楚,是前一届版主拟就的,大约是王友之间关于书的谈话帖,比如哪里有好书店等等,和[书评文论] 有区别。我买了两本陈存仁的书,如果他喜欢瞎说,那我可惨了,没有时间考据啊!


作者:地道表达回复日期:2008-3-1416:15:57
谢谢版主大人释疑^-^

我现在深信陈存仁绝对侃爷,神乎其吹。相形之下,陈巨来《安持人物琐记》也没这般“海外”。但存仁兄的文字思想看上去人品要好一点。而最近《无轨电车》里陈巨来“润例诊金怪现象”那一篇,却直斥陈存仁是“江湖医生”,哈哈,不知道相信谁好了。
海上二陈,旧文人的品格呀!囧rz



作者:VALIS回复日期:2008-3-1416:55:12
『闲闲书话』 [公告]重申新栏目的分类标准


作者:小转铃 提交日期:2007-3-22 15:07:00

发现最近大家还是要么不归,要不乱归,可能是新栏目使用时仍然产生歧义吧,在此重申新栏目的分类标准,希望大家发贴时能对号入座,方便今后检索,

1,书评文论:各种篇幅的书评或者论文,只要是就书论书,或者从书出发的,都可以归入此类。基本属于原创类的

2,书余文字:书人书事,科普人文史话、影评乐评画评等除书评之外的评论,童年回忆,随笔随感等各类文章,都应归入此类。也是属于原创类的。

3,书库文信:共享文本,书单介绍及交流,书籍交易及上市信息发布等。比如拉什迪的中文译本共享啊,肖毛的民间童话扫校共享啊,关于哪些出版社的定价比较高的交流,blablablah……都属于这一类吧,也就无所谓什么转载原创的了,都行吧,

4,版务处理:版主管理公告,投诉处理,与书友反馈意见等,如前


作者:yiping1914回复日期:2008-3-1420:36:44
我买的是两本上海的生活:银元和抗战。地道MM认为如何?


作者:地道表达回复日期:2008-3-1511:44:27
谢谢VALIS,搜索功能很强大大呀^-^

回版主大人的话^-^:
我觉得《银元》是笔记小说家传统,亲历亲闻有,道听途说也有,就好像《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有几则竟说亲自见过鬼,还拉幕僚做证,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我是一点也分不清,一笔糊涂账,但冲他说得那段楼外楼轶事,就觉得他和章太炎关系肯定得八折。
《抗战》大概是陈后来为文化产业化续出的,涉及他自己的没《银元》那么多,不过他一贯称自己写往事会查书的,故妄听之。
后来广西师大又出陈另外的专栏,我卖了一本说他拜访日本和韩国的,大概是忙着介绍风俗人情了,可信度反而高的哎:)


作者:yiping1914回复日期:2008-3-1513:15:51
《银元》,糊涂点到也无甚大碍,总是可以看出生活场景和人情风味的,《抗战》牵扯到一些人的品行为人,要是胡扯那可就不好了,我正打算开始看《抗战》呢。


作者:huangyun回复日期:2008-3-1514:45:47
旧文人的瞎扯,我们要原谅陈巨来,因为他是在狱中完成的,即使有部分在外面写,也是文革大环境,恐怕没有什么参考书,并且也没地方去核实.而且陈巨来文中谈及一些人的生活,倒是实情,一般人不敢说也不想说的.而陈存仁的瞎扯,是江湖医生的一种习惯,他完全有条件做好的,但他就是这个德性.


作者:地道表达回复日期:2008-3-1515:01:39
那放心吧。我们笔记小说的传统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最多传说,不会胡说啦


作者:yiping1914回复日期:2008-3-1515:08:17
作者:vflcyuf回复日期:2007-12-311:19:14
辛苦

作者:地道表达回复日期:2007-12-3113:39:53
没你辛苦
=============================
地道MM 很有趣,怪不得有人夸赞你呢。谢谢。


作者:地道表达回复日期:2008-3-1515:09:46
ls我不同意你啊,陈巨来人品和他揭露的人是一样的,只是他比他们更聪明,如此而已。



作者:地道表达回复日期:2008-3-1515:15:44
汗,不要夸奖我了。书话高手云集,师友众多,要万千低调才行:)


作者:短衣匹马随李广回复日期:2008-7-2223:14:49
越好看的越胡扯,越胡扯的越好看。文章世事,俱作如是观。
记余此语,思过半矣。
 
中医权威干祖望:说中医会死 我第一个不答应

中医引起舆论反对的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行业长期鱼龙混杂,有些人反对中医,其实是反对假中医。94岁的老中医干祖望为他的书房起名“茧斋”,干祖望就是江苏省文化界评选公认的“藏书状元”,埋首在“茧斋”四壁书籍之中,不是作茧自缚,是化蛹成蝶。
干祖望说,“我用功得很,老了也很用功,我是从苦里熬出来的”。

中医人丁兴旺, 但不少“假和尚”充数

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县,四岁即被家人送入当时金山县最有名的姚家私塾读书。姚家私塾是江南著名藏书家姚石子的家塾,教学非常严格,每年,干祖望只能在春节等节日休息十二天,其余时间全用来读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要背,从4岁读到18岁,一直坐着,我的脊背都弯曲了。”
中国古代学人入仕的传统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十几年经史典籍的教育为干祖望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厚功底。离开姚家私塾,他被当时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免试录取,即将结缘丹青。
“准备到刘海粟的那个学校去读书,但我家旁边有个邻居,年纪比我大一些,他父亲叫他去学中医,他不愿去。我们两人坐在一起聊天,他说他英文蛮好,去搞中医一窍也不通,我说,我假设是去搞中医就很好。他说他假设学美术就好。那么我们两个人调换,结果我就去搞了中医。”
这一年,干祖望师从名医钟道生,开始学习中医中药知识,当时的中医教育讲究口传心授,对基本功要求十分严格,除了熟读熟背中医学经典,学习炮制药材,还要苦练擒拿术。“一种酒坛,口子小,身体大,三个指头抓住,抬,坛子轻了就放沙子,放水。练习的时候不能吃饭,连一口水都不能喝。”
擒拿术是中医急救时的一种传统方法,多用于抢救喉阻塞病人,医生把病人放在膝盖上,用力搬拿,力气小了可不行。

人物周刊:最近的“废除中医药”讨论,作为中医界的泰斗级人物,您怎么看?
干祖望:中医已经存在了数千年都没有消亡,疗效有目共睹,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说取消就可以取消的。
中医引起舆论反对的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行业长期鱼龙混杂,有些人反对中医,其实是反对假中医。现在中医兴旺人多,基本上是假和尚在那里充数。
人物周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干祖望: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知之明者,知道西医队伍挤不进去,索性自报中医。为了保险,称中西医结合。 中医的出身,学校、祖传、从师三马并行。只需一个老中医承认他“是我的子孙”、“是我的学生”,就可大摇大摆跨进中医大门。
中医还有一个先天性特点: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也就认为是“郎中”、“大夫”。以此类推,点痣的、捏脚的、脚部按摩的、莫名其妙地扎几针的、专门拔火罐的、站在病人面前像音乐指挥家一样没有指挥棒地指挥一通的,甚至鹅白疗法、饮水疗法、甩手疗法、退走疗法……都归为中医。
人物周刊:西医有严格的从业资格考核制度,中医的门槛却相对较低,中医院或者中医高校,怎么保证从业人员的水平?
干祖望:中医里“名老中医”、“名中医”特别多,怎么样才算名医呢,却没有一个标准。最后成了时代特征,一提到或写到中医医生时,上面必要加一个“名”字,不加上一个“名”,单单“中医师”三个字,似乎有残缺不全之感。
还有少数“博导”、“硕导”的教授,是不是真教导你的博士、硕士学生?有谁去察访或检查!

中西医结合, 要优质结合才能混血

1951年,干祖望挂出了中医史上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的牌子。几千年的中医历史中,耳鼻咽喉的诊治属于杂科,从未独立,干祖望知道西医有耳鼻喉科后,立志开创中医耳鼻喉科。但是,在耳鼻喉疾病诊治方面,他遇到了望、闻、问、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于是他结束个体行医生涯,进了上海金山县城乡第四联合诊所。西医有很多检查疾病的方法和手段较之中医更为科学,让这个乡间医生大开眼界,西医鼻窥镜的直观格外吸引他,他从此也戴上了西医用的现代仪器,把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拓展到“望闻问切查”。
“耳鼻喉,号脉是号不出来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号得出来,心脏病号得出来,情绪号得出来,一个人发怒了,脉马上就显出来了。但耳鼻喉号不出来。西医的检查仪器,可以直接看到息肉,但是息肉从哪里来,是中医的‘痰’,是‘气’,都是中医理论。”
1953年,他来到北京中直机关第二医院,成了专业进修西医耳鼻喉科的第一位中医师。1956年,干祖望发表中国第一部《中医耳鼻喉科学》,后来,他在南京中医院及护士学校分别创建了中医耳鼻喉科,独创了一套完整的中医耳鼻喉学说。
人物周刊:作为中医耳鼻喉科的创始人,您怎么想到把西医诊断方法引入中医?
干祖望:鼻子病、耳朵病,基本上我们先人都有,不过中医是没有喉科的。我现在是这样子的,先用西医检查,把病暴露了,再用中医的外科理论,延伸到耳鼻喉的外科,用中医外科的办法来治疗。
比如说喉咙底下的小血管的检查,我们中医是查“症”的:小血管扩张的,它是“心火旺”,粘膜萎缩,就是“脾虚”,假如是整个充血的,“风热”,有个痰扒在里边的,“痰烧”,不是真正的中医,对这个症是辨别不出来的。
人物周刊:中西医结合已成了趋势,您晚年目睹全国中医西化之风严重,撰写《新医医病书》,用您的话说,是开始“中医救亡”运动。您对中西医结合态度如何?
干祖望:中西医结合这些年,以中医这方面来说,得到的实惠好像很多,但也不能抵消所受的负面影响。
中西结合工作,就像植物无性繁殖的嫁接技术,最主要的是两方面的亲本,必须都要选择最最优秀的特性,以两个优秀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优秀的第二代。所有优点,全部献出。而中医呢?无法明显地摊在工作台上看到。这样一边倒的结合,能不能称得上结合?从所有成果来看,只能称中药西医结合。

谁说中医会死,我第一个不答应

五四运动以后,鲁迅等左翼知识分子提出,要把“祖传秘方,丹药丸散”“统统踏倒”。国民政府时期,一度颁文限制并取消中医诊所。建国初期全国仅有4所中医院、病床30张。亲身经历过中医半个世纪废兴的干祖望,从不相信中医会死。
但让他有点难堪的是,从医76年,跑遍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参观了无法计数的大小、公私中医院。“迎宾座谈会上,所有书记或院长介绍院况,千篇一律要介绍洋设备”,更特别强调“大的、高价的、进口的,似乎洋设备才是中医院办得优劣、高低、成败的标准”。
而他收藏医书的爱好,也渐渐地有点难以为继。“中医中药的学术著作出版得热气腾腾,但是质呢?剽窃的为数不少。我有这样一个怪脾气,凡1912年之前的书,见一本买一本,之后,除了张锡纯、张山雷、丁甘仁、谢谢利恒、陈存仁写的,一概不买。”
干祖望不服老,虽然已年过九旬,但他这样定义自己的年龄,“我看相貌,70岁;行动起来,50岁;思想呢,只有20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现在行动还是迟缓了,听力也渐渐丧失,但如果有人告诉他,“中医学也老了,要服老,要退出历史舞台”,他还是要生气,“第一个跳出来不答应”。
干祖望:很多反对中医的人,其实并不了解中医的发展历程,真正的中医是这样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的疾病,可是你生了病却没有人来替你治疗,是巫替你祷祝皇天祖宗来保佑你。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医生才从巫师的手里夺过了治病权,才有了医生。
至公元前770-前221的春秋战国时,才有专业的医生,如医缓、医和、长录君、秦越人……等人。还有《史记》有传的扁鹊,其实他不是人名,而是任何医者都可称为扁鹊,一如现代的“大夫”、“郎中”、“医师”一样。当时的治疗手段,可能已有针灸砭石熨,那时针灸是正统的医疗手段。后来内服药逐渐出现,只是用药简陋,“内鸡矢醴”(鸡粪酒浸剂)(见《素问·腹中论》)就是当时几首方剂中的一首。
汉代张仲景把当时散在各地民间的,由野蛮而进入文明、由粗糙而进入精细、由乱凑而进入正规的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之类,收集、分类、补充,配以适应症,编写了一部《伤寒杂病论》。形成了另一种治病手段的以内服药治病的医生,和针灸派平分秋色,称方脉派。
中医也是随着时代和疾病的需求在不断进步的,随着新病种的发现日渐增多,一个万能的全科医生实在再也应付不了,到唐初的孙思邈,于是专科产生了,又称小方脉。中医的格局一直在细化,在进步,今天的格局基本上是这样:
针灸(针灸科)、大方脉(内科)、中医外科(内含皮肤、耳鼻喉科)、妇产科、小儿科、小方脉、眼科、喉科内含口齿科)、痔漏科、骨伤科(内含推拿)。
至于耳、鼻从外科离析出来而和喉科合并而成的耳鼻喉科、男科从大内科中分出、皮肤科从外科中分出、妇产科分为妇科和产科,乃是近来的事。
人物周刊:据说中医药在国际上开始得到重视。有消息说,英国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草药与针灸立法管理议案》,以此确立中医的合法地位。
干祖望:外国人也来学习中医,有的甚至已成为门庭若市的中医师,这是中医的喜事。我们应该先知道真正的中医队伍是怎样组成的:针灸医师约占30%、方脉医师约占40%、其他各个专科医师约占30%。其中方脉医师是中医的主要力量和骨干,他们是拥有中医正统理论最多的。
现在外国人所看到的中医,只有针灸及少数专科中的伤骨科和推拿科,充其量也不过占整个中医的40%,还有60%的主体中医,外国人还完全不知道。
人物周刊:民间对中医中药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比如:西医疗效快,中医起效慢,有了慢性病才看中医,或者西药有副作用,中药基本没有副作用,可以自行用药等等。
干祖望:不光老百姓这么认为,连一些半吊子中医也是,以为只要《临床常用中药手册》往口袋里一放,就可按方拿药,“打遍天下无敌手”。他们以为书上早就把咳嗽痰多、伤风感冒、肝痛拉稀……的药,开列得详详细细,一览无遗。假如痰多咳嗽,什么陈皮、半夏、川贝粉、象贝粉、杏仁……依样画葫芦,照抄无误。
却不知道“痰”症还分风痰、湿痰、燥痰、顽痰、惊痰、脾虚生痰、脾阳无温生痰、肾水泛滥生痰等。是药三分毒,以上诸药仅能应付风痰、湿痰,除此以外的痰症用同样的药,便成催命符。


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县。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干祖旺为中医耳鼻喉科创始人,填补了学术空白,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奖。他充实了“三英”学说,把“四诊”扩展为“五诊”,设计出辨证公式,晚年目睹全国中医西化之风严重,开展“救亡”工作,撰写了《新医医病书》。
 
对陈存仁先生了解还是比较少的,谢谢渔翁先生的文章集中介绍。陈先生以医为书的代表著作还是少了些,更加上人在香港,所以难怪不太认识。
 
《皇汉医学》丛书是一套日本中医药学者的著作丛书,于1936年由香港陈存仁先生编撰刊行,共72种,分为13类。计总类8种,包括《内》、《难》等医经注释及考证、传略、目录等著作;内科学19种,主要为《伤寒》、《金匮》、《温病》等典籍文献的研究注解;外科学1种;女科学3种;儿科学3种;眼科学1种;花柳科学(性传播疾病)1种;针灸学4种;治疗学1种;诊断学1种;方剂学10种,包括名方、验方、家藏方、方剂词典、古方分量考等内容;医案医话类11种;药物学7种;论文集1种。
从公元6世纪起,在这漫长的医学发展中,中国医学随着文化输出传至日本,日本的医学家们对中国医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到明治维新时期,长达一千二百多年,日本医学在系统学习和吸收中医学体系与方法中,不惜花极大的精力去研究揣摩,使其学术水平达到很高境界。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都展现出了极为深厚的功底和高深的造诣,使得中国医学在日本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并在医学思想与方法上直追中国历代医家,保持了与中国医学的一致性。体现在文献方面,《皇汉医学丛书》所收集的著作应当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皇汉医学丛书》是日本古方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这72种书中,很多著作是学术界耳熟能详的,即便在我国中医学术界,它们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如丹波元简、丹波元坚的《素问识》、《素问绍识》,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注释与考证很有独到之处,为医经学家们所青睐;丹波元胤的《医籍考》至今仍是中医文献的主要参考工具书之一;他们父子的《伤寒论辑义》、《伤寒论述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伤寒广要》,山田宗俊的《伤寒论集成》等,在仲景学说研究中,一直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吉益为则等的《药征》、《药征续编》论述了中药的临床应用体会,既反映了日本医学家们对中药的深入钻研,也对中国本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长尾藻城等的《先哲医话集》、《藤氏医谈》、《医断》、《医余》、《丛桂偶记》等医论医话类著作,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日本医家对中国医学的深入理解。在其他很多医学领域中,如温病、产科、儿科、针灸、方剂、医案等,都拥有很多较高学术造诣的专著。然而,由于这一套丛书卷帙浩繁,成套刊行至为不易,除1936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初刊后,直至1993年才再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重刊。因而,全套丛书市面很少,读者要一睹丛书全貌极为艰难。虽然其中一部分著作曾经单本
刊行,并为学术界所推重,但对于了解和认识日本在漫长历史时期古方派的发展,及其学术风格和特点,显然还不足以窥及全豹。
对于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我国医学在那里生根发芽,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海外学术支派,并且一直影响着现代日本的汉方医学,而我们究竟对那里的学术成就知道多少,又何从了解?漫长历史时期的学术发展,对我国中医学术产生过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至今还有那些学术成就值得我们借鉴?虽然中国医学在日本的发展已经改名为汉方医学,但其医学体系和内核仍然和我国中医学保持高度一致,其学术成就和临证经验也与中医学毫无二致。在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掘前辈们的学术经验时,日本的前贤同样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何况他们确实在中医学术上有着踏踏实实的学问,他们的很多著作也曾经获得过我国中医学界的很高评价。《皇汉医学》丛书不仅给我们提供一条了解日本主流医学的途径,也能为我们学好中医、运用好中医的理法方药提供一批海外中医的重要参考文献。

皇汉医学丛书目录
1 皇汉医学
2 皇汉医学丛书·类聚方
3 皇汉医学丛书03 、04中國醫籍考 (上)、(下)
4 皇汉医学丛书01素问绍识
5 皇汉医学丛书01素问识
6 皇汉医学丛书02医事启源
7 皇汉医学丛书02医家千字文
8 皇汉医学丛书02证治摘要
9 皇汉医学丛书02难经疏证
10 皇汉医学丛书05伤寒论纲要
11 皇汉医学丛书05伤寒之研究
12 皇汉医学丛书07伤寒脉证式
13 皇汉医学丛书07长沙证汇
14 皇汉医学丛书08伤风约言
15 皇汉医学丛书08泻疫新论
16 皇汉医学丛书08温疫论私评
17 皇汉医学丛书08温病之研究
18 皇汉医学丛书08疝气证治论
19 皇汉医学丛书08脚气钩要
20 皇汉医学丛书09产论
21 皇汉医学丛书09产论翼
22 皇汉医学丛书09幼科证治大全
23 皇汉医学丛书09痘科辨要
24 皇汉医学丛书10经穴纂要
25 皇汉医学丛书10脉学辑要
26 皇汉医学丛书10药治通义
27 皇汉医学丛书10选针三要集
28 皇汉医学丛书10针学通论
29 皇汉医学丛书10霉疠新书
30 皇汉医学丛书11丹方之研究
31 皇汉医学丛书11奇正方
32 皇汉医学丛书11方剂辞典
33 皇汉医学丛书12医略抄
34 皇汉医学丛书12古方份量考
35 皇汉医学丛书12名家方选
36 皇汉医学丛书12方机
37 皇汉医学丛书13丛桂偶记
38 皇汉医学丛书13先哲医话集
39 皇汉医学丛书13北山医案
40 皇汉医学丛书13医賸
41 皇汉医学丛书13医余
42 皇汉医学丛书13古书医言
43 皇汉医学丛书13建殊录
44 皇汉医学丛书13生生堂治验
45 皇汉医学丛书13藤氏医谈
46 皇汉医学丛书13青囊琐探
47 皇汉医学丛书14犀黄之研究
48 皇汉医学丛书14药征
49 皇汉医学丛书14鹿茸之研究
50 皇汉医学丛书05中国内科医鉴
51 皇汉医学丛书02皇国名医传
52 皇汉医学丛书06伤寒论述义
53 皇汉医学丛书06伤寒论集成
54 皇汉医学丛书07伤寒用药研究
55 皇汉医学丛书07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56 皇汉医学丛书08中国接骨图说
57 皇汉医学丛书08脚气概论
58 皇汉医学丛书09中国儿科医鉴
59 皇汉医学丛书10针灸学纲要
60 皇汉医学丛书12家塾方与方极
61 皇汉医学丛书13医断与斥医断
62 皇汉医学丛书14中国医药论文集
63 皇汉医学丛书14中国药物学大纲
64 皇汉医学丛书14汉药良劣鉴别法
65 皇汉医学丛书14汉药研究纲要
66 皇汉医学丛书07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67 皇汉医学丛书14中国药一百种之化学实验
68 皇汉医学丛书05伤寒广要
69 皇汉医学丛书09产科发蒙
70 皇汉医学丛书10眼科锦囊
71 皇汉医学丛书12救急选方
72 皇汉医学丛书14药征续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