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Z 竹叶石膏汤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79
声望
38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6g)石膏一斤(50g)半夏半升,洗(9g)麦门冬一升,去心(20g)人参二两(6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半升(10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4.使用注意 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竹叶、石膏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
[临床报道]
郭氏用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幼儿频频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为1疗程。均常规用西药对症、支持处理,发热期用物理降温、药物处理,随证加减。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红肿及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降至 10%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减少,但未降至1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型淋巴细胞均未见明显好转。结果:本组21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竹叶石膏汤辨证论治本病疗效满意。[郭萍,等.中医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2):143]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由版主最后编辑: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竹叶12克、生石膏30克(先煎)、半夏9克、麦冬18克、白人参5克、炙甘草3克、粳米9克,水煎服。(参考中医学院教材《方剂学》及原方改为近代用量)

本方主治伤寒解后,气阴两伤,虚羸少气,气逆欲呕,及虚烦者。也可用于治疗伤暑发渴,脉虚,气阴不足者。

方中以竹叶清心、利水、除烦为主药;生石膏清肺胃之热,麦冬养肝胃之阴,为辅药;人参、半夏益气和胃而降逆为佐药;甘草、粳米甘缓入胃而和中为使药。

暑病兼表里证者,治用三物香薷饮。暑病气虚、脾湿不化者用清暑益气汤。暑病伤肺气,肺虚而咳者,用生脉散。暑病气阴两伤偏有胃热者,用竹叶石膏汤。证有不同,方有特点,不可不辨。


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著)
 
【组成】

竹叶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麦门冬20克,人参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主治】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正文】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禁忌: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方解:

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道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瀛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竹叶1钱半,石膏3钱,人参6分,麦冬3钱(去心),半夏1钱半(制),甘草3分。
出处: 《医略六书》卷十八。 功效:清热扶元化湿。
主治: 中暍,暑伤三焦,热炽阳明,大热烦渴,脉洪虚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热服。
各家论述: 竹叶疗膈上炎威,石膏汤清阳明暑热,人参扶元气以通脉,甘草和中州以泻热,半夏化湿除痰,麦冬清心润燥,俾暑热解而大烦可解,大渴可除,何中暍之足虑哉。此清热扶元化湿之剂,为中暍热伤元气之专方。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竹叶3钱,石膏(煅)3钱,甘草2钱,人参2钱,麦门冬5钱。
出处: 《保婴撮要》卷十五。
主治: 小儿胃经气虚内热,患疮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水煎服,婴儿母同服。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煅石膏、连翘、黄芩、花粉、甘草梢、薄荷、柴胡。
出处: 《幼科直言》卷五。
主治: 肺热鼻流紫血者。
用法用量: 竹叶5片为引。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石膏5钱(煨熟),知母3钱,甘草1钱,粳米1撮。
出处: 《痧证汇要》卷四。
主治: 温病身热,自汗口干,脉来洪大,及霍乱伤暑发痧。
用法用量: 加竹叶,水煎服。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石膏(研)1两6钱,法半夏2钱5分,人参2钱,甘草(炙)2钱,麦门冬(去心)5钱5分,淡豆豉2钱,糯米1合。
出处: 《伤暑全书》卷下。
主治: 伏暑,内外发热,烦躁大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用水1钟,加青竹叶、生姜各5片,煎服。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竹叶1钱半,石膏3钱,人参6分,麦冬3钱(去心),半夏1钱半(制),甘草3分。
出处: 《医略六书》卷十八。 功效:清热扶元化湿。
主治: 中暍,暑伤三焦,热炽阳明,大热烦渴,脉洪虚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热服。
各家论述: 竹叶疗膈上炎威,石膏汤清阳明暑热,人参扶元气以通脉,甘草和中州以泻热,半夏化湿除痰,麦冬清心润燥,俾暑热解而大烦可解,大渴可除,何中暍之足虑哉。此清热扶元化湿之剂,为中暍热伤元气之专方。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知母、石膏、揀冬、竹叶。
出处: 《症因脉治》卷二。
主治: 火冲眩晕,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醒,仍如平人。
用法用量:
加减: 三焦热甚,右尺实数者,加山栀、黄芩。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竹叶3钱,石膏(煅)3钱,甘草2钱,人参2钱,麦门冬5钱。
出处: 《保婴撮要》卷十五。
主治: 小儿胃经气虚内热,患疮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水煎服,婴儿母同服。
 
名称: 竹叶石膏汤别名:竹叶石膏汤
组成: 石膏5分,人参2钱,甘草7分,麦门冬1钱半,淡竹叶14片,糯米1撮。
出处: 《玉案》卷二。
主治: 温病表症已解,邪毒未除,热结在内,心胸顿满,渴甚饮水无度。
用法用量: 水煎,加姜汁2匙服。
 
后退
顶部